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急着长大
2020-04-26张静华
张静华
虞永平教授在《以班级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建设》一文中强调: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实际基础是班级,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该以班级为基点。以绘本为载体的班本课程为幼儿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视角,也是社会、语言、情感、艺术等多领域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着这樣的初衷,我们从绘本《就像你一样》出发,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解读绘本,亮点预设——开启班本课程之旅
1. 儿童视角中的“本期最喜欢绘本”
最直接地体现一本书魅力的,是它能否吸引孩子拿起来,并静下心去阅读。孩子的喜欢,才是绘本存在的价值。在大主题《我们一家人》中,我们在阅读区投放了很多讲述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爱的绘本,如:《我爸爸》《对换节》《猜猜我有多爱你》《就像你一样》等。一段时间后,在“本期我最喜欢的绘本”的投票栏,绘本《就像你一样》在多数孩子的投票中脱颖而出。
2. 多角度解读绘本《就像你一样》
绘本《就像你一样》通过小象芬利和大象克劳德之间普普通通的日常,在不经意间用四两拨千斤的轻松感向家长、老师诠释了成长应该有的样子:活在当下,享受童年本该拥有的顽皮与烂漫,不急不忙,在有爱的环境中一点一点长大。绘本通过对比的方式描述了小象芬利与大象克劳德之间的差别,能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细致地观察,在观察中了解绘本传达的意义。每一幅画面看似随意,实则蕴含深意或趣味,比如作为配角的屎壳郎、猎豹。
绘本为孩子鹰架了一个阅读空间,让他们在一次次阅读中产生新经验,从而建构出自己独有的认知体系。我们梳理了建构整合多领域教学的脉络,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点和关键经验等,预设出整合式绘本教学的行动方案。
追随脚步,动态构建——班本课程引发深度学习
1. 问题与生成——班本课程生出精彩
班本课程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师幼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随时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发展实际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预设的行动方案不能解决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生发出的各种问题,也不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从而真正成为班本课程研究的主体。
在由绘本展开的班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设立了“小小问题墙”供幼儿记录自己在阅读绘本时的问题,为深入探究提供动力。同时,墙上的问题会跟着幼儿的发现和思考而不断调整并更新,跟随幼儿的不断学习呈现动态的过程。
在按照预设方案开展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将问题与生成相互融合,不断追随孩子的脚步,一步步深化实施。班本课程就像一棵蓬勃生长的树苗,在不断删减和增添中枝繁叶茂,形成班本课程生成网络图,从而促进孩子的多元发展。
2. 解构与深挖——有效阅读中纵向多层发展
内容多元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其画面细节和留白的文字所搭建出来的纵深度和延展度,让幼儿每一次阅读都有新发现。不同幼儿因为关注点的不同,亦会有不同的感受。幼儿在欣赏故事之余,更能结合自身经验拓展思维。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问题,我们从不同层次解构和提炼了绘本《就像你一样》的阅读主题,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开展有效的阅读活动,让幼儿更充分地获得其中的精神营养,在纵向、多层发展中促进幼儿和谐健康成长,形成特色鲜明的班本课程资源。
第一层:“绘”阅读——师幼共读中解构绘本内容。
师幼共读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阅读的快乐,感受绘本的魅力,也让其语言能力、创造性思维得以同步发展。在第一次集体阅读活动中,教师采用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出问题:“芬利和克劳德谁想像谁一样?为什么?”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通过自主阅读、交流分享、表征展示等帮助幼儿掌握与理解故事内容。接着,教师组织幼儿围绕 “芬利想变得强大”开展第二次阅读活动,师幼互动,再现绘本中小象“从树上掉落——空中之旅——爸爸的怀抱”等细节,让幼儿在快乐的即兴表演中深入理解绘本内容。最后,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克劳德告诉芬利不要着急长大,现在刚刚好”,激发了幼儿阅读的欲望,让他们对再次阅读充满期待。
第二层:“绘”体验——再阅读中引发情感共鸣。
出于对夹子夹起来的部分的好奇,幼儿迫不及待地打开绘本。我们通过九宫格对比的形式,让幼儿将绘本中的经验直观地展现出来。
体验1:大大的克劳德因为身体太大不能看到草地上微型世界中发生的秘密,而小小的芬利却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两只屎壳郎在滚草球,专注的眼睛,微翘的嘴巴,像极了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小朋友。孩子们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鸣,意识到不是只有强大能带来快乐,小也有小的乐趣。
体验2:小小的芬利被爸爸抛向空中、挠痒痒,躲到爸爸肚子底下,这也正是孩子们小时候的体验。幼儿看着画面感同身受,纷纷讲着自己和爸爸之间的趣事。
体验3:妈妈镜头下的亲子相处。当我们把让妈妈事先拍好(但孩子们不知情)的录像放出来,孩子们看着自己和爸爸快乐游戏的画面,听着爸爸妈妈让自己快乐享受童年的话语,跟故事中的芬利产生了共鸣,深深地感受到了绘本内外那浓厚的情感。
第三层:“绘”演绎——亲子绘本剧中拓展绘本内涵。
完整阅读后,幼儿提出要把故事表演出来,于是第三次活动应运而生。围绕戏剧表演,大家开始讨论剧本怎么制作、道具怎么准备、如何进行彩排等问题,于是“设计剧本”“制作道具”“彩排”等提上了议程。在强烈的任务动机驱使下,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自然而然地被激发。
亲子绘本剧表演中,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演绎,在戏剧营造的场域中动态感知大大的克劳德和小小的芬利之间的趣事,让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
第四层:“绘”迁移——趣味辩论深挖绘本多元素 。
绘本阅读不仅局限于看、听、说、读、做,还能启发幼儿的思辨能力。大象有大象的好处,做小象也有做小象的快乐,折射到幼儿身上,他们也会思考:做大人有大人的好处,做小孩有做小孩的好处,那到底做大人好还是做小孩好呢?于是,一场趣味辩论赛生成了。
环节1:辩论赛大调查。什么是辩论赛?有什么规则?辩论到最后,怎么才算赢?围绕这些问题,幼儿展开了前期调查。
环节2:我的观点我记录。幼儿运用表征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点,有的赞同正方“做小孩好”,有的赞同反方“做大人好”,且描述了自己的想法。
环节3:趣味辯论开始啦。正反方辩手们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讲述,小观众们对他们的论点进行点评并投票,最终反方以2票的微弱优势获胜。
辩论锻炼了幼儿整理思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被关注,幼儿会变得更自信、开朗。
一次次阅读活动建立在儿童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深挖了绘本课程活动的教育价值,更随着幼儿生长的方向不断形成新的生成点,使得班本课程能纵向、多层发展。
3. 构建与整合——相互融合中横向多元发展
从绘本生成的班本课程内容为幼儿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也是多领域教育相互渗透、整合的有效途径,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激励探索
当读到绘本中大象克劳德说“会有那么一天,你会长成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之一”,幼儿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大象有什么秘密?世界之最的动物还有哪些?
我们鼓励幼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寻找答案,他们设计了调查表,记录下自己的问题和猜想,然后去验证、寻找答案。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通过网络寻找答案;有的带来了故事图书自己找答案……幼儿的探索热情一下高涨起来,想要知道的问题越来越多,持续参与下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有了大量的前期积累,在科学活动《认识大象》《动物之最》中,幼儿的思维得以不断激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许多意想不到的内容也源源不断地生成了。当高若菲介绍大象有4~5米高时,有小朋友提出“4米是多高呀”,张家豪马上就说:“1米我知道,1米到我鼻子这里。”接着幼儿拿出水管积木,按照张家豪所指的1米的高度,搭出了4根1米的小棒。在拼接的时候,他们发现教室只能容下3米的高度,于是将实验场地转换到了阳台。终于,4米的高度在老师和幼儿的通力合作下直观呈现了出来:“大象原来这么高呀,看来不能邀请大象来做客了,它会将屋顶戳穿的!”
跟随幼儿对“1米”的热情,我们设计了数学活动《一米是多长》的探索,让幼儿分组探索1米的具体长度。幼儿通过查找资料,借用中班学习测量用的牙膏盒和瓶盖,或者从家里带来尺子和笔等,在实践中感知长度……
绘本生发的班本课程的开展中,幼儿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通过及时观察捕捉到一个个兴趣点,让幼儿打破常规,用不同的方式去开展真正属于他们的活动。
(2)审美熏陶
绘本是专业插图画家的作品,他们采取各种绘画工具与材料,创造出有着极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享受着故事,也得到美的熏陶。绘本《就像你一样》用浓淡相辉映的水彩,大气简洁的构图,和粗细线条的勾勒,让整个绘本具有别样的魅力。基于绘本独特的绘画方式,我们通过美术活动《水彩画之旅》让幼儿用晕染的方式自由创作,从构图、着色、晕染感受不同的绘画方式,拓展了他们对美的想象力。
(3)特色化体验
绘本《就像你一样》中富含动感的线条对幼儿来说十分新奇。在亲子绘本剧的自制剧本中,他们就关注并尝试运用线条来表示动态。随后,他们在许多绘本中发现了类似的线条,于是尝试自己来画一画,用有趣的线条来表示跑步、跳跃、大喊、生气、睡觉等。
(4)反哺生活
局限于集体阅读的绘本活动并不是好的活动。我们将绘本故事和生活结合起来,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引导他们将绘本故事的情节和情感在生活中再现,并强化幼儿的积极情感体验。在辩论赛结束后,从反方“做大人好”获胜就可以看出,幼儿对大人的世界有很多的向往,于是综合活动《小鬼当家》就展开了。幼儿有了当爸爸或者当妈妈的机会,设计了“叫孩子起床”的场景,有的设计了“准备早饭”的场景,还有的设计了“陪孩子搭积木”的场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了不同场景下陪伴“孩子”的方法。
活动结束后,幼儿分享了自己当爸爸妈妈的感受,也意识到父母的辛苦。
(5)家园共育
绘本常常将生活的哲理和深刻的道理,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好看的画面传达给孩子和成人,虽然精短,但是含义无穷。在本期绘本的推荐墙上,我们写给家长的寄语是“陪伴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写给孩子的祝福是“孩子,不要急着长大,快乐享受童年生活”。
在班本课程的构建中,我们致力将家长从旁观者转变为课程的参与者,一同走进班本课程的构建,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绘本制作、表演、拍摄;一起参与调查活动等,真正做到有质量的陪伴。这不但给予了家园合作更多的可能性,更拓展了绘本阅读的内涵。
拓展分享,多维提升——班本课程引领持续优化
1. 拓展分享,让环境成为课程
班本课程以班级的现实环境和条件为背景,跟随孩子的兴趣和问题一步步开展。我们将环境与课程相匹配,重视环境在课程组织与实施中的作用,把环境作为一种课程来设计、研究、探索,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建构环境,让幼儿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互动。如:本期绘本中孩子们设计了自己的封面故事;幼儿每一次活动的问题提出—收集调查—分享交流—活动开展—表征感悟等系列内容都成为环境布置的来源,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2. 多维提升,让课程更加游戏化
将游戏区域融入课程中,在区域活动中实现课程游戏化。在班本课程《就像你一样》中,我们将活动内容融入区域游戏中,让幼儿在广阔的游戏中自由发挥,能力不断增强。如:益智区设计自制动物拼图,根据星级设置不同难度的拼图,4份平行剪的拼图为1星,4份锯齿剪的拼图为2星,立体拼图为5星,等等。
绘本是幼儿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在充分挖掘绘本内涵和教育元素的道路上,我们将不断进行探索,从而更加合理地构建班本课程。希望幼儿在我们的陪伴下,在书中,在路上,看世界,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