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链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分析

2020-04-29

市场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成果公众主体

苏 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绿色技术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新趋势。一方面,可以看到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具体表现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绿色技术交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节能环保技术持续推广,自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然而,我国绿色发展依然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攻关期,需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缩小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与生态环境现状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关于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即“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一、绿色技术创新链及其构成

(一)绿色技术的内涵

绿色技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绿色技术创新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为推动末端技术发展,相继提出了许多技术与环境交叉的概念。欧盟认为绿色技术是尽量减轻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浪费的技术、工艺及产品。国外学者Brawn和Wield(1994)将绿色技术定义为“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从此,有关于绿色技术概念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展丰富的过程,广义上的绿色技术是指一切可以善环境、保护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

(二)创新链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连续进行、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的系统过程,因此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新链这一概念也是用来描述某个过程的。第一,创新链由许多功能节点组成。这些功能节点即包括直接发挥作用的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也包括间接辅助创新行为的投资机构、咨询中介、律师事务所、技术交易平台等。第二,创新链的核心功能节点是特定产业中的创新主体,通常是企业。这是因为相较链条中的其他主体,企业的自由度更大。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情况自主确定创新的领域和目标,自主选择创新的方式和渠道,自主把握创新的方向和进度,是创新链的掌舵者。第三,创新链更加强调各主体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协同作用。处于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各主体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因为共同的创新目标,即实现该产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共享信息、调配资源、优化流程,这样可以最大化缩减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第四,创新链发挥作用还需要借助一定外力,比如人员、资金、信息、机器、材料等物质因素和政府政策、体制机制等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创新链是多个主体为了共同的创新目标,在核心主体的带动下,通过分工协作、彼此联动和互补优化,运用多种内部资源和外部力量实现知识经济化和创新系统化的完整流程链条。

(三)绿色技术创新链的构成

由于创新链涉及到多个主体、部门、流程、产品,加上各主体相互影响,各部门不断博弈,各流程彼此交错,各产品层出不穷,因此一条完整创新链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另一方面,考虑到绿色技术具有强大的外部性,绿色技术的创新链具有更高的不确定性。本文分别从均衡视角和价值视角对绿色技术创新链进行梳理说明,并尝试在两视角之间进行转换。

图1 绿色技术创新链的构成

如图1左半部分所示,从市场均衡的视角来看,企业B对于绿色技术的需求主要由公众A1和政府A2两个主体提出。政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公众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共同对企业提出了绿色技术的需求,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配额限制、税收调节等政策和广泛宣传绿色环保等方式对公众产生引导作用,提升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主观意愿,从而间接地影响企业对绿色技术的需求。需求形成后,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情况,分别和技术交易市场C1、高校科研院所C2、中介服务机构C3和金融投资机构C4洽谈协商进一步合作。一方面,企业和各主体不断地进行上下游之间的沟通交流。具体来说,高校和科研院所为绿色技术的产生提供人力资本、知识积累与创新,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技术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技术交易市场则是企业与上述主体的纽带和平台,现有技术的产权转移、新技术的成果转化都需要在技术交易市场中完成。另一方面,同一层级C内部也在不断地联动反馈,通过彼此之间的有效协作,可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绿色技术质量。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精诚合作,企业D最终可以获得符合其需求的绿色技术及相关产品,并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和商业模式将其出售给处于创新链末端的公众E。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体验,公众对于绿色技术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即产品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变,这就反过来对企业B的绿色技术需求产生了影响。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市场均衡视角的创新链是以公众和政府为起点,以公众为终点的闭合循环流程链条。

需要说明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企业B和企业D不是同一个企业,因此C层级的各个主体不仅需要负责绿色技术的研发,还需要承担后续转化创新成果等工作。有时,B和D从属同一大型企业的不同部门(例如研发部门和制造部门),由于企业内部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绿色技术创新链的形成会更多地偏向企业内部的合作,C层级会加入企业的相关部门(例如法律部门、金融部门等),而处于C层级的外部主体会稍显暗淡。然而从整体来看,C层级的重要性仍然值得重点关注。事实上,技术创新过程中各主体的互动难以简单描述,绿色技术作为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对象更是日新月异,要将创新链中C层级各主体的博弈和协作过程都清楚呈现出来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或者说,C层级本身是一个黑箱,我们无法深入研究内部的结构,但是可以就其输入和输出关系总结一些规律,因为无论如何,绿色技术从企业B经过层级C到达企业D的过程,也是绿色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过程,是实现了知识创新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

图1右半部分展示出价值视角下的创新链,绿色技术一般需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设计、产业化生产等步骤,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上游环节生产的创新商品(包含知识、技术、专利、产品等)会成为下游环节创新的来源和基础,下游的创新过程也会对上游的“产出”进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优化。作为创新链起点的基础研究通常是在政府组织引导下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的知识创新,是在企业对绿色技术产生需求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基础科学创新。当企业对绿色技术产生具体需求后,才会确定接下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方向,从而孵化出绿色技术。新的绿色技术出现之后,就进入成果转化阶段,就企业而言需要考虑如何将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产品中,从而充分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价值。这个阶段除了单纯的产品创新(包括改良性创新),还包括为适应市场环境而做出的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前者主要依靠技术人员,后者则取决于企业家的专业素质和判断力。

从价值视角分析绿色技术创新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创新的外部性逐渐减弱,创新的经济效益逐渐收敛。基础研究作为绿色技术创新链的源头,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基础研究覆盖的范围是全社会而非某一领域,更不是具体企业或者个人,因此鲜少有投资者会选择该阶段投资,这就决定了基础研究的主要资金支持是政府,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是由于这二者的目标往往是创造学术成果,与追求盈利的企业并不相同,所以可以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基础研究。随着创新链向下游移动,作为创新目标的绿色技术越来越具象化,该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聚集到企业,因此不论是企业本身还是外部投资机构,几乎都会在创新链的下游阶段投资,以充分降低风险并获取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创新链中游就需要格外关注,从绿色技术的研发到成果转化是实现知识创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关键环节,而政府和企业在该阶段权责并不明晰,从而导致创新链中游各环节并不通畅。

二、绿色技术供需机制

从均衡视角来看,绿色技术创新的核心是通过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最大化地实现外部性内在化,使绿色技术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具体包含三层供需关系: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社会需求和现实供给、绿色技术自身的需求和供给、绿色技术的创新需求和科研供给。

(一)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社会需求和现实供给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取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造成了公众对生态环境的社会需求和现实供给之间的矛盾,对不同主体均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生态环境需求对企业的环保提出了新要求。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最直接,影响程度也最大。短期来看,使用绿色技术有可能会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是长期来看会促进企业运用绿色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因此,公众的生态环境需求要求企业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保护中担当主体责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第二,生态环境需求对政府发展绿色技术提出了的新要求。由于绿色技术具有外部性,需要政府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绿色技术,重点发展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满足生态环境的需求。第三,生态环境需求对公众的消费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消费模式追求消费数量的无节制的增加,从而本质上是属于资源耗费型的消费模式,无视资源的节约、回收和再生利用,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所以破坏生态平衡,是非持续的消费。绿色消费理念则完全相反,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技术自身的需求和供给

由于绿色技术存在外部性,具有技术市场需求不足、供给不足、推广动力不足的特点,导致了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存在矛盾。首先,从绿色技术需求角度来看,使用绿色技术短期内不能给带来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有可能还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成本,导致了绿色技术的市场需求不足。其次,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来看,由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较大,风险较高,并且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由于绿色技术具有动态性的特点,随着技术进步,绿色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也造成了技术研发的风险性很大。所以,企业很少进行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投入,绿色技术的研发动力不足,造成了绿色技术的市场供给不足。再次,由于绿色技术具有投资大、风险高、经济收益短期不明显的特点,决定了传统金融难以对其提供主要的融资支持,造成了绿色技术的金融支持不足。最后,绿色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也会导致绿色技术的推广不足。

(三)绿色技术的创新需求和科研供给

一般而言,技术创新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科学发现,产学研合作是推进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能够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从绿色技术的科研供给和创新需求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绿色技术的创新需求和科研供给之间的链条没有打通,没有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科研不能很好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此外,与单纯科研追求不同,绿色技术创新不仅需要绿色技术的突破,更加重视技术创新的应用,从技术的研发到产品化、产业化的一体化过程,而我国当前的科研体制设计不能满足市场考验,因而部分科研成果成果只能停留在论文发表或实验室阶段,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三、绿色技术研发机制

绿色技术研发过程是指在由基础研究产生的知识创新基础之上进行相关应用研究,进而孵化出新技术新工艺的过程。基础研究作为研发起点,产生的创新成果会对现有生产方法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改变技术主体之间的关系甚至创造出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是创新链后续所有节点的源头。之后的应用研究是建立在基础研究的成果和现有市场条件之上,其产出形式通常是改良性的技术,可以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基础,也可以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流程,该阶段成果后续可能会带来很多原有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的诞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因此通畅运行的研发机制有助于增强绿色技术市场的活力和潜力。然而,由于创新目标不明晰、创新投资规模大、创新风险难预估、创新收益回报慢等特点,导致绿色技术的研发进展缓慢,究其根本原因是技术研发的强外部性,研发成本难以全部体现,绿色技术表现更为突出。

显而易见的是,知识资本在基础研究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而后续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阶段则加大了对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投入。然而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在技术领域的人力资本只是知识资本的一种载体,金融资本的引导性投资也是为了吸引人力资本或者是被知识资本吸引来的,因此在技术的整个研发阶段,知识资本是最重要的投入。为保证知识资本存量、吸引更多增量,不但需要企业的研发投入,还需要政府的投入。正如上文所述,知识具有溢出性,由知识孵化出的技术也具有溢出性,研发阶段的资本边际生产率呈现递增效果,形成强大的正外部效应,通常研发成本基本仅显示费用成本,并未将后续带来的社会效益包含在内,导致绿色技术的研发成本被低估。另一方面,由于绿色技术的动态性,绿色技术研发也随之具有高风险性,私人投资纷纷望而却步,而这种风险在因为投资所限导致绿色技术研发被迫停止的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因此绿色技术的研发成本还需要将合理量化的研发风险考虑在内。综合来看,绿色技术的研发成本需要包含三部分:会计账簿上记录的费用成本、知识溢出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和对研发过程进行的风险补偿,甚至还可能包括绿色技术创新所形成的生态效益。无论如何,仅用会计标准核算绿色技术研发成本的方法是不全面的,会对研发人员和投资者的主观意愿和研发过程产生负面影响。

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成果转化起于知识生产,终于生产力形成,即创新链条中的所有环节都可以称之为技术成果转化;狭义的成果转化则集中在创新链的末端,侧重应用技术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化。从价值视角来看,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处于创新链的末端,指随着知识流动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成果转化是实现知识经济化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研发出的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效率和效果,关系着整个创新链能否最终形成经济效益。当前绿色技术化机制并没有理顺,模糊不清的模式和作用机理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绿色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动力不足。从企业的角度看,对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预期效用最大化(一般也是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实现顺利高效转化的必要前提和主要目标,因此需要处理好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目前我国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完善,无法科学合理地确定成果转化的受益主体、分配比例和分配方式,在这种现实条件下,一般技术成果转化普遍都会遇到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绿色技术由于复杂多变,其利益分配问题更加突出,直接导致了绿色技术企业与研发机构的合作意愿不强,更倾向于自己内部研发转化。从高校、科研院所的角度看,与绿色技术企业的合作并不能有效激励其工作。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将论文、专著、立项数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成为科研人员的晋升主要条件,因此形成了“重立项、重产出、轻转化”的科研氛围。科研人员在前期课题申请和中期项目进行过程中充满主动性,而看到论文、报告等书面产出后就以此结项,对其后续能否顺利转化、是否能够带来显示经济效益并不重视,甚至会认为对技术成果转化的跟进会分散精力产生抵触情绪。综合双方来看,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缺乏科学可行的利益分配方案,对追求学术产出的科研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此双方对绿色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合作并无较高热情。

另一方面,绿色技术企业和需求之间衔接不够。首先,公众的生态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急功近利让人们忽视绿色技术创新,即使已经有了成熟的技术,但是公众对推广和使用绿色技术也缺乏动力。其次,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当前我国以财税、投融资为代表的经济手段对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激励效果一般,税收减免力度不足,项目投资也大都为临时性拨款,没有形成稳定的投资机制。最后,大多数企业忽视了绿色技术创新潜在的长期收益及巨大的发展空间,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往往也是为了获得政府的优惠条件,并没有真正贴近人们的现实环保需求,导致绿色技术被迫停止在技术开发阶段,没有转化应用,创新链的中下游运行不通畅,无法让公众享受到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果。

五、结论及建议

由于绿色技术具有生态效益,因此绿色技术创新比传统的技术创新具有更加强大的外部性,且在创新链的各个环节不断叠加,作用机制更加复杂,影响范围也更为广泛。但从本质而言,绿色技术的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均衡是核心问题。为尽可能地降低绿色技术外部性,充分激发各主体的对于绿色技术研发和使用的动力,政府应该作为引领者完善引导机制和监管机制,积极弥补市场失灵。结合本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一心逐利的传统观念,主动承担起绿色技术革命赋予的社会责任,进行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形成从开发、生产、处理、营销到回收利用的完整绿色供应链,增加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培养绿色技术研发队伍,建立绿色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商业化应用。

第二,改变公众落后观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绿色发展是大家的事业,涉及社会公众,群众基础是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府需要向公众宣传绿色技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强调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公众也需要发挥群众力量,广泛地参与到绿色技术的推广活动中,为绿色技术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第三,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各环节,健全市场激励机制。重点考虑三方面工作:一是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促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二是加快构建绿色技术信息服务体系,提高绿色技术配套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进程。

猜你喜欢

成果公众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验收成果
公众号5月热榜
工大成果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