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管理对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2020-05-01

云南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静脉炎成功率规范化

(郑州儿童医院 血液肿瘤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对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插管,使导管直达心脏上腔静脉及大静脉的置管术,可为长期输液、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便利,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1]。PICC置管技术要求较高,其置管操作及维护管理较为严格,置管的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导管留置情况及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关系到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2]。为提高我院PICC置管质量,本院于2017年2月对PICC置管进行规范化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就实施前后的护理资料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7年2月实施PICC置管规范化管理,选择2016年2月-2019年2月血液科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需长期化疗、输注肠外营养液或血管刺激性药物;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PICC置管禁忌症者;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放射治疗史者;有严重出血性疾病者。

分别将PICC置管规范化管理前后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133例)及观察组(164例),观察组男89例,女75例,年龄37~65岁,平均(55.41±10.24)岁;体质量指数18.5~23.4kg/m2,平均(21.01±2.11)kg/m2;诊断为急性白血病8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慢性白血病38例,其他类型白血病17例;对照组男77例,女56例,年龄35~77岁,平均(54.78±9.86)岁;体质量指数18.9~23.8kg/m2,平均(21.07±1.96)kg/m2;诊断为急性白血病8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5例,慢性白血病28例,其他类型白血病10例。经比较,2组患者性别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1.管理小组成立 成立管理小组,其职责主要为调查本院PICC 操作及管理现状,建立管理制度及职责,制定有效可行的相关技术规范,明确人员分工;执行过程中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及理念。本院管理小组成员由院护理部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3名组员均为中级以上职称、5年以上工作检验护士。

2.管理培训 根据常规护理及PICC 管理方面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规范,制定PICC置管维护手册、光盘及课件,向全院护理人员发放资料,嘱各科室组织学习;挑选部分护理骨干进行管理进修及学习,通过讲座等方式向各科室护士传递知识及技术;对于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岗前培训及考核,岗前培训采用“一对一”带教方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PICC相关工作。

3.管理及考核 主要包括PICC置管技术操作、日常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等,其中置管技术主要在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固定技术等;日常维护主要为更换敷料、导管护理、并发症防治及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在进行管理时,锻炼护理人员对并发症识别及处理能力,维护过程中细化各项操作流程及容易忽视的细节,加强注意事项的掌握,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原则等。管理小组每季度对全院PICC 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与护理人员绩效挂钩。

三、观察指标 置管指标:统计2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等指标,其中一次穿刺成功标准为一针见血,无皮下寻找血管操作;一次置管成功率为一次性送管倒位,无调整角度等行为,后经X线定位确定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及右心房交界;置管操作时间为皮肤消毒至透明敷贴固定导管所需时间。

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血栓、感染及导管脱出、断裂、穿刺点漏液、堵塞等,其中静脉炎参考美国静脉治疗护理实践标准[3],出现1级及以上静脉炎症状;导管相关血栓根据临床症状及彩超确诊;感染参考卫生部感染相关标准[4],排除其他感染原,以菌培养结果确诊。

满意度评价: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置管技术、置管效率、护理态度等3 个方面10 个条目,总分30 分,根据总分分为非常满意(≥27分)、满意(21~26分)及不满意(<21分)。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率表示,率的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一、2组患者PICC置管情况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二、2组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导管堵塞、血管、穿刺点渗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及对照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4.51%、84.96%,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 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规范化管理下PICC置管的患者,导管穿刺、置管成功率较高,操作时间较短,提示规范化管理可一定程度提高PICC置管效果及效率。PICC置管效果与置管人员对血管解剖知识、置管程序熟练程度及置管经验相关,PICC置管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重点内容为PICC置管相关知识、置管技术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后,可促进护理人员掌握置管相关知识,提高临床经验。另外,有研究表明,PICC置管成功率也与患者配合程度相关,患者因紧张或疼痛等因素造成体位变化,易出现导管异位,需二次置管[5],本研究中规范化管理也要求护理人员进行置管经验的交流,了解置管过程中的困难及处理办法,提高置管技巧,从而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目前临床常见的PICC 导管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血栓、穿刺点渗液、感染等,其中多数并发症均与导管反复置入或导管维护不佳需二次置管相关,这些均与置管人员的穿刺技巧、穿刺血管及穿刺部位的选择结果相关,操作技术不熟练、反复刺伤血管、送管过快、送管时用力压迫穿刺鞘等均可增加血管内膜的损伤,引发血管变态反应,出现静脉炎、穿刺点渗液等情况;另外,导管后期维护中导管堵塞、脱出等情况的发生也需进行重复置管,增加对血管的损伤,导致静脉炎、渗液、血栓的发生[6]。本研究采用规范化管理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及导管相关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提示规范化管理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马慧珍[7]、王金[8]等人研究结果类似。提高置管成功率的是降低并发症发生重要措施,如上文所述,规范化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巧,通过临床实践及经验交流,掌握置管技巧,在临床实践中正确测定导管预留长度,将导管送至理想位置,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时间,也减少导管阻塞等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规范化管理对导管维护有严格要求,在维护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一定防范意识,通过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尽早处理降低置管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表1 2组患者PICC置管情况比较[n(%)]

表2 2组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比较[n(%)]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综上,规范化管理可提高PICC置管效率,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静脉炎成功率规范化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