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04-27尹艳平李璞杨成珠

医药前沿 2020年4期
关键词:造口品管圈例数

尹艳平 李璞 杨成珠

(1 临沧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云南 临沧 677000)

(2 临沧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云南 临沧 677000)

(3 临沧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云南 临沧 677000)

品管圈是指通过一定的联系让相关人员自发组成的多人团队,通过这种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1]。因此,我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4月开展了“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品管圈活动,具体报道如下。选取我院开展活动科室的患者共计100例,以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为护理人员开展活动之前的护理对象,共计50例;研究组为护理人员开展活动之后的护理对象,共计50例。对比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抽取护理人员10人,于2018年10月成立了品管圈。其中包括1名圈长,2名辅导员,7名圈员。于2018年10月-2019年4月开展以“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

1.2 方法

1.2.1 品管圈人员职责 圈长职责:领导品管圈的活动;决定品管圈活动的进行方向。辅导员职责:实施圈长与圈员的品管教育训练;充分掌握圈员对于品管圈活动的想法和做法;辅导品管圈活动的持续性和永久性。圈员职责:积极参与活动;确实遵守作业标准,实施作业[2]。

1.2.2 造口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首先,患者的病情掌握不足。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专科技术不过硬、病情观察不到位。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相关专科技术培训。其次,造口护理教育不足。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不够全面、日常护理知识宣传不到位。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专科知识培训、在日常护理中采用多种渠道的宣教方式,让患者及其家属获取更多的相关护理知识。最后,护患沟通不足[3]。需要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从而细化并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加大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调查的力度等方法进行解决[4]。

1.2.3 检讨与改进 (1)不足之处:活动的计划拟定时间太长,对策实施与讨论时间不足,圈会活动形式单一。

(2)改进方向:开会需要更加灵活机动,吸收更多护理人员加入到品管圈,将持续改进进行到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和开展后造口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其中护理效果通过评分表(FMA)评分。护理效果的评判标准分为很好、较好、一般、差等四个标准,总有效率=(很好+较好)例数/总例数×100%。同时将开展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总有效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在造口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自身专业护理能力解决其中的问题。此外,护理人员应拥有较高的观察力和综合性的护理能力[5]。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是一种可以有效的改善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让造口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和改进,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造口品管圈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结肠造口并发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