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

2020-05-03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创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颅脑创伤修复学组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骨膜硬膜骨瓣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创伤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颅脑创伤修复学组

大骨瓣开颅手术概念已在我国应用了近20年,经过众多临床医生的不断实践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已被接受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成千上万的急重危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得到了救治。尽管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该手术的有效性,但不同于其他受医生个体技术水平影响小的临床方法研究[如某种药物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大骨瓣开颅手术是一门由医生操作的手术技术,医生对该手术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操作的技术水平是决定患者抢救结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掌握手术指征、如何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和方法、如何在手术中保护重要组织、如何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如何处理骨瓣等相关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TBI发病率较高及其救治的“就近就急”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急性TBI的救治主体是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生的技术能力决定了我国TBI救治的整体水平。目前我国1万余人的神经外科医师中,绝大部分在基层从事急救工作,由于不同地区的医院条件和医师的知识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对患者的救治结果明显不同,因此医师急需技术规范的培训。此外,现代临床医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大样本、多中心及大数据分析的时代,规范大骨瓣开颅术可以使我们在更广泛的样本内客观地评价该手术的价值,为以后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中国医师协会自从本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进行了TBI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并于2012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大骨瓣开颅手术作为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推广技术已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几年的交流、推广和总结完善,这一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为了更好地提高全国的神经外科和创伤科医生的整体救治水平,为以后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牵头,在总结以往报道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供同行参考[1-3]。

一、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方法

(一)为什么开展大骨瓣开颅术?

1.有效降低颅内压:TBI后通常会发生一系列继发的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脑组织可能出现出血、充血、水肿、肿胀等致脑容积增大,由于颅骨包绕的颅腔大小是固定的,结果会引起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严重者出现颅高压危象致脑疝形成,此时如不能及时有效地降低ICP,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骨瓣切除、开放颅腔是最有效,也是其他保守治疗无效后的最终减压救命手段。据资料统计证实,创伤后早期死亡的患者中80%是由于顽固性颅高压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去骨瓣的范围越大可以代偿的空间越大,对于出现脑疝瞳孔改变的患者经过减压手术后的死亡率为32%,而非手术患者死亡率高达97%。

2.充分扩大视野:重型TBI通常是弥漫性的,创伤灶广泛,大骨瓣开颅增加了视野,可以避免遗漏对原发伤灶的发现和处理。对于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范围通常要覆盖一侧颅骨的2/3以上,面积约为12cm×15cm;对于双额大骨瓣开颅的范围应该覆盖冠状缝之前到达两侧前中颅窝底,面积相当于12cm×20cm以上。

3.基于微创理念的应用:以最小的组织损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是外科手术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理念。由于不同的组织在人体上的功能和作用不同,因此要求医生首先以保护重要组织为主,术前要充分评估各组织的功能和损害的后果。具体到神经外科的手术,组织保护的重要性应该是由内及外,即脑→硬膜→颅骨→头皮。目前对于以降低ICP和增加视野为目标的TBI手术,不能采用小骨窗、小切口,应该采取“梯形逐层进入”方法,即逐层由外及内,由大到小,达到关颅时也能够逐层缝合覆盖。

4.基于现代手术设备的广泛应用:良好的手术动力系统、光学系统、手术器械、手术材料以及术中监护系统使得开颅手术更安全、更快捷。上述硬件设施目前已经广泛普及到县级医院,甚至一些乡、镇医院。以往靠手摇钻颅、钢线锯颅的简陋设施基本没有了,否则开展大骨瓣手术应该酌情,不宜勉强。

(二)大骨瓣开颅手术适应证

适应证包括:(1)严重的广泛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占位效应明显;(2)急性硬膜下血肿出现脑疝瞳孔改变者;(3)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脑室或基底池明显缩小或消失;(4)外伤性颅内占位病变所致双瞳散大者;(5)有ICP监护者,ICP>25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1~12 h)[1]。

注解:正确把握大骨瓣开颅术的指征是决定手术效果的主要条件,若选择不当就会出现一些无效的结果,甚至加重病情。考虑到临床实践中患者病情的差异和医生的认识差异,以及法律上的风险等因素,该适应证的制定比较宽泛,除了有ICP监护外,其余适应证并无具体的数字要求,以便医生在实践中能够灵活掌握。关于禁忌证由于目前没有充分的不同于以往常规颞肌下减压术的证据,故暂时没有提出,可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考以往开颅术的禁忌证酌定。

(三)大骨瓣开颅手术方法

大骨瓣开颅术是由医生操作的一门技术,故操作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十分重要:(1)手术方式要采取“梯形逐层进入”法,即皮瓣>骨膜颞肌瓣>骨瓣>硬膜>脑组织暴露范围,禁忌皮瓣小,骨窗大;(2)切口应设计为既便于基层或初级医生易于识别和掌握的解剖标记,又要遵循保护重要脑组织的原则,不宜复杂;(3)由于没有证据证明双侧去额颞顶大骨瓣减压比单纯一侧去大骨瓣减压好,故不建议双侧同时去大骨瓣减压,可代之以一个双额冠切大骨瓣减压术。基于以上3条,大骨瓣开颅手术应分为两种入路,即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手术与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

1.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手术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头皮切口(图1A):仰卧,头偏对侧位约45°,手术侧肩下垫高20°,起自颧弓向上→耳屏前1.5cm→绕过耳廓和顶结节后→矢状线中点沿中线向前→前发迹,形成大问号形状,沿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翻开皮瓣。

注解:该头皮切口设计是基于既要制作适合基层医生或初级医生易于识别和掌握的解剖标记(如前发迹、顶结节、中线、颧弓等),又要保护重要的脑结构(如labbe静脉、中央沟、上矢状窦)的原则,故切口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分离皮瓣时注意面神经额支的保护[4]。

第二步,分离颞肌和骨膜瓣(图1B):直视下紧靠皮缘切开骨膜和颞肌并完整分离骨膜和颞肌瓣,翻开至颧弓上缘。

注解:切开此层范围不应超过皮瓣范围,同时紧靠皮缘;由于颞肌附着在颞骨膜上,应该尽量完整地分离骨膜,以避免颞肌暴露渗血;遇颞浅动脉主要分支时,在电灼或结扎止血确实后切断,避免误伤而增加不必要的失血。

第三步,切下骨瓣(图1C):向前平皮缘,咬除碟骨嵴至向下平颧弓上缘,向上旁开距离中线(上矢状窦)2cm,其余部分紧邻皮缘下开窗,范围约为一侧颅骨面积的2/3,平均12cm×15cm。

注解:由于上矢状窦宽度通常不超过中线旁2cm,因此旁开中线2cm切开颅骨既可以避免误伤上矢状窦,又能够尽可能地靠近中线,便于探查;向下的颅骨切除范围以颧弓上缘为界,不宜过低,以免造成永久性中颅窝底骨缺损;其余部分的颅骨切开应紧靠皮缘,不能超过皮缘范围。

第四步,硬膜剪开(图1D):根据术中情况选择相应的剪开方式,先剪开一小口,后缓慢逐渐阶梯式扩大剪开硬脑膜,开放范围接近骨缘。

注解:硬膜剪开的方式主要以既能够充分暴露视野,又能够在关颅时进行便利的硬膜修补缝合为准,可以是“U形”、“十字形”、“H形”或“放射形”。

第五步,颅内操作(图1E):仔细检查,彻底清除血肿和挫裂/坏死组织,止血确实。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时的处理:(1)仔细检查气道,看有无气道梗阻,同时采取过度换气、静点甘露醇等降ICP措施;(2)根据脑CT或术中B超检查判断引起急性ICP增高的病变原因:若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可进行内减压术,同时酌情降低全身血压,以减少脑血流灌注;若对侧减压后继发血肿引起,紧急行对侧开颅术。

注解:颅内检查应仔细全面,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时,要查找出血来源,彻底止血;由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多是由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障碍、脑充血所致,因此适当地降低全身血压可以部分减轻脑膨出,但不要过度和长时间降血压,以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5]。

第六步,恢复硬膜完整性(图1F):颅内操作结束后,可以采用自体膜性组织(包括骨膜或筋膜)或人工硬脑膜(包括可缝合的或可贴覆的)进行减张缝合或覆盖,以恢复硬脑膜的生理完整性。

注解:自体组织愈合能力最强,其次为可吸收的生物人工材料(包括可缝合的和可贴覆的),术者可以根据术中情况酌情选择修补材料;通过减张缝合硬膜或贴覆硬膜要增加硬脑膜面积在6cm×8cm以上;在减张缝合硬膜时,首先选用自体的硬膜修剪缝合,之后的缺损处选用替代的材料进行修补。

第七步,缝合颞肌和骨膜瓣,间断划开颞肌筋膜(图1G)。

注解:在缝合颞肌和骨膜瓣时,不要求骨膜原位紧密对合,能够达到适当的牵拉即可;不缝合颞肌筋膜,并垂直于牵拉力的方向间断划开颞肌筋膜,暴露出颞肌,以能够达到部分松解减张的效果,并代替颞肌切除。

第八步,分别缝合帽状腱膜和头皮,术后放置皮下和/或硬膜下残腔引流管,引流袋的高度一般与头部保持同一水平即可(图1H)。

注解:放置引流管是脑外伤手术的特色,一方面因为损伤灶通常是弥漫性的,难以避免遗漏损伤灶,导致术后再出血;另一方面因为开颅范围大,相应的各层组织损伤就大,难以避免术后组织渗血、渗液。

2.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头皮切口(图2A):患者仰卧,头正中位,垫高约15°~30°。沿冠状缝划线,两侧经翼点至颧弓,形成大冠状,沿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翻开皮瓣。

图1 一侧额颞顶大骨瓣开颅手术方法图解

注解:由于冠状缝、翼点和颧弓是最易于识别和掌握的解剖标记,并且在此范围内脑组织相对为非重要功能区,因此选择头皮大冠状切口;且分离皮瓣时注意两侧面神经额支的保护。

第二步,分离颞肌和骨膜瓣(图2B):直视下紧靠皮缘切开两侧骨膜和颞肌并完整分离骨膜和颞肌瓣,向前翻开至眉弓上缘,两侧至颧弓上缘。

注解:切开此层范围不应超过皮瓣范围,同时紧靠皮缘;由于颞肌附着在颞骨膜上,应该尽量完整分离骨膜,以避免颞肌暴露渗血;遇颞浅动脉主要分支时,在电灼或结扎止血确实后切断,避免误伤而增加不必要的失血。

第三步,切下骨瓣(图2C):向下至眉弓上缘,避免额窦开放,向上紧邻皮缘,两侧经翼点至颧弓上缘,整块取下骨瓣。

注解:为了避免误开放额窦,可以根据额窦范围,保留相应大小的骨质,形成凸起的“骨岛”。

第四步,硬膜剪开(图2D):尽量靠前额,过矢状窦缓慢逐渐阶梯式剪开硬膜,并结扎矢状窦和剪开大脑镰。硬膜剪开的范围接近骨窗大小,并有利于行硬膜减张成型缝合。

注解:硬膜剪开的方式主要以既能够充分暴露视野,又能够在关颅时进行便利地硬膜修补缝合为准,可以是“U形”、“十字形”、“H形”或“放射形”。

第五步,颅内操作(图2E):仔细检查,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坏死组织,止血确实。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时的处理:(1)仔细检查气道,看有无气道梗阻,同时采取过度换气、静点甘露醇等降颅压措施;(2)根据脑CT或术中B超检查判断引起急性ICP增高的病变原因,如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所致,可进行内减压术,同时酌情降低全身血压,以减少脑血流灌注。

注解:颅内检查应仔细全面,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时,要查找出血来源,彻底止血;由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多是由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障碍,脑充血所致,因此适当地降低全身血压可以部分减轻脑膨出,但不要过度和长时间降血压,以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5]。

第六步,恢复硬膜完整性(图2F):颅内操作结束后,可以采用自体膜性组织(包括骨膜或筋膜)或人工硬脑膜(包括可缝合的或可贴覆的)进行减张缝合或覆盖,以恢复硬脑膜的生理完整性。

注解:自体组织愈合能力最强,其次为可吸收的生物人工材料(包括可缝合的和可贴覆的两种),术者可以根据术中情况酌情选择修补材料;通过减张缝合硬膜或贴覆硬膜增加硬脑膜面积在8cm×20cm以上;在减张缝合硬膜时,要首先选用自体的硬膜修剪缝合,之后的缺损处选用替代的材料进行修补。

第七步,缝合颞肌和骨膜瓣,间断划开颞肌筋膜(图2G)。

图2 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方法图解

注解:在缝合颞肌和骨膜瓣时,不要求骨膜原位紧密对合,能够达到适当的牵拉即可;不缝合颞肌筋膜,并垂直于牵拉力的方向间断划开颞肌筋膜,暴露出颞肌,以能够达到部分松解减张的效果,并代替颞肌切除。

第八步,分别缝合帽状腱膜和头皮,术后放置皮下和/或硬膜下残腔引流管,引流袋的高度一般与头部同一水平即可(图2H)。

注解:放置引流管是脑外伤手术的特色,一方面因为损伤灶通常是弥漫性的,难以避免遗漏损伤灶,导致术后再出血;另一方面因为开颅范围大,相应的各层组织损伤就大,难以避免术后组织渗血、渗液。

(四)关于骨瓣去留问题

首先应当明确大骨瓣开颅不等于去大骨瓣减压,虽然绝大部分需要去骨瓣,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去骨瓣。是否需要去除骨瓣,应在颅内操作完成后视脑组织的状态而定,此外还需参考术前的病情程度。通常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考虑去除骨瓣:(1)单纯的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脑组织严重受压,表面苍白无血运,无脑搏动,预计可能会出现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情况时;(2)在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后,如果脑组织肿胀或水肿导致明显脑膨出情况时。若术后内减压充分,脑压不高,术后不会出现再次顽固性颅高压,可以行骨瓣复位。

二、关于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文献综述

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实际上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希波克拉底年代,就曾描述对颅脑病变行钻孔减压术[6]。而首次通过现代手术技术降低ICP,是由现代神经外科之父Cushing教授[7]于1905年报道的,当时报道了1例肿瘤患者行颞肌下减压手术以降低颅内高压。“大骨瓣”开颅手术的明确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Becker教授等[2]提出的,主要是指一侧额、颞、顶骨瓣的面积较以往的常规颞肌下减压骨瓣的面积大,可以覆盖一侧颅骨的2/3面积,约12cm×15cm。Polin等[8]也于1997年发表了双额大骨瓣开颅的相关报道。大骨瓣开颅手术中的“大”,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比较以往常规开颅和颞肌下减压而言,尽可能大范围切开骨瓣,达到扩大视野和充分减压的目的。在关颅手术阶段,可以根据脑组织压力等不同情况,行去骨瓣减压或骨瓣复位[3]。

虽然神经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大骨瓣开颅和去骨瓣手术解救重型TBI患者的生命。但医生毕竟不是上帝,对于已经处于脑疝晚期的患者,由于重型TBI末期开启了无法逆转的恶性病理生理过程,虽然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有时仍然难以挽回生命。而随着现代重症技术的发展,又有可能将一些濒临死亡的重型TBI患者救治成为“脑死亡”或“植物生存”状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也让医生陷入了伦理学上的选择困境。有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3~2013年207例重型TBI患者,166例行大骨瓣开颅并去除骨瓣,41例行保守治疗,结果发现大骨瓣开颅组死亡率显著下降(39.76%),保守治疗组死亡率高达87.80%,但术后“植物状态”和重残率也并不低(分别为6.63%和19.28%)[9]。

大骨瓣开颅及去骨瓣手术的循证医学一直存有争议,主要是去骨瓣对于TB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未有定论。由于TBI,尤其是重型TBI的预后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单纯研究大骨瓣开颅以及去骨瓣手术对TBI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年龄(年轻患者相对预后较好)、入院GCS评分、瞳孔改变、颅外损伤程度等情况。也有一些报道研究证实,脑组织微环境指标改变(脑组织氧含量、脑组织自主顺应性能力、微透析代谢产物乳酸对丙酮酸比值)相较于去骨瓣手术本身,对预后具有更强的指示意义[10]。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撇开TBI的复杂性和个体化差异等影响因素,而单纯评价大骨瓣开颅和去骨瓣手术的临床价值和益处,结论是不全面的。Wang等[11]的荟萃分析纳入了3篇RCT研究,结果表明去骨瓣减压术可以显著降低ICP,缩短平均住院日,然而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此结论相反,Qiu等[12]的研究表明,去骨瓣减压组较对照组伤后1个月死亡率更低(手术:27%,对照:57%,P=0.010),预后良好(伤后1年GOS评分:4~5分)概率更大(手术:56.8%,对照:32.4%,P=0.035)。也有一些研究得出类似结论:去骨瓣手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ICP,还能有效降低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结局,但是去骨瓣手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13,14]。目前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去骨瓣手术能够降低ICP,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15-22]。

有必要提及一下近期著名的DECRA研究[23]。澳大利亚Cooper教授团队进行的这项多中心RCT研究共纳入155例TBI患者,其中73例行去骨瓣手术,82例保守治疗,结论表明去骨瓣手术能有效降低ICP,减少平均住院日,但手术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更高,伤后6个月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更低,死亡率2组未见明显差异。论文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NEJM),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应当承认,DECRA是少数较为严谨的神经外科RCT领域研究之一,因为其采用了随机入组设计、严格的执行方案、缜密的统计分析及双盲的预后评估,所以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研究本身具有瑕疵,主要有以下几点:(1)DECRA研究将TBI后的ICP处理阈值定为20 mmHg(去骨瓣手术还是继续保守治疗),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认为其“阈值”标准定的过低,从而严重影响最终对去骨瓣手术的效果评价,这也是最大的争议[24,25];(2)DECRA研究最终入组的患者仅占<5%的总初筛患者,因此从入组的155例患者得出的结论能否反映“真实世界”的情况,值得商榷[23];(3)去骨瓣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在年龄、GCS评分、低血氧和血压情况、受伤时间、随机时间和Marshall分级情况上分组匹配良好,但入组患者的瞳孔变化情况差别巨大(双侧瞳孔光反应消失的患者比例分别为:去骨瓣手术组27% vs保守治疗组12%),可能对预后分析带来较大偏倚;(4)去骨瓣减压手术采用的是冠切双额入路,但是没有进行大脑镰切开松解,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5)保守治疗失败,转化为手术治疗的比例过高(18%)。因此,我们认为虽然DECRA研究是一项优秀的RCT研究,但对于其结论和对去骨瓣减压手术预后效果的评价,要采取谨慎的采纳态度。

2016年9月最新发表在NEJM上的由英国剑桥大学Hutchinson等[1]牵头做的“创伤性高颅压去骨瓣减压手术临床研究结果”的论文显示,在随机分配的408例脑外伤后顽固性ICP增高患者(ICP>25 mmHg,10~65岁),分为去骨瓣减压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的结果证实去骨瓣减压手术组相比保守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但遗留较多的植物状态和重度残疾。

而相对成人,重型TBI儿童患者进行去骨瓣减压存在更大的争议。Taylor等[26]报道的RCT研究结果显示,去骨瓣手术组(13例)48 h后平均ICP降低了8.98 mmHg,远高于非手术组(14例)的3.69 mmHg,而手术组患者6个月后生活正常或轻度残疾的为7例(54%),而非手术组仅为2例(14%),由此得出结论:儿童TBI去骨瓣减压结合常规治疗可以显示显著减低ICP,相比于单独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儿功能及生活质量。也有一些回顾性分析得出相似的结论[27,28]。但Mhanna等[29]总结了17例TBI患儿的临床资料,相对于对照组(17例),去骨瓣手术组在死亡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Kan等[30]报道TBI患儿行去骨瓣减压的死亡率较高,结果不容乐观。

所有的手术治疗都会有其并发症,而大骨瓣开颅手术因为其救治对象病情危重、手术创面大等因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文献报道可高达50%~60%[31]。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减压窗的硬脑膜下积液,发生率26%~79%,其中少部分需要再次手术干预[4,31,32]。脑积水也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30%[4,7,31,33]。另有不少研究报道,去骨瓣减压术后有5%~58%的患者原有脑挫裂伤灶出现增大,并可能与去骨瓣术后预后相关[4,7,31,33,34]。6%~28%的患者去骨瓣后出现对侧远隔部位血肿,需要再次手术[34,35]。

临床上较常见的并发症还有去骨瓣术后“皮瓣凹陷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减压窗头皮凹陷,可有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认知障碍、癫痫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表现为“反常疝”,早期颅骨修复手术可能对预防该并发症有一定帮助[36]。另外,由于大部分存活患者需要二期行颅骨缺损修复术,颅骨修复术不管使用人工材料还是自体骨植入,都可能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文献报道高达30%[37]),如术后感染、排异反应、骨质吸收、出血、癫痫等情况。

三、总结

大骨瓣开颅术是救治顽固性ICP增高最有效的手段,是其他保守治疗无效的最后选择。该手术能够有效降低ICP,挽救患者生命,其积极作用值得肯定。但大骨瓣开颅术也有风险,易出现不良后果:(1)颅骨缺损;(2)皮瓣凹陷综合征;(3)切口疝(反常疝);(4)切口漏;(5)感染积液等。大骨瓣开颅术的不规范应用势必会导致:(1)对患者的救治结果不同;(2)难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科学分析;(3)难以为以后的技术创新奠定基础。这也是本共识撰写的目的,由于重型TBI病情复杂和高度个体化的情况,仍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未来大数据临床研究的开展,大骨瓣开颅手术理念和技术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能够使越来越多的急危重症TBI患者及时获救,同时也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说明:(1)该专家共识适用于成人,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参考实施;(2)该专家共识重在临床实际应用,故参与编写的专家除了培训委员会委员外,还广泛邀请了其他学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基层医院技术骨干,共120人;(3)该专家共识作为我国TBI急救行业内指导性文件,不具备法律功效,仅供神经外科、急诊科及相关专业医生参考;(4)该专家共识作为第一版发布,以后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将随之修改和完善。

猜你喜欢

骨膜硬膜骨瓣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人工硬膜治疗脊柱后路手术中脑脊液漏
老年人撞到头没出血 警惕看不见的“致命伤”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骨转移瘤针状骨膜反应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