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腹腔镜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2020-05-02李红光张振法李会希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食管癌根治术切口

李红光,张振法,李会希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河南 安阳 455000)

食管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1],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0万人由于食管癌失去生命[2]。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发病死亡的男性多于女性,且发病年龄多为40岁[3]。目前以手术治疗食管癌为主。常见的食管癌治疗手术包括: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和常规食管癌手术两种。其中临床研究表明:常规食管癌手术恢复较慢,且术中出血量大于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同时患者机体疼痛感较为剧烈[4]。王晓础等[5]研究表明:炎症反应是目前影响食管癌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术后机体会分泌促炎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机体后,会引发组织细胞的损坏,使局部组织细胞显现变性、坏死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6]。本研究观察了胸腹腔镜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15例,并将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胸腹腔镜组59例,常规手术组56例,其中胸腹腔镜组,男38例,女21例,年龄35~70 岁,平均年龄(54.21±13.65)岁,体重42~79 kg,平均体重(50.88±10.84) kg;常规手术组,男36例,女20例,年龄36~68 岁,平均年龄(52.01±12.11)岁,体重41~76 kg,平均体重(49.58±12.33) 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本次入选的患者均符合2013年我抗癌协会编写的《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指南》[7];(2)肿瘤最大直径<5 cm;(3)腹CT平扫加增强扫描均未提示明显外侵及远处转移;(4)所有患者均无严重梗阻;(5)年龄在70岁以下;(6)患者精神正常。排除标准:(1)存在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2)患者食管癌细胞已发生转移;(3)肝肾实质器官障碍;(4)有胸腔既往手术史;(5)患者主动脉粘连过于紧密且不能切除。

1.2 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胸腹腔镜组左侧卧位,从患者腋中线第七肋间做切口长度约为1~2 cm,从该切口使用胸腔镜探查患者胸腔内情况并清扫该区的淋巴结,待无出血症状后放置腹腔负压引流管于观察。从患者在肩胛下角线的第6、9 肋间和腋前线第 3 肋间切手术口长度约为0.5~1 cm,插入游离胸段食管,然后将患者平卧腹正中切6 cm的手术口,从该切口使用腹腔镜观察,于患者腹正中剑突下方拖出胃后制成管状胃并放回腹腔中,最后连通食管下端与右胸腔,做切口于患者左胸锁乳突肌前远处,牵拉管状胃至颈部后吻合食管,术后常规放置空肠营养管、胃肠减压管与负压引流管,同时防止引流管于患者颈部切口处。

常规手术组呈左侧卧位,气管插管后行全麻,取患者三个(均为三切口)位置(左颈部、右胸部与上腹部)进行手术治疗,在术中对腹、胸与颈部视野可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术后常规放置空肠营养管、胃肠减压管与负压引流管,并缝消毒,术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包括患者引流瓶中的出血量及纱布上的出血量。记录患者切口大小。记录清扫淋巴结数,中清扫淋巴结包括患者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的淋巴结数目。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所有患者均于术前24 h和术后24 h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后迅速冷冻,检测其 IL-6、IL-4、IL-10水平和TNF-α水平,检测IL-6使用的试剂盒购自深圳生物工程有限公司,IL-4、IL-10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公司,TNF-α试剂盒购自瑞典Phamacia公司。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和GraphPda Prism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作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胸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淋巴清除数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IL-6及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胸腹腔镜组治疗后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抗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IL-4、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胸腹腔镜组治疗后IL-4、IL-10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抗炎症因子指标水平

3 讨 论

目前食管癌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有大量临床证明食管癌可能和吸烟、食用含有亚硝酸盐有关。本研究分别记录了采用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和常规手术在食管癌治疗的临床指标及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研究发现,相比使用常规手术,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淋巴清除数显著高于常规手术组,说明在临床治疗上,使用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更为安全有效,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王希文等[8]研究表明:相比常规手术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更为安全有效,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张静等[9]研究表明:目前调节细胞炎症的细胞因子主要有两种,分别为:抗炎性细胞因子、促炎性细胞因子。目前研究较多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1、IL-6和IL-8等;抗炎性细胞因子则包括:IL-4、IL-10、IL-1受体拮抗剂(IL-1ra)、TNF结合蛋白(TNF-BP)和可溶性TNF受体(TNF-sr)等,本研究中主要研究IL-6、TNF-α、hs-CRP、BPN及IL-10这几种炎症因子。有研究表明[10]:常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有IL-6、TNF-α。它们大部分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少量由非免疫细胞分泌,是引起炎症的重要物质。有研究表明[11]:血清IL-6和TNF-α水平会随着患者CHF病情加重而升高。IL-4和IL-10主要由 Th2 细胞分泌,调节感染后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降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12-13]。同时IL-4和IL-10会随着炎症反应的程度升高而升高,研究表明:当机体内炎症反应程度加剧后会使得患者Th2分泌抗炎症因子IL-4和IL-10降低机体内炎症。本研究中可以看出:相比常规手术组,胸腹腔镜组治疗后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说明使用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炎症反应。同时抑炎症因子IL-4和IL-10水平也显著降低,说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对抑炎症因子也产生了抑制作用使得患者体内的抑炎症因子降低。高云飞等[14]研究表明: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手术组患者,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王永杰等[15]研究表明:行肛瘘切除术时下调血清IL-4、IL-6及IL-10水平可有效提高患者安全性,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比常规手术更为安全有效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食管癌根治术切口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