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夸夸群”的使用现状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2020-05-03李忠诚郑静

青年与社会 2020年6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李忠诚 郑静

摘 要:朋辈互助组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占用重要地位。高校大学生“夸夸群”脱胎于豆瓣“相互表扬小组”,以QQ群或微信群为载体,以无条件夸赞为手段,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的心理体验。其背后的使用动机包括:被夸者具有社交焦虑与社交渴望相矛盾的需求;夸人者在互动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夸夸群”实质上是一场基于现有游戏规则的网络狂欢,具有速朽性,其体现出短暂而虚拟的欢愉,恰恰反应了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取长久的获得感与稳定的社会支持力量。这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是,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搭建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鼓励学生通过自助与户主获取更多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夸夸群;朋辈互助;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自助互助组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支持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2019年3月,一种标榜正能量互动的微信“夸夸群”火爆大学生社交网络,引发媒体和学界广泛关注。

究竟何为“夸夸群”?它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这种群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怎样的影响?文章以高校大学生的微信夸夸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和网络民族志的方法,试图探究夸夸群的由来与发展脉络,并挖掘这场网络狂欢互动背后的大学生使用动机,从而发掘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何为“夸夸群”

夸夸群脱胎于2013年的豆瓣“相互表扬小组”,始于清华大学生的2019年的微信群聊“清华夸夸群”,此群的群公告写到: “本群旨在为群友提供相互安慰、商业吹捧、赞美他人的平台。”夸夸群的互动模式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一名被夸者发言,如“今天做了某事,求夸”,接着无数夸人者加入狂欢,不区分求夸者行为的大小、美丑,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多角度夸赞,直至另一名求夸者出现,则夸赞的对象转移,一轮完整的互动结束。

夸夸群走进媒体视野,始于2019年三八妇女节当天,一名微博网友的热帖“男朋友拉我进了一个百人群,群友们整整夸了我三分钟”。对网络新鲜事物反映迅速的大学生纷纷仿效,先后建立起以各自学校明名的微信夸夸群。最终,夸夸群以病毒式传播,迅速占据微博和微信的热搜榜,部分淘宝店铺甚至开通了专属定制的有偿夸人业务,更甚者,网传一家文化公司以高薪聘请“夸夸师”,学历要求最低是985硕士研究生,引发社会热议。

二、“夸夸群”的大学生使用动机分析

(一)被夸者:社交焦虑与社交渴望的矛盾需求

一方面,根据传播学中的“镜中我”理论,人在与他人社会互动中得到的反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对自我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决定了人对自我的评价与定位。夸夸群之所以在全国的名校盛行,与名校生所处的环境压力和现实焦虑有很大关系,加之“夸赞”在我国传统教育中的长期稀缺,大学生对关注、安慰与肯定的迫切需求,使夸夸群提供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如久旱逢甘霖般可贵。这种基于社交网络的群聊,如同一种线上朋辈互助组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挫败感,来自陌生网友的夸赞,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社会支持系统。

另一方面,“火车上的陌生人”理论认为,比起现实交往中担心“惩戒权力”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人们更倾向于在由陌生人构成的空间中,摆脱现实身份限制,倾诉自我、寻求解压。被称作“互联网原始民”的80后、90后一代,集社交渴望与社交焦虑与一身,他们理想的社交空间是 “既能宁静独处又天天与人社交”。夸夸群脱胎于移动互联网,兼具移动社交、匿名社交、弱关系社交、低成本社交等特质,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

(二)夸人者: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通过参与式观察,笔者发现,比起被夸者,夸人的一方才是群聊真正的核心角色。在建群初期,群聊发言频率较高,往往一名求夸者发言之后,会出现多位夸人者对其进行夸赞。而在众多的夸人者中,部分发言者通过精彩的文字表达,占据了群聊的中心位置。以班杜拉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认为:“自我效能感随着个人成就的提高而提高,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其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感越强。”夸人者通过炫技式的群聊发言,充分挖掘自身语言才能,在群聊互动中寻求自身定位,提升了获得感和自我效能感。

三、“夸夸群”的实质

(一)虚假性:基于现有游戏规则的网络狂欢

在积极心理学看来,只有以事实为依据的夸赞才可以助推自信,反之则不利于自信,且会贬损交流的真诚性。这场表面繁荣的夸赞互动从成立开始,就不是建立在真诚评价的基础之上:夸人者不是出于真实的赞美,而是一种竞争式的文字炫技;同样,被夸者也不见得真正受到肯定与鼓励,更多的是博取网友关注并进行情绪宣泄。从本质上讲,夸夸群与互喷群类似,都是当代网络青年基于现有游戏规则、颠覆现实秩序,主动追求自由与宣泄的表演与狂欢。

(二)速朽性:旋生旋灭的网络羊群现象

网络羊群现象通常表演为“来去匆匆”,与曾经盛行一时的互喷群、蚂蚁森林、偷菜游戏一样,夸夸群在历经短暂繁荣之后,将最终难逃“速朽”的命运。根据对某大学夸夸群的参与式观察,在建群初的一周时间之内,群成员数上升,而群发言数却下降。且当群成员超越一定数量时,屏蔽群消息的几率上升,夸夸群作为小圈子即时性交流的功能开始丧失。不仅如此,在日益减少的发言者中,求夸者比例与日俱增,而愿意组织文字去夸赞的人却与日俱减。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只有当媒体满足其某種需求时,受众才会选择相应的媒体。当夸夸群的互动生态出现供需失衡,夸人者与被夸者的需求都难以满足时,沦为“死群”便是其唯一结局。

(三)虚拟性:网络越喧嚣,现实越孤独

“小确幸”文化曾于前些年流行一时,台湾学者赵刚认为,“‘小确幸虽表面繁荣,背后却恰恰反映出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给个人带来的无奈与绝望,是丧失梦想的个人寻求自我安慰的体现。”同理,夸夸群的出现折射出整个互联网时代的精神健康困境:越多网络狂欢的背后,是越严重的现实孤独感和挫败感。正如《群体性孤独》一书所言:“当人们习惯了虚拟世界中的交往关系,回到现实世界时,他们的情绪会更加低落。”正确认识互联网带来的虚拟欢愉,区分好网络带来的短暂精神慰藉与现实世界长久获得感的不同,是互联网时代精神健康的一个深刻命题。

四、“夸夸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发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而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却仍然停留在问题发生后的补救阶段,将教育重点放在为心理异常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进行危机干预等方面。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教育理念指导下,高校亟需面向全体学生的、以积极引导为目的的新型教育方式,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停留在理论灌输层次上,难以满足新型的教育形势。

“积极心理学从整体上来说,重视研究人的积极品质,通过充分挖掘个体自身已具备的、潜在的和具有发展性的力量,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使人类最终走向幸福。”⑤高校“夸夸群”在一夜之间火爆大学生社交网络,折射出大学生现实支持系统的不足,企图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寻求支持。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利用心理健康课、讲座、论坛等方式,将积极心理学等理念传递给更多的学生,让学生科学地认识成功与失败,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激励学生多角度观察自身与他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与亮点,促使学生多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

另一方面,建立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学校与家长合力,共建学生的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同时,鼓励学生主动互助自助,通过构建由同学、舍友、朋友等组成的朋辈组织,完善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增强抵抗外界挫折雨失败的后盾力量。

参考文献

[1] 男朋友拉我进了一个百人群,群友们整整夸了我三分钟[EB/OL].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19375,2019-03-12.

[2] 李冰.提高中职生自我效能感的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3).

[3] 赵刚.“小确幸”:台湾太阳花一代的政治认同[J].文化纵横,2014(06).

[4] [美]雪莉·特克尔著.周逵,刘菁荆译.群体性孤独[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24.

[5] Sheldon M·King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 Psychologist,2001(03).

作者简介:李忠诚(1980.02- ),男,山东潍坊人,法学硕士,毕业于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郑静(1992.10- ),女,山东德州人,新闻与传播碩士,助教,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就职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