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05-03陈肖燕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生命教育

陈肖燕

摘 要:通过分析生命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得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必然性。结合访谈调查,分析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在蔡元培五育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新的五育,并以各有侧重的五育并举理念统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生命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响应国家教学改革号召的可行举措。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冲击,高职院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和环节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认为生命教育应该实现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的全面健康发展。国内学者关于生命教育的论述有以下几位代表性的观点。学者叶澜认为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学思考的原点。学者冯建军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乎生命的教育,它必须以生命为出发点,直面生命,满足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学者王学风认为:“学校生命教育应当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结合以上学者关于生命教育的观点,文章认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从而有计划、有组织的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把家国情怀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爱党、爱国、爱校的有志青年。

(二)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成长成才决定着国家发展方向。生命教育旨在用生命的力量,去号召、去唤醒学生对生命真谛的认识。真懂、真知、真信才能真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生命教育在促使学生珍爱生命的同时,更深层次的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把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国家的发展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进而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人生,将自己培养成于国家、于社会、于人民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生命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新时代呼唤新人才,新人才也需适应新时代。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的人数在增加,就业的压力,无形中给在校学生增加了不安、困惑、迷茫等因素。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及时处理和排解学生的这些问题,将会给国家、给社会、给学生本人带来极大的伤害。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让学生认识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使他们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四)生命教育反应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诉求

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通过开设的课程实现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这三门课承载了立德树人的重大任务,肩负着为国家输送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思政课堂上与学生展开生命型的对话、引导,是生命教育重要的实现形式,可切实提高大学生对提高自身道德素质、法制素养、思想政治素质的认同感。

二、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宁波市共有6所高职院校,每年大一在校高职学生有近2万余人,思政专任教师共有80人左右(纺织和卫生没计算进来)。

(一)问卷调查及访谈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在6月份进行,即大一学生即将学完两门思政课,这使调查结果更具可信性和现实性。问卷设计为教师用A卷和学生用B卷,A卷共发放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40份,有效率100%;B卷共发放600份,每所学校100份,专业尽量分散,回收582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582份,有效率100%。问卷设计了10个问题,内容涉及思想教育有效性、思政课的价值、生命教育的理解及建议等4个方面。

在让调查对象填完问卷后,抽取10位教师,30位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并从中获取所需信息。这种调查方式不仅更为直接,而且更为我们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我们更加真实的掌握当下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现状。

(二)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性别结构:在调查的40位思政专任教师中,男性为16人,占40%;女性24人,占60%。在调查的582位学生中,男性为272人,占46.7%;女性为310人,占53.3%.

职称结构:教授1人,占2.5%;副教授8人,占20%;讲师14人,占35%;助教17人,占42.5%。

(三)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现状表现,总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还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满意度都比较低,非常满意仅占9%,一般满意占到53%。在课外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比较少。在专业课上,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几乎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地,在访谈的过程中,个别新的思政专任教师认为学校给予的成长平台不够健全,备课吃力,上课困难,教学难以达到入脑走心;学生则认为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课堂知识理论性太强,授课方式过于平淡,不具有新意,听课过程中容易陷入疲乏状态,听课效率低下等。

(2)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价值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政课有用性即价值存在不足的现象,认为没有价值的占32.8%,一般般的占到49.3%。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功利,思政课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和引导,没有很好的应运于实际的生活。思政课无用论、思政课高大上、思政课脱离实际等观念深入学生心中。

(3)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理解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师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一知半解中,一知半解的比例占到54%。访谈过程中发现个别师生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盲区,割裂了生命教育与全人教育、全面发展之间的联系。

(4)宁波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诉求

在访谈的过程中,当问及“你了解生命教育吗?”时,31%的同学选择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占了43%和21%,非常了解的只占5%。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对形成生命看法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认为社会才是最大的影响。显然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的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生命教育的措施

(1)五育并举的基本内涵

文章在蔡元培“五育并举”理念基础上,结合当下国际国内发展需要,丰富和发展其思想。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首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又多处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中的军国民教育实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为美育、世界观教育则为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中国梦,故文章将世界观教育为劳育。

(2)德育子侧重进行三观教育

德为五育之首,即育德。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必定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行是德性的显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道德的重要体现。三观教育就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 达到立德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摇篮,必须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调查结果显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育人功能效果不明显,而德育又作为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德育子必须注重三观教育以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生命教育。

(3)智育子侧重进行认知教育

高等教育的智育目标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创造和实践,是一种认知能力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通过调节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态度、生活意识等,提高学生在智育中提高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调查结果显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高、有效性较低。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弱化了思想政治中生命教育的意义。因此,智育子必须注重认知教育以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生命教育。

(4)体育子侧重进行意志力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高校体育教育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身体得到锻炼,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壮的体魄, 更培养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毛泽东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德智皆寄于体, 无体是无德智也”。坚强的意志力,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拥有良好的心态,乐观的生活。思想政治中生命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就是活着,活着才有一切的可能。访谈过程发现,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惰性、缺乏恒心、缺乏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弱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应当注重意志力教育。

(5)美育子侧重进行审美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用中华美育精神滋养青年一代、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可见美育在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受功利主义驱使、后现代主义影响、功利化教育的利益驅使,大学生在审美方面发生了扭曲。奇装异服、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颠覆了传统的审美标准。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应当注重审美教育。

(6)劳育子侧重进行实践教育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千千万万中国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闪耀。”大学生应该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校、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理论若不能和实践相结合,就是教条。高职学生作为技能人才,更加需要实践教育。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仅仅停留在低级的体力劳动上,且脱离专业技术,没有实现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劳动,这将在今后的岗位竞争上带来阻碍。因此,应注重以实践教育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政涛.“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实践基石[J].教育学报,2011(06).

[2] 陈二祥.蔡元培德育思想现代性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3] 严芳.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智育功能[J].社科纵横,2011(10).

[4] 丛玉龙,张斐斐.体育教育与高校学生的意志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7(15).

[5]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参考消息,2018-08-22(01).

基金项目:文章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 “五育并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Z01。

猜你喜欢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生命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的鸿篇巨制
“五育并举”育新人:开启首都教育新时代
走向“五育并举”的现代学校管理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