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动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2020-04-29陆珊珊谢敬德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4期
关键词:内瘘尿激酶乙组

陆珊珊,谢敬德

(汕尾市人民医院,广东 汕尾 516600)

动脉内瘘是保持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血管通路,血栓形成是造成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缺失的首要因素[1]。临床上常采取手术方式取栓合并重建吻合术、腔内血管形成术及带有气囊的导管取栓术予以治疗,虽有一定成效,但手术过程繁琐,机体损伤过大,存在血管破裂、损伤相关神经、破坏血管资源等风险,需要有手术经验医生支持,且加重患者经济负担[2]。而动脉内瘘血栓形成运用尿激酶局部治疗有起效快、机体损伤小、操作相对简单等优势,但尿激酶剂量、时间与操作方法尚未统一。因此本文选取该类患者实施不同剂量尿激酶作出以下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激酶剂量不同分为甲组、乙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选自本院2017.2—2020.2内收治,均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甲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30~54岁,均值(42.32±4.54)岁,乙组中男女各20例,年龄29~54岁,均值(42.13±4.35)岁,所有患者溶栓前均告知溶栓风险及术前签字,两组基线资料基本相同,有对比性(P>0.05)。

纳入标准:(1)内瘘吻合方法为:桡动脉-头静脉、桡动脉-贵要静脉、尺动脉-贵要静脉及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吻合术式为端侧吻合、侧侧吻合、端侧吻合,血栓形成部位在动脉吻合口处;(2)内瘘使用时间超过3个月;(3)触诊内瘘处无波动,听诊无杂音;(4)超声提示机体动脉内形成血栓;(5)形成血栓时间≤48 h。剔除标准:(1)合并患有肝硬化及严重肝功能障碍者;(2)凝血功能有明显障碍者;(3)处于急性期脑出血者;(4)存在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终末期者;(5)烦躁不安、谵妄,无法有效配合治疗者;(6)血压无法维持正常水平(高压维持>160 mmHg或低压维持>100 mmHg)者;(7)短期内有外伤史及手术史者。

1.2 方法

使用尿激酶溶栓前两组均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4250 iu皮下注射,两组分别在50 ml氯化钠(0.9%)中加25万U、50万U尿激酶,两组均在超声指引下采用22号留置针在离心处经吻合口流置入,在吻合口1~2 cm处穿刺,而后采用微量泵将溶栓药物平缓泵入,5 ml/h(共25 ml),另外在超声指引下采用22号留置针在离心处经吻合口流置出,穿刺与给药方法同上,溶栓途中均按摩血栓形成处,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血肿、渗血,询问患者主诉,碰触内瘘处有无血管震动,并借助听诊器观察有无血管杂音。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溶栓成功率,听诊杂音明显,触及搏动明显,超声观察血栓缩小50%以上或消失,血液流动速度>50 cm/s,溶栓后透析血流量>180 mL/min及以上则提示溶栓成功[3]。(2)比较两组出血并发症情况,包括牙龈出血、穿刺部位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溶栓成功率

乙组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溶栓成功率(n=40,%)

2.2 比较两出血并发症情况

两组并出血发症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出血并发症情况(n=40,%)

3 讨 论

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达尿毒症期,基本依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是血管通路功能良好。引发内瘘功能丧失主要由于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其因血管内膜增生及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形成狭窄、硬化及血栓,另外长期穿刺形成涡流、血管受损,且拔针后过度压迫、低血压及负重等,这些均会造成内瘘狭窄与形成血栓,而血栓形成是造成机体动脉内瘘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4]。

目前对于该病普遍采取手术取栓合并重建吻合术、腔内血管形成术及带有气囊的导管取栓术予以治疗,虽有明显成效,但手术过程繁琐,机体损伤过大,另外手术经费偏高。尿激酶由肾小管上皮组织分泌得出,是丝氨酸蛋白酶的一种,属于酸类溶血栓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血栓表层的纤溶酶,促使纤维蛋白凝块、前凝血因子V、VⅢ及纤维蛋白原降解,并阻断与凝血相关的纤维蛋白聚集物从而达到溶栓效果。采取尿激酶进行内瘘溶栓其具有操作便捷、机体创伤小且费用较低等优势[5]。经本文研究发现,乙组溶栓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且两组出血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充分证明50万U尿激酶相比当前普遍使用的25万U尿激酶效果更佳,在出血风险无明显增加情况下,更利于患者内瘘流量有效恢复。

综上所述,50万U尿激酶相比25万U尿激酶效果更显著,值得广泛借鉴应用。

猜你喜欢

内瘘尿激酶乙组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