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中的角色冲突与调适
2020-05-06郭维刚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但从当前辅导员职业发展来看,由于种种原因辅导员职业转换在高校较为普遍,而职业转换过程中的角色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分析辅导员职业转换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辅导员转换中的角色冲突产生的成因,提出通过强化新角色身份意识、学习意识、主人翁意识来进行自我调适,旨在为辅导員职业转换中的角色冲突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角色冲突
“在社会角色理论中,角色转换是指一个人从一种社会角色向另一种社会角色的变动或更替。”高校每年都有辅导员因各种原因离开辅导员岗位,实现自身职业转换,职业转换的辅导员开始了向专职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等角色的转变,由于新旧职业转换力度较大、角色差异明显,所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职业转换过程中的角色冲突。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强
近年有很多辅导员选择了职业转换,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客观上,从辅导员职业特点来说,辅导员是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必然与学生会产生代际感,出现所谓“代沟”,形成沟通障碍,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龄,部分辅导员被动选择职业转换。其次,主观上,辅导员职业在高校属于基层工作,工作界限模糊,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辅导员往往因为工作失去了大量学习培训、休闲休息、教学科研等时间,使很多辅导员都不堪重负,主动选择离开;再次,高校人事调整等原因,辅导员调离原来岗位,形成了不确定的流动性,这类辅导员的流动已经逐步形成了相对的稳定性。造成的结果是高校辅导员职业从业年龄越来越低,平均在岗时间为大致为5到8年,随后多数辅导员被动或者主动的选择了职业转换,成为从事管理者、教师或者专门科研人员。这些原因造成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吸引力,队伍的流动性强等,给高校辅导员队伍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尚缺乏业界及社会认同
美国学者阿瑟·萨尔兹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的表现形式,职业群体内部成员对职业的认同遵循社会认同的基本规律。社会认同度高的职业相对比较稳定,人员流动较少,发生职业转换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弱。高校辅导员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育人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辅导员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从当前我国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的理解和认识来看,存在很多误解,“高校辅导员的多重身份在现代性场域下遭遇到自我迷失的危机”,导致高校辅导员职业尚未被业界和社会认同。社会认同的缺乏,使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社会群体对职业产生怀疑,从而职业自我认知降低、职业自信缺失,出现对辅导员职业本身理解上的欠缺,认识上的表层化,造成辅导员群体集体心理自卑,加之来自社会舆论的影响,使部分辅导员在职业认识上产生异化,于是摆脱职业转换原有职业,重新获得社会认同成为很多高校辅导员内心的首要选择。
(三)辅导员个人对未来职业的重构
职业重构是个体根据自身特点和职业现状,对自身今后要从事的职业的一种规划,一般情况下,这种职业规划,既体现了社会主体对自身从事职业现状的不满,又蕴含着对未来职业的向往,是一种对未来职业发展主动建构的社会行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重构大致存在三方面原因:第一,高校辅导员缺乏职业自信,从而对自身在现代社会从职业重构的角度审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转换,体现了当前高校辅导员这一社会群体对自身社会身份的不满足,体现在自身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选择;第二,高校辅导员群体基本都是从学校毕业后有直接进入学校工作,个人对未来职业有着不同的规划和预期,并没有把辅导员职业当成终身从事的事业;第三,另一部分在从事一段时间辅导员职业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重新思考后,选择了重构自己的职业。最后,高校教师职业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辅导员职业的繁琐复杂、忙碌焦虑、地位有待提升等心理冲突,加速了这一群体进行职业重构的速度,造成了辅导员职业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深。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中的角色冲突
(一)从工作多面手到单一型角色冲突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职业分工上讲都属于教师行业,但在高校具体细致的分工中,辅导员工作内容涉及到了高校思想引领、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科学研究、网上网下等多个方面,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体现为对学校各项事务的主动与被动的参与,造就了辅导员工作多面手的职业形象,给辅导员带来了自我感知的重要性和充实感,从而获得职业心理满足感、成就感等。然而辅导员职业转换后,在细化的高校分工中,往往难以带来这种满足感,辅导员往往是从忙碌、繁杂的工作内容突然走向相对单一、专业化的内容,职业转换带来角色的变化。多数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转换后面临着从工作“多面手”向单一角色的转换的角色冲突。从众多实现职业转换的辅导员发展看,角色突变带来的心理冲突有很长时间的调整适应期,需要辅导员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
(二)由“服务型”到“管理型、研究型”的角色冲突
高校辅导员一般情况下都是身处学生教育管理一线,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具有明显的“服务型”特点,长期事务性和服务型工作使辅导员养成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习惯,社会也无形中把辅导员职业角色定性为“服务型”角色。辅导员职业转换后的挑战来自多个发面,首先应该是来自自身的挑战,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对新职业的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对新角色的适应等问题;其次是来自同事社会方面的舆论压力,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的专业能力的质疑必然会转移到转换后的辅导员身上,职业转换后辅导员身上往往承担了来自不同方面的舆论压力,给新的职业角色的适应造成了困难;再次多数高校辅导员由于常年奔波于各种事务中,对宏观管理、理论研究和学习深造等方面都受到了限制,职业转换后,其专业管理能力、科学研究水平都显得相对不足,出现了由“服务型”到“管理型、研究型”的角色冲突。
(三)与学生关系由“亲密型”到“疏离型”的角色冲突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大事小情总是离不开辅导员,辅导员也与学生群体因工作和学习联系在了一起,辅导员与学生建立了“亲密型”的亦师亦友关系,亲密的师生关系本身也是辅导员职业最有吸引力的地方,这种亲密型关系相对比较单纯、简单、美好,对于一直从事此项职业的辅导员来说感觉是自然的又平常的,但离开辅导员岗位后,这种“亲密型”关系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应付合和处理上下级、同事间及其他社会人员的关系,关系相对复杂、工作环境缺乏活力,对辅导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对众多转换辅导员的调查中,发现与学生“亲密型”的关系和相处方式是辅导员在职业转换中最难以割舍因素,也正是这一原因导致辅导员职业转换后,几乎都遇到共同性的问题,难以适应新角色与学生关系疏远的问题,身份转换后形成的心理落差常常会带来心理不适,在职业转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感到郁闷、失落、有时甚至想回到从前的岗位,逐渐产生从“亲密型”到“疏离型”的角色冲突。
三、高校辅导员角色转换中的自我调适
(一)强化新角色的身份意识
“角色的核心含义是由特定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符合社会期望。”角色与身份相联系,身份意识是个体在社会职业中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自我认知。职业转换过程中身份意识需要一个逐渐认识和自我强化的过程,如果不适应就会在新职业角色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对适应新职业角色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关于转换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适应情况调查中,很多辅导员缺乏对自己职业发展规划,对突如其来的新角色身份意识欠缺,因此在职业转换后角色冲突的调适中,首先要其加强自身对新职业角色的身份意识的认识;其次要强化外界对自己身份变化的重新认识,防止外界因对自身原有身份认可,而产生对新角色的误解;再次学会适应新角色带来的心理落差,尤其是由于与学生产生的疏离感,而带来的存在感降低、精神暂时空虚的问题。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有过因对新角色身份意识不明确而导致的心理困境,因此有意识的加强新职业角色的身份意识是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后,面对新旧角色冲突的首要问题,是实现个体社会适应的首要条件。
(二)强化新角色的学习意识
学习意识是现代社会对其成员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体在社会中不断适应新角色的基本意識,人们在从事新职业初期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的重要手段,积极主动地学习意识可以帮助人们迅速高效的形成职业身份的转换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学习意识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转换后的发展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职业转换后通过把对新职业内容的学习,与自身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结合起来,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调适,是职业转换后辅导员在角色调适过程中摆脱角色冲突的关键。强化新角色的学习意识,增强对新职业的深度了解和新领域知识学习,既是新的职业角色对辅导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自身适应社会新角色、赢得同行尊重、获得相应社会身份的有效途径。从高校辅导员转换后新领域工作的专业化更强,角色相对单一,对新职业的不适应往往都来自对新领域知识的欠缺,一旦这种空白迅速被补上,新的职业兴趣点自然就成为再次出发的动力。新职业对辅导员职业转换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只有通过学习加深对新领域的认识,才能把角色对自身的挑战转化为动力。
(三)强化新角色的主人翁意识
人们总是对陌生的、未知的世界心存芥蒂,有时候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对陌生领域的抵触或者恐惧是正常人的心理反应,也是造成职业变换过程中角色冲突的根本原因。高校辅导员长期在教育管理一线,习惯于做具体的育人工作和管理工作,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已经形成了习惯。职业转换后,辅导员首先面临的心理问题就是如何融入新的团队和适应新的角色,尤其是与学生关系从“亲密性”到“疏离型”的转变,由此产生的孤独感、无助感,直接影响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心理适应,加之职业转换后的岗位基本都是专业性强、工作深度较高或者领域新的职业,且对知识技能要求不同,这些新要求使辅导员在新岗位上产生心理的自卑和职业自信的缺乏。调适角色冲突的根本在于通过暗示、提醒、扮演等方式强化自身对角色的主人翁意识,在职业发展初期,有意识的强调自身的新身份,积极主动的应对转换过程中的角色冲突,逐渐形成对新职业身份的认同和职业自信的树立,所以强化新角色的主人翁意识可以帮助自己适应新角色,并有利于迅速的融入新的团队,实现新旧角色的高效率转换。
参考文献
[1] 李基礼.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冲突与化解[J].教学与研究,2016(06):52.
[2] 余晓玲.刘同舫.现代性场域下高校辅导员身份重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6(06):87.
[3] 奚从清.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0.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骨干专项《文化自信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容构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9JDSZ3010;文章系西安体育学院2018年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立德树人目标下体育院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研究》陕西省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TJY1804。
作者简介:郭维刚(1977- ),男,汉族,陕西兴平人,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2018级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