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2020-04-28王奕飞
【摘 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梳理与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是实施融合教育的前提,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树人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及形成的学习范式,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人课程体系;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90-0046-02
【作者简介】王奕飞,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131)校长,高级教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和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的任务,要求在国家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同时指出一些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在校园落地生根,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以“树人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开展了实践探索。
一、梳理与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学校依据《意见》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分为“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
核心思想理念。《意见》中明确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参考张岂之教授总结的“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12个方面的思想。
中华传统美德。《意见》中强调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等。
中华人文精神。《意见》强调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
梳理与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需要整合、细化、深化,需要阐述时代价值。这些工作由学校语文学科部协同政治、历史等学科部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文选》(下文简称《文选》)完成。《文选》分“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部分,以凝练的成语文化形式,梳理、整合源头文献,对难点做注解,然后解读精华,作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师生成长的阐释。
二、建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树人课程体系
唯有重构学校课程深入开展融合教育,才能实现教育部《纲要》“三个全覆盖(学科课程、教学环节、教育人群)”的要求,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在课堂有效落实。
1.学科渗透。
与国家课程教学相融合,突出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文科类科目,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引用《文选》内容拓展、深入,提炼符合当今时代的思想观点,并作出当代性的阐释;数理类科目,在课堂导入、情景创设、问题探究等方面积极开展融合教育的探索,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探究动机、增添人文情趣;艺体类科目,则突出中华戏曲、书画以及中华武术等的融入。
2.综合实践活动。
侧重将融合教育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实践活动。与入学教育、科技创新节、文化艺术节、体育健康节相结合开展单元主题活动;结合学校树人广场树阵、教室连廊、校园景观石成语所展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美德和人文精神,以研究性学习、创新大赛、动漫制作等形式,开展探究、体验、制作等社团活动。在连接三栋教学楼的长廊,我们从中国古典诗文中精选40条成语,分“温良恭俭让,礼义仁智信”10个方面,解读其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校本课程。
学校的特色课程、通识专题是国家课程融合教育的补充。特色课程,主要依托江苏省中华成语文化课程基地,开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语文化课程群建设;依托江苏省生命健康实践课程基地,开设中华传统医理文化课程,引领学生理解与领悟中医文化。文化通识专题,主要根据《纲要》《意见》要求,侧重选择“中国节日、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华艺术、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三、探索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学习范式
学校在融合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行合一,形成“探源、辨义、明用”的学习范式。各学科部研制《融合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汇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的教学设计和优秀课例》,探索并形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落地生根”的具有本学科特色的学习范式,切实改变学校传统文化教学中重知识、轻体验、少运用的现象,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领悟精髓,始终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
通过“树人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学校深入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教师队伍。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在校园落地生根,学生不断厚积文化素养,对学业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