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走进数学课堂
2020-05-03张利平
摘要:“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数学资源、工具和场所。”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能使数学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高效。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数学课堂
开发数学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地制宜,活用资源,数学课堂会变得更灵动。本人认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拓展文本资源
教材体现的是它的普遍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特点,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其个性差异,我们的数学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感觉熟悉。这就要求教师要花心思去钻研教材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到符合地方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后,可以把一些不太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探究内容进行调整或替换成同类的但是却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一)调整
我们教师不能仅仅是“教教材”,而是要学会“用教材”。如我们县区域教学中,刘老师的一节“生活中的负数”得到了大家的喝彩。据刘老师的讲述,她在刚接触这节课时也有疑惑:“小学生学负数,行吗?该怎样认识,怎样教?”她在研读《标准》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中,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结合日常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在他们的身边,有许多具体数量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反的,体会到用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可以更简洁。因此,她对教材重新编排,整合学习内容。本来教材中的“负数”这一知识安排是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温度”初步认识负数,第二课时进而从意义上认识正数和负数,并且理解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在设计教学时,刘老师把教材的第一二课时有机融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与负数进行“亲密接触”。由于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和老师的个人魅力,整节课下来,赢得了所有听课老师的掌声。
(二)替换
由于我们地处梅州山区,教材中某些城市化的素材,对于我们这些地处边远山区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因此,作为一位扎根山区多年的教师,我在教学中常常结合本地农村背景开展教学活动,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把教材中生疏的课程资源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例如,在学习面积的计算时,带领学生到校园内测量教室、走廊、羽毛球场、篮球场的长度,再计算面积;在元、角、分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去学校的食堂小卖部,让学生在实际买东西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并熟悉它们之间的进率,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转化为实际生活的能力;用生活中对学习用品、黄豆、学生身高的统计代替数学课本中对奖牌的统计;以学生上学经过的村子路线代替课本中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这些具有浓烈农村特色的学习素材,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起来,既亲切又有趣,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我们处理事情的过程其实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 提炼生活资源
数学教学也可以重现生活场景,激发生活经验,用身边的人和事取代原有例题或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学会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联系起来,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把生活资源进行提炼,丰富课堂资讯,可以有效增添数学学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如在教学“比赛场次”时,由“我们班有30个同学,如果过年的时候,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和班上的其他同学通一次拜年电话,你觉得我们全班同学一共要通几次电话呢?”引入,学生提出了各种猜测,我先不急于给出答案,只是选取了一个小组上台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观察。接着我让学生跟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都握一次手,看一个小组一共握了几次手。然后创设了乒乓球比赛、寄贺年卡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们进行交流,并通过观察、验证、总结出规律,即单循环赛的比赛总场次的规律是n×(n-1)÷2。整个教学过程都与生活场景紧密相联,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现实性。
又如在教学“利息”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在本镇的信用合作社或邮政储蓄银行调查各种存款的利息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算自己的压岁钱怎样存更合算。我还利用每个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假,期间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向邻居或父母了解农产品的分类,进行统计;调查农作物的单产量、播种面积,计算总产量;了解种子的播种数,计算发芽率……这些农村生活中特有的经验,让数学学习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在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
三、 捕捉生成资源
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新教师也许会被这些“意外”吓得手忙脚乱,但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会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及时将这些意外情况巧妙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让它成为课堂中的亮丽风景。
还记得多年前教二年级数学中的“克和千克”时,在学生认识了克和千克后,有个学生问:“老师,我看我妈妈买东西时,总是讲买了几斤,斤就是千克吗?”我刚开始愣了一下,接着马上说:“这位同学真善于观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称物品时,都习惯用‘斤来作计量的单位,所以,平时我们很少听到‘千克这个词。其实,‘千克是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斤和‘公斤是我们在生活中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1千克等于1公斤,也就是2斤。”在此之前,尽管我挖空心思,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1千克有多重,但是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在做练习时老是出错。现在,我把“千克”和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斤”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好像开了窍一般,纷纷争着说自己对千克的理解。“我家养的鸡大约1千克,8个苹果大约1千克……”在这里,偶尔的意外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四、 整合学科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由此可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我们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我们学校的丘奎珍老师在县优质课评比中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根据“百发百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一箭双雕”这几个成语说出百分数,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又如我校的郭老師在执教“找规律”时,上课开始就通过有节奏的击鼓游戏导入课题,在完成新课的讲授后,老师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节奏并在小组内表演,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游戏中巩固了新知。
又如,老师在教学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时,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设计一幅画、一个物品或一个小动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充满了童趣、让人感动的作品,有小鸟、机器人、小鱼……学生在画画中不知不觉就认识了这四种平面图形并掌握了他们各自的特点,这样就将一个个零散的平面图形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小小的平面图形在学生的笔下充满了生命力。让孩子最感兴趣的美术走进了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成为了学生们展示自己各种才能的舞台。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举办的数学手抄报比赛和数学日记比赛更是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学生是怎样在小小的一张数学手抄报、一份数学日记中展现他们的综合才能的。
五、 开发教具、学具资源
在课堂中恰当的使用教具学具可以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积极掌握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尽量地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比如我校的丘老师在本学期的校内公开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拨计数器,用小棒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轻松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再如教学“观察物体”时,我借助正方体的粉笔盒进行教学,让学生走出座位,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来进行观察,把具体形象的感知上升为抽象的认识。这样充分地利用好教具学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果没有现成的教具学具,教师就可以依据新课程理念和自己教学的需要,自己制作简单的教具,如用废旧纸盒作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教具;用彩色卡纸剪成圆并沿着直径剪开,分成小扇形,再把它拼成长方形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土豆或萝卜削成圆锥体或圆柱体,在课堂上当众切开……这样自制教具和学具的使用,有时比多媒体演示的效果更好。学生在制作学具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作为一名身负教育重任的一线教师,我们不要只局限于教材,而是应该提高课程意识,活用身边的一切可用资源,让生活中有价值的资源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可以学得更灵活,飞得更高远。
作者简介:张利平,广东省梅州市,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长田中心小学。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YQJK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