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效果观察

2020-04-2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重度

梁 惠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重度颅脑外伤是临床神经内科危急重证,病情重、进展快、神经功能损伤重、恢复慢、并发症多,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及认知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创伤[1-4]。研究显示,重度颅脑外伤遗留永久残疾率高达66%~100%[5-10],因此,除及时诊断和抢救生命外,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积极恢复神经功能,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思路不同,在临床的应用优势越来越突出,能有效刺激大脑皮质,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11-13]。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护理任务重且往往效果不显著,而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常规护理过程需等患者全部恢复后进行,从而影响整体护理效果,因此需要改进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早期身体机能干预,以提升护理质量。早期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康复理论研究证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大脑侧支循环的构建,进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早期从基础入手,加强患者营养,增强其机体能力,早期康复训练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肌肉萎缩的发生率,还可从患者的心理及认知方面进行干预,从而加强其治疗及康复依从性,提高康复的自信心,通过早期整体的综合康复治疗、相关训练和康复指导,从而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能力。本研究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08―2016-08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5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7~69(43.6±5.1)岁,病程12~21 d;对照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4~66(41.4±5.6)岁,病程10~25 d。所有患者符合重度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跌落伤11例,打击伤18例,其他伤5例;颅脑损伤类型:硬膜外血肿8例,脑内血肿12例,脑干损伤3例,脑挫裂伤11例,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7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9例;排除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原发疾病者、严重并发症以及不可逆性脑干损害者。2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自拟中药方,药用黄芪30 g,白芍30 g,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30 g,桃仁10 g,红花10 g,郁金20 g,石菖蒲15 g,金银花10 g,银翘10 g,胆南星10 g,姜半夏10 g,延胡索10 g,柴胡8 g,竹沥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肝阳上亢者加羚羊角粉0.3 g,天麻15 g,石决明15 g;阴虚者加熟地15 g,山萸肉15 g;血瘀甚加三棱15 g,莪术10 g,川牛膝15 g[14]。煎药时加入生姜3片,红枣6个,1剂/d,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如无法吞咽者给予鼻饲。辅以针灸百会、风池、水沟、印堂、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太冲、太溪穴位[15],采用平补平泻法,1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2周。

1.3 早期护理干预 (1)基本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移动身体及翻身技巧,避免对患者进行拖拽,防止肩关节脱臼;对受压部位每日进行肌肉按摩,每2 h帮助患者变换体位一次,防止发生压疮;若患侧上肢出现功能障碍,采取从远端向近端按摩方式,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上肢肿胀,严禁采用患侧输液,避免加重血液回流障碍[16-19]。(2)入院至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内保持抗痉挛体位。患者取健侧卧位,协助患者向前向上拉伸前臂,使前臂外展外旋、掌心朝上、五指分开;患侧下肢保持自然伸直,微弯曲髋关节和膝关节,脚下垫一软垫。取仰卧位时,臂伸直外旋、掌心向上、五指分开,肩下与上臂之间垫一垫枕,髋关节微屈内旋,足跟与足尖内屈,与床面垂直。每个体位保持2 h更换一次[20]。(3)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2周以被动运动为主。患者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行肩、腕、手、肘关节的被动运动,进行外展外旋肩关节、内外旋转髋关节、伸展后旋前臂、屈伸肘关节及指关节、屈伸膝关节等,2次/d,15~20 min/次;运动完后给予肢体放松按摩,手法要求由轻及重,由慢到快,从肢体远端到近端方向按摩。给予促醒护理,采用质地柔软毛刷轻刷四肢皮肤,刺激患者触觉;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刺激患者的听觉;给予患者不同口味食物,以唤醒味觉及嗅觉[21]。(4)生命体征平稳2周后行主动训练。协助患者将两手交叉握拳,作前伸、上举双臂并屈伸肘关节,训练手指抓握能力,下肢主要行抬腿、蹬腿等训练,然后逐渐过渡到坐位、站位再下床行走,运动量由小到大,视患者恢复程度逐步加强训练强度。在训练过程中辅助对患者心理指导,密切关注患者行为变化,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倾听患者诉求,耐心抚慰患者,解除其负面心理情绪,增强治疗和康复训练信心[22-25]。

1.4 观察指标 采用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精神状态,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评价生活质量。

2 结果

2.1 2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精神状态比较 观察组NIHSS、MMSE、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条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精神状态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motor functionand mental state in two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2组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颅脑外伤属于“损伤昏厥”范畴,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气上升濡养脑髓则神志清晰、思维正常;若颅脑损伤,离经之血瘀阻颅内,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脑髓失养。故本病的病因病机在于瘀血阻滞,治宜活血化瘀、开窍通络[26]。本研究采用自拟中药方,在通窍活血汤的基础上化裁,着重于活血通络,辅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水、化痰开窍,能够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结合针灸患肢,促进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并提升局部营养,刺激神经功能的修复。

研究表明,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越有利于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恢复,适量频度的康复治疗更能促进机体功能的全面恢复。本研究采用早期护理干预,从被动训练到主动训练逐步推进,刺激大脑受损部位呈潜伏状的突触构成新神经通路,重建神经功能,重组神经网络,诱导运动功能的恢复。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内外结合,标本兼治,从多种途径发挥疗效,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NIHSS、MMSE、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I)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条件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中医治疗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重度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宫斗剧重度中毒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