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

2020-04-26陈敏云韩斌全袁桂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4期
关键词:生涯职业生涯办学

陈敏云 韩斌全 袁桂娟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是适应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模式,对于如何开展这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给予充分重视。以上海杉达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例,基于民办高校环境下,探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实践,一定程度上提高民办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关    键   词]  中外合作办学;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4-0214-02

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逐年递增现象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和就业压力激增,对高校在校生而言,要促进自己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自身就业能力,这指明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努力的方向。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高中外合作辦学的教育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初心,目前,相比公办院校的中外合作项目而言,民办院校发展较为滞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录取分数低、生源质量不高等,这制约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根据学生特点量体裁衣,谋划具有个人特色的生涯规划,实现学生的成长和突破。

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是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这是美国舒伯提出的生涯观点,他认为生涯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特征,大学生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生涯规划受到兴趣、价值观、所处社会情况等影响。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要围绕职业目标的确立和定位、职业分析和训练实践等方面开展,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选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职业生涯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务必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才能发挥职业生涯教育的指导、激励和引领。中外合作办学处于思想活跃、文化交融的教育环境下,为此需要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实现理想与实际的转化。新时代面临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带来的变化,“00后”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化教育模式,面临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击,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内化生涯规划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需要。立德方可树人,育人重在育心。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引领,生涯规划教育是有效载体,二者有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上海杉达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基本情况

2002年2月经市教委批准,上海杉达学院与美国瑞德大学签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美合作班项目,采取“2.5+1.5”培养模式。中美合作班项目的实行迄今已有18年,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与普通专业学生相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于收费高招生困难,招生分数整体偏低,学生质量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开展全英教学难度大;二是学生家境普遍较为富裕,部分大学生基于这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出现盲目自信,受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无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价值观模糊、自我约束力较差、受西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冲击等现象;三是大部分学生视野比较开阔,社会活动能力强,善于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四是自我意识比较强,受挫力弱,攀比心理突出,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等情况。

上海杉达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基于现有模式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引导学生发展”的理念,从“追求职业成功”到“追求幸福生涯”理念的不断升华,创新大学生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的授课内容和形式,在大一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总课时为32课时。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包括国内外政治环境、全球经济发展趋势、职业特点、岗位要求等。上海杉达学院结合中美合作班的实际情况开展职业生涯咨询个体服务和团体辅导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供职业生涯实习体验等,通过案例教学讨论,科学规划大学生涯,尤其做好出国留学安排,完善个人职业发展蓝图。通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外合作项目培养的毕业生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2020年,学生在云端保持学习、沟通和交流,网络课堂成为主渠道,老师们引导学生要顺应当下形式发展要求,积极调整个人的职业目标和期望,做出严谨有条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拓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和长度,诠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创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切入点,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治诚信教育开展教学,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重塑生涯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思政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必须坚守的内容,是服务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中国梦融入个人的职业理想,创新以理想信念为支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在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思政化建设过程中,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如添加24优势和美德元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立足于国际化办学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基点,润泽和引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和美德。

(二)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开展“情景式课堂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手段,通过团队私董会模式运行,依托“幸福花”工具,让职业生涯规划课逐渐成为学生受欢迎的幸福生涯课,打造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新平台。在面向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国外高校学生访问交流团、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大活动的志愿服务等,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对西方文化的客观认知,增强学习动力,获得一定的进步,在专题报告、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的基础上,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同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放预约式的咨询和一对一个性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设计指导、学习能力与方法指导、创新创业训练指导等服务,致力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新时代教育思想和生涯发展理念为指导

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职业生涯教育,都要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实践育人的方式开辟职业生涯教育的新视角。秉持“幸福生涯”理念,打磨职业生涯规划课成为上海市级精品课,打造了“幸福花”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始终:从我的幸福愿景开始,自我分析、环境分析、职涯设计、生涯规划、评估调整实施成长引领,注重能力提升,学会目标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和生命管理,引导学生利用“幸福花”工具,把握现在和追求幸福生涯。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职业测评、个体咨詢、创业教育、模拟面试演练、留学升学指导等职业指导教育活动,学生职业发展呈现出国留学、国内升学、自主创业、本专业就业、按兴趣选择职业等。

(四)培养专业化的生涯师资队伍

受就业环境和就业政策的影响,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有效渗透在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就是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重新塑造大学的择业观念。中外合作办学尤其独特的优势和条件,通过打造职业化和专家型的生涯师资队伍,开展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四、总结

中外合作办学涉及国内外课程对接、并且英语学习任务重、总体课时数大等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是否符合教育发展要求,能否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很大程度上要看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在校期间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目标的实现。通过展开职业测评和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档案等的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提前感知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在校期间的学习方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生涯发展,于学生个人适应社会发展,于教师而言,自身教育价值得到体现;于学校而言,培养了于社会相匹配的人才;于中外合作办学而言,项目凸显健康持续发展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许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研报告:以河南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为例[J].学理论,2012(17).

[2]曹建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 学生管理工作育人实践研究:基于“生涯发展”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11).

[3]吴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及其激励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4(17).

[4]韩强.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6-08.

[5]苏文平.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陈雅婷,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7(10).

[7]杨光坤.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三项使命[EB/OL].人民网,2018-09.

[8]陈福宗,梁淑艳,郑静.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视阈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创新思考: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鲁东大学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7).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生涯办学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我的教书生涯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