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语言象似性
2020-05-06战玉薪刘松涛
战玉薪 刘松涛
摘 要:纵观历史发展,索绪尔提出的任意性这一语言特点一直以来都被认作是语言的最具有区分性的特征,即所指和能指之间毫无联系。之后的语言学家皮尔斯和海曼揭示了语言的另一个特征即象似性。
关键词:任意性;象似性;语言本性
作者简介:战玉薪(1995-),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刘松涛(1996-),女,蒙古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1
1.简介
索绪尔在1916年提出了语言具有任意性这一特点,这也被认作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他提出语言所指和能指之间没有联系,即二者的关系是任意性的。然而,有一些学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语言和现实之间具有象似性。皮尔斯确定了符号和图标的分类,同时他也谈及逻辑上的符号是受惯例规则辅助的。
2.英语语言的象似性
象似性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或是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有着非任意,有理据,可论证的一面。皮尔斯对象似性的定义是:“由于与某物相似而代表某物的符号就是象似符号”。这种符号具有所指对象的某些特点,与所指对象的特征相似,因而在人的头脑中激起类比或者相似的感觉。以下会从三个不同学派的角度来论述。
2.1从符号学角度论语言象似性
皮尔斯提出了象似性的概念,并且可以揭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至于符号和所指,显然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直接的关系。然而,象似性在英语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中,甚至在意象层面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图示象似性中,能指层面上的水平关系与所指层面上的水平关系之间存在着标志性的联系。相反,能指与所指之间不存在这样一种垂直的直接、具体的关系。因此,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在命名这些事件的能指的语言层面上的顺序上。这种顺序可能是时间顺序的,就像上面凯撒的例子,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也可能是空间顺序的,关于距离是接近中心或边缘的概念。从这个例子中三个短语的时间关系得到很好的阐述,这可以叫做图表象似性,即通过图像象似语言的含义。在这个经典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阶象似性是符号学的,因为从句子来看征服的顺序反映了现实中所指示的事件的顺序。语言内象似性处理的是一个相对较低程度的象似性,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在物理或概念结构之间找到任何反映,而是在语言符号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关系,这种相似性是建立在它们所指称的概念具有一定相似性的基础上的。
2.2从认知角度论语言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以及我们如何观察和解释语言会对语言产生影响,这对象似性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它为语言的标志性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有力地挑战了语言的独断专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是随意创造的,而是受到认知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制约。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上,在一定程度上是任意的,或失去了动力,但在构成较大单位的过程中,短语和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明显的。认知语言学家使象似性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2.3从功能角度论语言象似性
认知功能语言学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代表人物是T. Givon , B. Heine, J.Haiman, E. Sweetser 等等。他们与认知语言学有着相似的框架。他们承认语言不是自主的,而是来源于人类自主的认知策略。功能主义者倾向于利用普遍的认知机制来解释语言能力。海曼认为,“语言结构往往与我们思想的非语言图表相似。”一个句子的表面形式形象地圖解了它的语义。海曼认为标志性的句法程度高于单词,因为单词和对象之间的联系是一定程度上,任意的。然而,复合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验建构。因此,他将象似性描述为“图的结构和它所代表的概念的结构之间的一种可感知的相似性”。
3.总结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任意的,而且客体与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西方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可能起源于图像,因此语言具有象似性有很强的理据性。
参考文献:
[1]Givon T.Syntax:A Functional-Typological Introduction, Vol.2[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0.
[2]Peirce.Logic as semiotic:the theory of signs[M].Innis R E.1985.
[3]汪榕培.实用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4]胡壮麟.美国功能语言学家 Givon的研究现状[J].国外语学,1996,(4):1-10
[5]季国清.语言研究的后现代化迫在眉睫[J].外语学刊,1999,(1):11.
[6]王德春.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国语,2001(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