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0-04-26杨文
杨文
[摘 要]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中职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中职教育作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基础的夯实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在顺应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课堂呈现方式,以此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多元化教学法;必要性;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114-02
一、引言
语文是各个学段教学课程中最为基础的课程之一,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对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奠基,应贯穿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由此可见,语文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开设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但是由于学生对语文学科教学的不正确认知以及教师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常常导致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实现中职教育向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的教育目标,就需要教师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与完善,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多元化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更加有助于增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以往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通过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单一、僵化的课堂讲解方式,来向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失去了本应具有的活力与精彩,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厌烦的学习情绪中消失殆尽。这种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就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无法提升。而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运用,中职语文课堂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更为多元化的趋势,这就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日益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表现形式中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二)能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逐渐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以往单一、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中,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而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参与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全面锻炼与提升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能更好地促进语文课程改革进程的推动
在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得到完善的过程中,新课程改革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觑。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拓展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但同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模式的运用来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新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也是促进课程改革进程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在中职语文課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同时也从实践的角度推动了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进行。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策略
(一)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实现学生学习体验的增强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中职教育中,语文学科不仅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还是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情感感悟能力的过程。而这一教学过程的开展与相应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进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境教学法是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教学情境及情感氛围的创设与营造,以此来实现学生学习体验的增强。如,在教学《哦,香雪》这篇具有抒情意味的短篇小说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外面的世界》这首歌曲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文中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展现。使学生在多种感官得到调动的情况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中营造出的空灵、淡远以及含蓄的艺术境界。这样就使学生在具有引导性教学情境的感染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中的思想情感,实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语文学科作为一种语言文学形式,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类型。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内容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调动自身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内容及内在蕴含情感的理解,同时还能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语文知识的运用以及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三)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地位日益凸显。而中职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进行工作的学习主体,更应以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其今后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而在众多的自主学习方式中,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仅能使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能使学生以学习小组成员间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来进行自主学习结果的分享,在集思广益中实现自主学习结论的完善。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化理解以及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拓展与培养。
(四)通过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满足了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由于自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以往学习环境的不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具有个性化的差异。如果教师仍然采取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具体的学习层次,来进行具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根据具体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需求,进行A、B、C层次的划分。而在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学习能力基础较差的C层次学生,提出一些较为基础的教学要求。如,进行课文的熟读、对文中生字词进行掌握等。而对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处于中等层面的B层次学生来讲,就需要学生进一步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A层次学生来讲,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运用的方式进行课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这样通过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实施,就有效地促进了各个层次学生不同学习需求的满足,使其在“最近发展区”内能够得到相应的进步,从而有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广泛运用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也成为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生动、形象、直观、动态的教学优势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积极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更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及学生学习资源的拓展。如,微课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之一。它短小精悍、生动形象,能以较短的时间集中进行某一教学问题的有效讲解。这样教师就能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间来高效地进行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有效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交流平台的发布与分享,使学生在更加便捷获取微课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更为有效的自主学习,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
(六)通过多元化课堂评价方式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
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评价方式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手段。教师通过多元化课堂评价方式的完善与实施,不仅能有效地为学生营造更为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成就感的获取以及自信心的树立。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课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教师应对中职语文课堂评价标准进行多元化发展。在以往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衡量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导致功利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纳入课堂评价的标准之中,使教师在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科学的课堂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以评价主体的地位参与到课堂评价活动之中,使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出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学习差距,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反思以及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在中职教学体系中,语文学科是中职学生文化课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及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中职教育中积极地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并通过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以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的展现,这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实现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促进了综合性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潘银香.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2018(4).
[2]周广荣.浅谈初中語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
[3]熊雪龙.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新课程(中),2018(10).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