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 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2020-04-28张俊广
张俊广
(河北省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56300)
在临床上,弱视发生的因素较多,而未矫正其自身屈光因素,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为主要原因。当患者一旦发生屈光不正性弱视,则需及时加以治疗,以防出现视力障碍、减退等,从而影响其日常生活[1]。本文即探讨了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其中,A 组 女11 例,男9 例,年龄(7.6±1.1)岁。B 组 女8例,男12例,年龄(7.2±1.3)岁。C组女10例,男10例,年龄(8.1±1.4)岁。三组基础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用于文中对比。
1.2 方法
A组采取配镜治疗,B组采取配镜联合遮盖治疗,C组采取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具体方法:(1)配镜,即采用低度或全部矫正镜,监督患儿佩戴眼镜。(2)遮盖: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遮住视力好的眼睛,通过视力差的弱视眼看东西,遮盖方法为短小遮盖法、半遮盖法、双眼交替遮盖法、单眼严格遮盖法等。(3)精细训练法治疗,训练穿针、描图等,30min/次,早晚各1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治疗效果,评定标准[2]:疗效指数≥95%,症状基本消失为治愈;疗效指数≥60%,症状有所减轻为有效;疗效指数<30%,症状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处理。t值用于文中计量数据检验,卡方用于文中计数数据检验,以P<0.05判定组间差异。
2 结 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A组总体为75.0%,B组总体为90.0%,C组总体为95.0%,其中B、C组较A组均显著较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B、C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后疗效情况对比[n(%)]
3 讨 论
对于患者而言,屈光不正会引起视力下降,进而发展成弱视,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当屈光不正性弱视发生后,需对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以避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3]。通过采用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中,配镜可给予患儿弱视眼视网膜有效的视觉刺激,遮盖优势眼可以减缓或消除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而精细训练法可以刺激弱视眼被抑制的感光细胞并将抑制有效解除,从而明显提升弱视眼的视力水平[4]。通过将上述三种方法联合使用,则可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的目的。本文的研究中,在治疗有效率上,A组总体为75.0%,B组总体为90.0%,C组总体为95.0%,其中B、C组较A组均显著较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B、C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可见,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效果显著,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