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县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以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为例

2020-04-29

市场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平南县种养加工

覃 颖

(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28)

农业大县是指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县域。在广西,平南县是有名的农业资源大县,和所有的农业大县一样,加快发展面临一系列瓶颈制约,这是传统经济发展难题,也是平南县新时代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创新驱动力增强,绿色发展特色鲜明,效益进一步凸显,竞争力加速提升,初步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响应国家与自治区号召,平南县作为农业大县在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多年实践证明,产业融合是发挥资源优势,解决农业大县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不集约、综合效益低下、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党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转型发展在农业资源大县的具体体现。

一、平南县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一)交通区位便捷优良

平南地处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陆路距贵港市126公里,距南宁市280多公里,距广州市约400公里,南宁至广州高铁横穿平南县境,是大西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结合部,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粤港澳地区的东向最便捷通道,由公路直达南宁、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地仅需3—8小时,形成了高铁、水路、陆路交通“三位一体”快捷方便综合交通格局。比较突出的区位优势是平南县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特色种养业基础较好

平南县不仅是广西的无公害优质稻、无公害优质蔬菜、无公害优质水果基地,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县,近年来平南致力于发展特色种养,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特色种养基地,目前已有50个农业品牌获得国家注册商标。例如:平南优质稻种植面积达75万亩,其中富硒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3.3万亩,有“富硒紫香米”著名品牌;平南石硖龙眼种植面积22万亩,获广西富硒龙眼认定,通过国家富硒农产品质量监督核验中心认证,石硖龙眼核心示范区入选广西首批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首批进入广西农业品牌目录,“平南石硖龙眼”获农业部确认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并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此外,平南余甘果、“富硒百香果”、大青枣等特色水果品种丰富。养殖方面,平南连续10年评为生猪调出基地县,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瘦肉型猪基地,2018年出栏106.8万头,优质瘦肉型生猪养殖覆盖面广、质量佳;平南还有4个世界最大特种养殖基地,实验猴2万只,亚洲最大实验猴养殖基地,如按谱系纯度评价,可成为世界最大;人工养虎200头,人工养熊150头;菲牛蛭(金边蚂蝗)养殖100亩,全区最大的菲牛蛭原材料供应基地,育苗初具规模,已初步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产业融合初具规模

近年来平南县立足本地特色种养业和优势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聚焦一批理念先进、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的公司或平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致力于解决发展特色种养和优势资源开发一二三产分割、资源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取得良好开端,涌现了广西大玉余甘果有限公司、平南雄森动物大世界有限公司、广西复鑫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特色显著、注重创新、融合发展的典型市场主体代表,为平南县大范围推广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配套支撑能力持续增强

为推进平南县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特色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加强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提高生产技术及管理技术水平,提高特色种养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平南县先后制订出台了《平南县产业发展技术力量支持工作方案》《平南县龙眼产业扶贫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平南县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平南县企业上市(挂牌)奖励暂行办法》《平南县2018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优先支持特色种养产业融合和项目研发,优先解决企业产业融合难题,支持发展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不断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主要特色种养集中区和村屯都通硬化路,全县城乡道路通达能力不断增强,港口货物吞吐量也大幅度提高。

二、存在问题

平南县推进优势特色种养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探索开端阶段,推进产业融合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平南的可持续发展,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发展理念仍然落后

从根源来看,制约平南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发展理念仍然落后,各层级对国家的产业融合导向认识不足,对推进产业融合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体化认识不足,仍然停留在产业分割发展的理念层面,从而导致推进产业融合政策支持力度仍然不够,推进发展的办法仍然不多,配套支撑条件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培育的融合平台和企业仍然比较少等现象出现。

(二)产业融合仅处开端

由于发展理念仍然落后,平南产业融合仍处开端阶段。一是现有产业融合体数量少、规模小、覆盖面有限。二是产业融合体也仍处于较低层次阶段,融合广度和深度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大宗优势特色种养资源,包括石峡龙眼、优质稻、生猪等产业融合覆盖面有限,更缺乏深度,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单一的种养业,没有向第二三产业延伸,综合加工转化率低,资源利用率和效益不高。

(三)科技力量仍然较弱

科技创新力量明显不足,到2019年底,平南全县只有4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只有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县尚无科研院所,科技研发平台也较少。全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比例偏小,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低于广西平均水平。

(四)配套支撑亟待加强

一是特色种养、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配套基础设施仍不完善,技术设备落后,应急能力不足。二是对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撑力度仍然不够,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倾斜度不够,加之县级财力薄弱,财政支撑能力十分有限。

三、推进平南县产业融合发展对策路径

(一)继续扩大特色种养优势

特色种养资源优势是实现产业融合的基础,应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在规模、质量、品种、品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升发展优势。

一是进一步夯实粮食种植基础,不断提升优质稻生产能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避灾增产技术,培育超级稻、富硒优质水稻等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品种。二是继续扩大石硖龙眼种植规模,制定奖补政策,引导、培训种植户实施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开展石硖龙眼无公害化生产。加快果肉更厚、果核更小、甜度更高、含果糖量更多的“四代”石硖龙眼研发;开发反季节、错季节石硖龙眼,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一批标准化园林化果园,为开展果园休闲体验旅游打下基础。三是继续发展壮大余甘果、百香果和大青枣等特色水果种植规模,普及先进种植技术,引进新优品种,加大投入改良品种,不断提高特色水果产量、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养殖方面,一是推广先进生猪养殖、管理技术,对生猪养殖基地进行圈舍改造,加强养殖源头污粪处理和减排,配套雨污分流、沼气池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猪—沼—果—蔬—渔”的生猪循环经济模式,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加大良种引进和发展,不断提升生猪产品质量。二是不断提升特种养殖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平南特种养殖包括实验猴(食蟹猴、猕猴)、黑熊、老虎以及金边蚂蟥等,应依托龙头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根据市场和加工需要,扩大养殖规模,不断提升养殖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

(二)推进特色种养向二产延伸

发挥特色种养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一产向二产不断延伸和融合发展,大幅度提高特色种养的产品加工率、资源利用率和产业综合效益。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政策、资金投入扶持,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形成品牌和规模效应。

例如:以平南华新米业为龙头,整合全县有一定规模的优质稻加工作坊,建设优质稻加工集聚区,引导各加工主体集聚发展,开展优质大米精深加工、特色包装业务,延伸产业链;以广西红心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开展龙眼深加工,重点发展桂圆干果系列产品生产;支持重点企业研发果品保鲜、烘焙高端技术,升级平南石硤龙眼、龙眼肉系列产品自动化生产技术;鼓励广西同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已有的高端冻干技术应用于龙眼加工;培育广西大玉余甘果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发展余甘果精深加工,继续加大果醋、果酒、保健茶、饮料、果干、蜜饯、罐头、果粉等余甘果系列产品加工,研发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类余甘果新品,如余甘果面条、余甘果饼干等;同时向护肤品、化妆品、日用品等领域拓展开发,把余甘果加工产品种类在目前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三)推进特色种养三产融合

1.发展特色种养与休闲旅游

推进一二产向三产延伸,三产与一二产结合,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互为支撑,融合一体发展,不断提高特色种养资源利用率,加工转化率、效益附加最大化。充分利用特色种养资源基础,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按照现代旅游发展趋势要求,建设一批标准化、田园化、园林化特色种养区,推进特色种养园区与农业休闲体验旅游相结合,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2.推进服务业与特色种养融合发展

推动服务业与特色种养融合发展主要指发展仓储、物流、会展、销售服务等的同时,推进服务业与特色种养、加工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强化有机连接,构建产业链条,努力实现服务业与特色种养与加工的融合发展。在特色种养区,主要是生猪养殖,优质稻、石硖龙眼、百香果、余甘果种植集中区布局建设一批物流节点,打通特色种养农产品进入加工和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在加工集聚区建设仓储物流中心,满足特色种养仓储物流需要;鼓励特色种养加工龙头企业建立能够与融合发展的仓储物流体系。为扩大特色种养产品和加工产品市场影响力,树立平南特色种养产品品牌,以平南每年石硖龙眼节为抓手,适度开展平南特色种养产品展销会,利用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争取在平南设立特色种养产品展销分会,把种养、会展、销售连结起来。

3.推进技术研发向特色种养渗透融合

技术研发渗透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研发、信息服务、技能培训等渗透融合能力。鼓励区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到平南建立特色种养研发中心、工作站,发挥特色种养优势,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特色种养提供种苗、新产品开发、技术转让、科技成果转化等科研服务,推动科研向特色种养渗透,为产业服务,形成科研和产业一体发展模式,推进科技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特色种养融合体、特色种养基地、特色种养加工企业与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科技合作,建立融合体、基地、企业科学技术研发平台,开发符合自身需要的新产品、新技术,推动科技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

(四)打造特色种养重点产业融合体

推进同一融合体内部一二产与三产的深度融合。更多地依靠科技力量,基本按照“开展特色种养基地规模化、田园化建设(一产)——发展特色种养产品深加工(二产)——结合发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研发、多远销售服务等第三产业(三产)”的发展大框架,同时注重仓储物流、会展销售、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与特色种养的无缝对接融合发展,互为支撑,打造“优质稻产业融合体”、“石硖龙眼产业融合体”、“活力龚州产业融合”、“雄森动物大世界”、“菲牛蛭产业融合”等一批特色种养产业融合体。并通过示范带动全县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特色种养产业融合效益附加最大化,资源集约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生态化,产业链条一体化的“四化”发展模式。以下以“雄森动物大世界”为示例,对产业融合体打造模式进行具体解析:

以雄森集团为核心企业,构建一个集动物养殖、现代农业、酿酒工业、研发、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融合体。

第一产业:不断扩大特种养殖优势,重点建设熊、虎养殖基地项目与实验猴养殖基地项目。完善平南雄森动物大世界熊、虎特种养殖基地建设,包括动物繁殖区、驯养区、活动区、动物笼舍、动物医院区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以黑熊、老虎养殖为主,为增加特种养殖吸引力,引进狮子、长颈鹿、梅花鹿、牦牛、天鹅、锦鲤等一大批动物。

第二产业:扩大特种养殖加工,利用雄森山庄动物繁育中心年龄老化淘汰的野生动物骨骼为原料,经国家林业部门特许批准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区卫健厅等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雄森牌”系列优质保健养生酒,并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八年醇酿补骨酒、六年醇酿补骨酒、叁年醇酿补骨酒、金装补骨酒以及护骨木瓜酒等产品,着重打造“富贵醇”、“七里洞藏”等酒文化品牌。

第三产业:打造雄森动物大世界特色旅游区,充分利用雄森生物科技园的动物饲养、酿酒工业、现代农业、生态养殖等资源优势,建设集野生动物观赏、梦幻剧场、主题度假酒店、特产一条街、水上乐园、生态采摘体验、农家乐于一体的大型“吃住行、游乐购”综合性特色旅游区。加快推进一批主要特色项目,建设7.6公里地下可行车酒窖,雄森“七里酒洞”、酒文化博物馆等工业旅游项目;建设百兽幼儿园、大象馆、黑熊馆、猴乐园等珍奇动物观赏区等珍奇动物观光型旅游项目;建设富硒农产业休闲旅游基地、特色农家乐园、水上乐园、演艺剧场中心、老虎主题度假酒店等休闲度假娱乐型旅游项目。

图1.雄森动物大世界产业融合示意图

(五)规划特色种养加工集聚区建设

为推进特色种养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平南特色的广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特色种养的加工环节十分重要,是承担提升一产延伸三产的载体和平台,具有承上启下的产业功能,规划建设意义十分重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未来几年在全区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平南是农业大县,特色种养资源独具优势,应该成为广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之一,这是平南推进特色种养产业融合的需要,也是平南破解农业大县发展瓶颈,实现强农之路、强县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根据平南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分布情况,以及各类农产品加工原料来源半径要求,平南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集聚区规划以“一区多基地”模式建设。即:平南现代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包括若干加工基地:优质稻食品加工基地、石硖龙眼加工基地、其他特色优质水果加工基地、优质生猪屠宰加工基地、特色养殖加工基地等,分别布局在特色种养基地或集中区适宜位置。

加快特色产品加工区规划,尽快确定各建设基地用地范围和用地规模,开展土地收储重用或租用,尽快完成各基地建设各种前期工作。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扩大资金融资渠道,按照轻重缓急需要开展一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一定开发规模,争取成为自治区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出台激励政策,吸引一批重点加工龙头企业进区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依托集聚区以可复制的成功模式带动辐射同类小微企业进入基地发展壮大,打造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全县域内产业集聚加快成型。到2021年,初步形成以优质稻、石硖龙眼加工为主,特色水果、特种养殖、生猪加工为配套的特色种养加工业格局,为建设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六)不断提升科技总体能力

1.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与财税支持力度,根据科技研发与科技创新重点建设任务的实际需求,在科技研究平台建设、技术创新研发和产业融合、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方面合理给予财力适度倾斜和优先保障。在保持现有科技经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设立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基金。积极探索引导企业加强研发创新的支持政策,设立重大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研发补助等方式,支持符合产业融合、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创新,设立县本级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企业研发活动。

2.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以智力投入、技术转移、团队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开展多层次产学研合作;实行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步伐,建设一批特色种养产业融合科研平台。

3.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科技创新推动特色种养产业融合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落实人才奖励措施,加大津贴资助力度,推行所得税减免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为人才的就医、待遇、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创业创新等方面提供保障支撑,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以项目引人才,靠平台吸人才。加强本地科研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科研事业单位选送具有较好基础的科研人才到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深造,有针对性的培养建设一支永远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建设,适当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强化内涵发展,打造对应特色专业,建立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纽带、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社会化、开放式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平南县种养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广西南平:“检察+妇联”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广西:平南县获“中国石硖龙眼之乡”称号
你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