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类同素异序双音词研究
——以《朱子语类》为中心
2020-04-30刘静
○ 刘静
(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 文献语言学研究所,北京 100083)
一
蒋绍愚先生说:“要把一个时代平面的词汇系统描写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工作可以、也只能一步一步地做。比如,以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为对象,对其中反映口语的词汇做全面的系统描写;也可以范围缩小一点,对某部著作中的某一类词做全面的系统描写。这些工作做好了,就为全面地描写一个时代的词汇系统打下基础。”[1]
《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中的语料价值非常重要,它是反映汉语词汇复音化现象的重要著作,对《朱子语类》中的双音词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具体进程。在《朱子语类》的双音词中,有一些描写心理状态的同素异序词语,它们的存在反映了汉语复音化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对《朱子语类》中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的文章,本文尝试进行探讨。
本文引用的《朱子语类》,依据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王星贤点校本。经检索,共得到1460组(2920 个)同素异序双音词,其中表示心理状态的有11组(22个)①。我的做法是:把这11组词在《朱子语类》中的用例全部提取出来,分析这些同素异序双音词的意义、用法和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讨论已经观察到的两序留存规律。本文的重点是对个案进行共时分析并勾勒其演变与发展,因此,简单溯源是必要的,但不做详尽考证。
根据同素异序双音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这11组词可以区别为三种,即《朱子语类》中两序共现且现代汉语两序共存、《朱子语类》中两序共现而现代汉语仅存一序、《朱子语类》中仅有一序但现代汉语有两序。
二
(一)《朱子语类》两序共现,现代汉语两序共存
这种情形共有5组。根据结构、词性及意义的差异,可分为3类。
1.两序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同。此类有1组,即:
欢喜16②/喜欢1
这两个都是并列结构。“欢喜”的形容词用法13例,表示“快乐、高兴”,动词用法3 例,表示“喜欢、喜爱”。“喜欢”有1例。如:
(1)若看得滋味,自是欢喜,要住不得。
(卷一八)
(2)且如某归家来,见说某人做得好,便欢喜;某人做得不好,便意思不乐。(卷五八)
(3)若宽其赋敛,无征诛之扰,民便欢喜爱戴。(卷一六)
(4)恁地转来底是奇,恁地转去底是偶,便有些不甚依他当初画底。然伏羲当初,也只见太极下面有阴阳,便知是一生二,二又生四,四又生八,恁地推将去,做成这物事。淳录云:“不觉成来却如此齐整。”想见伏羲做得这个成时,也大故地喜欢。目前不曾见个物事恁地齐整。(卷六六)
例(1)中的“自是”是副词,意思是“自然是”,表示肯定,“欢喜”是形容词。例(2)的“欢喜”与后边分句的“不乐”形成对比,“欢喜”是形容词也很明显。例(3)“欢喜”与“爱戴”并列使用,两个都是动词。例(4)中“大故”的意思是“异常”,程度副词;这一句的“喜欢”很难断定是形容词,还是动词。如果作为形容词理解,即表示伏羲异常高兴,高兴的原因是“伏羲做得这个成”;如果作为动词理解,即表示伏羲异常喜欢,喜欢的对象是伏羲做成的“这个”。
在现代汉语中,“欢喜”和“喜欢”都在使用,都有形容词和动词两种用法。例如③:
(5)这段经历有欢喜、有沮丧,最后,给我以真正的成就感。(姚明《我的世界我的梦》)
(6)花狗诱她做坏事情是麦黄四月,到六月,李子熟了,她欢喜吃生李子。
(沈从文《萧萧》)
(7)不知道为什么,高兴极了,喜欢极了,放开喉咙大叫:“呱呱呱呱呱……”
(汪曾祺《鸡鸭名家》)
(8)她在小学里很有人缘,她有种引人爱的态度与心路,所以大家也就喜欢她。
(老舍《新时代的旧悲剧》)
尽管用法基本相同,但“欢喜”和“喜欢”还是有细微的区别。“欢喜”的动词和形容词用法几乎处于完全自由切换的状态,没有明显的侧重趋势;而“喜欢”的动词用法更为常见,形容词用法则渐趋弱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所举的“快把好消息说一说,叫大家喜欢。”这个例子,有明显的方言口语语感。另外,“欢喜”可插入其他语言成分,如“欢天喜地”,也可叠音使用,如“欢欢喜喜”,而“喜欢”则没有这样的用法。
2.两序结构不同,词性不同,意义相关。此类有2组,即:
静心1/心静8
“静心”是动宾结构,动词,表示“心情平静,使心神安定”。“心静”是主谓结构,形容词,表示“心里平静”,与“烦躁”相反。例如:
(1)要是随处着力,如读书,如待人处事,若动若静,若语若默,皆当存此。无事时,只合静心息念。(卷一一五)
(2)尧夫以数推,亦是心静知之。
(卷一○○)
(3)有时夜静无事,见长老入室,亦觉心静。(卷一二六)
(4)只是默然端坐,便心静见理。
(卷一二六)
在现代汉语中,“静心”和“心静”都在使用,且语义、词性和《朱子语类》相同。例如:
(5)你打算静心读书么?什么地方容许你去静心读书呢?(茅盾《蚀》)
(6)他只好藏在家里,可是在家里也还不得心静。(老舍《四世同堂》)
“静心”出现得很早,如《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静心徐察之,其言可见矣。”“心静”词条下,《汉语大词典》没引书证,其实“心静”出现并不晚,如《全三国文》卷三八《戒司马景王书》:“夫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敦煌变文集新书·维摩诘经讲经文(四)》:“居士恐伊心未悟,更论心静唱将来。”但是,即使在现代汉语里,“静心”“心静”仍然有离合词特点,“静心读书”与“静下心读书”完全等义,“不得心静”与“心不得静”也没有什么大区别。
安心1/心安4
“安心”是动宾结构,动词,表示“安放心思”。“心安”是主谓结构,形容词,表示“心安,心定下来”,即内心坦然。例如:
(1)既壮,所从师友,不过习为科举之文,然终不肯安心于彼,常欲读圣贤之书。
(卷一一四)
(2)凡事只去看个是非。假如今日做得一件事,自心安而无疑,便是是处;一事自不信,便是非处。(卷一三)
(3)先是自家心安了,有些事来,方始思量区处得当。(卷一四)
(4)又如说做事,偶合于理则心安,或差时则馁,此固是可见得本然之理,所以差时便觉不安。(卷一一八)
例(1)“安心”的后面有介词词组作补语,其语法关系可以两解。如果直接用动补关系来理解,“安心”是动词;如果用处置关系即“把心安于彼”来理解,则“安心”似乎还未成词。这说明此时的“安心”还没有完成词汇化,其义由语素义复合而成的痕迹也很明显,但本文看作词,句法关系理解成前一种。例(2)“心安”应该看成词,“心安”与“无疑”都是动词,构成联合词组,共同受副词“自”的修饰。例(3)“心安”后有“了”,是典型的词。例(4)“偶合于理则心安”是紧缩复句,“心安”是主谓结构的小句还是主谓结构的词,似乎两可,但若与下一句“差时则馁”对比观察,则知“心安”与“馁”的语法位置完全一样,可以判断为词。
在现代汉语中,“安心”有动词和形容词用法,动词义是“居心”“存心”,形容词义是“心情安定”,例如(5)(6)。“心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立目,但在实际语言中很常用,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就能检索到不少用例,例如(7)(8)。
(5)你故意拿钉子往马槽里放,你安心要害所里的牲口,国家的牲口!
(汪曾祺《王全》)
(6)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老家时候的安心了。(鲁迅《兔和猫》)
(7)你能做到,我也就心安了。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8)叶民主心知小文的话头,也自嘲地笑了笑,说:“还了才能心安呀。”(方方《埋伏》)
上文曾经说到,“安心”在《朱子语类》中只出现了一次用例,语法关系有歧解,但本文认定为词。“安心”的动词用法、形容词用法很早就已经出现了。例如《墨子·亲士》:“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范蠡曰:‘大王安心,事将有意,在玉门第一。’”但“安心”的“居心”“存心”义到明清时才有用例,如《封神演义》第二回:“安心叛主,罪在不赦。”《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他那里是为出家,他为的是大爷不在家,安心和我过不去。”
《辞源》第三版[2]为“心安”立了词条,释义是“心有寄托,安适无憾”,举了两条书证。一条书证是《国语·齐语》:“其幼者言悌。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④一条书证是《文选》晋潘安仁(岳)《杨仲武诔》:“而孤贫守约,心安陋巷。”这两例中的“心安”其实都不是词。前一例中,“其心”是主语,“安焉”是谓语;后一例“心安陋巷”的语法关系是“心安于陋巷”,“心”是主语,动补词组“安于陋巷”作谓语。可见,这两例中的“心”与“安”虽然连文,不仅不是词,连词组也不是,它们是跨层关系。“心安”连文,《史记》中的用例应该是比较早的。《史记·吕太后本纪》:“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东汉之后,用例开始多起来。如《后汉纪·孝明皇帝纪上》:“少而习之,长而不怠,心安志固,从善日迁,此先王用乐之意也。”《抱朴子·内篇·释滞》:“亦有心安静默,性恶喧哗,以纵逸为欢……”但这些用例的词组特点还比较明显。《六度集经》卷第七:“守意牢固,善恶不入,心安如须弥……”这一例中的“心安”适用《辞源》的释义,应该可以看成词。
3.两序结构不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关。此类有2组,即:
心虚6/虚心69
“心虚”是主谓结构,形容词,表示“内心空明而无成见”。“虚心”是动宾结构,形容词,表示“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意见”,也有“内心空明而无成见”的意思。例如:
(1)某初疑解春秋,干心静甚事,后来方晓。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卷一一)
(2)这个是两件工夫。如公所言,则只是居敬了,自然心虚理明,所行自简,这个只说得一边。居敬固是心虚,心虚固能理明。
(卷三○)
(3)心虚则理实,心实则理虚。
(卷一一三)
(4)虽百工技艺做得精者,也是他心虚理明,所以做得来精。(卷一四○)
(5)自家犹不能怏自家意,如何他人却能尽怏我意!要在虚心以从善。(卷八)
(6)“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卷八)
(7)故学者且于静处收拾教意思在里,然后虚心去看,则其义理未有不明者也。
(卷一一)
例(1)“静则心虚”,意思是只要心静下来,就能出现内心空明的状态。例(2)(3)(4)中,“心虚”的语境基本相同,“心虚理明”“居敬固是心虚,心虚固能理明”“心虚则理实”,都是说内心空明就能把“理”想明白。例(5)(6)两例的意思是谦虚而不自满,例(7)的意思则是内心空明而无成见。
在现代汉语中,“心虚”和“虚心”都在使用,“内心空明而无成见”之义则没有用例了。“虚心”的意思是“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如例(8)。而“心虚”的意义与《朱子语类》完全不同,表示“做错了事怕人知道”,或“表示缺乏自信心”,例如(9)(10)。
(8)“变色龙揍的。”我虚心诚恳地说,“确实不地道,亲者痛仇者快,朝秦暮楚朝三暮四朝花夕拾,连我也觉得特没劲。
(王朔《永失我爱》)
(9)作为一个大学教师,一个知识分子竟不愿意居住校园环境,李老师自己都觉得有点心虚:他感到有必要对同事们解释一番。
(池莉《你以为你是谁》)
(10)萧队长坐在炕沿,李兰英进来拿火柴,从眼角偷瞅萧队长,她胆怯,心虚,赶到看见萧队长满脸笑容,才放松一些。
(周立波《暴风骤雨》)
《老子·道经》说:“虚其心,实其腹。”这是与“虚心”“心虚”有关的最早用例,但未连文,当然也未成词。《列子·仲尼》有一句“心虚”连文的用例:“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此句中“貌充”与“心虚”是两个主谓结构并列,充当谓语,虽然连文,也没有成词,而且一般认为《列子》是东晋人辑录旧资料编纂的,不能当作先秦语料看。西汉时期连文用例有了成词倾向,但还不是词。《淮南子·原道》:“故得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此句中“心虚”表示“捐除成见,谦虚不自满”,与“心虚”在《朱子语类》中表示“内心空明而无成见”之义的关系至为密切,但此义并未保留到现代汉语中。最迟在唐代已经产生了“理亏气馁”义,并沿用至今。例如张鷟《游仙窟》:“莫怪向者频声战,良由得伴乍心虚。”通过上述简要分析,我们可看到,“心虚”从连文使用开始一直到现代汉语中,都有离合词特点。以《朱子语类》所举语料分析,例(1)(2)(4)结合比较紧密,例(3)则不是很紧密,“心虚”“心实”对举使用,完全可以扩展,比如:心若虚则理实,心若实则理虚。现代汉语中“心很虚”“很心虚”这样的说法都还存在。
动心57/心动5
“动心”是动宾结构,动词。“心动”是主谓结构,动词。例如:
(1)四十不动心。(卷二三)
(2)孟子之不动心,非如扬雄之说。
(卷五二)
(3)恐涉于心动否?(卷三四)
(4)问:“‘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或以为京师市语:‘食饱时心动。’”(卷五三)
在现代汉语中,“心动”“动心”都在使用。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心动”为动词,表示“心跳;内心有所触动;动心,产生做某事的欲望”。“动心”为动词,表示“思想、感情发生波动,多指产生某种动机、欲望等”。可见,这两个词的意义有重合之处。例如:
(5)故乡的风土人情让他心动。
(6)他本不想去,被大家劝得心动了。
(7)可是,事已至此,他倒没十分为它思索,更说不到动心。(老舍《骆驼祥子》)
(8)许立宇尽管嘴上一再否认他曾动心,但根据中国男人一向言行不一且并不一定要非有真情才可行动的惯例,他未尝不是抱着见机行事,得便宜捞一把的心态进的安德蕾小姐房间。(王朔《许爷》)
“动心”“心动”都不是宋代新词。“动心”例如,《郭店楚简·性自命出》:“咏思而动心,胃如也。”《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心动”例如,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楚发兵绝吴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心动。”“心动”与“动心”在表示“思想、感情发生波动,多指产生某种动机、欲望等”这一意义时是相同的,而且两者结合得始终不十分紧密,都可插入其他语言成分,比如“他的心还是动了”“他也动了心了”等,今天还很常用。
(二)《朱子语类》两序共现,现代汉语只存一序
这种情形共有4组。根据结构、词性及意义的差异,可分为3类。
1.两序结构相同,词性不同,意义相同。此类有1组,即:
忙急2/急忙1
“忙急”“急忙”均为并列结构,都表示“急速匆忙;赶紧”,但“忙急”是形容词,“急忙”是副词。例如:
(1)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担一担之水,浇满园之蔬。(卷一〇)
(2)如人于忙急之中,理会甚事,亦是气未定也。(卷五二)
(3)某尝说,此处与“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皆须急忙连下句读。
(卷五六)
“忙急”在宋代之前的文献中没有见到,例(1)(2)都是词,口语感觉明显。与之意义相近、词性相同的词是“忙遽”,出现在唐代。如薛用弱《集异记·裴通远》:“至天门街,夜鼓将动,车马转速,妪亦忙遽而行。”元明之后,“忙急”用例也不多,既有形容词,也有副词。前者如《续欢喜冤家》第一六回:“他那时忙急之际,必定不来相验,便好活你了。”后者如《东汉秘史》第五十回:“王元见势不利,忙急鸣金收军。”例(3)中的“急忙”是状语副词,但此词在唐代出现的时候既有形容词用法,也有副词用法。前者如《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四六《吴越下·寄题明月禅院之二》:“如何遂得追游性,摆却营营不急忙。”后者如唐传奇《莺莺传》:“张生非常惊讶她的美貌,急忙跟她见礼。”宋代的“急忙”基本上是副词用法,《大宋宣和遗事》出现了3例,都在《亨集》,用法一致:“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急忙跪在地上”“李妈妈急忙前来”。
在现代汉语中,“忙急”不再使用。“急忙”常用,副词,表示“急速匆忙”;还可以重叠,作“急急忙忙”。例如:
(4)王喜急忙掏出金灿灿的打火机来给徐伯贤点火。(陈建功等《皇城根》)
(5)“拿灯来领路!别在那儿愣着!”金三爷对灯光儿喊。瑞宣急忙转身,一手掩护着灯罩,慢慢地往门里走。(老舍《四世同堂》)
(6)急急忙忙赶着去上班。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两序结构不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关。此类有2组,即:
变色2/色变3
“变色”,动宾结构;“色变”,主谓结构。但两词在《朱子语类》中的意义相同,都表示“改变脸色。是人的各种内心活动(敬畏、恐惧、悲伤、愤怒等)的反映”。例如:
(1)先生变色厉词曰:“郡守以承流宣化为职,不以簿书财计狱讼为事。……”
(卷一○六)
(2)未几,中使传宣促进所拟文字,魏公遂就坐作札子,封付中使,会之色变愈甚。(卷一三一)
(3)坐久无语,秦色变。
(卷一三一)
“变色”在南朝后期已有用例,如《梁书·五帝本纪上》:“懿闻之变色,心弗之许。”唐代之后用例很多,如《北齐书·邢邵传》:“邢邵此表,足使袁公变色。”还有“改变颜色”一义,如《齐民要术》卷八:“臛:……煮沸,令变色。”“色变”表示脸色变了,在北朝东魏时期已有用例,如《洛阳伽蓝记》卷4:“陛下色变。”唐代之后用例不少,如《广异记·琅琊人》:“探取怀中犀靶小刀子,将以割梨,主人色变。”也有“改变颜色”一义,如《齐民要术》卷七:“色变者宜先饮,好者留过夏。”
在现代汉语中,“变色”还在使用,动宾结构,既有“改变脸色”之义,也有“改变颜色”之义,例如(4)(5)(6)。“色变”用例较少,大多表示“改变脸色”,在“谈虎色变”中出现的频率更高,偶见表示“改变颜色”,例如(7)(8)(9)(10)。
(4)勃然变色/脸不变色心不跳。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5)绿松石受热后会因脱水而变色。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6)沿街小饭馆热气腾腾的屋内,羊肉片在滚着开水的铜火锅里变色,围着桌子的人们吃得满头大汗。(王朔《浮出海面》)
(7)宣华夫人陈氏与后宫诸人相顾色变。
(《古今情海·同心结》)
(8)小内监闻之色变。
(《十叶野闻·瀛台起居注》)
(9)我看过那些如铃津津乐道谈虎色变的黄色录像,没有什么新招儿嘛,很明显是抄我们的《金瓶梅》。(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10)前麾所指,神鬼为之心惊;列阵齐呼,风云倏焉色变。(《清朝秘史》第七回)
立志53/志立8
“立志”,动宾结构,其中作动词,表示“树立志向;下定决心”的 50 次;作名词,表示“坚强独立的意志”的 3 次。例如:
(1)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卷八)
(2)今人所作所为,皆缘是不去立志。若志不立,又如何去学,又如何去致知、格物中做得事。(卷一八)
(3)立志不定,如何读书?(卷一一)
(4)只患立志不坚,只恁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己。(卷一一六)
(5)今日思之:学者须以立志为本。
(卷一一八)
例(1)(2)的“立志”与下文“志不立”对文出现,“立志”是动宾结构。例(1)讲“立志”要像“饥渴之于饮食”一样,表示树立志向的愿望很强;“悠悠”表示“游荡貌;懒散不尽心貌”,因而出现了相反的效果。例(2)中的“去”是动词,这个动词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如“你自己去考虑一下”,所以“不去立志”中的“立志”是词。例(3)(4)(5)中的“立志”作名词,表示“坚强独立的意志”。例(3)中的“立志”是主语,“不定”是谓语,句意是意志不够坚定。例(4)“立志不坚”意同。例(5)“以*为本”是一种常用结构,其中的“*”应为名词性成分,故此句中的“立志”是名词。
“志立”,主谓结构,在《朱子语类》中还没有完全成词,但有明显的成词特征。例如:
(6)若志立,则无处无工夫,而何贫贱患难与夫夷狄之间哉!(卷一三)
(7)人出来恁地萎萎衰衰,恁地柔弱,亦只是志不立。志立自是奋发敢为,这气便生。志在这里,气便在这里。(卷二六)
(8)须常常自问:人人之性善,而己之性却不见其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己之身即未见其所以为尧舜者,何故?
常常自问,知所愧耻,则勇厉奋发,而志立矣。更将《孟子·告子篇》反复读之,“指不若人”之类数段,可以助人兴发必为之志。
(卷一一八)
《朱子语类》中“志不立”用例有15次,其中5例与“立志”在一句中对举使用,有1例与“志立”在一句中对举使用,说明“立志”不是一个很稳定的词,“志立”还没有完全成词。
(9)学者须是立志。今人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卷八)
(10)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卷八)
(11)今人所作所为,皆缘是不去立志。若志不立,又如何去学,又如何去致知、格物中做得事。(卷一八)
(12)人之为事,必先立志以为本,志不立则不能为得事。虽能立志,苟不能居敬以持之,此心亦泛然而无主,悠悠终日,亦只是虚言。(卷一八)
(13)这志如大将一般,指挥一出,三军皆随。只怕志不立,若能立志,气自由我使。
(卷二六)
(14)人出来恁地萎萎衰衰,恁地柔弱,亦只是志不立。志立自是奋发敢为,这气便生。志在这里,气便在这里。(卷二六)
在现代汉语中,“立志”常用,动宾结构,但只保留了动词“立定志愿”的义项;“志立”在清代还有用例,如《海公小红袍传》第二十回:“妾身亦曾与三叔、三婶道及,奈他志立甚坚,说道……”现代汉语则不单独使用。如:
(15)少年时目睹西方列强军舰在中国海区横行,立志献身保卫海疆。
(《中国历代名将》)
(16)幼小的张旭永从那时起就立志当一名眼科医生,把光明带给更多的高原人民。
(《1994 年报刊精选》)
3.两序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关。此类有1组,即:
敬畏8/畏敬22
“敬畏”,并列结构,动词,表示“既敬重又害怕”;“畏敬”,并列结构,动词,表示“既害怕又敬重”。例如:
(1)敖惰,只是一般人所为得人厌弃,不起人敬畏之心。若把敖惰做不当有,则亲爱、敬畏等也不当有。(卷一六)
(2)所敬畏莫如君父,至于当直言正谏,岂可专持敬畏而不敢言!(卷一六)
(3)仍是朋友才不如我时,便无敬畏之意,而生狎侮之心。(卷二一)
(4)亲者则亲爱之,贤者则畏敬之,不率者则贱恶之,无告者则哀矜之。(卷一六)
(5)如家人有严君焉,吾之所当畏敬者也。(卷一六)
(6)“人之其所畏敬而僻焉”,如事君固是畏敬,然“说大人则藐之”,又不甚畏敬。
(卷一六)
“敬畏”和“畏敬”意义基本一致,只是“畏”与“敬”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两个词出现得都不晚。“敬畏”如,《管子·小匡》:“是以圣王敬畏戚农。”《孙子兵法·威王问》:“畏上,敬畏上级。”“畏敬”如,《管子·明法解》:“故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敬。”《春秋繁露·郊语》:“以此见天子不可不畏敬。”但在现代汉语中,“畏敬”已不见用例,而“敬畏”则保留了下来,词性、语义都没有改变。例如:
(7)有时候,他管束不住自己,那只是因为青春与热血的激动,使他忘了控制:但在这种时候,他自有一种威严与魄力,使人敬畏。
(老舍《蜕》)
(8)即便到了后来,到了出事的那一年,我仍然有点敬畏柏老。(张炜《柏慧》)
(三)《朱子语类》只有一序,现代汉语两序共存
这类情形共有两组。根据结构、词性及意义的差异,又可分为两类。
1.两序结构不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关。此类有1组,即:
寒心3/心寒0
《朱子语类》中未见“心寒”的用例。“寒心”,使动结构,表示“戒惧,担心”“伤心或失望、痛心”和“战栗,恐惧”等。例如:
(1)今人未有所见时,直情做去,都不见得。一有所见,始觉所为多有可寒心处!
(卷一三)
(2)今有恣为不忠不孝,冒廉耻,犯条贯,非独他自身不把作差异事,有司也不把作差异事,到得乡曲邻里也不把作差异事。不知风俗如何坏到这里,可畏!某都为之寒心!
(卷一三)
(3)当时已欲杀赵丞相之家,既加以反逆,则牵联甚众,见说有三十余家皆当坐,中外寒心!(卷一三一)
“寒心”在先秦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但义项有所缩小,动词,表示“因失望而痛心”和“害怕”, 例(4)(5)(6)即是。“心寒”释为“害怕”,《汉语大词典》所引首证是清代的,即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譬则司直立朝,奸回志折;元戎当阃,逋寇心寒。”这显然太晚了。《洛阳伽蓝记》卷一:“朕睹此心寒,远投江表,泣请梁朝,誓在复耻。”《敦煌变文集新书·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四)》:“剑树刃刀霜雪白,有人见者总心寒。”现代汉语中也一直使用,主谓结构,形容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失望而痛心”,例(7)(8)即是。
(4)她辜负了我的信任,真令我寒心,从今后我还敢对谁好……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5)她只好拿出这封信看着,以便激起自己的勇敢;车内其余的东西实在使她寒心,即便不马上后悔,看久了也总会觉到无望的。
(老舍《蜕》)
(6)夜间单独走到那荒丘墓地,你能不寒心么?[3]
(7)有时候,梦里醒来,还觉得心寒。
(王朔《空中小姐》)
(8)想想可能降临的后果,令人心寒。
(张炜《柏慧》)
2.两序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同。此类有1组,即:
感伤1/伤感0
在《朱子语类》中,“伤感”未见用例。“感伤”是并列结构,形容词,表示“有所感触而悲伤”。例如:
(1)昭明、焄蒿是气之升腾,凄怆是感伤之意。(卷八七)
“感伤”最迟在汉代就已经能见到,例如《诗经·陈风·泽陂序》:“男女相悦,忧思感伤焉。”《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众夫哀悲,莫不感伤。”“伤感”要晚见一些,用例也不是很多,例如《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北魏·故司徒范阳王墓铭》:“禀性和理,率由闲素,尤好文典,雅善事功,而方年夭秀,闻见伤感。”唐传奇《霍小玉传》:“我残年向尽,见此盛衰,不胜伤感。”在现代汉语中,“伤感”和“感伤”都在使用。例如:
(2)我想了两句诗:“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你想,这情景怎不叫人伤感!
(《家》)
(3)你一直向往的那种略带伤感色调的欢快情绪,会把浓烈的现实化为淡淡的梦境。
(张贤亮《绿化树》)
(4)那时已经春暖花开了,那时我看见别人们牵着的幸福的狗们,已不再替花花的身世感伤,不再替它嫉妒它们了……
(梁晓声《冉之父》)
三
词汇的演变与发展,既受制于语言内部的各种规律,也有来自语言外部的复杂影响。同素异序词是词汇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把历代出现的同素异序词汇聚起来,分类考察它们的具体演变情形和发展路径,包括竞争与淘汰,具体分析演变与发展的各种原因并探索其规律,是极有价值的研究。本文基于现代汉语的视角,结合本文的例子,对心理状态类同素异序双音词两序留存情况提出一些已经观察到的规律性情况,供学界进一步探讨时参考。
第一,现代汉语两序留存与方言使用有关。两序并存与方言存在一定的关系,张清常先生曾经提及:“如果组成一个词的那两个字意义相近或相同的,有时可以颠倒……当然也有的是由于各地方言的关系,国语说:‘我喜欢这样做’,贵州话:‘我欢喜这样做’。”[4]我们的考察结果支持张先生的这一看法。
“欢喜”在《朱子语类》中出现6次,“喜欢”出现1次,但在现代汉语中,“欢喜”的词频远低于“喜欢”。详见下表⑤:
词条词次频率分布类 篇使用度在各类语料中的词次分布 Ⅰ Ⅱ Ⅲ Ⅳ 词次 篇数 词次 篇数 词次 篇数 词次 篇数欢喜342593 19234 1 1 1 29 17喜欢25219174 8618215 9 29 10 67 13 141 54
此表显示,“欢喜”在“剧本及日常口语材料”未出现用例,在“报刊政论文章及专著”和“科普书刊材料”这两类语料中出现词次和篇数很少,在第Ⅳ类“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词次和篇数远多于前三类。这表明,在通语语料中“喜欢”比“欢喜”的词次和词频要高得多。如从方言角度来观察,这种现象就可以获得解释。详见下表:
词条词性词义朱子门人⑥ 现代方言⑦ 姓名次数地区方言地区方言欢喜形容词快乐、高兴沈僩潘时举叶贺孙辅广徐寓黄干林夔孙胡泳11412111浙江永嘉浙江天台浙江永嘉浙江嘉兴浙江嘉兴福建福州福建三山建昌辽宁吴方言吴方言吴方言吴方言吴方言闽方言闽方言东北方言扬州、贵阳、丹阳、崇明、杭州、宁波、梅县、广州、福州、南京、娄底、南宁(平话)、雷州、海口、武汉、金华、厦门江淮方言、西南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湘方言动词喜欢、喜爱沈僩吕焘21浙江永嘉建昌辽宁吴方言华北-东北方言扬州、贵阳、丹阳、崇明、杭州、宁波、梅县、广州、福州、成都、上海、苏州、金华、南昌、东莞、厦门江淮方言、西南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喜欢形容词快乐、高兴武汉、成都、洛阳、西宁、银川、金华、南宁(平话)、上海、长沙、南昌、建瓯、万荣华北-东北方言、西北风言、西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动词喜欢、喜爱陈淳1江苏苏州吴方言哈尔滨、济南、南京、贵阳、乌鲁木齐、丹阳、温州、萍乡、黎川、于都、梅县、广州、武汉、成都、洛阳、西宁、银川、金华、南宁(平话)、绩溪、上海、长沙、南昌华北-东北方言、西北风言、西南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
从上表可看出,无论在《朱子语类》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欢喜”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南部方言中,而“喜欢”则分布较广,南北方言都在使用。这一分布情况表明,“喜欢”成为通语中的强势用语是必然的,“欢喜”的同时使用则是由方言支持的。
第二,现代汉语两序留存与词义演变有关。同素异序词的两序,词义往往相近或相关。如果词义发生变化,哪怕只有一序发生变化,两序的分工就产生了,因而就可以保留至现代汉语中。比如“安心”和“心安”。
表示“心安,心定下来”之义的“安心”虽然产生得很早,宋代之前文献中的用例并不多,《朱子语类》只出现了1次,是不是词还两说,但宋元文献中的用例已很丰富,如《春渚纪闻》卷十:“我辈穷访半生,今幸遇此,可以安心养道矣。”《陆游诗全集·道院遣兴》:“浮世不堪供把玩,安心随处是修行。”《全元杂剧·郑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天色儿初更时分,你安心宿休怨恨,我今宵怎睡稳。”《元诗选楚集·元好问〈食西瓜〉》:“从此安心师老圃,青门何处问穷通。”明代的用例则大幅度上升,原来的词义还在广泛使用,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在下便可安心与吾丈做事了。”但产生了新义。《封神演义》中的例子呈现了这种变化,例如:
(1)第六十一回:“我主下贤礼士,将军当安心为国,勿得以嫌隙自疑耳。”
(2)第八十一回:“相父且自安心,仔细调理。”
这两例中的“安心”,意思就是“心安,心定下来”。
(3)第四十二回:“收纳叛臣黄飞虎,明知欺君,安心拒敌,叛君之罪,敦大于此。”
(4)第四十回:“(魔礼红):‘……我们且不可用力攻打,只可紧困。困得他里无粮草,外无援兵,此城不攻自破矣。’礼青曰:‘贤弟言之有理。’安心困城,不觉困了两月。”
这两例中的“安心”的基本意义虽然与上面两例没有不同,但使用的语境已经显示有了“居心”的色彩,反映了该词词义变化的痕迹。
(5)第二回:“(苏护)被赦归国,不思自新,辄敢写诗午门,安心叛主,罪在不赦。”
(6)第十回:“纣王安心要杀四镇诸侯,将姬昌等本章放于龙案之上。”
(7)第三十四回:“况我一家俱系含冤负屈,又非大奸不道、安心叛逆者……”
(8)第七十六回:“安心要劫周营寨,只恐高人中道来。”
这四例就只能解释为“居心”“存心”了。在这一新的意义上,“安心”还可以分开说,如“这人安的什么心”,而“心安”就不能这样说。可见,“安心”和“心安”虽然同素异序,但其中一序发展出新的意义,自然不妨两存。
如果两序语义相近或相关,差异性不是很明显,其中一序终究会被弱化直至淘汰。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同素换序词是在复音化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的,如果表义没有明显差异,使用的人自然会做出优选,其中一序就不可避免地逐渐弱化甚至被淘汰[5]。比如“变色”和“色变”,如上文所说,其意义基本相同,但“色变”用例逐渐减少了,甚至主要出现在“谈*色变”这一固定格式中,这种表现是典型的弱化,其被淘汰也应该是迟早的事儿。
第三,现代汉语两序留存与构词能力有关。同素异序词的构成语素完全一样,只是同素在词中出现的位置不一样。语素自身的构词能力、语素所处位置的构词能力,都与两序留存现代汉语的情况密切相关。以“欢”“喜”“急”“忙”“感”“伤”六个语素为例,观察一下它们在词首、词间、词末的出现情况。详见下表⑧:
词条总计构词条数 字次单音词条数 字次多音词词首 词间 词末条数 字次 条数 字次 条数 字次欢29 5621 721 290 1 1 6 264喜39 5481 4922 390 5 11 11 98急58 7241 25235 224 4 5 18 243忙29 7161 32011 32 4 5 13 359感54 10812 6227 928 4 9 21 82伤43 4692 13217 234 3 3 21 100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欢”和“喜”处于词首位置时,构词能力基本相当;处于词末位置时,“欢”的构词能力高于“喜”。这一现象表明,“喜”和“欢”都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所以“喜欢”和“欢喜”能够两序共存;同时也表明,“喜欢”的词频高于“欢喜”,“欢喜”逐渐弱化是有原因的。“急”出现词首较多,“忙”出现在词末较多,而“忙”出现在词首无论是条数还是字次都特别少,所以“急忙”留存而“忙急”被淘汰不是没有道理的。“感”的构词能力数倍于“伤”,出现在词首也是一样的,所以“感伤”和“伤感”虽然共存于现代汉语中,但“感伤”更为常用。
“心虚”“虚心”、“心动”“动心”、“心寒”“寒心”、“心静”“静心”、“心安”“安心”等几组同素异序词,都有语素“心”;与语素“心”构成的这些同素异序词,两序都能留存于现代汉语中。对比语素“心”和其他几个相关语素的统计资料,也有启发。详见下表:
词条总计构词条数 字次单音词条数 字次多音词词首 词间 词末条数 字次 条数 字次 条数 字次心287 39631 128088 705 55 141 143 1837虚31 1351 1421 84 4 6 5 31动150 53051 46231 826 16 48 102 3969寒38 2371 5622 142 4 5 11 34静36 5561 15913 80 2 3 20 314安64 7391 6343 536 4 4 16 136
如上表所示,“心”的构词条数最多,字次仅次于“动”;“心”处于词末时构词能力最强,处于词首位置的构词能力虽弱于词末位置,但仍远强于“虚”“动”“寒”“静”“安”等语素。所以,由“心”构成的同素异序词常常两序均留存于现代汉语中,这与“心”的构词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四
“任何言语社群的语言在观察者看来总是一个繁复的信号系统。一种语言在任何时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词汇和语法习惯的稳定结构。然而这是一种错觉。每一种语言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缓慢而不断的语言演变过程”[6]。同素异序词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词汇现象,其产生、发展、留存、消亡,原因异常复杂。语素的构词能力、词汇的构词方式,词义的衍变以及语义场的演变,同义形式的竞争与替换等,这些语言内部的因素值得深究;方言通语之间的角色转换,使用频次的高低多少,文化心理的接受排斥等,这些语言外部的因素也值得全面探讨。即使同素异序词两序都留存于现代汉语之中,还有不少词并不稳定,甚至具有典型的离合词特点,如“静心”就可以说“静了心”“静下心”“天凉了,心静了”“静静心吧”等[7],这表明它们还处在缓慢的变化过程之中,最终的演变结果将会如何,其中的规律也有待于深入探索。
【 注 释 】
①如果其中一序虽在《朱子语类》或现代汉语中出现,但均未成词的,例如“意满”,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两序语义不相关,例如“感动/动感”,也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
②这是《朱子语类》中出现的用例次数,下文同。
③本文现代汉语语料均选自CCL语料库。
④“其幼者言悌”,与上文“其事君者言敬”为一句,不当引。而括号内的文字当引出,《辞源》第三版未引。
⑤本表数据源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词次:所统计语料内该词出现的次数;频率:该词出现次数占全部语料总次数的百分比;类、篇:在所有语料中,出现了几类和多少篇中;使用度:是综合词次、类、篇三方面因素,按一定的公式得出的压缩的词次。从这个数值可以看出该词在语料中的使用程度和散布情况。使用度和词次越接近,则该词的次数分布越均匀,说明该词使用面更广,否则反是。其中Ⅰ类语料为报刊政论文章及专著语料,Ⅱ类语料为科普书刊材料语料,Ⅲ类语料为剧本及日常口语材料语料,Ⅳ类语料为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语料。
⑥本表中朱子门人“地区”一列的统计资料来自冯青《朱熹语录文献语言研究》和百度百科。
⑦本表中现代方言“地区”一列的统计资料来自《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⑧构词能力这一部分的统计数据均来自《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