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发展研究所的运行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

2020-05-03洪坤梅田丽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0年2期
关键词:发展态势运行机制智库

洪坤梅 田丽

摘要:[目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德国发展研究所的历史发展、愿景、价值理念、运行机制和发展态势的研究,为我国新型智库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案例研究法,对德国发展研究所关注的研究领域、发布的报告、网站资源和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引入了近年来国际权威智库排名报告,对德国发展研究所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考察。[结果/结论]德国发展研究所虽然不如其他顶级智库那样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回顾它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无论是其传达的价值理念,还是管理机构和组织框架,都在不断拓展、深化,重视透明度建設和人才的引入、培养,借助网络媒体提高其影响力,其发展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德国发展研究所  智库  运行机制  发展态势

分类号:C931.5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0.02.11

1  引言

智库的发展影响着一个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8》[1],德国智库的数量达216个,位居全球第6,在各类型智库排名中上榜的智库数量也较靠前,对世界智库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比较优秀的智库如德国六大政治基金会、德国透明国际智库、德国发展研究所等。文章选取德国发展研究所为研究主体,通过案例研究对德国发展研究所关注的研究领域、发布的报告、网站资源和其他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期为我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2  德国发展研究所概况

德国发展研究所(The German Development Institute or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简称DIE)是全球发展政策研究的主要智库之一,该研究所于1964年在柏林成立,是一家非营利性有限责任公司。该研究所现已从柏林迁至波恩,其股东分别来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75%)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25%),他们对研究所董事会成员有表决权。

基于研究、政策咨询和培训之间的相互作用,德国发展研究所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活动。该研究所政策建议和咨询服务是基于发展政策框架的,包括世界经济政策、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等。德国发展研究所关注国际政治、社会、经济、生态问题(如国家政权、地区治理、社会冲突、种族关系、城镇关系、气候变化),通过研究分析确定与政策相关的概念术语、规范、指南,为各部委、政府和国际组织提供参考建议。培训活动也是该研究所的一大特色。

2.1  德国发展研究所的发展理念

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有影响力的政策咨询活动和面向国际的培训活动,德国发展研究所旨在支持面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球公共福利政策。该研究所致力于改善人类福祉,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遏制全球系统风险,减轻环境威胁,保证政治参与,并确保在未来能够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这样的发展理念使得研究所始终与国际发展保持一致,关注国际重大问题,希望通过努力制定出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来引导这些问题的发展。

此外,德国发展研究所试图寻求对国际政策的制定和国际合作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以便为这种合作的未来战略方向和政策制定活动提供支持。该研究所认为了解与其合作的行动者、方式方法、合作成功的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德国发展研究所正在不断扩大合作范围,通过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和欧洲国家的合作,致力于创造和传播知识。在此过程中,该研究所在遵循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提供一个重视多样性、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歧视的工作场所,并帮助实现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协调,以激发、促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2  德国发展研究所的透明度

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其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保持一定透明度的智库可以很好地抵制腐败。透明度旨在揭示规则、计划、过程和行为,阐明其原因(why)、方式(how)、内容(what)和数量(how much)[2]。高透明度可确保官员、公务员、管理人员、董事会成员和商界人士的行为可见和合乎情理,并陈述其相关行为。智库的透明度包括智库管理层人事任免的透明性、智库资金支持的透明性等,高透明度的智库一方面可以保证智库的独立运行,另一方面可加强其拒腐能力。

德国发展研究所始终致力于反腐败工作,认为腐败不仅会损害任何相关机构的声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公众、亲密伙伴对其失去信任和信心,还会造成物质损失。德国发展研究所适当地使其员工对腐败保持一定的敏感度,重视员工高标准的道德建设,鼓励员工遵守这些内部规则,并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这些反腐败行为准则进行个人考核。作为其机构责任,德国发展研究所为确保遵守联邦政府的机构治理准则(行为准则),实施了联邦政府发布的指导方针,以防止不同部门腐败现象的发生[3]:(1)确定特别容易受到腐败影响的工作领域,对这些领域进行定期的风险分析;(2)通过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分配职责、权力、汇报要求,以及选用雇员、经理和业务伙伴等,尽可能降低在工作组织的既定范畴内出现腐败的风险;(3)为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和第三方指定预防腐败的联系人;(4)为员工提供综合培训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定期进行宣传;(5)对所有工作领域进行系统、一致、全面地控制。

3  德国发展研究所的运行机制

3.1  管理机制

德国发展研究所约有140名员工,其中2/3是研究人员,其机构协议确保了研究所的工作始终秉持科学独立的原则。该研究所由董事会领导,由伊梅·斯科尔斯(Imme Scholz)担任代理主任和加布里埃莱·卡内特(Gabriele Kahnert)担任行政主管,董事会成员由股东任命,成员包括欧盟驻博茨瓦纳大使兼欧盟代表团团长亚历山大·鲍姆(Alexander Baum)、国际与欧洲劳工政策执委会东德贸易联盟主席安德烈亚斯·博茨(Andreas Botsch)、柏林洪堡大学的菲利普·达纳(Philipp Dann)教授、汉诺威大学环境经济与世界贸易研究所所长乌尔丽克·格罗特(Ulrike Grote)教授、法兰克福KfW发展银行部门主管约阿希姆·海德布赖特(Joachim Heidebrecht)、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国务秘书马丁·杰格(Martin J?ger)等14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从事着不同行业领域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是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通过履行各自的职能保证了研究所的基本运作与发展。该董事会是研究所的主要功能机构,其主要任务是监督研究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3.2  组织架构

基于实践的研究是德国发展研究所开展工作的核心,研究所通过对全球、区域以及国际具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设立相应的研究项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该研究所的管理机构、组织架构充分体现了其研究布局及研究的重点内容。德国发展研究所将所有工作人员按其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了划分,他们分别隶属于董事/管理中心、研究团队、图书馆/出版物中心、项目协调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秘书/助理处、服务设备中心、其他相关研究人员团队(主要包括一些副研究员、初级研究员),其详细信息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德国发展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国际合作、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系统、环境治理、世界政治秩序,其研究人员是研究所的核心,针对这些研究领域,开展的项目也十分多元。此外还有对区域的研究,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除了精通技术和专题知识外,还不断了解各个地区和国家,并侧重于以下区域:非洲、中东、北非、中亚、东欧、南亚、东亚和拉丁美洲。通过调查了解,德国发展研究所还特别关注超区域知识生产和来自全球南方新兴经济体的循证政策建议,以及20国集团与非洲之间的合作。为此,2017年5月,作为Think T20的一部分,在该研究所的倡议下成立了T20非洲常设小组,其成员由来自非洲和G20国家的30多个顶级智库组成。

3.3  经费来源

财务状况可以反映机构的收入结构,而收入结构可以进一步折射机构主要资金来源,各种资金来源所占比例决定了这个机构的性质和稳定性[5]。德国发展研究所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机构,其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结构。表1显示了德国发展研究所2014年到2017年的经费来源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该研究所2014年度的主要经费是由德意志共和国、联邦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占比50%)和研究项目(占比43%)提供,具体数额逐年上涨。从经费占比上来看,2014年、2015年德意志共和国、联邦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提供的经费多于研究项目,而2016年、2017年则相反,这从侧面反映了该研究所的经费更多的是依靠研究项目。其余来源还包括来自第三方基金的项目库存差异和其他营业收入。2016年经费分布中,来自第三方基金的项目库存差异没有提供资金支持。

表2表明了2014年到2017年德国发展研究所的财政支出情况。总体来看,支出项目最多的是人员经费,其次是管理费用、运营成本、固定资产专项拨款、固定资产和有形资产的贬值。而人员经费的支出一般主要是员工工资。可见,该研究所的员工待遇是极好的,这也极大地激发了研究人员的工作热情,能更专注于研究,从而保障了研究成果的产出。

3.4  人才培養

作为智库,重要的是拥有产出有创造性和社会影响力研究成果的能力,人才是高质量研究的关键。德国发展研究所的人才培养项目或机构包括研究生培训项目、管理全球治理学院(The Managing Global Governance Academy,MGGA)、攻读博士学位、职业培训。这些项目以《管理全球治理2030年》和德国发展研究所国际研究方向为指导原则。在全球日益复杂、充满挑战的背景下,今天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执行力,这也体现了该研究所是以专家知识的转移以及从全球角度来进行技能训练为学术培训的重点。同时,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项目成员的研究能力,使他们在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能够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自1965年以来,研究生培训项目主要是对德国和欧洲的大学毕业生,以及来自欧洲和主要崛起大国的年轻领导者进行培训,让他们在未来能应对国际合作中的挑战、任务,并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该项目提供的研究生培训课程是面向应用和对话的,注重实践和沟通,同时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国际培训环境促进了跨文化学习,也使得国际和跨部门网络逐渐建立起来;管理全球治理学院的课程面向来自目前6个新兴经济体的高素质年轻专业人士,他们主要在政府机构、面向政策的智库和研究机构中工作;德国发展研究所致力于在高水平的科学质量下产生和传播知识,招募、培训和提拔高素质青年研究人员是研究所的优先任务。因此,该研究所鼓励年轻的研究人员修读博士学位,并为他们论文的写作提供支持;德国发展研究所从2003年起就开展了职业培训工作,受培训者除了学习使用现代通信技术以及一般的文字处理技术外,还会对秘书的职责、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差旅部门有所了解。可以看出,德国发展研究所提供了一个重视多元化、促进性别平等、知识共享的人才培养环境,极大地拓展了其工作人员的文化和行业背景。

4  德国发展研究所的发展动态

4.1  研究成果

德国发展研究所自1964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其成果产出也是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简报、研究型论文、研究报告、文章及其他刊物、图书,这些成果的主要内容包含了社会、经济、政策、环境等领域。各类研究成果统计截止到2019年8月,其中从1998年到2019年共计发布了约279篇简报,一份简报长达4页,讨论国际关系中持续存在且有争议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供决策者、从业者和(专业)媒体行业代表利用,如《区块链技术对发展中国家贸易一体化的潜在影响》。2004年到2019年间共有研究型论文331篇,主要是针对不同研究目标群体的简短研究论文,包括对研究项目、论文、评估和政治报告的临时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如《信息和通信技术对非洲就业的影响:文献综述》。大型科学研究和建议报告以及德国发展研究所的研究生课程小组报告、科学研究报告以实证研究为参考,重点关注区域问题,2004年以来共发布了99篇,如《中国给墨西哥和中美洲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及其他刊物方面,成果书达到4,461份(2004年—2009年),如《中非合作:承诺、实践和前景》。图书的出版自1978年到2019年共有606种,如《中国畜牧业快速转型:中国北方草原管理的制度分析》。从发展趋势上看,有些成果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表明德国发展研究所的研究能力及范围在持续提高和扩大。

4.2  全球智库排名

根据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球智库报告》,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和分析德国发展研究所在过去3年的发展情况。表3对德国发展研究所在全球智库中的排名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德国发展研究所在各个指标中的实力和发展情况。总体看来,与排名靠前的历史悠久的智库相比,德国发展研究所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西欧顶级智库排名中,该研究所较2016年、2017年均有所上涨,分别上升了1个位次、3个位次,说明德国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水平有所提升。就研究领域来看,在国际发展顶级智库中的排名中,该研究所位居第6,与2016年的名次持平,在2017年的基础上上升1个位次,进步较为明显。

在拥有特殊成就的顶级智库中该研究所表现平平,与2016年、2017年相比变化不大。在最佳政府附属智库中研究所排名第5,较2016年上升了1个位次,与2017年持平,这从一方面也体现了德国发展研究所与联邦政府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最佳跨学科研究型智库中研究所排名较2016年、2017年均上涨了4个位次,有较大的进步,排名前3的分别是美国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和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表明该研究所的跨学科研究还在不断加强。社交网络的利用有利于扩大智库的影响力,从而使自身提出的政策建议不断被参考,有利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德国发展研究所在社交网络利用最佳智库中排第53位,相比2016年上升了1个位次。研究所在拥有最优秀政策导向型研究项目的智库和拥有最佳质量保障、诚信政策与工作流程的智库这两项排名中能上榜,说明研究所对各领域的政策研究和组织机构的运营管理等方面较为关注。

4.3  未来发展态势

德国发展研究所致力于提出的政策建议能支持未來世界的发展,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并坚持以改革为导向,力争在国家法治和反腐败工作领域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对2020年后全球气候行动的反思》中[8],德国发展研究所认为2020年后行动议程的目标应该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过渡,同时将可能遭受损失的人员和部门纳入对话体系。对于研究所而言,新的开始意味着更好地理解、改变与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工业化国家的合作方式,增强彼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以共同应对出现的重大社会挑战。根据德国发展研究所近几年的年度报告,其每年的研究人员基本在140名左右浮动,每年都会有通过学习和参与研究项目拿到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

除了普遍的政府间合作外,德国发展研究所还将对与非国家和非政府间的合作领域进行研究,例如气候和环境的政策领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社会制度创新,同时它也是知识密集型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地方和区域层面提供合适、合理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国家政治经济的日益繁盛,还是环境污染加剧带来的地球系统的破坏,它们都是可持续发展政策需要囊括的内容。德国发展研究所关注国际知识合作(如:管理全球治理计划)、网络和研究伙伴关系(如:2050年的世界),积极改善人类生活状态,希望自己的探索能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安全、合作带来积极的影响。一直以来,该研究所关注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该研究所在其主要研究领域开展着各种类型的项目,有些项目的持续时间也不短,可见该研究所对这些项目研究的投入是极大的,对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深入的,并且极为重视其带来的影响。就国际合作方面,该研究所重视研究德国与国际间在政治方面的合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系统方面,该研究所对一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关注;环境治理方面,全球可持续发展一直是该研究所研究的重点,并以此开展了内容全面丰富的研究项目;就世界政治秩序,该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包括政治转型和价值观、脆弱的国家和社会和平、资源调动和共同利益。

5  结语

德国发展研究所虽然不如其他顶级智库那样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回顾它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无论是其传达的价值理念,还是管理机构和组织框架,都在不断拓展、深化,以应对全球出现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问题。鉴于其独特的资金来源,研究所始终是最佳政府智库,这也是大部分德国智库特色的具体表现。虽然德国发展研究所与政府关系紧密,但它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没有将政治活动作为其唯一的目标任务,在遵循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其发展给我国新型智库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德国发展研究所致力于人类幸福生活,坚持平等、包容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已开展的培训项目不断提升员工的研究能力,鼓励年轻员工通过研究所提供的平台继续深造,直至拿到博士学位证书,这既体现了该研究所重视人才培养,也保证了该研究所的整体科研能力。其研究人员的来源国包括美国、奥地利、中国、哥伦比亚、埃及、法国、菲律宾等国家。除了在该研究所工作,大部分研究人员还在其他行业部门有任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研究所的包容性,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为该研究所各类型研究成果的输出提供了基础,体现了该研究所的特色。我国智库要提高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在创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要重视其研究人员的引入及培养。

5.2  重视透明度,优化管理结构

腐败问题是社会各行业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高透明度可以很好地防止腐败。德国发展研究所始终保持高度警醒,在防腐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范,其工作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同时对研究所各项工作中应该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相互监督,针对反馈问题能有效解决。其管理层定期对各项研究工作进行检查,落实工作责任制。我国智库的建设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要重视透明度,加强防腐意识,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保证研究成果的高效率、高质量。

5.3  加强国际合作,提供高质量研究成果

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多元化,以共同应对国际问题带来的挑战。德国发展研究所不断拓宽合作地域,重视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积极开展各类研究活动,吸引有学科背景、地域多元化人才,助力发布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通过调查了解该研究所的年度报告、专项报告,以及开展的研究项目等内容,发现德国发展研究所始终深耕、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不断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政策参考。中国智库要始终保持与国际智库的合作,就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达成一致意见,重视智库服务受众群体的广泛性,不断为国际社会提供高水平、有导向性的研究成果。

5.4  充分利用網络社交媒体

德国发展研究所在全球智库排名中能上榜社交网络利用最佳智库,足以说明其拥有一定的影响地位,该研究所充分利用推特、脸书、官方网站、YouTube等网络媒体对自己发布的资源进行推广宣传。在2017—2018年的年度报告中,其网站访问量达490.895万次,不难看出,德国发展研究所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智库网络进行着广泛而又深入的对外交流。在网络媒体发展的今天,中国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创新的营销手段进行研究成果的宣传,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知识成果简明易懂(如图文、音频、视频等表达形式)的传播,让人们充分去了解并利用各类型智库,以促进智库特色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让智库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TTCSP. 2018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R/OL]. [2019-08-11]. https://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16/.

[2] 高春玲. 透明国际智库的工作理念、运行机制及发展动态[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8, 3(4): 59-69.

[3] DIE. Inter- and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the Global South[EB/OL]. [2019-08-12].https://www.die-gdi.de/en/Inter-and-transnational-cooperation/.

[4] DI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EB/OL]. [2019-08-14]. https://www.die-gdi.de/fileadmin/user_upload/pdfs/ueber_das_DIE/20190617_DIE_Organigramm_final.pdf.

[5] 周军兰.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发展理念和运行机制分析[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7, 2(2): 65-73.

[6] DIE. Annual report 2017-2018[EB/OL]. [2019-08-11]. https://www.die-gdi.de/fileadmin/user_upload/pdfs/ueber_das_DIE/DIE_Jahresbericht_2017_18.pdf.

[7] DIE. Annual report 2016-2017[EB/OL]. [2019-08-11]. https://repository.upenn.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11&context=think_tanks.

[8] DIE. The current column[EB/OL]. [2019-08-14]. https://www.die-gdi.de/en/the-current-column/article/rethinking-global-climate-action-beyond-2020/.

[9] 闫志开, 王延飞. 智库运转机制比较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5): 5-11.

[10] DIE. Mission statement[EB/OL]. [2019-08-12]. https://www.die-gdi.de/en/about-us/mission-statement/.

[11] DI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EB/OL]. [2019-08-13]. https://www.die-gdi.de/en/research/transformation-of-economic-and-social-systems/.

[12] DI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transformation to sustainability[EB/OL]. [2019-08-13]. https://www.die-gdi.de/en/research/Environmental%20Governance%20and%20Transformation%20to%20Sustainability/.

[13] DI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al (dis-)order: Institutions, values & peace[EB/OL]. [2019-08-13]. https://www.die-gdi.de/en/research/transformation-of-political-dis-order/.

[14] DIE. Cross-cutting research[EB/OL]. [2019-08-13]. https://www.die-gdi.de/en/research/querschnittsvorhaben/.

[15] DIE. Regional expertise[EB/OL]. [2019-08-13]. https://www.die-gdi.de/en/research/regional-expertise/.

[16] DIE. Annual report 2016-2017[EB/OL]. [2019-08-13]. https://www.die-gdi.de/fileadmin/user_upload/pdfs/ueber_das_DIE/DIE_Jahresbericht_2015-2016_EN_Web.pdf.

猜你喜欢

发展态势运行机制智库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发展态势的探讨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其策略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