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
2020-05-06本刊编辑部
病毒是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的专营细胞内生存的无细胞结构的一类病原体,亘古以来就严重地威胁着人的健康与生命,但是因为病毒极其微小,不仅肉眼不可见,甚至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观察不到,所以人类真正意义上对病毒的研究仅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科学家才最初观察到病毒的形态,冠状病毒(coronavirus)即因其形态而得名。
作为病毒的一类,冠状病毒只感染鸟类和哺乳动物,而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被发现,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受到世人特别的关注,因为较早发现的几种人际传播的冠状病毒所导致的只是普通感冒,直到2002年冬季至2003年夏季一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冠状病毒才显露出其不可小觑的威力,而导致SARS的这种病毒最终即被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此后,2012年出现于中东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再次震撼了世界,后来被命名为“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2019年底现身的又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扰动全球,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应对这场疫情的过程中,其病毒的命名也备受关注。虽然“新型冠状病毒”成为各种报道中的习称,但是显然,正如MERS-CoV曾被称作“新型冠状病毒”一样,对于引发此番疫情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也只能是一种临时的称呼,而不是正式的名称。随着研究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入,加上指导公众正确认知的需要,此病毒的正式命名呼之欲出。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同一天,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ICTV)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CSG)建议将此病毒命名为SARS-CoV-2。然而这一病毒命名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争议随之而起。在同此次疫情的战斗中,中国政府与民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科学界亦致力尤多,创获颇丰,而众多科学家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问题也给予了特别的重视。为此,《中国科技术语》特别推出“新型冠状病毒与相关疾病命名专栏”,以期与大家共同增进对此命名过程和其所涉及的科学与术语知识的了解。
姜世勃教授、郭德银教授、张冬梅教授等中国医药学界、病毒学界的共26位知名专家联合发表文章,基于病原学、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成果,评价了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的命名方法,指出根据基因序列信息进行病毒命名的方法并不合适,而应对具有明显疾病特点的病毒采用传统的联系疾病的病毒命名方法,建议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人类冠状病毒2019”(human coronavirus 2019,HCoV-19)。作为知名术语学家,冯志伟教授则根据术语的专业性和约定俗成性的原则,撰文分析了与“新冠肺炎”有关的各个术语译名,从术语学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对于命名的见解。以术语翻译研究著称的殷健教授基于术语应用的过程性特征,考察了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术语的命名、传播和建构过程,指出命名应同时考虑科学、人文和语言因素,以免消极传播和建构。三篇文章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视角分别提供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与相关疾病命名的多维的研究信息与各自的命名观点,从中可见对病毒给出一种科学合理并得到公认的命名并非易事,亦并非小事,而这也是我们的名词工作和科学事业的一个缩影。
本刊编辑部
2020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