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策略研究

2020-04-26白秉旭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6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实训基地

白秉旭

[摘           要]  专业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实训基地集群建设是学校谋求专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效果较差,阻碍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的抑制效应正日益凸显。通过厘清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出基地共建共享的必要性。以南京江宁中等专业学校为例,从以特色优势专业群为依托构建相近专业群共建管理机制、创新并共享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了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策略。

[關    键   词]  中职教育;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6-0001-0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在持续提高。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正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的重点关注方向。陈清认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职教生培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需要加大对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创新[1]。苟建华等人认为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学校应按专业群分类组建校内校外资源,优化配置专业实训资源要素,加快群内实训基地的整体功能开发,实现专业群集约化发展[2]。强伟纲认为要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生态学习环境,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站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战略高度,来布局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方向[3]。林小兰认为选择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要想提升职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但要选择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而且还要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行分级建设[4]。李敏等认为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使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和院系应依据专业背景,认识到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及实训环境,提升其职业技能,实现创新意识培养[5]。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针对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比较欠缺,尤其围绕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研究更少。专业群作为由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集合,群内各专业应该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当前随着教育部、一些省份公布各院校“专业群”建设规划,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更为明显。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是中职学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6]。而且,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是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强化自身办学特色的关键,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存在一些困难,例如建设难度大、相关设备配备不齐全、无法实现共享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南京江宁中专校为例,结合现阶段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提出促进共建共享的策略,以期提升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为其他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提供借鉴。

二、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专业群建设是学校提升内涵、获得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将学校松散孤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但在现实情况中,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存在一些问题[7]。

(一)专业群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相关部门针对如何实现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没有明确可操作的制度,学校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制度(见图1)。对于普通中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要落后于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各部门没有较完善的流程和制度,只能通过不断的沟通最终达成共识,导致实训基地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人力[8]。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必然会涉及各专业共同管理的问题,在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实训室管理、合作项目管理等方面,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实训基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问题频发。

(二)具备专业群通用实训能力的教师缺乏

实训基地建设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南京江宁中专校作为一所承担着为地方培养行业人才的中职院校,始终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目标。然而,在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具备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电子商务营销等专业实训能力的通识教师缺乏,致使建设、使用进度缓慢。一些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教师都是在毕业后直接进入教育岗位,本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只具备本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能力。然而,产业对人才的要求是集群化的,教师无法将行业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实训活动效果不佳。但就目前南京江宁中专校的薪酬状况,引进该类专业优秀的专业教师及聘用企业优秀高技能人才相对比较容易,而实现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则比较难[9]。

(三)专业群实训基地管理使用人员共享意识淡薄

目前,虽然学校为电子信息专业群提供的实践教学资源处在同一区域,但专业间的交流和沟通甚少。对于实践性教学的开展,资源共享意识淡薄,共享信息渠道不畅,把资源视为本专业所有,不愿与其他专业进行共享[10],具体见图2。因此,各相关专业的管理者不能全局掌控,相关专业教师不了解具有可用的实训资源,很多在校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共享,导致实训基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对于实践性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视程度及宣传力度不够。

(四)在建设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缺乏前瞻性

主要表现在:

1.校内实训基地配置不够科学、合理。有一部分学校还是按照课程来设置实训基地,没有按照专业要求,更谈不上专业群的共享。

2.实训基地项目和资金投入不均衡。实训基地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加剧。有的学校在机电专业配置钳工实训室、电工实训室,在电子类专业也同样配置。

3.校内实训基地数字化资源建设(如仿真实训技术)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相适应。

三、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策略

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是更好地促进专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是相关院校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层面加大对中职院校的中央预算投资,加大了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有相关政策提出鼓励中职院校开展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试点,鼓励统筹规划相关方案。同时,相关部门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到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中。从学校自身的角度来看,促进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依托特色优势专业群构建相关专业群共享基地平台

中职院校具有优势的专业群,一般具备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影响力以及竞争力。专业群一般由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等构成。南京江宁中专校电子信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为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专业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及商务营销专业等,学校相关专业群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市场营销专业群、物联网技术专业群等。依托电子信息专业群特色优势,联合相关专业群,对重合的实训基地进行整合,形成相关专业群的共享基地,并在整体课程安排上进行合理优化。

南京江宁中专校通过加强建设电子信息专业群,同时整合了其他三个专业群的12个实训室。不仅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资金,减少了管理人员,而且还提高了实训室的建设标准。围绕电子信息专业群,创建多专业群全校共享的实训基地,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而推动学校专业群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

(二)共建专业群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专业群实训基地不仅涉及相关专业群,而且还涉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因此,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基地管理机制。在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过程中,构建了“多核心,双主体”的管理机制。具体来看,首先,南京江宁中专校积极构建由优势专业群(电子信息专业群)与相关专业群(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市场营销专业群、物联网技术专业群)形成的多个核心,构成统一的校内管理机构,对外整合成一个主体。其次,企业积极参与学生校外实训实习,承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共同组建的管理机构,成为另一个主体。针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双向沟通。设定多样化的实训岗位,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岗位能力。最后,为了能高效地运营,“多核心,双主体”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在管理制度中,要充分考虑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享性,根据不同专业上课时间、课程特点,明确岗位职责。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过程中,可参考企业员工的考核指标与考核方法。

(三)创新并共享实践教学方法

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要符合电子信息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通过实训教学提升学生对就业岗位的了解程度。所以,学校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积极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到实践教学中,针对性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一方面,在實践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南京江宁中专校电子信息专业群基于企业相关岗位需求,统一对实践课程进行优化。将实践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创新性课程三大类型,通过实训分阶段去落实实践课程。另一方面,专业群内各专业老师应该协商规划实践时间,实现实训基地利用有序化,创新并共享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四)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根据实践基地需求,每一个专业必须抽选至少一名骨干专业教师,作为实践教师直接进入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基地要求实践教师开展行业企业发展及其职业岗位变化、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写出相关的专题调研报告。在此过程中,相关教师应该认真开展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的调查,听取其对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合理意见。为促使实训基地更好地共建共享,学校应该每年派一部分教师,直接到相关企业进行学习。教师通过“下企业”“上技能”这种方式,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市场信息以及相关企业运营管理方法,了解实践基地的运行情况和学生的实习状况,为下一步的实践基地建设及共享打下基础。

(五)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

传统教育体制加之目前院校各项评估体制的弊端影响,导致各专业将注意力关注到自身发展上。尤其是近几年,逐渐严峻的招生形势令中职院校着实紧张。中职院校各专业的管理层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试图通过占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强化自身的地位以及突出自身的优势,由此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同一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场地、实践设备设施存在着高度重复。因此,南京江宁中专校电子信息专业群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现有的实训基地作用最大化。

四、结论

实训基地集群建设是中职学校未来创新实践教学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南京江宁中专校为例,研究了中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策略,以促进集群建设早收成效。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专业群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应该从树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创新并共享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在开设电子信息专业群的基础上,还可适当投入,合理巧妙地运营实训基地,开展相关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更好地培养更多优质人才,进而促进相关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清.职业教育校企共建共享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1(23):88-91.

[2]苟建华,董华英.基于专业群理念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改革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4):70-73.

[3]强伟纲.专业群视角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4,30(5):149-150.

[4]林小兰.专业群教学视角下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17(4):55-57.

[5]李敏,钱峰,夏跃武,等.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3):22-25.

[6]李伟,于红伦,周如俊.中职实训基地建设要注意“八性”:以省级船舶制造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中国西部,2011,22(4):66-71.

[7]王勇,程玉蓉,黄果.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园校共建实训基地探究[J].科学咨询,2015,17(13):91-92.

[8]郑烁.现代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7,38(8):34-35.

[9]谢永超.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4(2):67-73.

[10]马加群.中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探索研究:以核电设备安装与维护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5,6(1):87-8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实训基地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第八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创新奖 (按获奖类别、企业音序排列)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