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性研究

2020-05-07田彬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证书技能体系

田彬

摘    要: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1+X证书制度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性。相关人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证:1+X证书制度制定的关键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1+X证书制度为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依据;1+X证书制度丰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学制形态。为构建具有时代化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 1+X证书制度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体系    融合性

引言

1+X证书制度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创新需求,同时,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基于1+X证书制度,在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具备很多思路与想法,极大地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在对教学模式做出改变的过程中,还需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学校结合1+X证书制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两者之间是否具备高度的融合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否确保1+X证书制度符合高等院校的改革诉求?高等职业院校应对1+X证书制度与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1+X证书制度的核心内涵

所谓的1+X证书制度,其中的“1”主要指的是学历证书,受教者在既定的学制系统内参与学历教育过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后所获得的文凭。“X”强调的是多个不同专业课程的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是学习者获得相应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于此,可确保学生在学习相应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在顺利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对特定技能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额外的延伸。这样,更利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极大满足当前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1+X证书制度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作用

(一)1+X证书制度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若想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質复合型人才,必须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完善。在此诉求下,1+X证书制度的出现,为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及创新思路。高职院校对1+X证书制度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后,了解到职业教育在确保完成基础的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可结合不同的专业特征,鼓励学生深入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完成基本的学历要求,还可获得不同的职业等级证书。基于此,高职院校可结合1+X证书制度,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积极拓展。确保学生除了解与掌握自身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外,还根据自身的爱好与兴趣学习更多的专业,可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在引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可确保高职学校各专业的职业证书的职业性与独立性。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需结合具体的资质证书的考核要求等,对专业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对专业课程进行拓展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结合1+X证书制度内涵等,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由此,既确保学生真正学到不同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帮助他们顺利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基于此,才可真正发挥1+X证书制度的优势,促使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更具有价值。

(二)促使高职院校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在致力于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员时,首要任务是具备相对完善与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样,才可确保教学活动的实施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脱离总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则基于合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对相关育人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能获得具体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总体指导思想与设施蓝图。在很长时间内,高职学校都没有形成明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始终无法有效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形势下,1+X证书制度的出现促使高职院校对重新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更大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校应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核计划等进行全面的研究、系统的学习。同时,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对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进行有效的梳理,并将其科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促使高职院校顺利将新的教学体系应用于教学各个流程中。与此同时,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对“1”与“X”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即对专业课程配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校企合作模式等进行科学的完善。这样,学生在校能学到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基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可为学生提供更多对口企业引导他们进行实践学习。高职通过设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正确的目标为导向,以1+X证书制度为依托,加快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进程。

三、1+X证书制度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融合性分析

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我国制定了1+X证书制度。同时,基于职业教育的选择性需求,促使中国经济模式不断升级与转型[1](25-30)。而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势必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新的标准[2](103)。传统的分配式就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结合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替代人工展现出明显的趋势,导致职业逐渐显现交叉融合的现象,一方面,操作性与专业性职业进行结合。操作性职业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等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促使专业性职业相互融合,由此导致职业结构趋于偏平化。另一方面,操作性职业间相互交叉。目前相当多的技能操作型的工种被智能设备取代,致使技术人员可进入的工作范畴被拓展。许多传统职业都被整合成一个职业,具有一定关联性的职业边界不再那么明显。从以上所论述的内容中可明显感受到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渐呈现复合化的趋势,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的办学特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已成为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对1+X证书制度应用的可能性及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性需进行全面、深入的探析。

(一)1+X证书制度制定的关键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个领域基于智能化技术、智能设备的引进与应用,促使相关工种的工作人员职业能力需有效完善[3](164)。同时,在前沿技术的作用下,职业边界逐渐模糊。市场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在不断扩大职业教育的选择空间的同时,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若想有效适应这种趋势,必须具备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为支撑。在此需求下,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甚至可以说,该项制度的制定就是为了满足当下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与高等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当前各个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都在强调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相较而言,高职院校主要是依托既往职业结构模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基本上职业教育都是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以精准的职业定位为切入点,具体落实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对高等职业院校的选择空间进行拓展。同时,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扩大原有学历职业教育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1+X证书制度具备较大的优势与独特的功能,使学生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可基于现有的学历教育进行更多的选择。例如,高职生除确保顺利完成本身的学业外,还可获取更多的技能等级证书,为他们的就业、职业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能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发展规划等,对个人的学历进行提升与丰富,并做出更灵活的选择。

(二)1+X证书制度为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依据

高职院校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若想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则势必在意识形态上做出改变。即针对目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等,构建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4](151-152)。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获得很好的提升,而且在等级证书上需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教育工作者对1+X证书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与人才培养体系融合。具体来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体现学习者专业水平的凭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个体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等级证书主要证明了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的职业技能水平。1+X证书制度中,X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更广阔、灵活的选择空间。即他们可突破现有的专业课程的界限进行跨越性选择,也可针对学习的专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基于1+X證书制度,学生可在横向与纵向不同的维度,选择想学习的专业。在完成相应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任务后,获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证书。由此可看出,高等职业院校在创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通过科学融入1+X证书制度,使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1+X证书制度为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展开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可将上一级学历教育的部分内容以新的形式下移给学生。例如,学校可结合自身开设的专业课程,以技能等级证书的方式使学生在学历与技能上获得更好的提升。从学生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基于1+X证书制度可具有更多的选择性[5](21-26)。这样,学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可促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大幅提高,并逐渐形成更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受教者不仅具有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多种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基于1+X证书制度,还可针对新兴起的行业,或者新的技能证书进行法制化的认定,使其含金量更大。同时,将其归纳到现有的学历教育中。这样,既可确保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对职业教育范围进行有效拓展,又可极大丰富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最终培养出跨行业、跨等级、紧跟产业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1+X证书制度丰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学制形态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课程,是面向各行各业展开人才培养计划的。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需解决学生个性化发展问题,还需全程关注各个领域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情况[6](25-28)。在这一过程中,职业的复杂性对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周期等都提出更多维的需求。特别是在专业学习年限的设定上,需针对不同专业的特征及企业对技能水平的需求等科学地规划。例如,部分专业仅学习一年即可,有的专业需深入研究2到4年不等,甚至更长的学习周期。但是,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中,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展现出的明显问题,就是固有学制裁剪现象,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同时,高等职业院校不仅需面对校内学生复杂的管理问题,还需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此才可切实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与作用,推进整个教育改革进程。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对学制的多样化产生了新的要求。即,在具体开展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既要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间进行多元化的融合,进一步丰富构建形式,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应创建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学制形态,才可满足不同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特殊需求。基于1+X证书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可开创一个中间形态的学制,譬如四年制、五年制等。通过将学分互认制度与1+X证书制度有机融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高等职业院校学制的弹性度。更重要的是,1+X证书制度极大丰富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学制形态。高等职业院校可结合自身的办学情况与发展趋势等,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期限。多样化的学制形态不仅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在对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从1+X证书制度存在的意义、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形式、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制形态三方面进行,进一步对两者之间有机结合的可行性进行探析。

参考文献:

[1]程舒通.1+X证书制度工作的理念、思路、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2).

[2]朱莲.基于1+X证书制度高职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西部皮革,2019,41(20).

[3]何建崎.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设想[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3).

[4]钟绍辉.1+X证书视域下高职院校课证融合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9,46(04).

[5]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7).

[6]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猜你喜欢

证书技能体系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收录证书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