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企业战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探讨

2020-05-03韦英琴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企业战略课程体系

韦英琴

【摘 要】本文分析基于“互联网+企业战略”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必要性,针对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要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方向进行精准定位;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互联网+企业战略”;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120-02

当前“互联网+”带动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的发展,部分企业新增与互联网有直接关系的职位,甚至有部分企业直接设置互联网专职团队,很好地与社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对接。但电子商务人才的输送却遇到了瓶颈,有研究资料显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全国就业率比较低,其主要问题并非人才培养数量的问题,而是人才结构的问题。在“互联网+”模式下企业应拓宽的是营销渠道,深层次可延伸至企业战略,而不仅仅局限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因此从“互联网+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更能为突破瓶颈找到答案。

一、基于“互联网+企业战略”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必要性

“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中“+”指代的并非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而是将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深度融入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确保传统的商业模式得到创新与重组,从而创造出符合互联网快速发展状态下的新业务和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实体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让实体经济展现更多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下最典型的专业代表就是电子商务专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也实现了新一轮的升级改造,通过互联网创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紧密联合,达到了移动化与数据化的发展目标。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传统企业纷纷尝试“互联网+”发展模式,一些线下企业通过自创移动平台进行线上经营,还有一些则通过B2B、B2C电商平台扩建网络渠道,但任何一种“互联网+”背景下的行业或企业都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于是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各市场企业竞相争取的重要人才对象。综观目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一方面发现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较大,无法适应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有增无减的需求量;另一方面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不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就业难问题。这样人才供需矛盾与错位的情况比较严重,其原因可归结为职业教育体制下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不能与社会企业需求的岗位人才相符,存在显著差距,无法形成有效对接。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市场企业战略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尽可能缩短校企间人才输送的断层与差距,职业院校要重视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从人才定位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逐渐改进。

二、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势头较猛,但具体到专业性上依旧是一门新兴学科,还处于初级的探索实践阶段,再加上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应用中的交叉性,如涵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社会经济、经营管理等多个层面,导致“应培养怎样的人才”成为重要的问题,这就导致专业定位模糊不清,培养的目标非常宽泛而无从下手。在大量的人才培养人员的研究调查下发现,很多职业院校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设定为复合型人才,而这个目标却并不科学。这要求学生除掌握扎实全面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网站建设知识等技术以外,还要掌握关于电子商务理论、企业管理、经济营销学等学科知识,难度较大。过于追求技术与商务并重,实际是缺乏明确培养目标的表现,最终会导致学生专业不精,无法体现个人的竞争力。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1.理论课程不具有专业特色。因为大多职业院校缺乏对社会人才实际需求的调研工作,更多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路着手,导致一些职业院校在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同时,门类繁多,内容较全,毫无重点。比如一些学校采用整合相近专业的基础上增减课程,大致区分为计算机技术类和商务管理类,综合成为电子信息技术与商务结合的模式,只是简单叠加,缺乏有机整合,不少学生出现计算机技术掌握不全,市场营销知识理解不透的情况,不具有专业特色及优势。再比如一些学校完全依靠自身的办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更侧重技术或营销的方向,这样尽管确保专业性上更有针对性,但却不一定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最终导致电子商务本身不具备核心的专业内容,甚至演变为计算机专业或市场营销专业。

2.实践课程不具有系统性。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且跨营销、管理、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的复合性学科,其涉及的知识结构又会伴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课本知识的讲授上,但我国大多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更多来自课本,而占据重大比例的实践环节如需要进行的上机实训、校外实践、企业定岗实习等,与实际的培训方向还存在较大差距。很多课堂上进行的上机实践也多围绕某块知识点进行零散的操作训练,没有与其他内容相结合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这大大影响了训练的效果。另外,顶岗实习方面学生获得的机会非常少,很多企业处于内部机密、安全等因素的考虑,不会给予学生太多的操作机会,这也导致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竞争力。

三、基于“互联网+企业战略”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方向进行精准定位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要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将就业导向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从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际出发,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互联网+企业战略”的发展大势下,很多传统企业已转变发展路线,通过自建或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促进自身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更多掌握大量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知识的人员,以及网络客服、运营人员、策划人员、推广人员等,以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与相关业务进行深度融合。目前我国市场上急需用人占比分别为:电商运营人才43%、IT技术人才18%、电子推广销售人才23%、供应链管理人才5%、综合性高级人才11%。由此可以看出,运营、技术和推广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定位整体偏向这些方面。对此,学院对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就要向这些方向着手,同时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标准,围绕各岗位职业能力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

(二)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

首先,相关教育人员对“互联网+企业战略”的概念要有正确的认识,除认清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劳动力与资本等生产要素重要性以外,还要充分发挥信息要素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促成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结构转型。也就是要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所面临的职业需求分類为“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零售”“互联网+媒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社交”等。其次,以上述为方向和标准,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计。本文以下面几类职业需求为例进行说明:

1.互联网产品开发与运营过程中产品的网络化管理。涉及的课程内容包括互联网产品经理、移动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总监等。这些职务对应的职责要求有:管理用户和内部互联网产品需求、划分需求进行优先配级、持续改进运营产品等。相应地,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包括:互联网产品管理、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项目管理。对应的课程有项目管理学、管理学、市场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用户界面设计、产品策划、计算机基础等。在需求职务中,互联网产品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跨度非常大,基本属于多个学科专业复合型人才,鉴于目前没有专业与之完全对应的现实,具体的培养目标可定位为互联网产品管理,开设相关模块课程。

2.互联网产品开发与运营过程中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其对应的岗位分类是设计类,职位需求为界面设计工程师、交互设计工程师、设计总监、用户体验工程师等。这些岗位对专业学生有提高视觉设计效果、提升用户体验的要求,由此学生学习的课程就要有用户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的内容,改革的课程有网页设计与制作、PS、AI、交互设计、美学原理、人机工程等。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教育者可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交互设计方向。鉴于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千差万别,因此提高交互设计能力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用户体验,培养忠诚度。

3.互联网产品开发与运营过程中的维护工作。其对应的岗位主要是商品运营类,如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销售经理、市场调研人员、网络编辑、文案策划等。这给学生提出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外的新要求,如挖掘消费者需求、组织产品市场活动、推广文案策划活动等。对此,需要增设市场调研与预测、客户关系管理、广告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建议相关课程的开设方式可选择模板课或选修课。

综上所述,要满足“互联网+企业战略”对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需求,只有重视当前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对等、课程设计与能力培养不适应的问题,结合市场调研结果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重新定位,完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能立足于社会企业,发挥专业特长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贺桂和,朱强,王志和.“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7(1)

[2]汪琪.“互联网+”时代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4)

[3]刘曼,韩倩倩.互联网资源标识技术发展的重大机遇[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12)

[4]郑伟.“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能力培养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5)

[5]曲妍睿.浅析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信息化建设,2016(12)

[6]崔敬东,徐雷.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及其化解途径[J].电子商务,2016(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B类课题(2013JGB406)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专业企业战略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契合管窥
财务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实现研究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