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4-27张威
张威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下,我国教育工作者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也逐渐重视起了学生数学思维、综合应用与自主探究等能力的科学培养,希望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集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来共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这样才能彰显我国初中教育的价值,也能为其他学科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 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科目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抽象意识的关键途径。但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未重视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有效认识,同时,也未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策略。所以,就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怎样的结合模式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成为教师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通过观察初中生在數学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发现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兴趣不高,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具体来说,当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点时,很多学生不能就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给出答案,反而要占用课后时间解决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师的课堂效率,从而削弱了学生对课堂的主观学习能力,从侧面也表明了学生与教师没有处在同一个思考领域,也就是说学生不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脚步。因此,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很难有实质性的提高。另外,教师的教学模式既没有创新性举措,也没有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授课模式,因此,学生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就逐渐丧失了创造问题的能力,一味地按照教师指示的思路进行思考,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全新的解题思路。在这样长时间的影响下,学生的理性思维就会被固化,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无法顺利展开。
二、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数形结合,创新授课模式
教师为了全面开展数形结合教学工作,可以设置专门的教学引导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数形结合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形象具体的教学工具转变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将具体的知识理论输送至学生脑海中。于是,学生在教师特殊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逐渐加快了进入学习状态的脚步,课堂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提高了起来。例如在学习“数轴”问题的时候,教材会涉及数轴图以及数轴知识的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情况的模拟,比如八年级教室在七年级教室和九年级教室之间,八年级教室距离七年级教室10米,距离九年级教室5米,根据实际情况画出数轴,也就能够画出数轴,能够表明各个教室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八年级教室在原点,可以向学生提问:七年级和九年级教室分别在数轴上的哪个位置?通过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能够将数形结合充分落实在初中教学工作中。
2.数形结合,优化解题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明显感觉到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理论对学生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是因为教材涉及的很多内容都与专业概念有关,或要求学生必须构建严谨的解题思路才能找到该问题的突破口,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将数形结合法充分应用在日常教学中。例如,教师在讲解二元二次方程组运算时就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当其中一个未知数与另一个未知数同时出现时,其他的数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就该问题邀请学生到黑板上找出它们间的等量关系,并建立具体的数形结合表,然后再将第一个未知数转化成其他的运算公式,使其将二元方程变成一元方程。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建立数学交流平台,拓展学生知识领域
创建数学问题的研究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拓展学习范围,提供更广阔的数学活动环境。例如,学生在参加社会类的数学竞赛时,教师可以利用群众的优势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交流小组,然后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传播至更广阔的教学领域,使其帮助学生能够拥有交流切磋的阵地,还能在平台中积极表达对数学问题的见解,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学习生活,又增强了我国初中数学的教学实力。另外,数形结合不仅仅拘泥于某一特定的理论范畴和教学领域,反而具备明显的整合优势和灵活性特点。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继续精进该类教学方法,并基于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特点及时调整日常的授课模式,促使数形结合朝着更加科学化的道路发展。
从学科性质分析,数学既是实践类学科,也是需要发散思维的学识理论。因此,我们在探究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该课程内容是集趣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类知识,这样才能促使我们在不断挖掘学生潜能的前提下,将数形结合法落实在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做到既尊重学生差异,也能发挥数形结合教学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雨智.浅谈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J].各界(科技与教育),2009(02).
[2]何新艺.数形结合在极值与极大值问题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
[3]卢丙仁.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