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丝路经济带背景下的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探究

2020-05-06吴继华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民俗风情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吴继华

本文通过对国外、国内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背景分析,阐述了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优势以及在新丝路经济带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以此达到对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深挖、探究的目的。

引言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萨维尼亚曾指出:“中国的旅游现在仅仅是良好的开端,还有很大的潜力”。这种“潜力”很大一部分指民俗旅游资源。然而,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民俗的旅游价值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建立民俗风情旅游点,设计民俗旅游线路,规划民俗旅游区,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旅游业进步的重要标志。针对地大物博、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奇特的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背景分析

(一)国外研究动态

结合当地历史和民族特色,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是当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态势。令游客体会深刻的是当地人的民俗文化风情,如新西兰的毛利人文化习俗旅游项目,印度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北美地区印第安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旅游项目;南美地区以巴西人为代表的忘情桑巴舞;欧洲地区西班牙的斗牛士;俄罗斯的民族歌舞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套娃;欧洲人的宗教习俗;非洲人特有的饮食、婚嫁和礼仪习俗等民俗旅游文化项目。开展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各民族的吃、穿、住、行、服饰、风情民俗、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进行了解和体验,进而选购自己所喜爱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纪念品和相关商品作为收藏,甚至作为自己生活的用品和饰品,对提升旅游景点的影响力、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将进一步开发这些民俗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和游客体验等方面,从而提升地方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地方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环境建设,这是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重心,也是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得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二)国内研究动态

有近5 000年文明史的中国,有56个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近年来,中国各地都很重视开展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运用,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1)通过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推出民俗风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旅游者。

(2)实地参观和考察民间工艺品制作。这类具有参与性的考察活动深受中外旅游者的欢迎,既满足了旅游者的好奇心,又增长了知识,增添了乐趣。

(3)旅游酒店逐渐成为推广民俗风情活动中心。中国民俗风情中特有的饮食、装饰、歌舞、游艺、音乐、健身、工艺美术品等项目被引进饭店,许多星级饭店推出了民族文化节、艺術节、音乐节、时装节、美食节等活动。这些项目既给饭店带来了经济效益,又给饭店带来了社会效益,既弘扬了中国民俗文化,又为饭店创造了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

(4)深入挖掘民族旅游资源。

(三)新疆民俗旅游资源背景分析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大丝绸之路研究·对话之路”的项目活动中,开设了许多文化交流论坛,主要讨论、探究“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各地区的民俗文化交流及合作关系,为重建“丝绸之路”提供基础保障。199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讲话,提出“利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加快新疆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提供有力契机。首先,新疆是东西方四大文明的汇聚之地,素有歌舞之乡、瓜果之乡、玉石之乡、丝绸之乡之美称;其次,新疆地处亚欧腹地,是东西方文化的集粹之地,文物众多,古迹遍地。新疆独特的人文优势及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为完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科教中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关于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执行,为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分析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新奇的旅游资源

“三山夹两盆”是新疆的地理特点,夏季凉爽气候适宜,冬季寒冷降雪量大,适合山地冰雪旅游,独特的地理位置,开发山地民宿休闲度假、滑雪及冰上运动等旅游资源潜力很大。新疆的旅游资源具有新奇、神秘、粗狂的特色,游客们除了能够观光旅游,还可以参加户外登山、狩猎、科考和探险等生态环境游多种项目活动,这些都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先天性的条件。如2016年1月20日国家第十三届冬季运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大峡谷隆重召开、2016年2月第二届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赛在新疆喀纳斯湖面举行。

(二)丰富的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

我国有56个民族,新疆就有47个民族,比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族、达斡尔族、满族族、回族族、塔塔尔族等民族,他们民俗风情深厚,民俗文化灿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按照行政区划有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多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部分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娱乐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尤其能歌善舞,有“有歌必有舞,有舞比配乐”特点,如:维吾尔族的刀郎舞、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柯尔克孜族的鹰舞等歌、舞、乐浑然一体。新疆各民族以“热情好客”著称,游客们可以参加婚礼、参观民宿、欢度节日,品尝风味食品、享用土特产品等。事实证明,新疆在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条件已经初具规模。

(三)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

改革开放40年来,新疆的旅游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这两年新疆旅游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一床难订、一票难求”的局面敦促新疆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的近30年来,新疆已经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宾馆、饭店,旅游接待条件大为改观。国际、国内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局定点餐馆、商场及旅游汽车定点单位的接待条件、接待设施、旅游产品等得到同步发展,为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物质保障。

(四)政府支持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保驾护航

从国际层面上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启动,为新疆在欧亚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升注入了活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强劲动力;从国内层面看,新疆将成为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前沿,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枢纽。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并付诸实施,为新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新疆将以独特的方式吸引世界各国人民,使境内外游客、企业家、艺术家游历新疆、熟知新疆,以此提高“大美新疆”知名度,引进更多企业家来新疆投资,建设新疆。

新疆的许多景区多分布于天山南北的河谷、山地、盆地以及偏远的、落后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分布较广的贫困地区。“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必将推动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为老百姓生活质量改善、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帮助。因此,政府给予扶持政策,加大力度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精准扶贫、扶志、扶智,通过有序开发,为当地带来客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时也带动这些地区土特产品发展,如:葡萄干、哈密瓜、香梨、红枣等销往国内外,并深受游客喜欢。更为重要的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也使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文化水平发生根本性转变。

新疆旅游局局长伊那木·乃斯尔丁曾在2015年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会上介绍:“丝绸之路旅游年”新疆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抓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进一步宣传新疆,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喜欢新疆、愿意到新疆来。”明确了“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目的地”的目标。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十大工程建设项目,截至2015年底新疆已经完成140亿人民币的投资。

三、新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趋势分析

(一)组建机构,走市场化运作机制

云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经验值得借鉴。依靠当地政府支持,建立旅游局主管的民俗旅游企业集团公司,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国际、国内旅行社参与、投资、开发当地民俗旅游资源产品,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游客接待、行程安排、酒店住宿、票务预订、计调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依托旅游局总体规划,开发民俗旅游资源

针对新疆民俗旅游资源虽丰富但分散、虽浓郁但偏远的现状,开发时,应依照当地旅游局的总体开发规划原则。①保持淳朴特色。应就地取材,求“土”求“真”,不要“洋化”,少模仿他人,呈现原汁原味,纯正地道的古朴特色。②重视个性发挥。追求个性,体现特色,民俗旅游资源唯有个性才有生命力,从整个景区来说,既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要,又要立足鲜明,突出独特性。突出“新疆”“民族”“地方”“个性”,显示“唯我独有,难以替代”,做到多样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如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民俗风情非常富有特色。③注重客人参与。本着“游客有所求,我有所应”的原则,重视游客参与度,关注游客体验感受。如民族歌舞的参与,民族食品的制作、民族饰品的穿戴等。④重视深度开发。加大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规模,注重民俗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坚持高品位开发,防止开发中的低品位和“庸俗化”倾向。⑤注重开发的真实性和保护性。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力求保持民俗的真实性。为促进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使新疆民俗旅游资源能得到更多旅游者喜爱,应尊重当地民族的民俗风情,力求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使民俗旅游资源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

(三)促进新疆民俗旅游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品牌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做大做强民俗旅游产品,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是民俗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新疆地大物博、地理环境独特、民俗风情浓郁、民族资源优越,各个民族的民俗特色也将会在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中登台亮相。正如:泰国的人妖、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已经作为民俗活动项目品牌化了,那么新疆达瓦孜作为一种民族杂技项目也已品牌化,并创世界吉尼斯记录走向世界。

据统计,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60%倾向于民俗旅游,因此,新疆应该紧紧抓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大好时机,向云南省、贵州省等多民族地区学习,积极挖掘、发展民俗旅游资源,为新疆创造更多的民俗旅游产品。

新疆省尽管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历史发展悠久,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阶段。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大好机遇,只有尽力保护和发掘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民俗产品,才能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民俗风情民俗旅游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贝锦三夫《武陵王》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蕴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