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7钱清华
摘要:诊断式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它可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作出更为细致的分析,又可判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手段。研究诊断性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了解诊断性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原则,然后分析应用技巧,最后落实诊断性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诊断性语言测评 英语 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28-02
英语写作能够检验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属于基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的英语写作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学生甚至通过拼凑语句完成写作,这直接影响到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1]。诊断性语言测评就是借助于特定的手段,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下一阶段的教學环节作出合理的调整。
一、诊断性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诊断性语言测评是一种科学的手段,是获取信息、判断信息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的宗旨就是明确学生的写作水平,诊断他们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获取较为中肯的评价成果。诊断性语言测评的运用并不是单纯将其融入写作教学中的任意环节,而是跟踪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全过程,这种测评方式的优势是教师可以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便于为后续的教学指导提供帮助[2]。
1.目标性
所谓目标性原则,是指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提出对应的要求,根据测评的结果,分析学生的写作能力,确定更为精确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作为判断的标准,让学生进行合理的自评和互评,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阶段性判断和分析[3]。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检验教学后学生们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
2.整体性
整体性原则,就是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作为评价的标准,根据获取的结果分析后续的任务导向。写作就是将句子和段落有效整合,因此在评价写作内容的时候,要分析篇章的整体情况,并不是对句子逐一解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诊断性语言测评,可以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其中涵盖对词语搭配、句式的多样性变化的分析,等等,避免了以点带面和以偏概全的问题。
二、诊断性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1.教学对象
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在运用这种评价方式时,学生的个体差异给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了较多难题。在写作教学开始前,老师应该先进行命题,让学生写一到两篇英语作文展示自己的水平,然后老师对其进行诊断性测评。此外,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受自身因素的影响,还与诸多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相关的研究证实,英语写作策略和英语写作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写作动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策略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写作动机及成绩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老师需要对写作的风格和写作的策略进行评估,选择相对合理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方案。
2.教学任务
作为诊断性语言测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教学任务的诊断性评价至关重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指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要锻炼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其在口语表达和书面交流中,熟练运用相关技巧。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写作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地位正在被削弱,在进行诊断式教学的时候,需要对教学任务展开全面的分析[4]。
3.写作内容
句子是写作的关键要素,在作文中非常重要,只有强化对句子的理解,才能提升写作水平。除了句子,还有段落,好的段落语句可以明确阐述文章主题,任何游离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都不可取。此外,一篇优质的作文还需要重视段落的过渡性、信息表达的完整性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性。
三、诊断性语言测评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学生间的有效自评
诊断性语言测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加以实现,在自评的时候,老师要做正确的引导。课前,需要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如英语写作策略、写作动机、兴趣,等等,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评价的基本指标,学生进行不记名的自评,整个过程能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
2.通过互评加以诊断
学生可以通过互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对提升自己的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英语作文初稿中,学生互评能为老师的评价提供有效的参考,是教师评价的重要补充。学生的互评诊断可以让其具备最基本的评价意识,同时强化诊断能力,促使其积极参与共同学习的行列,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在学习实践中,互评诊断能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学习中的语法错误、标点错误和单词拼写错误等,通过相互的指正和指导,加深对语段、语义的理解,提升写作水平。
3.教师诊断评价的运用
老师应扮演好评价者的角色,担负起诊断性评价的重任。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可以纠正错词、错句,但是整体性的评价还需要老师来完成。老师要坚持整体性的原则,在分析学生作文内容时,注意多用激励和表扬,在指出错误时要委婉,让学生能够接受,同时还能增强信心,提升写作兴趣,锻炼写作能力[5]。
四、结语
诊断性语言测评对于高校学生的英语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互评、自评和老师点评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正确鞭策,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在不断的努力中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易安.互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评《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互动性交流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9(9):131.
[2]王红丽,王素芳.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英语写作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6):56-59.
[3]赵华芹,张秀芳.“对分课堂+同伴互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以青岛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9):30-35.
[4]刘欣,李留建,杨琳.基于考生水平表现标准的中学生英语学习诊断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研究,2015(2):35-45.
[5]武尊民,杨亚军,任真.学生学业成绩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学生英语学习诊断性评价[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15-22.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诊断性语言评测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GJB1319045)。
[作者简介]钱清华,哈尔滨华德学院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