APP下载

高职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方法探析

2020-05-07肖彬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概论

肖彬

摘    要: “概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也是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课程。本文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概论”课教学中运用演绎式教学法的实践案例为基础,阐述演绎式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概论”课    演绎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和教师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的责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也是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高职学生高中学习基础没有打牢,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讲大道理,只需要死记硬背,当然也有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导致的厌学情绪等。目前改革高职院校“概论”课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普遍共识。

演绎的特点是“依据史传,逻辑推理;偏重叙述,故事性强;行文浅显,通俗易懂”。“概论”课演绎式教学法就是充分吸收演绎的特点,将“概论”课内容按照理论发展和人物经历等脉络重新编排,以理论主线贯穿其中,偏重叙事化和故事化的教学,在视频和图片等的辅助下,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生动讲述营造一个层层深入、独居吸引力的教学空间,吸引学生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史和近现代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关注典型人物的历史命运,从而不断反思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一、高职“概论”课为什么需要演绎式教学法

“概论”课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是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进入二十一世纪,为适应国家科学发展的需要并与国际接轨,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现在的年轻人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所得。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是“00后”大学生,他们生活在一个用手机可以获得大量咨询的时代,一个上网就什么都可以买到的时代,因此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做着自己的“梦”。对待高大上的理论,一些学生以观望甚至嘲笑的眼光看待。因此,在高职院校“概论”课堂上老师成为孤独的表演者,挥汗如雨却很难得到掌声。在点开手机和电脑就能够获得大量信息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怎样传播理论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高职学生更愿意接受的呢?要把生硬和抽象的理论转化为一个个被主线串起来的生动故事和历史场景,让学生不但感受到温暖和真实,而且参与其中,真正体会到“概论”课“有我在”。

二、“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

(一)“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的方式方法

1.按照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演绎式教学

“概论”课是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理论是“概论”课程的主要目的。在高职概论课程教学由教材体系走向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重新梳理一些理论的发展脉络,演绎它的发展进程,我们教学团队进行了有意的探索,为学生呈现了不一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例如在讲授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实践探索时,我们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与中国革命道路相关的内容重新梳理总结,按照“明灯初亮 路在何方”“湘赣边界 生死转折”和“巍巍井冈 红旗飘扬”三个部分对内容重新编排,通过老师和同学的生动讲授,把大家带上这场“寻路”之旅。通过大革命失败、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和朱毛会师等革命故事的生动演绎,辅之以视频和图片,步步深入,让学生感受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艰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性。演绎式教学让高职“概论”课由“大道理”变成“活理论”。

2.按照人物经历进行演绎式教学

人物是演绎的核心。在高职“概论”课中按照人物经历进行演绎教学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例如教学团队一直非常注重讲好“概论”课的第一次课。第一次课是十分重要的,决定“概论”课整个教学周期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为高中对政治课的固有印象和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等原因,学生对“概论”课不够热情。为了打破这个局面,使学生对“概论”课有全新的认识,对课程产生浓厚兴趣,第一次课教学团队选择用演绎式教学法给学生讲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大部分为湖南本地人的我校学子而言很有针对性。

为了演绎好毛泽东这位湖湘伟人,教学团队阅读了大量书籍,精心备课,给这一讲取名叫“毛泽东的魅力”,并从“崇高的理想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征服力的理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广博的学识与卓越的才华”四个方面为学生呈现了一个真实而伟大的毛泽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产生共鸣和思考,我们在按照毛泽东的经历演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突出毛泽东的青年时代,从他的求学经历、一师的学习生涯到创办新民学会和湖南的早期党组织,青年毛泽东的一个个传奇故事通过老师的演绎很快吸引了同学们,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课后作业的反馈都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学生在作业中写道:“因为上了‘毛泽东的魅力这个第一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概论课的魅力。”

3.从生活入手进行演绎式教学

“概论”课要讲好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也離不开现实生活。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随时随地可以从各种媒体获取大量信息。社会每天都日新月异,教材课本是不可能如此迅速跟上发展步伐的,“概论”课老师和他的课堂就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法以适应学生、适应现实。所以高职“概论”课不能回避现实,而要直面现实,老师可以用演绎式教学方式解释现实中的事件,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论证相关理论。

比如讲到“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内容时,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铁腕反腐表现出极大的敬佩,且很多学生还能够结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腐败现象理性地分析。但有学生会提问老师:为什么需要这样铁腕反腐?这个时候,老师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给学生演绎式讲授延安整风运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反腐倡廉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国家层面不断进行制度完善;又如在讲到“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题目叫作“我是改革见证者”,要求学生以班级编成的五人实践小组为单位在所在城市或家乡等地取景拍摄照片,查找资料了解它的过去和现在,发掘背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并思考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稳定发展得益于什么呢?在班级学习通平台检查学生作业后,会选择一些学生实践小组在课堂上给大家现场演绎,让学生用自己找的素材和挖掘的故事教育自己,使他们由课堂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二)“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的原则

“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演绎为理论服务的原则。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中國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创新,让高职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始终是“概论”课的教学目的。而演绎的内容要紧紧围绕理论的主线,为理论教学服务。

第二,演绎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在现实教学中,常常有高职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我不搞政治,这些理论对我有什么用呢?对我将来就业和发展有什么用呢?”因此,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要关注高职学生的现实需求,通过演绎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必然的规律和方向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要顺应时代,要把个人梦汇聚成中国梦。

第三,坚持演绎为理想信念教育服务的原则。“概论”课是对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比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的演绎,教育学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树立社会主义伟大理想;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的演绎,让学生对比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2.“概论”课的演绎式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概论”课教学中运用演绎式教学法应该清楚,演绎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课程教学服务,所以不能一味地追求故事的精彩和演绎的生动,把严肃的概论课变成故事大会。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慎重选择演绎内容,不是所有概论课内容在授课时都适合演绎式教学法,所以要首先确定理论主线,用主线把故事串起来,通过一个个演绎内容让理论主线变得立体和丰满。其次,教学不是为了演绎而演绎,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所以教学实践中要注意让学生多思考,讲故事要留下伏笔和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概论课的吸引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最后,演绎的过程要生动,注意构建场景。谁都喜欢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展馆里的尊尊蜡像,我们在演绎过程中要注意把学生带入场景,注意时空的转换和视域融合,可以使用短视频和照片等辅助。如在演绎毛泽东同志大公无私的品德时,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张主席在卧室里读书的照片,把学生带入场景,留给学生一个问题:你们在照片里发现了什么呢?然后让学生自己讲,老师引导学生的同时,讲授毛泽东和毛家英烈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对自己的反思,从而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人民的选择”这一问题。

三、结语

演绎过去更多运用电视和电影等文化载体,演绎在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时要去除编造和艺术夸张等特点,发挥故事性和逻辑推理的优势为理论教学服务。从目前我们教学团队的实践看,形成了“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用心”的好局面,提高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教改创新,以期形成更多可推广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9.8.

[2]王国炎.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观[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3]陈岸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猜你喜欢

概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以OBE为基础的生物工程概论课程教改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网络安全培训课程设计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概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观光农业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