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2020-04-28施永川

世界教育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英国大学教育

编者按: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张静女士是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者学会第一位国际研究员,曾任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高等教育总监、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中国首席代表、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首席代表等职务,目前是创展英国(Enterprise Evolution UK)唯一一位中国合伙人,对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入研究。采访围绕全球化背景下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建设、创业文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业计划竞赛、国际交流合作等话题展开,主要介绍了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一、注重内涵式发展,

实现知识交换的双向流动

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背景下,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张静: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重视内涵式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能力和态度为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应用在于创造经济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等。毕业生无论是选择创业、自我雇佣(self-employed)或就业,都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面临不确定性时,能够发挥自我效能。

2012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QAA)发布《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南》(Enterprise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Guidance for UK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rs)。该指南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创新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旨在培养毕业生的思维和技能,当发现需求不足的时候,他们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创新技能包括:积极主动、直觉性决策、执行力强、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发现机会、创造性解决问题、战略思维以及自我效能。创新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也涉及情感、智力、社会和实践范畴。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的重點是在特定环境下,如成立新公司,拓展现有公司业务或设计创新型机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提供应用场景。

英国高校的教师认识到未来毕业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都尝试通过在自己的课程中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者学会(Enterprise Educators UK,EEUK)每年9月都会召开国际创新创业者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ors Conference),为各个学科的教师展示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平台和机会。2020年9月9-11日,第15届国际创新创业者教育大会将在阿斯顿大学举办。

此外,2018年11月,英国的所有政党议会集团(All Party Parliament Group)向英国政府建言献策,建议政府应确保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从小学到大学,并且要让学生意识到创业也是一种职业选择。

政府、高校、企业等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分别发挥什么作用?

张静:英国的教育政策实行权力下放,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政府分别制定自己的政策,包括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虽然英国高校是高度自治的,政府无权干预高校的内部事务,但是政府的资金拨款以及对成果的要求对学校起到了引导作用。就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教育专家的实践先行于政府政策的颁布。他们需要政府出台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希望以此来说服和影响校领导和更多利益相关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支持和参与。

20年前,英国政府提出,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还应该有“第三股溪流”(third stream),即知识转化(knowledge transfer)。知识转化是单向的,由学校向外流,由此,政府希望大学通过这条渠道能够获取更多的收入。近年来,这个词逐渐被知识交换(knowledge exchange)所替代,学校和企业/社区双向流动,互利互惠。政府设立了高等教育创新基金(HE Innovation Funds)支持知识交换,并用高等教育社区商务交流调查(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Business Interaction Survey)来监督和衡量其实施效果。政府希望大学能够发挥引擎作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在“脱欧”的背景下,政府再次将重心转向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希望高校的理工科能够出现新的大的亮点。大学都非常重视和社区及当地、区域、国家和国际企业的关系,合作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大学为企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项目、导师、培训和讲座等支持。

就高校自身而言,内部生态系统的建立非常关键。目前普遍存在的“竖井式”工作状态,使课程设置存在重叠和不完整之处。高校需要在适当的监督和战略管理下,以协调的方式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打破各种战略、目标、指标、报告机制和效果评估的障碍,做到资源整合,为每一名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

英国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性特点的国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博弈中发展,其创业文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张静:在过去的20年中,英国的创业文化逐渐发生了变化。之前想创业的人数相对较少,主要的两个原因是人们能够找到长期稳定的工作,对创业失败的结果接受度低。现在大学和学生都意识到,长期稳定的工作正在逐渐减少,考虑和正在从事自我雇佣的人数在逐年上升。

2018年,国际专业和自雇人员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s and the Self-Employed)发布研究报告,表明在过去的10年间,英国自雇人数增长迅猛,达到了440万,占英国劳动力人口的14%。相比2008年,自雇的人数增长了35%。在这群人中,那些具有高技能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被称为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这群人在过去10年的增长率高达47%。在这种形式下,越来越多的大学为准备在毕业后选择自雇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和指导。

在“脱欧”的背景下,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会有哪些新的变化?

张静:“脱欧”以后,英国的发展和成功有赖于培养本国人才,激励年轻人发挥创意,不断创新。过去,欧盟是英国的自然合作伙伴,高校也可以申请欧盟的资金支持。“脱欧”以后,各高校会把眼光放到欧盟之外的国家,延续或拓展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并希望政府能够出资替代欧盟资金。就创新创业教育而言,目前英国的国际合作伙伴还不多,但是高校的兴趣和意愿强烈,障碍是资金短缺。

二、设置创业学位项目,

构建专业化课程体系

近年来,创业学位项目在全球呈发展趋势,英国有哪些高校开设了专门的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创业学位项目?

张静:英国的主流模式是教师在专业课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滴灌”模式。近年来,部分院校也设置了创业学位项目或相关课程,如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提供创意产业创业方向的课程;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提供创意和文化创业学位课程,并设有时尚、媒体、音乐、戏剧等特定专业方向;华威大学提供创意与媒体行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艺术、创新与发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创意产业的博士研究生课程;利兹大学在创意类学位课程中加入创新创业内容,包括音乐与创新、时尚与创新、创新与社会,开设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学士学位;法尔茅斯大学推出了创业孵化硕士研究生课程;考文垂大学提供创新与创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以及全球创业硕士学位;纽卡斯尔大学提供艺术、商业与创意硕士学位,以及创新、创意与创业硕士学位;伦敦舞蹈与戏剧艺术学院提供舞蹈与创意企业硕士学位;伦敦艺术大学设立了时尚创业与创新硕士学位等。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英国高校形成了哪些不同的模式?

张静:2018年5月,工业事实与预测(Industrial Facts and Forecasting)研究院為英国文化协会撰写了一份有关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报告《激发创意:高等教育创新合作项目》(Creative Spark: Higher Education Enterprise Programme)①。报告指出,在英国169所公立大学中,几乎所有大学都在学位学习和就业指导服务方面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此类创新创业教育被称为“标配”。此外,约50%左右的院校还提供其他形式的服务。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研究人员将“标配”之外的模式分成了四类,共14单项。第一类是培训和体验,具体包括工作坊、专题班、训练营等各种培训,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带薪实习或休学创业,解决企业提出的真实问题。第二类是竞赛和奖励,竞赛包括提供奖金的比赛、技能发展竞赛、具体主题的微型竞赛,奖励包括Tier 1 创业毕业生签证②、学生创业奖表彰。第三类是孵化服务,具体包括孵化器和项目孵化,大学创新中心和商务咨询。第四类是合作伙伴关系和合作项目,具体包括校际合作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国际合作项目。

英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构建课程体系和运用教学方法方面有什么特色?

张静:QAA是成立于1997年的独立组织。英国大学是高度自治的,英国政府不干涉大学的内部事务,特意在政府和大学之间设立了很多中间缓冲机构(buffer organisation),这和小区路面上设置的减速障碍是一个道理。QAA的作用是保证英国国内外的课程质量,如中英合作学位课程需符合其标准。每个专业都有质量代码和基准说明,并会定期更新,几乎所有专业的基准说明中都有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标准。2012年颁布的《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南》是针对所有学科的指南。该指南的2018年版参考了欧盟的创业能力框架(European Entrepreneurship Competence Framework)。QAA制定标准和指南,并评估效果,实施部分则由各高校把握,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虽然各校课程内容可能因大学的专业知识和设施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课程的总体结构与传统学位是一致的。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做中学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者学会专门建立了分享创新教学法的网站(https://www.etctoolkit.org.uk/),全球的教师都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案例,比如我的双创师资培训项目就发布在该网站上。

除了专业教学之外,英国高校还通过哪些途径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体验?

张静:工业事实与预测研究院的研究发现,英国169所公立院校都在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创业培训和体验,以使学生具备未来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经验。例如,工作坊或专题班通常采取“讲座+活动”的形式,每次一般持续一到几个小时,讲座时间会给学生提供完整的说明或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讲解,活动时间则主要巩固所学知识。训练营会持续1~3天,带领学生了解创业流程及具体步骤,穿插活动和练习,旨在强化内容理解,开发技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嘉宾演讲通常是邀请校友或企业合作伙伴,聚焦某一主题,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学生提供建议或启发。系列讲座每周都有固定时间,通常延续几周或几个月。培训的主题通常与创业知识和技能相关,调研发现,比较受欢迎的内容有五项:如何创业、自由职业、商业技能、行业前景、商业规划。培训的主讲人通常是由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者担任,也会邀请校外嘉宾在某些特定活动中来分享,或者请近几年毕业的校友来做同行经验分享。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英国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它们各自的职能是什么?

张静:英国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组织有很多个,职能分工比较明确。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者学会就是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其会员包括100多所高校,职责是为政府建言献策,为高校教师提供教学法培训,分享创新教学经验的平台和课题研究资助,每年组织全球创新创业教育者大会,并设立了研究员资格(EEUK Fellowship)认证,以证明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作出贡献的教师、实践者和影响者。我的研究员资格就是通过“影响者”这个路径进行申请并通过认证而获得的。

英国高等教育学会(Advance HE)是加强高等教育教学的国家级组织。它的使命是通过培训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它们有一个提升学生就业力的框架(employability framework)和相应的师资培训项目。我是这个机构的第一位中国首席代表。

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Entrepreneurship in Education,NCEE)也是一个国家级的机构,在2004年建立之初被命名为毕业生创业全国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for 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NCGE)。在2011年更名为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后,该中心一直在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提高创业教育形象,提供领导力和师资培训,资助《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对创新型大学的评选。

全国高校学生创业者协会(National Consortium of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NACUE)是一个民间慈善机构,致力于支持、连接和代表世界各地的学生创业协会和学生创业者。它与大学生合作,通过学生主导的创业社团、实践项目和活动,为年轻人提供提升技能、信心和抱负的机会。

毕业生职业咨询服务协会(Association of Graduate Careers Advisory Services,AGCAS)是由高等教育职业从业者和专业指导人员组成的专业协会,为学生提供关于职业和就业的信息,为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员提供培训、资源和交流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机构通过机构认证、咨询、培训等方式参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实施内外并举的创业孵化,

开展多类型创业计划竞赛

英国高校在实施创业孵化的过程中有哪些区别于其他欧美国家的做法或特色?

张静:英国高校的孵化分成对内和对外两种形式。对内是提供给学生的服务和指导;对外是学校的创收项目,由教师向企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针对在校学生的支持从创意阶段开始,其中既有辅导也有培训,重点是开发学生的技能,提供学生所需的资源,与一般的培训比起来,该形式的结构性较强,帮扶更具有针对性。英国高校的孵化一般都是免费提供的,有的学校也对刚毕业的学生开放,并收取少量租金,具体服务内容包括一对一辅导,导师或企业家的指导,训练营、研讨会或工作坊,提供包括工位、实验室、材料、工具等资源,以及提供融资渠道等。

创业计划竞赛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标配”,那么英国高校在竞赛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

张静:英国高校的创业竞赛一般分成以下三类。第一类是提供奖金的比赛。这种比赛的形式是演讲,可以是录像也可以是现场,评委评出名次,组织者为获奖者提供现金,支持选手落地他们的创意。学校通常会给学生组织一个工作坊,目的是准备竞赛路演。这种比赛几乎不涉及学生的技能发展,赛后也很少提供辅导或支持。评委通常是本校教师,或是从校外邀请的企业家。项目阶段不同,奖金数量也有变化。比如,布里斯托大学的创业竞赛,创意阶段奖金为500英镑,开发验证阶段为1000英镑,企业成长阶段为1万英镑。巴斯大学每年举办两次创业竞赛,秋季比赛一般是创意组,奖金不高于500英镑;春季是产品开发组,捐款最多5000英镑。每次比赛耗时半天(含6个项目),邀请校友当评委。校友一般会给自己看重的项目一些奖金,不是投资,也不与股权挂钩,就是给高潜能的项目的捐款。大多数的校友都乐于看到学生再次参赛,秋季赛事时为参赛学生提出建议,春季赛事时学生的项目有了进展,便对其捐款。虽然数额不大,但学生还是愿意接触校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校友更愿意为某一特定项目捐款,而不是泛泛地捐给学校。

第二类是技能发展竞赛。这类比赛结构性强,包括培训工作坊、导师辅导、路演和其他有助于学生提升能力的活动,持续时间长达数月,以推进项目的发展。一些竞赛的赛制是,学生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在一个个关键节点(里程碑)一波波地被淘汰;也有一些竞赛的賽制是在前期不使用淘汰制,最后一关再筛选;一些竞赛提供奖金,也有一些学校认为,直接发现金作为奖励无法保证学生会用这笔资金继续推进项目的发展;一些竞赛为获胜者提供向投资者进行路演或同企业专家一起工作的机会。例如,巴斯大学已经举办这类比赛10年之久,从每年10月到来年3月,一点点推动项目进展。近来年的奖励是,带领获奖团队去大城市参观,如伦敦、纽约和旧金山(硅谷)。

第三类是微型竞赛。没有前两种竞赛那么普遍,规模较小,时间持续几周,通常在某一特定领域提出一个挑战,针对的是有某些特定技能或兴趣的学生。比如,在创意产业和数字技术领域,学校会让学生设计一个应用程序(APP),学生可以个体参赛,也可以组队参赛。

四、构建完整的评估体系,

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不同形式的教学与实践在实施效果上会有差异,英国有没有一套评估与监测体系来评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张静:英国有一套完整的宏观评估体系,其中各评估框架的目的有所不同。例如,知识交换框架(Knowledge Exchange Framework)评估的是大学与企业/社区的知识交换互动。高等教育社区商务交流调查用来监督衡量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的使用成效。教学卓越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用来评估教学质量。科研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用来评估科研的质量,尤其是科研对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影响。

英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高校整体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评估,但是英国创新创业教育者学会研究员资格是比较权威的,同时会认可单个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实践和成果。此外,英国的两家媒体,《泰晤士高等教育》和《卫报》(Guardian),每年也会根据各自的标准选出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高校。

《泰晤士高等教育》创新型大学奖(Times Higher Education Award: Outstand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表彰有抱负并致力于创业学习、教学和工作的高等教育机构。参评条件是:设计强调和鼓励创造性、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课程;为员工和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对学生和校友创办的初创企业进行投资并持续提供支持;与当地企业和国际企业合作。2019年获此奖项的是拉夫堡大学,2018年是伦敦国王学院,2017年是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2016年是伦敦南岸大学,2015年是利兹大学。2020年花落谁家将在11月公布。

《卫报》就业和创业奖(The Guardian: Employabi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Award)表彰的是具体的有关就业力和创业的项目。这些项目使学生掌握了就业市场所需的技能,提供了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潜在雇主,并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支持他们创办自己的企业。评估的方面包括:创新——项目的新颖、独特和鼓舞人心之处是什么?交付——它是否在规划、团队合作、伙伴关系和价值方面提供卓越的服务?影响——大学内外因为它而产生了哪些变化?证据——向《卫报》申报评奖的文件中,需对以上内容提供证据支持。2018年是法尔茅斯大学摘得桂冠,2019年是诺里奇艺术大学,2020年的获奖名单在4月初公布。

注释:

①英国文化协会计划在大欧洲地区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7个国家设立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目的是为参与者提供创新技能,特委托工业事实与预测研究院梳理全英国高校创新创業教育的情况。

②Tier1创业毕业生签证为持Tier4签证的国际学生毕业后继续留在英国创业而换发的签证类别。参与该项目的英国院校每年有20个签发该签证的名额。为了申请这类签证,学生必须提供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和财务计划,并在面试环节详细介绍其个人素质、商业计划和潜能。一旦获批,学生所在的大学要为其一年至少提供4次辅导,大学根据自身情况还会提供诸如继续培训、一对一的商业辅导等服务和支持。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徐玲玲

采访整理:施永川,温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基金项目: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温州社会组织向社会企业转型机制研究”(编号:19jd29)

猜你喜欢

英国大学教育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至善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