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度模糊:游戏活动的教育智慧

2020-04-26姜雪萍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雨建构幼儿园

姜雪萍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我们愈发认识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坚持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形式开展幼儿园课程。我们从游戏环境、材料到游戏观察、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和研究。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追求精细化、规范化、完美化等现象依然存在,将游戏目标更多定位在游戏规则和游戏成型上,设置统一的游戏玩法,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规避。幼儿按照既定模式,恪守游戏规则,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游戏表面上看似乎秩序井然、热闹风光,但实质上是一种“伪游戏”。这样的游戏只会抑制孩子思维的灵性,扼杀孩子的创造需要。笔者认为: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要还原游戏本真,改变以精美化、完整化为表征的游戏教育观,提倡采用“适度模糊”策略,让游戏真正回归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固有真义。

一、“适度模糊”是游戏自主“人文性”的体现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类关怀、生命关怀。孩子是需要被爱和尊重的个体,在游戏活动中更是如此。如果过度地强调游戏要求、游戏规则,忽略了孩子的内心需要,那么也就违背了游戏的初衷。

【案例1】某天,区域游戏中晴晴和晓晓在科学区的水池里玩钓鱼游戏,你一条,我一条,钓得可欢啦。两人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在生活区操作的小雨,小雨不时地朝着科学区看,还跟着呵呵笑。过了一会儿,小雨离开生活区,参与了钓鱼游戏。小雨兴奋地说着:“快钓这条金鱼!”“哇,螃蟹也钓到了!真厉害!”三个孩子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分析】钓鱼游戏是科学区新投放的游戏,孩子们特感兴趣。考虑到各区人数的安排,我们一般都是以游戏插卡的形式,引导孩子自主选择游戏区域。然而,不可避免地,还是有幼儿因各种原因没有选到喜欢的游戏区域。比如,小雨很显然并不热衷于生活区的游戏。如果老师一味要求遵守选区规则,那么,小雨一定会被叫回到生活区,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小雨的失落和不愉快。庆幸的是我没有这么做,而是采用了“适度模糊”的策略,只要小雨没有干扰到其他孩子的游戏,只要其他孩子对小雨的介入没有异议,那么教师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孩子在喜欢的游戏中释放天性,何乐而不为。

【启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作为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游戏规则虽然重要,但它应该是有弹性的。当规则与孩子游戏的需求产生矛盾时,教师依然要遵循“儿童第一”的原则,这是儿童观的体现,更是人文性的关怀。而“适度模糊”也许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二、“适度模糊”是游戏内容“创造性”的拓展

游戏是孩子的,要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孩子。但事实上,我们仍然会在不经意间干预孩子,对孩子该玩什么游戏、怎么玩指手画脚。老師的不放心、不放手,很多时候扼杀了孩子在游戏中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如果教师在游戏中“适度模糊”些,就能给孩子的游戏创造带来无限可能。

【案例2】连续三周,户外建构游戏的主题是“我们的幼儿园”。孩子们熟练地分好了建构小组,按设计图纸开始分头行动。有的小组负责搭建幼儿园大门,有的负责搭建幼儿园楼房,有的在建构围墙……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旁边树荫下有一块草坪,是建筑工人的休息区。乐乐和宇宇来了,他们在草地上休息片刻后搬来了建构材料,开始捣鼓起来。小岩跑过来询问,原来他们在造一艘大渔船,而且是可以睡觉的渔船!小岩来了兴趣,参与了搭建。在三人的齐心协力下,渔船完工了。小岩躺在船舱里,乐乐和宇宇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划起了船桨,别提有多快乐了。潘潘看到了:“哇!这是我们幼儿园的游乐场!”这一灵感得到了三个孩子的支持,于是几个孩子联手铺了一条小路,把渔船和幼儿园连接了起来。

【分析】户外建构是孩子们特别热衷的游戏,“我们的幼儿园” 连续搭建了三周,虽然每周都有建构技能的提升,但孩子们对它的兴趣整体在逐渐减弱。三个孩子另辟场地搭建渔船的行为,从表面上看,与今天的搭建主题是不吻合的。如果老师上前提醒或阻止,那么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老师在现场目睹这一幕后,没有立即采取措施,而是选择了 “模糊” 视之,静观其变。这让我们可喜地看到了孩子间的分工协商、探索发现,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精彩的是潘潘的提议,通过小路的铺设,把“划船乐园”建成了幼儿园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成人刮目相看。

【启示】游戏内容是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结合当下开展的主题活动生成与之相适应的游戏。“我们的幼儿园”的建构主题是从“再见了,幼儿园”的主题中生成而来。在搭建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一样的,当孩子出现与当下主题不一致的建构行为时,老师不必为一时的 “偏离” 而急于介入。适当的 “模糊”,耐心地等待,无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给予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当然,也会给你带来别样的惊喜。

三、“适度模糊”是游戏情节“发展性”的推动

游戏情节是游戏开展的生命力。游戏情节的演变并不都是事先计划好的,而要在游戏中的人、事、物之间相互作用中逐渐推进。因此,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师切忌以主观臆断来决定游戏发展的进程。有时候,“适度模糊”对于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同样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案例3】当前,孩子们围绕“碧螺春知多少”主题活动正在开展系列游戏,有做茶的、有卖茶的、有表演茶艺的……孩子们围绕“茶”游戏,玩得热火朝天。某天,昊昊从走廊里推来一辆小自行车,在游戏区骑来骑去,很忙碌的样子。陆续有小朋友前来报告,很是羡慕。老师暗自跟踪观察了一番,原来昊昊做起了快递员,在帮茶馆寄送茶叶。了解到昊昊骑自行车的真相,老师上前委婉地提醒:“快递员,骑车慢点,要注意安全哦!”在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爱心快递公司”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应运而生了。

【分析】昊昊在角色游戏中擅自骑自行车的行为,显然是大胆的,也是以前没有发生过的,因而引发了其他幼儿的“羡慕嫉妒恨”。当有孩子前来打小报告时,冲动型教师很有可能由此判断是孩子的淘气表现,也许会扣下昊昊的自行车,请他回归到自己的角色扮演中去。智慧型教师面对孩子们的报告 “充耳不闻”  “模糊” 待之,实则在暗中观察,从事件的现象去探求、去发现、去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正因为如此,“爱心快递公司”成立了,这是一个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游戏创意,有效助推了游戏情节开展的丰富性和发展性。

【启示】游戏是现实生活的情境再现,幼儿来自各个家庭,不同的家庭生活给予了孩子不同的生活体验,这种生活体验会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同于往常的言行时,不要武断地妄下定义,而应该先退后一些,再退后一些,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旁观者的身份去了解、去解读他们言行背后的原因。表面上看,教师似乎是听之任之,有些“模糊”,其实内心并不糊涂,反而是更清澈的、更明亮的,“适度模糊”是在积极捕捉孩子在游戏中出现的有价值的兴趣点,从而为后期的游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上是笔者“适度模糊”策略应用于游戏活动的一些实践与思考。当然,游戏活动中的模糊性不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也不是心神恍惚的茫然心态,更不是模棱两可的教育理念,而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教育智慧的充分体现。游戏活动中的“模糊”是教师支持孩子游戏的有力支架,保持“适度模糊”,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主、愉悦以及创造力等。

因此,“模糊”是适度的,是在沉淀之后的“模糊”,是在明晰之后的“模糊”,是在深刻之后的“模糊”。而这,就是教育者应有的教育智慧!

猜你喜欢

小雨建构幼儿园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爱“上”幼儿园
卧薪尝胆
建构游戏玩不够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
一鼓作气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