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BI理论的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2020-04-26叶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6期
关键词:校本理论中职

叶红

[摘           要]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应通过学习某些主题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本身来获得。阐述了在CBI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开发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主题为核心内容的中职实用英语校本教材,教材的编写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内容具有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符合本校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关    键   词]  CBI理论;校本教材;中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014-02

英语校本教材是指由学校负责研制的英语教学材料,在教学活动中使用,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所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材料”。因此,在研究本校學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基础上,编写一本适合本校学生的中职实用英语教材,教材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满足学生语言运用的需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水平。

一、CBI理论概述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内容的外语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应通过学习某些主题内容,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本身来获得。CBI的教学模式分为:主题式方法(Theme-based Approaches)、沉浸教育(Immersion Education)、保护式内容课程(Sheltered Content Courses)、辅助式课程(Adjunct Courses) 以及专门用途英语模式(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主题式 CBI 多用于以英语为外语的教学中,在语言教学中,融入具有学术性质和某些主题性质的内容。

CBI理论主要有以下4个特征:(1)以学科或主题内容为核心;(2)真实材料的使用;(3)新信息的学习;(4)适合学生的特定需要。

CBI理论主要有以下优势:(1)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2)提高学生的自信;(3)提高二语习得能力。CBI理论下的二语教学不仅会提高语言习得,而且会获得学科上的成功。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何明霞(2018)提出基于CBI 理念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取语言知识以及应用目标语言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交际等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李楠楠(2016)在研究CBI理论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时提出考虑到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复杂性和差异化、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需求的多元性和专业化,以CBI 理论为指导构建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包含: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普通英语课程( EGP)、培养文化素养的通识英语课程( EGE)、拓展职业和行业知识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ESP),三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开放、多元的有机整体。向荣(2016)研究CBI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时提出,单从词汇来讲,普通本科院校不能完全取消通用英语,直接开设ESP课程。普通本科院校应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继续开设通用英语课程,当学生的词汇和语言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逐步过渡到ESP。

刘仙辉(2019)提出校本教材内容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激发其兴趣;启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侯颖(2017)出版了山东技师学院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实用英语教程》,这本教材具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技能,通过听说读写唱演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张贞贞(2013)提出,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应结合学校课程设置选择教材内容;校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应创新教学方法,多开展英语活动。张燕(2012)认为开发实用英语的校本教材后,可通过日常教学的实施和评价,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教材,使英语教材、英语课成为学校的特色教材和课程,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国外研究现状

Mark Priestley 和 Sarah Minty(2014)等人对苏格兰的一个地方中学进行了案例研究,他们认为教师是教改的推动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课程政策的理解度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创新的程度和本质。Akihiko Takahashi(2014)以个案研究为基础,探究了每十年修订一次的日本的国家课程标准被公布后,日本的某小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合作落实新课标,确定联系课程、教师与教学之间最重要的元素的过程,研究表明,日本教育工作者使用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和重点

(一)研究目标

以本校学生英语学情为基础,编写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主题为核心内容的中职实用英语教材。

(二)研究内容

根据本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和成绩分析,总结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问题,以CBI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英语学情,研究开发中职英语校本教材。

(三)研究重点

通过学生的学情分析,确定校本教材的具体内容,制定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大纲,编写内容和难度适宜的中职实用英语教材。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首先,开展本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和成绩分析,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特点和成绩水平;以CBI理论为指导,研究掌握国内外CBI理论和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现状;学习借鉴校本教材开發的经验,制定校本教材的大纲;搜集准备资料,开始校本教材的编写;反复的修改校对之后,完成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其次,教材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际使用,不断地检验和更新教材内容,使教材更适合学生,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进行校本教材的评估,通过调查问卷和成绩测试等方式,了解教材的实际使用效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研究文献,查阅CBI理论和校本教材的核心概念,掌握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的深入研究以及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科学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教材的使用情况。

3.数据分析法:通过统计分析学生的英语成绩,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使用校本教材后的成绩变化。

4.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使用校本教材前后的成绩变化,对校本教材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五、教材内容简介

通过研究,最终确定教材包含24个单元,共计49课,每课由背景介绍、场景对话、词汇、句型、练习和文化常识六个部分组成。24个单元涉及校园生活、实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等各个主题,包括美丽的校园、礼貌用语、移动社交工具、交朋友、饮食、天气、旅行、问路、庆祝节日、快乐假期、兴趣爱好、购物、娱乐、运动、看医生、在银行、预订、预约、安全标志、使用说明、广告、环境保护、实习生和求职面试。

教材编写过程中,依据CBI理论,立足实际,充分考虑本校中职生学情现状,满足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主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培养学习策略和语言能力为目标,为学生英语学习创造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

六、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以CBI理论为指导,在研究本校学生英语学情的基础上编写校本教材,具有针对性;以学习生活主题为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CBI理论源于沉浸式教学,注重语言系统与内容的整合,通过主题知识的学习来获得和提高目标语言交际能力,以CBI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确保了教材开发的科学性。

本次校本教材的编写,改变英语教材介绍西方文化的惯例,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特点;选材涉及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实用性;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具有趣味性;针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教材的对话内容均附有翻译,便于学生理解;增加单元词汇,利于学生记忆。

编写校本教材的同时,制定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的要求,完成了和校本教材配套的教案和课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英语教学中课件的优点,使听说教学更加直观、高效;加强情景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开展情景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运用英语完成任务,从而完成英语听说的训练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楠楠.CBI视域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7).

[2]张楠,张自胜.CBI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材开发研究[J].才智,2016(6).

[3]向荣.CBI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海外英语,2016(10).

[4]季正红.基于CBI理念的高职英语教材出版改革分析[J]. 科技与出版,2013(10).

[5]何明霞.基于CBI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创新建设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8(5).

[6]陈剑波,叶瑞娟.CBI连续谱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0).

[7]牛海燕.基于ESP的中职英语口语校本教材开发实证调查[J].课程教育研究,2015(9).

[8]张燕.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及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2012(6).

[9]张贞贞.中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之我见[J].职业,2013(10).

[10]董尚典.中职英语校本教材研究:以桃源县职业中专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1]刘仙辉.核心素养指导下的中职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9(2).

[12]侯颖,柳娜,张振.实用英语教程[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08.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校本理论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