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护理管理对门诊患者伤口愈合及伤口感染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4-28黄静雯
黄静雯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人民医院皮肤科,云南 红河 661100)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各种交通工具或生活工具不断增加或扩展,人们对于意外风险的感知和规避逐渐降低,意外事故和手术创伤成为患者出现伤口和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而手术创伤术后感染和严重创伤感染更难以治疗。现阶段,部分专家学者尝试将伤口护理管理应用在门诊患者的治疗中,探讨其应用效果[1]。本文也将基于此,分析伤口护理管理对门诊患者的伤口愈合和感染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安排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查其病历资料,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为23例、20例,年龄5~80岁,平均年龄(48.25±10.38)岁;研究组中,男女患者例数为2 2 例、2 1 例,年龄10~78岁,平均年龄(45.34±12.09)岁。所有患者来自我院外科、内科、妇产科、骨科等,均自愿参加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病患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即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 方法
参照组使用常规管理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伤口的清理、常规抗炎护理,手术室消毒护理,患者手术或对症治疗后的抗炎护理以及患者住院时基础情况的管理[2]。
研究组使用伤口护理管理方法,包括治疗前对伤口处理技术的专业评价,管理方法的全面执行和实施,相关检查结果的评估和标准经验的推广,全面科学化的创新研究和基本的管理方法实施。首先要建立并完善培训医护人员的培训体系,结合编制的风险管理手册对相关医护人员培训,内容重点包括护理过程中与患者沟通的问题,护理危险风险因素、护患纠纷等,加强对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接下来对患者的伤口全面评估,根据患者实际伤情,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法和物品,结合支持治疗,减少护理过程中的问题。
1.3 评价指标
本次评价临床疗效使用愈合、显效和感染三个层级。愈合: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迹象,护患关系协调;显效:患者伤口大部分改善,无感染迹象,护患关系一般;感染:患者伤口愈合较差,且出现感染现象,护患纠纷存在。
1.4 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x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s)、(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管理方式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愈合率95.35%明显高于参照组79.07%,且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4.65%明显低于参照组20.93%,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 讨 论
在患者就医、诊断、治疗、康复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医疗风险存在,包括身心损害,伤残或死亡等不确定性危险或事件,都可称之为护理风险,而护理风险管理即将所有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之后的消极处理转变为事件发生前的积极预防,能够更为科学、全面的处理各种不确定性事件。经相关研究表明,采取伤口护理管理模式,培养医护人员关于伤口管理和护患关系等专业和素养知识,能够填补护理缺陷,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便于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本次研究中,使用伤口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管理方式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愈合率95.35%明显高于参照组79.07%,且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4.65%明显低于参照组20.93%(P<0.05),这也表明,伤口护理管理对于患者的伤口愈合和感染有着较显著结果。通过伤口护理管理的实施,能够规范护理管理制度,使护理管理有规可依,能够为临床伤口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伤口愈合本身就是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除去对伤口的全面评估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对症处理和抗生素消炎治疗及支持治疗,确保患者伤口愈合后预后效果较好。
由此可见,对门诊患者使用伤口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伤口愈合率,降低伤口感染率,建议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