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本课程的发展

2020-04-26程友伟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园本特色班级

程友伟

编者按:“园本课程”研究是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探究都无法绕开的话题。近些年,“园本课程”理论探讨似乎有些静悄悄,但是在实践中却又表现出一派热闹景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园本课程”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总结当下一些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的实践经验。本刊特组织“园本课程建设”专题,邀请学者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就此问题,谈论自己的看法与经验。

张斌,女,常熟理工学院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学前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学前课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讲座专家、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指导专家。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以及学前教育政策与管理方向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书籍多本,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长期与国内数十家幼儿园开展合作实践。

记者:您好,张教授,感觉近几年有关园本课程的研讨似乎不太流行,您觉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张斌:“园本课程”这一概念脱胎于“校本课程”。20世纪70年代,西方兴起了“校本课程开发运动”,提出“课程决策应当由實施它们的教师来做出,并且这些决策应该由决策结果所要涉及的人参与” [1]的观点——也就是说,课程要达成什么目标、选择哪些内容、怎样实施、如何评价等,不能完全由国家来决定,那些实际在上课的教师、受到课程影响的学生、家长和相关社会人员也应当参与到课程决策中去。这种观点的影响是国际化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标志着在基础教育领域启动了“校本课程”建设。两年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颁布,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园本课程”的概念,但《纲要》所坚持的基本立场,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关注个别差异”等,都体现着园本课程的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园本课程开始为我国的学前教育界关注,一时间成为学界热点。

从理论研究来看,园本课程这个话题的确不像十几年前那样被广泛提起了,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不被关注。一方面,20世纪初,我国学前教育领域首次明确提出了“园本课程”的概念,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有必要对其内涵、特质、要义等进行解释和确认,需要对与其相关的学前教育理论进行再研究和再说明,需要对有关的实践知识进行探索与探讨。因此,当时涌现出大量聚焦于园本课程的研究成果。随着园本课程理念的被认可与被理解,这种言说层面的“流行”开始降温是很自然的。另一方面,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层面,我个人的感受是园本课程在近几年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因为课程建设经验的积累、因为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进一步深刻把握、因为对有质量的幼儿园教育的追求,在各自的课程建设基础上进行着园本课程的行动与思考,一系列成果逐渐成熟起来,如南京实验幼儿园的“综合教育课程”、浙江安吉的“安吉游戏课程”、无锡实验幼儿园的“经历学习课程”等。

记者:关于园本课程,您觉得当下和以前的谈论有什么侧重点的变化吗?

张斌:在园本课程已为大家所熟悉,相关实践样态愈加丰富的今天,我们对它的持续关注更多地侧重在“怎样做”这个问题上。毕竟,对广大幼儿、幼儿家庭、幼儿园来说,课程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给他们带来福祉,让他们各得其所,这永远是一个需要行动的命题。而开展园本课程建设是上述行动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梳理、总结和分享园本课程的实践智慧,同时发现、诊断、澄清园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就成了这几年来我所在的研究团队的核心任务之一。来自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课程行动经验,来自和他们探讨园本课程问题所形成的思考,丰富着园本课程的知识——这是我本人近几年来深有感触的一点。

当然,园本课程实践与课程理论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强调“行动”是与十几年前的历史相比。通过理论研究加深我们对园本课程的理解是推动课程行动的重要前提,比如,理论研究论证了“幼儿园课程应当是生活化、游戏化的”这一命题,阐明了这里所说的“生活”和“生活化”的内涵,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出了方向。当我们透彻、全面地理解了幼儿园课程的应有之义后,园本课程行动才是合理的、科学的、有质量保障的、符合课程规律和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这样,可以避免错误的、甚至反科学的所谓“园本课程”的泛滥,有利于治理课程乱象。因此,对园本课程的实践行动和理论思考其实是并行的、相互滋养的。

记者:您怎么看园本课程与特色课程之间以及园本课程与班本课程之间的关系?

张斌:要厘清园本课程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需要先正确理解“园本课程”本身。借用虞永平教授的定义,园本课程是指“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2]。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园本课程首先应当是规范的、合法的课程,也就是说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必须符合有关幼儿园教育的法规政策的要求。而诸如《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法规政策本身是基于学前教育的原理和规律制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园本课程要遵循学前教育的科学。其次,园本课程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幼儿的现实需求为基础,与幼儿生活与经验紧密联系,具有一定的园所特色和生成性。最后,园本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和实施者主要都是教师,其开发是一个教师民主参与的过程。“园本课程不是外来的课程,而是在幼儿园内部逐渐生成起来的课程”[3],它天然地观照到了幼儿园的课程传统和现实条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总之,园本课程决不是简单的一所幼儿园拥有自己的课程,而是一所幼儿园建设出了最适宜自己的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这个课程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本园幼儿的身心发展,最有助于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最大限度地保障本园的教育质量。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强调。那就是虽然园本课程由校本课程衍生而来,但园本课程不同于三级课程体系下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的部分,而园本课程则是一所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架构。也就是说,一个业已成熟的园本课程是其所属幼儿园独立、完整、自成体系的课程。当然,这是园本课程的理想状态。就我国现状来看,只有少部分课程建设基础良好的幼儿园已经或有可能产出园本课程,相当数量的幼儿园仍需以蓝本课程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对课程蓝本适当调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园幼儿。因此,园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课程改革过程,它需要幼儿园一代代教师的持守与努力。

提到园本课程,有人会将其等同于所谓特色课程或幼儿园特色。这个问题我们分两方面来看。

第一,园本课程与特色课程是什么关系?其实,所谓“特色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概念,与其说它是对某种课程的称呼,不如说是部分幼儿园额外增加课程内容或强化突出特定领域的旗号。例如,那些以珠心算、外语、理财、机器人等为“特色”的幼儿园,其本质是在国家所规定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之外增加内容;而那些以健康、数学、绘本阅读、智能开发等为“特色”的幼儿园,其本质是将现行的幼儿园教育内容中的某一领域(学科)或幼儿发展的某个方面作为重点来建设。虽然第一种情况也许能满足某些特别需要的幼儿或家庭,第二种情况可能在一定时间段内有利于幼儿园集中力量发展课程,但这两种情况都很可能导致因为过分突出那个“特色”而影响到其他内容的开展,进而影响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可见,这种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的规范性、適宜性存在冲突。如果将设计、实施这种特色课程作为园本课程建设的途径,那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二,园本课程与幼儿园特色是什么关系?幼儿园特色是幼儿园在发展中自然形成并被凝练的特点,它往往体现为幼儿园整体或在某个方面所呈现的与众不同的印象。例如,有的园所环境有特色,有的课程资源开发有特色,有的管理有特色。园所特色不是外部强加或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生长出来的。园所特色不是举办者或管理者自命的,而是能为他人所感受、体会到的。可以说,它是幼儿园的气质或底蕴。事实证明,踏踏实实地加强园本课程建设会使得幼儿园至少在课程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但执迷于打造或言说特色往往既难以真正助力园所发展,更无法推动课程发展。我们强烈呼吁广大幼儿园立足现实,理性判断自身发展状况,扎实投入到课程建设中去,这样你的特色终会不言自明。

仔细观察幼儿园开展园本课程建设的情况,往往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园本课程在绝对意义上并非完全是“园本”的,更多情况下园本课程的实践展开是落在班级这一层次上的。一种情况是全园或年级组审议设计的主题活动在实施时,各班教师会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求和课程实施的条件对主题进行再调整,例如在实施“在春天里”这一园本主题时,有的班级会重点研究春笋,有的班级会着重围绕春花开展活动;另一种情况是不少具有生命力的生成活动从班级开始萌芽并成长,它作为一个有机的部分丰富、完善、创生着幼儿园的课程,例如某大班因为幼儿沉迷并擅长于建构雪花片,生成了“办雪花片作品展览”的主题活动,这个活动又激起了其他班级策划并举办特色作品展览的兴趣。不难看出,园本课程实实在在的落脚点和成长点其实在班级里——教师在班级里实施课程,幼儿在班级里体验课程,那些关于课程的讨论与思考也是教师基于在班级开展活动的经验而生。毫不夸张地说,班级充当了将园本课程从理念转化为现实的决定性场域。这意味着所谓班本课程不过是园本课程的具体化,园本课程天然具有班本化的属性。

因此,我个人建议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二者的界限与区别,而是将园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放置到班级中去,放置到幼儿真实度过一日生活的环境中去,放置到教师真正要思考和应对的情境中去……这样的园本课程才是最贴近幼儿生活、呼应幼儿需求、充分利用园本资源、由教师建构的课程。

记者:对于一些幼教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地区,您建议从哪些方面开始园本课程建设?

张斌:如前所述,我国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可能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思路逐步推进园本课程的建设。各幼儿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实事求是地对园所课程现状及相关条件进行评估,找出本园课程建设的优势、不足、机会等,做到对自身的充分了解。评估的方面应尽量全面,如目前所使用课程的适宜性、园所的硬件条件、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课程资源的拥有及开发情况、获得外部专业支持的可能性等。这样做有助于为课程决策提供比较充足的信息,从而避免课程建设的盲从和盲目。

第二,精心选择适合本园的蓝本课程。优质、适合的蓝本课程能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奠定一个相对规范的基础,也能为教师体悟幼儿园课程的架构与要素提供模本。更重要的是:在今天,优秀的幼儿园蓝本课程的作者们在编写时已经考虑到了使用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留出了其被园本化的空间,甚至会提出园本化的策略建议,这降低了幼儿园调整蓝本课程方案的难度和出错率。

第三,结合本园实际尝试对蓝本课程方案进行调整。教师可以依据本班幼儿的兴趣或发展水平,依据本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适当增加、删减或替换蓝本课程方案中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对蓝本课程的调整不应是随心所欲的,而应当具有充分的依据且经过必要的论证,幼儿园可以借助课程审议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讨论,详细记录要调整的内容、调整的理由与依据、教师的主要观点、调整后的方案等。

第四,组织教师学习并掌握园本课程建设必需的一些技术方法。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教师反复从事某些需要用到特定方法策略的活动,如调查、搜集、整理、管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设计主题活动等,掌握开展这些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可以保障园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崔允漷.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2]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之我见[J].幼儿教育,2004,(5).

[3]虞永平.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J].早期教育,2001,(8):5.

猜你喜欢

园本特色班级
班级“无课日”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