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高校创业教育的校际协同与课程设置
2020-04-28肖洋
摘 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统筹与校际合作视野,能够改变传统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向思维,有助于强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塑造的内在关联。文章以“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为基础,分析了丹麦高校在推动校际创业教育合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与课程设置,梳理了相关高校在提升学生创业效益、造福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该项目采用国际公认的丰度循环框架作为推动可持续创业的运作方法,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理论工具纳入到3个北极国家的5所高校创业教育项目中。
关键词:创业教育 北极 丹麦
一、“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
项目概述
创业是经济增长、就业、创新和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自2017年初以来,3个北极国家的5所高校一直致力于推动“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Promoting Sustainabl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Arctic)项目。该项目受到北欧部长理事会(Nordic Minister Council)、格陵兰银行基金(Bank of Greenland Fund)和蓝色星球基金(Knud H?覬jgaards Fund)的资助,以2017-2020年为建设周期,为北极国家校际创业教育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合作高校包括丹麦的格陵兰大学、法罗群岛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冰岛的阿克雷里大学,美国的大西洋学院,这些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范围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应用等相关学科。
(一)目标
“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回应了如何将高校创业教育融入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该项目从人类安全、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激发北极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潜能,助力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提供了校际创业教育合作的实践路径,提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大学课程与企业发展规划中[1]。该项目通过实施“创业教育计划”(Educ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Programs)进行能力建设,关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创业计划。参与该项目的大学生有望获得高度专业化技能、创新思维和强大的创业动力,他们致力于本土创业和环境保护,为北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实质性贡献。
该项目融合了社会发展、环境承载、经济效益三个要素,构建了丰度循环框架(Abundance Cycle Framework)(见图1),即实现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生态循环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过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该框架的指引下,项目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培训北极国家高校教师,使其能够根据丰度循环框架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教学和培训;二是为北极国家高校学生设计和实施可持续的创业教育课程;三是在北极国家高校中传播可持续的创业教育的教学和培训模型。
(二)推进思路
丹麦技术大学和大西洋学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发达的创业教育体系、大量的高水平科研人员,以及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商界支持,而格陵兰岛大学、法罗群岛大学和阿克雷里大学则面临着小型化社会的挑战,它们对创业教育的支持能力有限。“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的推进思路是:将丹麦技术大学和大西洋学院的学术知识及创业教育经验推广到法罗群岛大学和格陵兰大学,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学术交流与师资培训,鼓励大学生进行本土化创业实践[2]。例如,丹麦技术大学一直从事有关气候、采矿业、渔业、海洋学、电信、环境方面的国际研究,并在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创新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3]。丹麦技术大学与格陵兰大学进行大学生创业合作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名为“极地工程学”(Polar Engineering)的计划,并提供了三条创新创业思路:一是地球观测技术、测绘和导航,二是北极地区基础设施的设计和运营,三是北极地区船舶和海岸基础设施运营。参与该计划的学生来自格陵兰岛、冰岛、美國,极地工程学的知识由此被传播到了更多北极国家。
(三)进展状况
“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的顺利推行,需要师资培训和课程设计作为支撑和保障。2017-2018年,“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根据丰度循环框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北极地区的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教授、培训和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和能力。项目合作高校为全体教师、高年级学生、专业创新改革的推动者和企业孵化器举办了集中的研讨会[4],重点关注为学生开发和实施可持续的创业教育课程。“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逐渐获得参加北极圈大会和北极圈论坛①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即该项目的成员高校,受到各自所在国家政府部门及企业的资助,使该项目从校际层面发展至半官方层面,提升其影响力。
2019-2020年,该项目的发展及规划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开发、实施并评估至少4门大学创业教育试点课程;二是继续借助北极圈大会和北极圈论坛等产学融合平台,向北欧企业推介人才;三是推广项目经验至其他北极国家的大学;四是培养数十名能够将丰度循环框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的优秀教师,以支持遍布西北欧国家的约100多个北极地区创业教育计划;五是在国际研讨会上推介创业教育计划并推广创业成果。
二、丹麦高校参与“北极地区可持续的
学生创业”项目的实践
(一)丹麦技术大学的实践
丹麦技术大学将校际联合人才培养与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基础,该校的教研活动也为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2018年,丹麦技术大学协助格陵兰大学北极技术中心(Arctic Technology Center)培养了100名北极工程师,他们大多数任职于格陵兰当地企业。丹麦技术大学天空实验室(Skylab)是该大学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创业中心。天空实验室一直专注于学生创新,占地5000平方米,能够提供跨学科研讨会、实验室、孵化和办公空间、灵活的合作和活动空间[5]。天空实验室创业教育始终以合作伙伴为中心,其中校际交流项目就在EuroTech、Nordic Five Tech、EUXCEL等北欧著名企业举行,这也使得丹麦技术大学天空实验室成为产—学—研全面融合的世界一流研创中心,也是各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海外调研目的地②[6]。当前,天空实验室倾向于三种类型的学生创新:一是为足够成熟的创业项目提供业务发展、筹款、公司创建、团队建设、国际化和沟通方面的帮助;二是由天空实验室参与主持、共同创建和指导跨校创业课程;三是通过案例竞赛、黑客马拉松(Hackathon)等创新项目,促使学生和研究人员进行线上与线下交流。[7]
丹麦技术大学凭借其传统的重商主义精神与一百余年的学术底蕴,为与其他高校合作开发适合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丹麦技术大学的核心战略任务之一是,通过与工业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合作,向社会传播知识和技术。创业教育是丹麦技术大学推动校企融合的重点之一,通过课程和联合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产生的创意服务企业或创立新的企业。2017年,在“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的资助下,丹麦技术大学已经有152名学生成立50家初创企业,并采用了天空实验室的服务,有27家公司获得了天空实验室基金会给予的2万欧元资助。43个学生团队加入了天空实验室的各类创业培育计划,如“天空实验室灵感”(Skylab Ignite)和“欧洲风险投资计划”(European Venture Programme)[8]。天空实验室举办了4届黑客马拉松、2场“让我们共同行动”的社交创新活动,以及“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食物”的学生方案竞赛,共计260多名学生参与了上述活动。受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启发,天空实验室的学生将创业思路聚集在北极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上。2018年春季学期,由来自丹麦本土和法罗群岛的学生创办的企业“北极农垦”(Arctic Grow),借助天空实验室的创业培育计划,利用集装箱在北极地区种植作物的农业科技向格陵兰提供援助。学生在为北极农垦工作的同时,不仅获得了在北极地区种植农产品的技术经验,而且积累了创业计划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经验。[9]
丹麦技术大学与北极国家多家企业保持学生实习项目的合作,这为学生提供了在北极国家经营企业的机遇及应对挑战的知识,此外,学生也会根据实习经验撰写论文。在学生与企业合作方面,丹麦技术大学开设的“激励创业精神”(Hardtech Entrepreneurship)实践课程传授了知识产权转移等相关法律知识,有助于学生团队创新创业成果在企业层面实现转化。
(二)格陵兰大学的实践
格陵兰大学在2018年春季学期开设了2门跨学科课程,均为本科生和硕士生课程:第一门课程是“可持续创业I”(授课时间为2月5日至3月23日),第二门课程是“可持续创业II”(授课时间为4月3日至6月18日)。“可持续创业I”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理论洞察能力以及在前期创意阶段和可持续创业计划中的实践经验。“可持续创业II”课程以“可持续创业I”为基础,旨在让学生与利益相关者保持切实联系,能够进行可持续的创业实践。两门课程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行动研究过程(Action Research Process):在介绍了第一门课程的核心理论、概念和方法之后,学生根据兴趣及经验,组建跨學科团队,合作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社会地理环境及工作环境。在这里,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并与相关企业和原住民社区一起改进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10]。完成实地考察后,团队成员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丰度循环框架激发、指导和构建可持续的创业蓝图。目前,已有20名学生参加了这2门课程,共组建了5个团队,学生们对创新理论和实践的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结识了当地的利益攸关方,以创建具有可行性的项目,并验证项目的假设、实施过程和结果。该项目的另一个积极影响是加强了当地社区与大学之间的联系,这可以作为未来项目合作的起点。此外,格陵兰大学还在欧洲创新技术研究所(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 Technology)的帮助下,开设了“北极矿产资源”等国际硕士研究生课程和“渔业技术”本科生课程。[11]
(三)法罗群岛大学的实践
法罗群岛大学开发了三种类型的创业课程。第一类课程,重点讲授创业教育的教学法,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自主设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互动关系。包括三个各有侧重的部分:其一,教师主导,开展基于不同主题和理论框架的学术文献选读与案例研讨,该部分占比50%;其二,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筹办与利益相关者的研讨会,占比25%;其三,学生组队或单独与公众开展交流实践(该部分占比25%),主要交流方式包括线上、线下两类,如写博客、个人广播、公共演讲、张贴宣传海报等。教师全程指导学生,以确保实践内容符合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二类课程,向可持续性社会过渡——“绿色学生之家”实践课程,学生参与政府的旧城建筑物的环保化改造项目,即参与老城区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改造。“绿色学生之家”是法罗群岛大学所属的一栋老建筑,曾是20世纪60年代旧城区改造项目的一部分,现作为大学生参与旧城房屋环保化改造项目的实验室。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旧城建筑物的环保型改造,推动城市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法罗群岛的大学生与来自其他高校、市政部门、建筑师、企业、当地社区的代表一起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学生的成果包括建立一个共生系统和一个自动堆肥器,实现蔬菜种植,以及垃圾回收。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需公开项目进展和过程,与指导教师和利益相关者及时沟通,以获得教师的全程辅导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第三类课程是公共治理的学术培养课程。培养学生参与公共事务过程中的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此类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商会议中,并鼓励他们成为当地社区的绿色变革推动者。例如,在参加为期3天的北极圈会议前,学生需要提前参加1天的强化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北极国家科学外交的专业知识培训,还包括在北极圈会议“绿色增长对话”(Green Increase Dialogue)环节的现场沟通能力培训。[12]
此外,从2018年秋季开始,法罗群岛大学开设了一个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试点课程③。该课程是10学分的创新创业公选课,面向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校外参与者,旨在为学生参与绿色能源创业项目和生态循环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机会,让学生与来自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团体的利益相关者会面,尽可能提升该实验性课程对“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撑成效。根据法罗群岛大学提供的核心理念和书目清单,该试点课程以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丰度循环框架为指导原则。授课内容包括法罗群岛大学科技学院的能源工程学、生物生态学本科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核心。
三、结论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高校创业教育更多关注创业思维的培养与专业技能的本土转化,产教融合是各国高等教育嵌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发展趋势。丹麦高校的创业教育实践表明:丰度循环框架是一种推动大学生可持续创业的有效理论和实践方法,教师和学生可以借此将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创业实践。要实现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创业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唯有通过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充分了解环境和资金承载度,加大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才可提升学生创业的可持续性。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统筹与校际合作视野,能够改变传统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向思维,有助于强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塑造的内在关联。
注释:
①指分别于2017年10月13-15日和2018年10月19-21日召开的雷克雅未克北极圈大会(Arctic Circle Assembly)以及于2018年5月8-9日召开的法罗群岛北极圈论坛(Arctic Circle Forum)。
②2017年,接待100个调研团队,其中50%来自18个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比利时、奥地利、波兰、印度、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南非、巴西。
③由于前三类课程是固定的成熟课程,而此试点课程的教学效果还不稳定,故不作为独立的一类。
参考文献:
[1]BASTIEN S, HOLMARSDOTTIR H.Youth as architects of social change: global efforts to advance youth-driven innovation[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7:3-22.
[2]BERZIN S, PITT-CATSOUPHES M. Social innovation from the inside: considering the‘intrapreneurshippath[J]. Social Work, 2015,60(4): 360-362.
[3]DTU. DTUs strategy 2014-2019[EB/OL].(2013-12-06)[2020-01-07]. https://www.dtu.dk/english/about/strategy-policy/strategy.
[4]DTU. Arctic DTU[EB/OL].(2018-03-09)[2020-03-10].http://www.arctic.dtu.dk/english/research/research-projects/promoting-sustainable-student-entrepreneurship-in-the-arctic.
[5]DTU Skylab. Teaching facilities[EB/OL].(2019-11-29)[2020-03-10].https://www.skylab.dtu.dk/about/teaching-facilities.
[6]DTU Skylab.DTU Skylab annual report[EB/OL].(2018-01-18)[2020-03-10].http://emagstudio.win.dtu.dk/e-books/DTU_Skylab/■rsrapporter/Annual_report_2017/aeb201433e6ab9d27ea517647eea1a8c /pubData/source/aeb201433e6ab9d27ea517647eea1a8c.pdf.
[7]DTU Skylab.Programmes and services [EB/OL].(2018-02-18)[2020-03-10].https://www.skylab.dtu.dk/programmes-and-services/.
[8]Euro Tech Univeristy.European venture programme[EB/OL].(2018-07-25)[2020-03-10].http://eurotech-universities.eu/european-venture-programme/.
[9]J?覫RGENSEN M. Obesity and diabetes—an Arctic challeng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mpolar Health, 2010, 69(4): 320-321.
[10]FOLEY D, OCONNOR A J. Social capital and the networking practices of indigenous entrepreneur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3,51(2):276-296.
[11]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 Technology.EIT raw materials: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zero waste cluster[EB/OL].(2018-06-16)[2020-03-10].https://eit.europa.eu/news-events/news/eit-rawmaterials-successful-implementation-zerowaste-cluster.
[12]Green Growth Dialogue. A smart future: smart cities in the Arctic[EB/OL].(2019-11-06)[2020-03-10].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8a46964d482e9bca4b97151/t/5dc1b742eff5aa60bbbafe56/1572976461296/GGD2019-Skra_english.pdf.
編辑 吕伊雯 校对 徐玲玲
作者简介:肖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下北极经济发展的国际协调机制研究”(编号:19BGJ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