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八个结合”育人模式的构建

2020-05-07沈祖平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沈祖平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如何牢牢抓住这条主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并以此带动学校的其他工作,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等方面,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八个结合”育人模式的构建,以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鍵词: 八个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育人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出了重要讲话,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地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新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多举措地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一、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推进课程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

依据《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等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与改革,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黑板上耕耘、教室里收获的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推进专题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图文并举、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把深刻的道理通过鲜活的教育载体与表现形式讲清楚、讲透彻[2],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课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过程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调动学生全程参与的积极性。

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二、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注重以文育人。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是师生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3](92-93)。大学精神又是学校文化的精髓,是学校的灵魂所在。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融会贯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弘扬新时代大学精神,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精神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为师生员工广泛认同、自觉践行、世代传承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指南。一所好的高校必然会有一种凝聚师生集体智慧、体现学校办学传统、激励师生奋发进取的大学精神。进入新时代,大学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弘扬新时代大学精神,就是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尊崇大学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1],坚定理想信念,肩负时代责任,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利用校史馆、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载体,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学唱校歌,佩戴校徽,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与传统、办学理念与特色、大学精神的时代内涵、办学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强化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光荣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校热情,激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德才并重、情理兼修,珍惜韶华、勤于学习,立志报国,服务人民。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实现寓教于乐。坚持开展“培育文明风尚,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主题教育全过程。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月、学雷锋活动月、阅读经典名著读书月、校园科技周、宿舍文化节、校歌及文明礼仪歌合唱比赛、师生书画展、迎新年文艺会演等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借助文化下乡、高雅艺术进校园、承办省市大型文艺活动等,深入探索以思想文化为中心、科技文化为重点、高雅文化为基础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常态化机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厦门大学的芙蓉湖,苏州大学的民国风格建筑,武汉大学的樱花,云南大学的银杏大道,深圳大学的荔枝林、西安美术学院的碑林等,已经成为高校独特的风景线和亮丽的校园文化名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无一不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校园建设,提升校园绿化美化品位,彰显自身特色亮点,创造“校在园林中、人在图画中”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校培训有机结合,创建阵地育人。

高校党校作为“校中之校”,是加强党的建设、纯洁党的队伍、传播党的理论的重要阵地,更是为党培育大批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素质高尚专职人才的熔炉。加强基层党校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要下大力气建设好党校,创新办学机制,严格管理制度,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党校的辐射作用,构筑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使党校真正成为“理论武装的课堂、党性锻炼的熔炉、干部培养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

四、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坚持“双创”育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4]。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就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5]。创新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和内在动力。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促使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智慧才干。

堅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采取多样化、开放型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教室、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企业等教学环境,提供创业平台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成立创业型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小型创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就业指导课教学和创业模拟实训过程中,通过宣讲本校优秀毕业生创业典型案例、开设“创客大讲堂”、邀请创业典型做专题报告,举办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启发“双创”意识,孵化“双创”种子,激发创新思维,点燃创业激情,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

五、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有机结合,践行关爱育人。

青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成长期和关键期,易受外部环境和自身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高校每年因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悲剧并不鲜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配套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以帮助大学生排解心理困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重点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1],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六、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评优评先有机结合,树立榜样育人。

评优评先,无疑是对思想政治表现好、综合素质高,某方面业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一种肯定与褒奖。通过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先进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道德模范等评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评选过程,引导学生崇尚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评比,充分展示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先进典型和学习榜样,弘扬正能量。让当选(获奖)者产生荣誉感,激励自己不懈奋斗,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其他同学发现不足,找到差距,受到鼓舞,从而鞭策自己学习榜样赶超榜样。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要大力宣传学生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掀起学习榜样的热潮,使全校学生向榜样看齐,营造“学、赶、比、超”的良好氛围,向上向善向美。

七、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实践育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理论联系实际、主动服务社会,经受熔炉淬炼、增长智慧才干,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找准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通过多部门联动,采取多种形式,搭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亲身感悟新中国成立70年发生的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和改革开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变化,检验课堂学习成果,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1],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八、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打造育人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要与时俱进,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互动性强的特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从“指尖”直抵“心间”,形成网上网下育人合力;要拓展网络阵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组建专业运营管理团队,精心打造学校网站、官方微信、微博、QQ群等公众平台,推动校园网络平台互联互通,形成正能量集群效应;优化网络内容,结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实际,找准切入点,提高挈合度,推出有态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网络文化产品,开展特色鲜明、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健全网络评价机制,有效增强网络上发文、发声的内生动力[3]。善于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基础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能因循守旧,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上下联动,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协同机制,努力探索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新模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希望和要求,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1],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陈宝生.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工作重要讲话精神[N].光明日报,2017-8-4(11).

[3]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5]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