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新型智库建设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2020-05-03孙林崔艳清曹杰颖
孙林 崔艳清 曹杰颖
摘要:[目的/意义]智库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的保存、共享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智库如何被接纳、使用,成为智库价值体现的关键,同时也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支持。[方法/过程]使用组织间信息系统模型的思想,分析智库在使用环节的用户体验,并使用统计思想测量其权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智库的社会影响、信息质量、技术背景是智库使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组织间信息系统 TAM模型 智库接受 影响因素
分类号:G203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0.02.03
1 引言
智库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再创造[1],在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而科技型智库是我国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起[3],我國科技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竞争手段也越来越多元化,各大企业、组织、机构开始建立了专门智库[4-6]。智库建设国家政策影响,从2015年开始出现了激增的现象。智库的内容主题出现多元化,其中高校智库、省市地方智库的研究也由宏观向微观分析演进。智库的使用对象逐步向全社会展开,给新型智库的建设带来更多的挑战。
智库(思想库)可以看作是一种稳定的、相对独立的以政策研究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广泛的公共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服务对象包含政府、企业、广大群众等多样化群体。智库既拥有专业知识体系,同时还具备了人才体系的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国际化发展,个体用户对于公共政策知情权和参与权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用户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希望参与政策的建设,希望自己的知识观念能够在部分公共政策中得到体现。智库热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建设不同专业的智库,智库间合作、智库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形成。从智库的社会职能与运营模式角度出发,可以将其视为一种以知识共享为目标的特殊信息系统。因为对象的增加、信息技术革新,开始要求信息系统能够跨越智库的组织边界,支持知识更加快速高效地在智库间传递[7]。清华大学的薛澜教授在智库建设研究中提出了“社会影响力、知识完整性、用户个人因素、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智库的建设与使用”这一观点,与组织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IOIS)中社会、经济、技术、个人等因素匹配。组织间信息系统影响因素模型系统性较强,本次研究使用组织间信息系统的思想,对智库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归类,最后使用统计的方式判断因素的权重。
2 智库接受影响因素研究
目前,已有学者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基础上,从面向不同对象进行思考构建了一系列信息系统接受和使用模型,如:技术接受模型、理性行为模型、UTAUT等模型。从智库的建设、演进历程来看,智库的发展与政治环境、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共同制约的。有学者将智库的建设与使用划分为两种较为极端的模式:一种是建设主体依靠政府等组织的合作型,另一种是完全由企业或地方组织独立建设的[8]。而中国依附型智库所占比重较高,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智库都与信息系统密切相关。
2.1 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Davis在1989年提出TAM模型为信息系统扩散奠定基础[9],在该模型中界定信息系统的使用行为,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成为研究个体用户对信息系统使用情况影响因素必不可少的分类。加拿大学者Donald[10]指出智库的建设目标取决于其管理者的既定目标、企业目前的资源和战略,同时也指出外部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Venkatesh和Davis[11]2000年在原有模型中增加了社会影响,在社会影响研究过程提出了用户自愿这一概念,表明信息系统的接受分为主动与强制两个方向[12]。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学者王莉丽认为,智库影响力的实质是舆论影响力[13]。
对于组织来讲,一项系统的使用受到技术、组织、环境3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14]。结合组织间信息系统接受模型,构建新型智库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15]。按照自愿与强制的原则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在分析智库建设策略相关文献时发现,面向个体使用的研究最终是验证用户使用行为相关性[16],以用户的感知有用与易用为代表;而智库的建设主体种类多样、竞争激烈,机构除了要考虑用户的使用情况外还应考虑本组织结构与所处的环节,除了考虑智库本身技术建设外,还需结合当时的政策环境、企业战略相关因素,部分机构由于企业文化的影响,还需要考虑管理等主观因素。
2.2 影响因素析取与描述
结合组织间信息系统扩散模型与智库建设影响因素将其分为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信息质量、社会因素、用户行为因素。
目前,智库的知识体系结构多样,主要分为3类:大学、研究机构、营利性咨询公司,不同类型智库对用户所处的角度不同,对知识的要求也不相同,那么就要求智库的知识体系专业化[17]。智库在建设环节需要良好的政策支持,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制度为智库建设机构提供指导建议;在智库运行阶段,政府与公众用户使用智库的态度依据政府对智库的认同及对政策分析结果的支持,帮助提高智库在用户心中的认同度[18]。
多数学者认为智库可以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理性政策辨析平台,特别是针对一些经济型决策建议需要平衡各方面利益时,需要社会影响力较高的机构保证政策建议的公平、公正、公开[19-20]。智库的运行需要多来源持续稳定的资金,该类智库的建议的客观性无法保证,同时该类型智库为了支持运营将采用付费制度或会员制度。因经济因素的影响,这样的智库很难吸引用户使用和参与智库建设,同时也会降低智库信息质量。
智库信息的复杂性导致在政府和智库之间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加上组织领导力或者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智库对用户提供主观结论,这种片面的信息将对用户产生错误的政策引导[21-22]。这种情况不利于智库内涵建设,也会降低智库的影响力,用户使用频率降低将对智库的运营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外智库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互联网行业智库种类、数量繁多,为用户选择带来不便[23-24]。并且很多国际一流智库的品牌影响已深入人心,已然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帮助品牌打造,提升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品牌影响力有利于促进口碑建立,提升信誉,提升用户使用频率。
本次因素解释主要站在个体(社会成员、企业成员)用户的使用角度,在组织间信息系统接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其他学者对智库建设的认识结合图1对各变量进行分别描述,如表1所示。
单个用户与智库组织相互联系,因此在面向个人的技术接受因素的基础上,融合了组织间信息系统扩散相关因素。该因素模型更好地解释了用户与新型智库建设的关系,因素维度更加完整。
3 因素验证
为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变量统计描述、判断变量的程度。由于本次调查对象为多种类型智库的使用人员,或者参与智库建设的开发人员,问卷设计采用Likert七级量表。结合以往组织间信息系统接受影响因素研究的成果[16],定义并量化各级因素。
3.1 预调研
针对大连某高校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共调查5名图书馆员与5名本科学生,问卷平均填写时间为6 min。在回访环节用户给出智库分类概念不明确、智库页面、操作等问题描述不清晰,需要调查对象反复阅读。同时,在调查时发现有4名学生对智库的概念不明确,其中3名不知道什么是智库,也没有使用过智库。
结合调查反馈,首先对调查对象进行条件约束,尽量选择高校或者其他知识机构人员,提高问卷的填写质量与真实性。其次,合并相近问题,减少问卷的数量以缩短填写时间。最后,增加概念描述、缩减问卷介绍部分,保证问卷填写质量。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结合智库建设与使用的特性,对大连部分高校图书馆、某信息公司的馆员与员工进行实地调查。向其他高校、研究机构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发放电子邮件。并通过学校网站向学生发放电子链接。1个月后回收问卷,将纸版问卷转换为电子版,对不完整问卷进行清洗,结果如表2所示。
3.3 数据描述与标准化
样本基本信息如表3所示,本次调查有效问卷共计142份,问卷回收率较低,男女比例为9:11,女性略高。由于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群体要求为智库使用与建设相关人员,年龄分布集中在36岁以下。在本次调查环节偶尔使用一次的比例为34%,经常使用的比例为66%,高频率使用人员所占比重较高,近25%的用户每天都在使用。本次数据中智库的使用情况较好,增加了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在调查环节智库的使用情况、使用原因、智库类型为多选题,最后一题为主观性题目,这些变量由于数据格式限制无法直接进行回归分析,需要对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操作,转换为可统计数值数据。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对主观性题目进行切词统计,抽取关键词、主题词,分析词性。使用频率对年龄、习惯、分类等进行标准化赋值,将多选题在量化操作后处理为单选题。
3.4 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在调查环节共设置了23个可观测变量,10个潜在变量。对采集的数据,使用α系数进行結构检验,首先对全部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如表4所示,综合结构系数值在0.7以上,但是基本信息的一致性系数值仅为0.21,由此可见智库的类型不同对用户的接受采纳影响较高。将智库类型作为变量进行二次计算,综合结构系数值都高于0.7,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对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式对量表的整体与局部做回归系数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中可看出因素的相关系数最大没有超过0.5,故得出本次调研因素分类较为合理,独立性较高。组织因素与个体因素具有较强相关性,其他各影响因素系数小于0.4,可以进行路径分析。
经过对变量进行整体分析发现,社会影响成为智库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为信息质量与技术背景。在结构分析时发现智库的使用情况与智库类型有直接关系的结论,而在回归分析时发现类型影响在用户习惯占比重较大,表明企业开放型智库的使用情况明显高于政府型。
为了解因素产生的具体原因,对主观问题进行切词处理,使用关键词频率与共现的方法描述用户使用现象。在回收的问卷中主观题作答的有效问卷为31份,结果如表6所示。在3种类型智库应用反馈中都出现了“不知道”,政府与企业平台也同时出现了“找不到”的字样。由此可见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对智库的影响是尤为关键的,而在回归分析时得到社交关系系数为0.941,可见用户使用率提高会带动智库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在政府型智库中的“没有用”,高校知识库的“不新颖”也验证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政府型中的“没有用”与企业型“要注册”“费用高”等字眼表明,领导态度在智库的使用环节起阻碍作用,与回归分析相对应。
4 结论
本次研究首先对智库建设与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合组织间信息系统接受模型的优势设计智库接受影响因素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验证因素模型。使用结构一致性检验的方式验证因素模型分类,优化影响因素细分,确保因素的完整性与合理性。使用线性回归分析验证局部变量权重,使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验证整体变量权重。经过验证共识别出新型智库在建设时需要注意的3个关键变量,分别为智库的社会影响、信息质量、技术背景。结合3个关键变量就3种类型智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中国新型智库的发展建设与国家政策指导密不可分,智库建设初期,因为经济、技术、政治等条件的约束,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智库内容体系,参与人员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智囊和研究分析者为主体,智库成果旨在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广大群众认识、接触、使用智库成果相对困难,政府机构知识库的社会知名度较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社会性问题,对智库的专业性、综合性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的背景下,智库的数量与种类与日俱增,竞争力度不断增加,广大群众希望政策建议公平、公正、公开,甚至希望参与到智库建设、策略制定环节。因智库的社会属性因素与历史影响,其知识体系相对比较单一,在构建新型智库时可以与其他主题智库或者企业型智库合作提高竞争优势,扩大应用人群。
(2)智库拥有较为完善的推广渠道与管理机制,可以帮助其发挥研究成果作用、扩大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政府课题引导、学术会议、期刊课题等方面,智库影响力主要由学术影响力和公众影响力来体现。高校机构拥有较为浓郁的学术环境、群众基础,加上高校机构知识库的应用人群IT能力相对较高,本身知识体系相对丰富。自媒体在学生中的应用普及率、使用率相对较高,可以帮助扩大智库的社会影响。多数高校为学生提供了智库平台,为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高校用户知识背景综合性、专业性都比较高,在使用环节可以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3)智库的影响力的表现属性除了规模与级别外,还包含品牌影响。传统的智库通过政策引导、学术引导来提升品牌效应。但对于企业型智库,它们面向的用户相对较为分散,渠道的选择空间较大,部分企业型智库已然通过树立品牌增加社会影响力,扩大受众用户。因此,企业和机构智库可以通过参与智库排名、认证等工作增加社会地位,积极贴近技术变革,更新智库产品,加快推进智库体系建设,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线上线下的积极宣传可以帮助提高智库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发挥智库功能。
总之,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不仅仅是推进智库本身知识体系结构建设,还应该体现在智库应用环境的营造上。智库发展更加关注基础智库的生存环境,利用更为完善的互联网技术将智库结果应用在社会实践当中。智库的建设除了政策引导之外,还应该走到广大群众中间,将学术影响力驱动转换为社会影响力驱动,营造智库群众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智库建设环节。
参考文献:
[1] 曾志敏, 李婧. 智库在中国特色知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 4(3): 11-16.
[2] 李小云. 发展知识体系的演化: 从“悬置性”到“在场性”[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24): 86-94.
[3] 贺德方, 周华东. 关于科技企业智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 4(3): 27-30.
[4] 丁明春, 任恒.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高校智库研究可视化分析[J]. 图书馆, 2019(7): 34-41.
[5] 刘延东. 发挥高校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贡献力量[EB/OL]. [2019-11-22]. http://www.gov.cn/ldhd/2013-05/30/content_2415280.htm.
[6]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EB/OL]. [2018-12-09]. http://www.gov.cn/gzdt/2014-02/28/content_2625304.htm.
[7] 王姣, 孙林, 王尽晖, 等. 组织间信息系统扩散模型研究[J]. 情报科学, 2018, 36(2): 48-52, 145.
[8] 周仲高. 智库的科学分类与准确定位[J]. 重庆社会科学, 2013(3): 116-120.
[9] DAVIS E.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MIS Quarterly, 1989, 13(3): 319-340.
[10] MCGANN J G. Report: scholars, dollars and policy advice[R]. Philadelphia: 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2004: 1-39.
[11] ABELSON D E. Do think tanks matte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public policy institutes[M]. Kingston and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2: 7.
[12] VENKATESH V, DAVIS F D.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0, 46(2): 186- 204.
[13] 王莉麗. 论美国智库舆论影响力的形成机制[J]. 国外社会科学, 2014(3): 51-55.
[14] 钱再见, 高晓霞.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影响力的生成逻辑、作用机制与提升路径: 基于多维理论视角的学理分析[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 4(3): 1-10, 16.
[15] 王姣, 孙林, 李传令. 组织间信息系统扩散关键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8(6): 45-54.
[16] ANSELL C K, GASH A L.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007, 18 (4) : 543-571.
[17] 张志强, 苏娜. 国际智库发展趋势特点与我国新型智库建设[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 1(1): 9-23.
[18] 薛澜. 智库热的冷思考:破解中国特色智库发展之道[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5): 6-10.
[19] 上海社會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项目组, 李凌. 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实证研究与政策建议[J].社会科学, 2014(4): 4-21.
[20] 张明, 张莹, 李艳国. 高校图书馆智库的组织架构及职能定位研究[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6(4): 10-17.
[21] 王凤满. 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23): 45-50.
[22] 陈升, 孟漫. 智库影响力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基于39个中国智库样本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9): 1305-1312.
[23] 文少保. 高校智库服务政府决策的逻辑起点、难点与策略: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J]. 中国高教研究, 2015(1): 34-38, 44.
[24] 王辉耀. 中国智库国际化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5): 20-24.
作者贡献说明:
孙 林:搜集智库使用研究相关资料,析取影响因素;
崔艳清:论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辅助搭建影响因素模型;
曹杰颖:搜集用户使用信息与用户评价,因素关系。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w Think Tanks Based on Inter-Organiz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Sun Lin1 Cui Yanqing1 Cao Jieying2
1Dalian Neusoft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Dalian 116023
2Jinhua Primary School, Dalian 116023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Think-tank is a relatively complete knowledge 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ervation and sharing of knowledge. How to accept and make use of think-tanks becomes the key point to the value of think tanks, and also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think tank. [Method/process] Based on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er experience of the think tank in the use session, and measures its weight by statistical method. [Result/conclusion] It concludes that the social impact, 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echnical background of think tanks are the key factors in the use of think tanks.
Keywords: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TAM model think tank acceptance influencing factor
收稿日期:2019-08-29 修回日期: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