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

2020-05-06贾振立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省域省市省份

贾振立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方法是通过定量评价的方式,分析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最终得到了以下结果:影响我国省域旅游竞争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有4个,分别为规模实效因子、企业活力因子、经营绩效因子和消费支撑因子;另外,我国不同省市的旅游竞争力,从整体上来看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研究的结果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若想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综合水平,不能只单一发展某一个项目,数据显示,区域旅游所获得的收益靠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不同领域,因此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提高,需要更加系统性地努力发展,保证各个环节和要素的均衡与协调。

一、指标确定

本研究将影响省域旅游竞争力的各项指标分为5个二级指标(资源竞争力、产业竞争力、规模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又细分出不同类别的三级指标,将这些指标加以整合,形成了本次测算的基础——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资源竞争力的代表性指标包括:X1星级旅游景区指数、X2旅游特色指数、X3旅游知名度、X4旅游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产业竞争力的代表性指标包括:X5旅游企业营业收入、X6旅游企业利润率、X7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X8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税、X9旅游企业人均实现利润。规模竞争力的代表性指标包括:X10旅游业固定资产总额、X11旅游业基本单位数、X12旅游业从业人数。市场竞争力的代表性指标包括:X13旅游总收入、X14旅游总人数、X15入境旅游者人均天消费。基础竞争力的代表性指标包括:X16地区生产总值指数、X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数、X18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X19全社会客运周转量、X20邮电业务量。

二、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数据源为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直接数据,将SPSS18.0软件作为统计方式,最终得到区域旅游竞争力方差数据以及各指标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量。从以上数据中能够得到以下结论:在第一成分中占据了较大概率的指标为旅游总人数、旅游业基本单位数等,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反映出我国不同省份自治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等,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可以统一称为“规模实效因子”;在第二成分中占据了较大概率的指标为入境旅游者每人每天的消费数量以及旅游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反映出我国不同省份自治区旅游企业的投资能力,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可以统一称为“企业活力因子”;在第三成分中占据了较大概率的指标为旅游企业每人平均所得利润以及旅游企业每人平均应付的税率等,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反映出我国不同省份自治区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可以统一称为“经营绩效因子”;在第四成分中占据了较大概率的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数等,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能够反映出我国不同省份自治区的经济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增长态势,反映出来的这些情况可以统一称为“消费支撑因子”。

根据各指标与主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计算不同主因子的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Fi=bi1X1+bi2X2+…+bi20X20(1)

以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如公式(2)所示的区域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F=0.446905F1+0.223384F2+0.190985F3+0.138727F4(2)

根据此公式能够清晰显示出,F值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关系是成正比的。

通过公式(1)(2),能够进一步算得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与综合评价值及排名,详见表1。

三、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分析

(一)规模实效因子分析

我国省市中规模实效因子分数比较高的区域多处于东部省区以及个别中部省区,西部省区大部分得分都不高。但是也有例外,四川省作为典型的西部省区,在本次研究数据中位列前十,这一现象得益于四川省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规模较大的旅游产业;海南省和天津市隶属于东部地区省市,但是规模实效因子的得分并不高,排名也比较靠后,这是两个省市中旅游业存在的短板效应造成的。

(二)企业活力因子分析

我国省市中企业活力因子分数比较高的区域多处于东部省区以及个别中部和西部省区,在东中西3个区域中进行比较,西部省市的企业活力因子得分都不高。但是在西部省市中有两个省市比较例外,就是贵州省和四川省,成为西部省市中两个进入前十的省份。深究其中的原因可以发现,两省当地政府近年来大力支持和发展旅游业,对其投入增加,使两省的旅游业实力大幅度提高。

(三)经营绩效因子分析

将经营绩效因子得分较高的省市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不再局限于东、中、西3个区域间地域的差异,而是呈现出分散的现象,比如得分较高的海南、上海、新疆等省份属于东部地区,还有得分较高的湖北、河南、江西等省份属于中部地区。这种现象的存在与我国的国家和政府政策有着紧密的关联,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区域间旅游竞争力格局与国家的扶持政策是成正相关的。

(四)消费支撑因子分析

我国省市中消费支撑因子分数比较高的区域多处于中西部省区,东部省区大部分得分都不高。这一有趣现象是由原始指标选取增长指数决定的。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化方面诉求更高,旅游业越来越繁盛,对于已经趋于饱和的东部省份来说,中西部省份的旅游业正在逐步兴起,旅游消费水平也在大幅度提高,且后期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并且增长的空间也比较大,所以西部省市消费支撑因子有着较高的分数。东部省市虽然消费的数额庞大,但是因其较为发达,所以增长指数不大,相对东部省市的消费支撑因子得分也较低。

(五)旅游竞争力分析

分析我国省域的旅游竞争力,离不开上述4个因子的数据支持。综合来看,本研究选择的31个省市自治區,有19个省份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为负,仅12个省份的综合竞争力水平为正,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为正的省份还达不到一半,由此可证,我国当前省域旅游竞争力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以空间格局为基础,以东、中、西部为界,3地呈现出梯度逐级递减的形态,东部省市的旅游综合实力要明显强于中部,而中部也明显强于西部,这样的现象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整体态势。因此,要提高省域旅游竞争力,要从整体性上下功夫,这样才符合省域旅游竞争力系统性的特点,除了要提高当地的资源竞争力,更要注重增强区域综合实力。

四、结语

我国不同省市的旅游竞争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且旅游竞争力的格局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联,甚至可以说基本相同。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水平提高不应该只靠一方面,而是要从整体上促进系统发展,首先,要从观念上树立起区域发展系统性的理念,从而进一步保证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均衡和稳定,这项结论是从本文各项数据中得出的,同时该结论也从侧面显示出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我国各省市的地方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该深切认识到提高当地旅游竞争力,并为此制定出相配套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国际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省域省市省份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其他省市怎么做?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我国省域农村教育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