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坛经》“生命观”对现代生命教育的启示

2020-05-06刘思敏

青年与社会 2020年7期
关键词:坛经生命观慧能

摘 要:作为中国佛教经典,《坛经》所内含的“识心见性”的生命本源论、“定慧不二”的生命修养论、“自在自由”的生命境界论,在彰显佛教独特的精神本质的同时,又在中国本土文化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深度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生命智慧:人人都能成为“真如”的佛性平等观、倡导“顿悟”的道德实践观以及开放创新的生命教育观。《坛经》所蕴含的生命智慧不仅成为中国传统生命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化解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生命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坛经》;生命观;生命教育;慧能

《坛经》中的许多思想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积极入世,慧能“生命观”关怀的是现实社会的芸芸众生,不仅体现在关怀人的自我意识,还关怀整体大环境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在浮躁中归于平静,认真思考自己应该以何种状态生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不负生命,这对现代生命教育具有警醒、启示、深思的意义。禅宗的思想之所以可以源远流长,流传至今,与其自身独有的普世价值观不可分割。赋予道德以高等的智慧,在具有约束力的同时,保证了社会中的主体和谐相处,营造出一种人人向往的“大同社会”。

一、《坛经》的“生命观”

慧能的南派禅宗从原则上否定了传统禅学中坐禅、念佛、修行、净心等一系列修养方法,注重“自心”、“自性”、“自悟”的修习。《坛经》的出现,标志着禅学被纳入“心学”的范畴,为日后儒释道合流做出理论贡献。同时,就《坛经》一书而言,是由中国僧人撰写整理,可以被称之为“经”的佛典。《坛经》主要强调对自我的修养,认为生命的体悟并不是一个“毕竟空”的过程,而应该注重自主性,从修习者自身出发,体悟自心的圆融豁达,自性的顿悟成佛。

(一)生命本源:识心见性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与孔孟、老庄思想进行了融合并有了新的发展,创新之处在于它将生命的本源归结为“心”的解脱。慧能将生命的本源概括为“即心即佛”,将对生命源泉的追求归结为对自我内心的探索,慧能把生命的本源从“缘起性空”的虚无感,转化为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追求,注重当下,修养身心。通过对自我本性的探索,达到内心的明澈。“自”一字是《坛经》的核心思想,出现近百次,可以被称为《坛经》“生命本源”的第一要义。“自”,就现代意义而言为本人、己身,放到慧能的生命观中,分为3层含义,由浅至深,层层渗透。

首先,“自心”。着重强调心的重要性,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坛经·行由品》)。慧能看重人对内心的剖析,识心为第一步,认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坚守本心,不受外界纷扰。正如他著名辩论中所提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行由品》),任凭外在环境如何更迭变化,只要守住自心,明确方向,便可抵达理想的彼岸世界。

其次,“自性”。自我本性的修养是慧能生命观最重要的修养方法之一。包括“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行由品》)、“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坛经·般若品》)、“自性能含万法之大,万法在诸人性中”(《坛经·般若品》)等等。他给予“自性”一种禅悟,认为人是内在的生命主体,拥有无上智慧的本体。用“自性”来解释人的最高智慧,旨在激励人们不断的进行自我实践、自我觉悟、自我反省。与传统佛教将智慧寄托于“极乐”,老庄将智慧寄托于“道”不同,禅宗的主旨是在还原人生命的“本来面目”,给人以现实的体验,是一种“本源即归宿”的觉悟。

最后,“自悟”。慧能认为,识得本心,见得本性,便能悟得人生的真谛,即“自悟”。这是禅宗修行的独特法门,将自省式的修养方法传递给大众。自我觉悟,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现实,信仰和相信的始终都是自己,“自悟”才是关键所在。立足当下,依靠自己,找到出路与归宿。“性”决定“心”,“心”是“性”的基础,“悟”是最终的归宿,是慧能对三者关系的概述。自心、自性、自悟都是生命源源不断的动力,给人们以信心,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寄于外物,明确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希望。

(二)生命修养:定慧不二

佛教将智慧称之为“般若、菩提”,禅宗有所继承。慧能认为,生命本具先天智慧,概括为两点:定慧一体,顿悟渐修。

慧能曾以灯与光的关系来比喻定慧一体,“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坛经·定慧品》)。与儒家“知止而后又定”不同,《坛经》主要强调的是身心一体。认为禅定是智慧的本体,智慧是禅定的功用,要求世人应该心存善意,心口相应,内外如一。万事万物的存在,不一定争出孰是孰非,只要心中有正直善念,行为与思想相一致,便可以认为是有智慧的表现。定慧一体的法门由禅宗所创,作为“心宗”的代表,它的修养方法为后期宋明理学在“心性”方面的理论提供了养分。

顿悟渐修,是慧能区别于神秀最重要的观点,符合中国社会的需求,简单并迅速。他所强调的“顿悟”是指个体自心的顿悟,即“自悟本觉”,而“渐修”则是指顿悟之后不断维持巩固的过程。顿除自心烦恼,使主体思维达到一瞬间的飞跃或突变,禅语里称之为“一念”、“一刹”。慧能强调的顿悟有引导人们追求理想道德的意味,认为“性”本无差,人人都有追求智慧的权力。慧能的渐修并不是傳统意义上看心看净的坐禅,而是主张将大智慧带入生活,即“生活禅”、“人间佛”。

在智慧观的基础上,慧能提出的方法论与儒道的道德价值有诸多相似。将理想的道德放在现实的生活中,对内,适调心性,对外,尊敬他人;在家,孝敬父母,在社会,常常静思己过,不妄加评论。

(三)生命境界:自在自由

《坛经》的生命境界观追求的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自由,虽有部分过份自信的极端化,但其中圆融通达的心境依然值得研究学习。书中多次提到对“自由”的理解,“内外不住,来去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坛经·般若品》)。既不执着于内境,也不纠结与外境,来去自由,去除心中的执念,使内心通达无碍。

慧能进一步概括为“无住生心”,分为三种形式——无念、无相、无住。将三者的关系概括为“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他支持心念自然而然产生,不受“系缚”。主张生正念不生妄念,反对“百物不思,念尽除却”。慧能强调的“无念”是更应勤于思考,坚持心中的善念,做善人,行善事,不因外界环境的干扰迷失内心的正直良善。他寄托給世界一种真善美的希望,与儒家“性本善”的思想不谋而合。“无相”一词最早出现在《金刚经》之中,借声闻四果为喻,说明“一相而无相”。慧能所说的无相是存在其中却可以不被其扰,发现其内在本质联系,乐观面对,在现实中积极的改造、转化、提升这个世界,不深陷于消极、悲观中无法自拔。“无住”的思想给了人们一种意识境界上的自由。告诉大众,不要让自己的思想停留在某一处,要发散思维,全面思考,打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一颗平常心。

追求心境的自由,自我实践是方法。他认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注重自我感受,让个体更加着眼于现实生活,将佛教对彼岸世界的向往拉回到对自我人生的肯定。《坛经》给予自由很高的评价,内心的豁达教会众人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通透,自信看待人生,坦然面对未来。

二、《坛经》的生命哲学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在生命哲学上存在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前者创建了一套完备的社会秩序,关注人在“此岸世界”的状态,注重发掘和培养人的精神文明;后者则从超越现实的层面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关注人如何才能超越现实,进入到“彼岸世界”。宇宙的无限浩瀚,衬托出人的渺小脆弱,《坛经》将“出世”转为“入世”的理念,用以告诫大众:生命的智慧与价值来源于自身的体悟,注重人生的现实感和真实性。积极的“入世”思想,历经千年而不衰,与它具有的内在生命哲学智慧不可分割。

(一)人人都能成为“真如”的佛性平等观

根据《坛经》所述的生命境界观,认为佛性无差等,人亦无差等,即人人平等。慧能在初次拜师学习的时候,曾被问:“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在慧能看来,人本具有佛性清净的特质,因此人应该是生而平等的,这既是基于佛性平等观,也是基于人性平等观。“平等”的观念贯穿《坛经》始末,慧能在向众人说法时,说道:“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坛经·般若品》)。慧能通过平等的观念建立起人们实现理想,投身于现实的可能性,将实现自我价值的智慧“开悟”过程,解释为人人都能成为“真如”的佛性平等,为佛教生命哲学中的“众生平等”思想打下了理论基础。《坛经》中多次写到慧能开坛讲法,向弟子传教解惑的场景。慧能门人近千,不论老幼男女贫贱,他皆能一致对待。他始终赞同,平等的观念应该在社会中被广泛认识和接受,人人都有权力追求自我价值的提升,同时有义务将自己看作社会中重要的一份子,积极探求世界的未知,为整个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他的平等还包括一个重要的思想:人内心对平等的认同。认为真正的功德是奉行广泛的敬爱之心,修功德者应该心中不存歧视,谦虚处下,以平等博爱的心境为人处事。

人人都能成为“真如”的平等观,反映出慧能在众生与佛的关系方面,最大程度给予人生命的认可,将个体从奴化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让人们意识到,个体应该平等的享受社会福利,争取自我解放,实现人生意义与价值。

(二)在社会中“顿悟”的道德实践观

禅宗的理念是一种积极的“入世”理念,又被称为“生活禅”,将修行与日常紧密结合。基于它“顿悟”的修行方法,提出的关于道德实践的观点,在如今社会中依然可以被采纳运用。他在偈语中宣扬“仁义”的思想,说“思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连。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坛经·疑问品》)。将孝、义、让、忍的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顿悟修行的一部分,引导人心不断向善,这与儒家“仁爱”的伦理思想不谋而合,从心性与教化两个方面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修行获得智慧,即满足了大众对于精神品质的追求,又满足了社会和谐发展对个体的要求,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和目的。

《坛经》还强调一种“自省式”的道德实践认知,认为修行的过程就是修心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在反省中肯定正确良善,否定邪见妄念,最终达到心在善的引导下通达无滞。慧能要求人们智慧开悟从认识自身开始,认清自我本来状态、实际状态,从而思考自己应该如何继续发展,即人的未来状态。他一方面从人心本俱佛性的角度出发,鼓励人们自我认识、自我开悟,在内心寻找“善根”,追求道德理想;另一方面,要求人们积极实践,将内心的善念发扬光大,灵活运用于生活。

基于“顿悟”的道德实践观,结合《坛经》“生命观”中的生命本源论与生命智慧论,可以得出:慧能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构建人们的道德思想框架,鼓励将心中形成道德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并将理想道德与生命哲学相结合,力求可以在生命中开悟,在修养中体悟,在生活中顿悟。引导大众走向和谐良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

(三)开放创新的生命教育观

《坛经》所体现的 “生命观”,始终传达出一种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信念。注重以人为本的生命关怀,强烈提倡自由、平等、民主正义的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人正视生死问题的同时引导人珍惜生命,感受“生”的美好。基于其独到的认识论,人生观,他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其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生活实践的教育,个体自我的教育。

首先,就社会层面来说,他注重强调实践的概念。体现在生命教育中,就是要求人不断的实践,将内心的想法贯彻到实际的行为。否定传统的坐禅方式,积极将诵经后的感受放于生活之间,创造性的提出“仁者心动”的学习观。要求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在生活中体验人生的大智慧,做到不被妄念所扰,直达内心通透。当然,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表现在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郁郁黄花,莫非般若”的名句正是基于此而诞生。将人内心的修养层次提升至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制高点,既体现出慧能禅宗对人内心修养的智慧,还体现出对于整个世界的人文关怀。

其次,就个人发展而言,他强调对自我意识的培养。慧能教育弟子的时候,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淮南子·说林训》)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观念、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始终鼓励学生自我发现,肯定了每一个类本体的存在和价值,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坛经》全文并未给“生命”下一个具体的定义,而是在字里行间让世人自行感受探索。个体对于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丰富了生命的内涵,解放了人对自我意识的压抑。正是由于个体自我意识的开悟与觉醒,才更好的促进了当今社会注重自由意志和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坛经》“生命观”对现代生命教育的启示

综合上文论述可以得知,慧能禅宗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在生命的基础上建立并展开的,禅宗的主题便是人生命的本身。其目的就在于教化世人,对生命产生新的认知,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终极理想。对现代生命教育而言,《坛经》的“生命观”依然适用。面对如今物欲横流的复杂时代,人们常常为“名”与“利”所困惑,自我约束力下降,内心道德标准失衡,《坛经》“生命观”所具有的内在生命教育价值日渐凸显。

(一)个体意识发展

注重培养个体意识的发展是《坛经》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上文中多次提到,此处不多加赘述,这一部分更多的是将视角带入现代的生命教育中进行讨论,给人们以启迪。事实上,如今的社会存在诸多诱惑,人类在面临这些诱惑时大多缺乏抵抗力与约束力,很容易陷入焦虑、恐慌、迷茫之中。自我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滋生妒忌、报复甚至产生更多偏激的行为,即使欲望得到了暂时性的满足,也会因为新的欲望而再次陷入循环之中。这是现代人精神匮乏所导致的恶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即个体中的“我”与个体意识中的“我与世界”关系的矛盾,最终导致社会处于矛盾的痛苦与不快乐之中。如何解决人“精神家园”的问题,成为了目前社会生命教育的关键所在。

《坛经》中将这类问题归结于心的修行,认为精神的满足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内心的满足源自坚持善念正见。通过心性的修养调节主体的心理状态和所求所想,保持一颗平常心,理性正确的看待得失。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大众不断提高道德意识修养,借追求理想道德的过程满足其“精神家园”的建设。从《坛经》来看,它对现代生命教育的启示在于:人应该追求个体意识的发展,活出有价值的人生;积极适应环境,使内心的追求与精神的境界保持一种良好的平衡状态;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消解人在“物欲”之间的矛盾,实现自我的最终超越。

(二)善生善死

生命教育的核心便是“生死”问题,它探讨的不仅是生命的开始,也关注着生命的终结,即生死的一体两面。现代人对于生死的态度大多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看待生死问题时大多采取消极、逃避的状态。近年来,中国青年人自杀现象多次成为社会热点,大众普遍认为“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笔者认为出现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对待生命的不成熟,或者说现代人对生命的态度是漠视的。这不仅体现出个体生命意识出现问题,还包括个体与其他生命的冲突,例如青少年将自我生命与社会整体相割裂,虐杀动物,破坏生态坏境等等。个体意识的冲突,个体与其他生命的冲突已经爆发,如何能夠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使社会继续和谐发展,是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

引导大众坦然面对自己的生命,从而做到善生善死,既包含了个体对生命的重新理解,还应该包括对整个世界中存在的非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爱护,这是《坛经》所表达的要素之一。《坛经》的生命观从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和谐共生的角度谈论了生死的问题。生与死本是同根生,旧的结束便是新的开始,重要的是人生过程的变化。《坛经》从“心”出发,将生命的终极意义向生命的无限永恒所引导,就这个层面来说,它包括了生命的现实性和永恒性。透过生命教育来正视生死问题,搭配“顿悟渐修”、“定慧不二”的智慧法门,转变对生死的认知,逐渐平衡人自身的心里状态,缓解大众悲观、冷漠、脆弱的情绪。使社会中的众人重拾对生命的热爱,珍视生命,在有限的时间中发挥无限的创造力,从而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做到善生、善死。

(三)自在自由

现代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大多循规蹈矩,按照已有的规划施行,将自我意识局限于适应社会之中,缺乏自我理想的明确,即失去自在自由的生命意识观。人们注重“文化知识”,“道德知识”的提高,灌输性的教学促使学生被迫接受,造成只拥有知识,却没有“行为”的后果,使青少年缺乏“健全型”的人格,没有自我思考,思想自由被禁锢。生命理想本应是生命永恒的追求,放之于当今社会,已然成为人们忽略多时的问题。“认知”与“行为”的严重失衡,导致社会的年轻一代缺乏创新意识,缺乏信念理想,缺乏生命快乐,人们既不知道“为什么而生?”也不知道“生而为什么?”。

《坛经》的生命观注重对生命价值与境界的思辨认识,认为自由意识与现实社会相辅相成。人们应当也必须具有个体自由的意识,即个体树立的对未来生命理想的追求。建立正确的生命理想观念,解放思想,是《坛经》给予我们生命教育的重要启示,通过“心”对自由的追求,达到人幸福和价值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基于《坛经》的生命意义论,将“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的问题提升至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帮助人类重建信念,找到遗失的快乐与幸福,启示为生命理想自由困惑的人们,如何在生命的最深处守护不可剥夺的自由意志。

四、结语

从《坛经》“生命观”的角度分析其生命意义以及对现代生命教育的启示。“真如”思想为生命教育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对生命教育“自我终极意义”的探索有引导与启发的作用,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使受教育者珍爱自己乃至整个社会中的“生命”,活出有价值的人生。禅宗之所以可以成为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本土教派,就在于它关于生命迷人而独特的见解,将自我放置在整个宇宙的大环境下,感受其伟大的精神,以追求“无念、无住、无相”的理想人格,为有限的生命扩充无限精神的可能。试图用《坛经》的“生命观”解释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为生命教育问题提供一种可行性的分析,希望以此启发人们可以重新看待生命,穿过对生命的重重迷惘,找寻最真实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陈秋平,尚荣,译注.金刚经·心经·坛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6.

[2] 杨伯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 杨伯俊.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4] 王国轩.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 郭盛名.中国禅宗的教育精神与生命智慧[J].学术交流,2012(10):209-212.

[6] 董群.论作为禅宗伦理经典的《坛经》[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06):24-29.

[7] 于阿丽.《坛经》的生命观及其现实意义[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6(08):32-37.

[8] 崔淑慧.自然而然,善生善死——老庄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04):99-102.

[9] 常春雨,武杰.试论《坛经》之内在超越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中北大学学报,2015(02):17-20.

[10] 张毅,刘魁.生命教育的现代性困境与本质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30-36.

作者简介:刘思敏(1996.06- ),女,汉族,内蒙古乌海人,天津医科大学 2018级伦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坛经生命观慧能
明清大藏经版《坛经》源流略释
禅争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