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2020-04-28徐儒东
徐儒东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公共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仍然是社会发展以及保证人民利益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公共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需要相关部门以及施工企业加强重视,针对公共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进行及时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
关键词: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现状;对策
公共建筑作为国民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进步对应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二者相互衬托、相互支持。正因如此公共建筑才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公共建筑本身的管理能力。国内建筑工程的特征是复杂、规模大、起步早,种种因素对施工人员素质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伴随着国内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单位必须予以内部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更多的重视。施工单位必须应用不同技艺保障生产安全性、稳定性与质量。
1 概述公共建筑项目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同时也发展了公共建筑项目,突出了公共建筑项目的社会地位,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同时还可以改善城市整体的面貌。公共建筑项目具有公益性和公共性,大众对于公共建筑项目具有使用权。公共建筑项目类型也非常多,包括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以及旅游建筑等,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一般要达到20000平方米以上,因为总体占地面积比较大,资源消耗情况比较多。公共建筑项目主要是利用公共资源,可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这也是公共建筑项目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因此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根据公共需求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利用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2 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现状
2.1 缺乏完善的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制度
在整个的公共建筑项目来说,安全管理是整个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安全管理问题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他不仅仅是关乎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更是关乎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部分,他的影响力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都得到重要的体现。安全管理在社会中的重要程度被大家所共识,而他在公共建筑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很多公司所忽视。其实,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在现代社会受到安全管理缺失的限制太多了,很多时候安全管理已近成为限制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些企业,由于对于管理的不重视,往往会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一些企业往往由于单纯的想要节约成本,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管理,例如一些企业并没有做好安全防护的问题,还有相关的功能工作人员都缺乏易懂的安全意识,而这些安全问题往往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2 人员素质问题
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到公共建筑合理性、有效性。可从当前的情形来看,国内高校建筑专业所培育的人才通常仅仅只具备技术层面的素养而不具备管理方面的能力。很多管理人员都没有经历过统一、完整的管理培训,所以管理人员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管理水平,而这一现象对于项目安全、进度、质量的影响显然是非常突出的。施工人员大多为务工人员,这类人员流动性突出,无法统一管理。不同工作人员有着不同责任心、技术水平与施工经验,因此很难做到整体管理水平的稳定与统一。
2.3 公共建筑建设所需材料不合格
在的公共建筑施工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部分供应商为了能够从中牟取暴利,常情况下会将职工材料以次充好。公共建筑建设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如果存在質量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职工中最后建设的质量,在以往出现的质量问题,比如以前新闻报道上说出现的上海楼房倒塌的事件以及河南省郑州市出现的楼脆脆事件,都是因为工程建设施工材料不达标导致的,可想而知,公共建筑在具体建设的过程当中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会出现多么可怕的后果,而且在工程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并不只是单一的种类,往往是多种混合的,比如工程在建设过程当中经常使用到的混凝土,就是要水泥、沙子、骨料等混合物形成的,如果其中一项施工材料的质量不标准会导致整个混凝土施工材料不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当然出现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使用的情况不仅仅是因为供应商的问题,也和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相关负责人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3 公共建筑项目的管理对策
3.1 加强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
想要实现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良好运行和管理,首先就是要加强企业对于公共建筑的重视,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安全。很多时候,由于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但是忽视安全管理的相关过程,所以要求我们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部分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应我国目前经济体制下满足建筑企业的基本发展需求。在实际的作业中出现问题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建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执行必须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来保证,因此要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就需要将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制定或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相关人力资源方面的制度,通过合理的筛选机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使更加专业的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并激励其发挥专业性优势,从而使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对于现有的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培训教育的方式,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技术,培养其职业素养,确保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能够做到科学管理。企业还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定期开展研讨会,外出学习参观等,从而达到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目的。
3.3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在公共建筑具体建设的过程当中,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重视。首先需要根据公共建筑的施工图纸,合理的选择施工材料的供应商以及施工材料的数量,同时需要与供应商协商好施工材料的相关程序,有效保证公共建筑在具体建设过程当中施工材料的质量。其次,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还需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有效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工程建设的标准,在检验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施工材料,不能给予使用。
4 结语
作为快速发展产业,公共建筑在面对社会发展的同时,有必要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产业革命与发展。公共建筑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要求、新的需要。作为有着复杂系统的管理过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不断的尝试、学习与总结,在社会各界的协同支持下,提高行业发展速度与管理水平,为人们提供性能更好的公共建筑。
参考文献:
[1]张成,张丽丽.加强建筑项目管理,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益[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31):265.
[2]王勇魏.公共建筑管理现状及其控制措施分析[J].工业c,2019,(54):64-64.
[3]余前明.公共建筑管理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1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