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聋生语文考试的思考

2020-05-07俞芹

文教资料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

俞芹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高职聋生语文学习的教学评价不再是一考定乾坤,聋生的卷面考试分数只在课程评价中占一定的比例。如何更恰当更有效地制卷、如何更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就高職聋生语文卷面考试现状提出问题,并就今后教学及教学评价提出思考。

关键词: 高职聋生    语文考试    教学评价

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考试随之产生、发展起来。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反馈、评价等多种功能。每到开学季,学校或某一学科会组织开学考,为了检验学生的假期学习情况,若是新生则为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后面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到了期末,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备战,为了取得好成绩。考试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仍是一项常规的工作,在一些学校和场合起着一卷定终生的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聋生语文考试按照惯例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笔试卷面成绩在学生期末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出卷,学生的成绩高至九十多分,低至三四十分,差距很大。如何更好地进行教与学和考核评价,更好地对学生学习展开测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授课对象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思考。

一、学生答卷情况

以2018年(65人)、2017年(58人)、2016年(51人)三年三次期末考试为例,分别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三个模块得分情况来看,见表1。

二、问题分析

(一)教师制卷情况。

通常情况下,教师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出卷。根据每一项能力要求对本学期学习内容进行考查。但是一份试卷不可能包括所有知识点,教师在出卷的时候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试卷的难易程度会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确定。

(二)学生考试分析。

从学生的卷面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卷面存在下列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比如有些考查作家作品的题目,如果说准备充分、认真识记的话,那么得分率会比较高,但是像这类难度系数不高的题目,得分率只有50%左右,近一半学生没有识记。类似“《职业》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摇            ?摇。(在横线上填写作者的名字)”这道题目学生回答有更夫、小贩、镯子、老人、青少年、夏洛克、林含英等,学生没有掌握,就选取作品中的某个词作答,显然是不对的。

2.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比如考查“《职业》(泰戈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题目时,学生一答: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一味掘地,根本没有人阻止。学生二答:作者这首诗表达了我的母亲就送我车上。学生三答:表达了作者对职业的理解的思想感情。反映出学生并未读懂全文,对文章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考试的时候不能真正写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3.发散性思维还不够,语言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比如:“小崔同学写不好汉字,同学劝他认真练习,可他却说:‘现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很发达了,都有汉字输入功能,以后就用不着用笔在纸上书写了,写不好没关系。你要反驳他,你说:‘?摇            ?摇。”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言连贯、得体。一学生回答:讲话一定要算数,要说到做到,办事一定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他这个答案是另外一个题目的答案,显然他因不知道如何作答而乱写了一个答案。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通常在试卷中,这道题目会出现在基础知识的最后一题。这道题的得分情况也不是很理想,有学生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无法作答。

4.对词语内涵理解及联系上下文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这句话选自毕淑敏的《我的五样》,如何理解这句话?学生的回答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回答“我安静下来,突然发现周围此时也很安静”“这句话,是对文章有经验,有思想精神”“演讲词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切合听众实际,材料要丰富具体,语言要伤口入耳,有感染力”。都和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学生对“航向”“帆起桨落”等词语的内涵把握不准确的可能,对词语内涵把握不准影响了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当然,学生卷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基础知识中字词句段、修辞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等,这里只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四种题型。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的考查是每次考试都不可或缺的。除文学常识外还有字、词、句、段、修辞等知识点,基础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因此,针对学生考试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训练。要重视学生词汇的学习、积累,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学常识识记,提高文学素养。

(二)开展分层教学,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学。

从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答题能力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与学生的学习能力、自身状况(健康状况、学习努力程度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虽然有研究表明聋生在认知、读写上存在差异,“并不能由其听力损失、听力补偿情况进行简单的回归预测”,但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三)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对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聋生在学习上依赖性比较强,在语文学习上特别是做作业、考试采取的往往是复制或者背诵的形式。做作业时会把老师上课的笔记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考试时会把老师上课讲过的内容一模一样地背下来,然后默写到试卷中。如果试卷中出现了不同的题目,一些聋生不会主动思考,而是默写一段自认为对的句子,以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前面试卷中语句的理解就有这样的现象。如何消除学生的这种学习上的依赖性?项目教学法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项目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的。项目教学法将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实际操作者,学习过程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教师变成引导、咨询、解惑者。近些年,很多高职院校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在重技术、操作、实践的职业教育发展中收效显著,相对于语言类的基础课程探索路程是比较艰难的,对聋生而言则更难,但项目教学法显然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得来的知识才有可能真正是自己的。

(四)合理地制卷。

目前,很多聋生所用的考试卷的结构形式和题型与健全生使用的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对健全生来说,汉语是第一语言,对聋生来说,手语是他们的母语,汉语是第二语言。用第一语言的考试形式考核第二语言对聋生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借鉴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试结构、题型。一次考试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采用对外汉语六级里面的一个阅读试题,从考试情况来看,聋生对这道题的答题情况略优于平时传统的考查题型(如下图),当然因为该实验次数还不够多,不排除偶然性。但是如何制出真正符合聋生实际情况的卷子是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

该阅读中第1、2、3题可以从文段中找出答案,第4题需要根据文段进行概括。聋生答题情况如下:

(五)优化考核机制。

从现行考试制度来看,每学期学生参加一次期末统考,结合平时成绩最后得出该学生本学期的期末成绩。如果该项成绩不合格(60分以下),则再给予一次学期补考,再不及格再学年补考。但其实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给予多次的补考机会,他们的成绩可能始终难以过关。因为期末制卷采用的是AB卷的方式,期末考试A卷,那么补考采用的是B卷,AB卷的难度相当。对于聋生来说,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想要提高语文水平是很难的。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任课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可以探索出一条给予聋生多次考试机会的同时,给予学生再次学习的机会的道路。

(六)探索分层、分项考试机制。

从表1我们看到,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得分差距很大,说明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得分高的学生可能学习努力,付出了很多,但是得了3分或者4分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偷懒不复习,毕竟汉语学习对他们来说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况且听力的丧失,使有声语言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主人公伊桑在很多老师的眼里是一个问题学生,伊桑有天马行空的思维,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经常闯祸,他有绘画的才能,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学校统考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每次考试都很糟糕。在他痛苦万分的情况下遇到了美术老师尼克,在尼克的引导下伊桑走出了阅读障碍,成了一个充满自信的阳光男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些得分低的孩子,很多在专业能力上并不弱,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在考核评价上也可以采用更适合他(她)的方式。比如,根据他(她)的实际情况出卷另行考核。或者尝试分项考试,对他们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手语表达能力进行分开考核、分项评价。

參考文献:

[1]季佩玉,李宏泰,主编.聋校语文教学200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2]金野,宋永宁.聋生听力状况与读写成绩及认知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8(3).

[3]张景华.聋校语文考试应当改革[J].现代特殊教育,2002(12).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
论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