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地区中学生正念冥想现状的探究
2020-05-03田静怡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的正念冥想状况进行分析,探究该群体正念冥想状况,提高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指数、学习效率与专注力。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意见收集法进行研究,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用卡方、标准差、总体描述等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关键词:中学生;正念冥想;学习与专注力
一、 正念冥想概述
(一)概念
正念冥想,是个体有意识地把注意力维持在当前外部或内在体验上,并对其不做任何判断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个体在正念状态下的注意朝向具有好奇、开放和接受的特点。正念冥想被广泛证明,具有深化专注力与自我意识、提升记忆力、缓解焦虑、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它虽然是一种心灵感知,但其效用与潜在经济价值仍可以作为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补充。
(二)研究背景
正念是佛教的一种古老修行方式,脱胎于传统佛教。但如今盛行的正念冥想除了其基本含义与佛教提倡的“感悟自己的本性,洞悉事物的本源”有关外,与宗教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正念冥想是帮助当代人走出臆想、欣赏当下、敏锐而持续地关注当下的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
从1979年乔恩·卡巴金开创正念解压法,到1995年左右正念冥想在美国商界的逐渐流行,到2011年卡巴金来到中国进行演讲并与中国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医学界等人士交流,再到如今,正念冥想在美国互联网圈、上市公司如苹果、谷歌、亚马逊以及中国的滴滴出行、华为等大型企业都有了应用,斯坦福大学也已有了专门的冥想之地。
进行论文检索后,发现国内外对正念冥想的研究与调查群体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老年人、特殊人群(如ADHD儿童、阿兹海默症患者等),因此,本研究志于填补对中国欠发达地区中学生正念冥想现状探究的这一空缺,旨在提高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指数、学习效率与专注力。
二、 问卷调查与分析
2019年7月-8月,笔者以宜宾市中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拟定了《中学生群体正念冥想状况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意见收集法取得相关资料并分析。笔者在社交媒体上向宜宾市中学生(包括初中生、普高生、职高生)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100%,回收有效问卷376份,有效回收率达75.2%。
现将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如下:
(一)对正念冥想的了解
将性别与对冥想的了解进行卡方检验(一种常用于比较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由性别的不同导致的对冥想的了解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来看,对正念冥想“有一点了解”的被试人群仅占比约23.7%,情况不容乐观。
(二)对正念冥想的实践
从上表可看出,绝大部分人每天不会练习冥想,占比92.8%,仅有7.2%的人每天会练习冥想。说明绝大部分中学生对于正念冥想并不积极,主动性不高、意识不强。
(三)正念冥想的获得感
从上表可以得出,在进行过冥想、且认为冥想有益的中学生中,男女均认为从冥想中获得的好处是焦虑感下降,其次男性认为冥想还可以使心情放松和提高学业成绩,女性认为冥想还可以提高创造力和专注力。
(四)正念冥想的有效性
给正念冥想的有效程度进行评分
从上表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人给自己的冥想有效程度评分60-80分,占比54.8%,说明中学生对冥想的有效性比较信赖,但持保留态度;其次是评60分以下的中学生,占比36.4%,最后是评80-100分的中学生,占比8.8%。总体来看,中学生对于正念冥想有效性的认同度还不充分。
(五)正面冥想与情绪相关性
根据调查问卷中问2、3、5的问题调查,了解了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群体的睡眠质量、焦虑程度,可研究正面冥想应用于缓解中学生个体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会有所帮助。
中学生群体睡眠质量与焦虑状况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中学生平时睡眠质量平均得分为3.24分,高于理论中值3分,但对于18岁以下的中学生群体而言,睡眠质量还有待提高。标准差为1.136,大于1,说明被试群体睡眠质量极端化较为严重。同时,结合问2、问3,分析得出,有轻微焦虑感的人群占比高达72.7%但有较强或强烈焦虑感的人群占比仅有0.05%,除自身因素外,这与欠发达地区较封闭的学习、娱乐、生活资源及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也有关系。
(六)正面冥想与专注力
问卷中提及,“當你听课时会不会刚一开小差回来就听不懂?”这是对学生群体的一种专注度评估。由正面冥想与专注力的相关性,可研究正面冥想应用于提高中学生个体专注力会有所帮助。
(七)正念冥想的认知与态度
鉴于中学生的对正念冥想的认知局限性,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一道开放题;您对于在中学生中推广正念冥想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的中学生对此持较强的反对态度,也有一部分学生不置可否。理由主要有4点:一是认为正念冥想是宗教的一种形式,是神秘主义;二是担心脱离现实生活;三是学习时间紧张,没有时间冥想,且冥想对于学习也没有帮助;四是认为学习冥想难度大。而这些误区与对正念冥想缺乏了解有关。
三、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次调查结果及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 正念冥想的有效性已被国内外专业机构广泛论证。几乎可以肯定,长期坚持正念冥想对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积极作用。
2. 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群体的心理焦虑问题普遍较轻,学习专注度普遍不高,用正念冥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相对容易且可实现性强。
3. 对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群体而言,正念冥想这一概念较为陌生,且由于缺乏了解、认知偏差等多方面原因,该群体对于正念冥想信任度不高、存在较多误区。因此在该群体中推广正念冥想,初期可能难度较大。
(二)建议
为了更好地提升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指数、学习效率与整体幸福感,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 推广与宣传。为增进该群体对正念冥想的正确了解,我认为首先需要进行推广与宣传。
①欠发达地区学校应高度重视此项心理教育工作,请专业人员及各班班主任利用每周的德育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介绍,且可在介绍时加入正念冥想的体验环节,以此初步建立起学生对正念冥想的信赖。②有条件的中学可建立正念冥想社团,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③有条件、有意愿的中学可自行联系该领域专家为该校中学生定期进行讲解。
2. 实践与交流。此环节需要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完成。考虑到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较重的课业负担,因此每天10~20分钟的正念冥想时间是合理的。如果在冥想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与同学或老师进行探讨与交流,也可自行阅读相关书籍、浏览相关网站来求得共同进步。
3. 提醒与奖励。在上文提及的数项研究中,都存在研究结束后就极少有学生坚持进行正念冥想的状况,因此,老师有必要提醒学生坚持进行正念冥想,以此来促进预期效果的实现。学校可在公众号上创建正念冥想小程序,要求学生定期在小程序上记录自己的冥想状况,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从而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正念冥想,强化其成功体验,形成良好的正反馈。
4. 随时与随地。正念冥想的练习需要安静、稳定的空间,但正念练习的随意性强,正念排队、正念聆听、正念进食、正念进入新空间、正念接电话等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练习。
5. 改进与调整。个人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自评式量表转化为他评式或用科学手段进行观测,以此来减少或避免安慰剂效应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6. 呼吁与期望。欠发达地区中学生是一个数量级上千万的庞大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问题、整体幸福感不可忽视,希望心理教育领域专业人才主动、自愿到欠发达地区与中学生交流,社会、学校、家庭一起行动,帮助中学生构筑一个高效、幸福、愉悦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孙长玉,陈晓.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9).
[2]潘楷文.“冥想”变为心理治疗手段认识正念冥想[J].世界博覽,2019(4).
作者简介:田静怡,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市树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