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2020-04-26蓝新桃
蓝新桃
【摘要】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语文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语文教学也丧失了活力与魅力。生态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实践探究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1]。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态阅读;实践探究
七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缺乏生活体验,又受社会不良因素和家庭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准则,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用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方法,使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又体会文中的亲情,并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2]。因此,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理清文章脉络。
(2)技能: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来表达文章主题,体会人物形象美。
(3)情感: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散步》教学采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阅读提疑解疑,进一步自主总结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笔者的教学活动主要有读、思、议、展四个环节。
一、“讀”——自主学习能力
1.一读:识字音,知情节。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收集作者资料及文学常识资料,读课后的“读读写写”,解决生字词,齐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课前5分钟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2.二读:品文章的语言美。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精彩的一段文字,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例如品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解答赏析时,教师要做方向引导,如“写出了……景物特点,烘托了……氛围或心情,表达了……情感”。
二、“思”——自主提疑能力
生态阅读课堂“思”环节,就是深入课文学习、理解环节。根据中考考点,教师从记叙文学习目标做思维导航,主要从记叙文的要素、内容情节、人物形象、段落的作用、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去思考提疑,经小组提疑,全班思考讨论解疑。
在《散步》教学课堂上,学生根据思维导航提出以下问题。
1.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中“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样?
3.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议”——合作交流能力
在记叙文生态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各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3]。课堂上六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并能出色地完成学习目标,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生态课堂。
四、“展”——拓展延伸能力
“展”是能力拓展延伸环节,首先各组合作讨论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各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分享解疑方法思路,同学点评,纠正,提供多种解答方法。对于学生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教师引导归纳。这样,学生之间既可以互相学习,共同促进,又可以提高自身的语言交流能力。
课堂上各组代表习作展示:
1.夏日挟着鸣蝉踏入人间,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在这天早晨,妈妈正在拖地板,看着她弯着背,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走到妈妈身旁说:“妈,让我来吧,你去休息一会儿。”她先是一愣,随后便坐在沙发上欣慰地看着我。兴许是太久没帮妈妈做家务了,我拖起来显得有些吃力,没过多久就汗流浃背了。妈妈刚想起身帮我,我连忙摆摆手,说:“妈,你就乖乖坐着,不就拖个地板吗?小意思。”妈妈被我逗笑了,眉宇间恰似一抹独特的风景。能在闲暇之余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让妈妈享受片刻的放松,事情虽小,但一种幸福感,却似一波清泉,浸润着我的心。(《帮妈妈拖地》)
2.在一个寂静的晚上,母亲突然喊背酸疼得厉害,躺在床上很难翻身。我急忙跑到妈妈床边,见妈妈眉头紧皱,很难受的样子。我知道,妈妈都是为这个家操劳过度,才会落下这个病根,我多想替她承受这些病痛啊!我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在妈妈背后轻轻捶了捶。妈妈说:“你捶的力度刚好合适,感觉没有那么难受了。”我很认真捶遍妈妈的背部,即使手有点酸,但是我还努力坚持着。不久,妈妈说:“晓莉啊,我现在感觉好多了,你手酸了吧?回屋休息吧。”我笑着说:“不累,只要妈妈舒服就好。”今晚月光洒满大地,我祈祷,希望妈妈身体健康!(《给妈妈捶背》)
五、课堂小结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每天都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发生,就像文中那一幕幕相亲相爱的生活片段,又如同学们自己写的那些尊老爱幼的故事,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
六、课后作业
记叙文生态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课后作业环节,笔者主要从记叙文中考考点情节概括、字词句子赏析、人物形象、主题理解等知识点去强化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提供记叙文考点方向,积累考点知识,提高答题正确率。
七、教学反思
本课最大的亮点就是采用生态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来授课,即新课的四个环节:读、思、议、展。学生在读思中能够自主提疑,提出主要问题,并且能够通过“讨论—合作—交流—展示”来解决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但存在的缺憾是:第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不够流畅;第二,在学生展示问题、解决问题时,没有很好地注视学生、鼓励学生;第三,学生不如平时踊跃,在自信心培养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一,教师要以先进的高效生态课堂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不断思考、发现、创新,反思总结出一套真正适用学生现状的方法;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自信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自信中学习,在自信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甜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金凯.打造高校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02):83-84.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