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2020-04-26罗锦达
罗锦达
【摘要】眾所周知,现在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练,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又开始,未来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性,强调发展,重视师生间的合作、探究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也就是生态课堂。
【关键词】生态阅读;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在生态阅读课堂实践研究工作中,笔者不断尝试,努力探究生态阅读教学方法,总结提炼出适合农村初中生的高效阅读教学模式。下面以《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为例,展示农村特有的初中语文生态阅读教学课堂实践的探究成果。
一、教学目标
只简单设置三维教学目标:
1.能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二、淡化教学重点难点
生态阅读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要根据学情来设定,淡化其难度,让学生能独立解决。《时间的脚印》生态阅读教学重点有两个:
1.理解文章的说明层次及方法;
2.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
三、注重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不一样,全班51人中,2人几乎不识字,3人写字基本不成形,10人基本不读不写,10人随性读读写写,15人被动学习,11人较主动学习。只有21%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佳的学习状态是15分钟以内。对于这样的学情,笔者降低教学难度,专抓课内字词句的学习积累和课文内容的掌握,注重说明文阅读方法的讲解。采用一课一例、学后即练、练得即测的学习方法,注重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努力实现100%进入学习状态的高效阅读课堂。
四、熟练教学过程
1.感人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是用什么记录时间的吗?对,是年轮。那你们知道人类有哪些记录时间的方法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一起来看一看时间是怎么留下它的脚印的。”(板书课题《时间的脚印》)
2.出示小黑板,明确教学目标。(全班齐读)
3.“读”——朗读技巧训练,解决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指定一组学生接龙完成,再全班齐读)
腐蚀shí 浑hún浊zhuó
山麓lù 粗糙cāo
龟jūn裂 海枯kū石烂
沙砾lì 沟壑hè
楔xiē形 钟鼎dǐng文
踪迹jì 装置zhì
沉淀diàn 地壳qiào
胶jiāo结 帷wéi幕
(2)品读课文。
①学生自读文章。
②请学生代表用国语、方言朗读自己所喜欢的句子。
4.“思”——自主提疑。各小组讨论,提出观点、疑问。
提疑思维导向:训练学生主抓中考考点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方法指导:从主题探讨、层次研究、写作特点、重点句子的赏析等方面去提疑。
在2019年6月5日的课堂展示中,每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组一起讨论,最后由组长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交给老师,完成率高达100%。学生所提问题如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中的“攻击”一词有什么作用?②说明文语段一般比较规范,一般都有总起句、展开句和总结句。请你以课文为例,加以说明。③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5.“议”——合作交流。小组讨论,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全班分享。每组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讨论,都能把自己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讲出来,参与率达100%。
6.“展”——拓展延伸。
(1)展示解决提疑问题。每组派一位代表说出本组解决这道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2)校园古树年轮考察探究活动。(生态特色、亮点)
我校是广西少有的生态园林学校,校内古树参天,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回去收集古树年轮的辨别常识,并给每一组准备好卷尺,让学生给要测量的古树做标号,分组现场考察、测量、分析、估算一下校园古树的年龄。各组组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并提炼出本组的测量方法及结果,最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分享探究成果。很多学生的测量方法很独特,是平常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值得我们去推广。
(3)写作及口语训练。木山乡民族学校是广西少有的“生态森林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生态树木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请同学们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一角的美丽风景,并用普通话或者家乡话向客人介绍。
第一组和第三组,每个同学都能完成;第二组有1位同学只写了9个字;第四组有2位同学不完成,其中有1位同学只写了5个字;第五组有4位同学不完成,其中有1位同学无从下笔。
有几位同学写得很好。
潘雨琳同学:“教学楼前面的那一棵三角梅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她们像一个个害羞的玉女,粉红色的胭脂脸,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引来了不少辛勤的蜜蜂和戏耍的蝴蝶,把一股股清香洒满了校园,令人流连忘返。”
石源同學:“一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就是书香亭,大红色的‘书香亭三个字苍劲有力,格外耀眼。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六根圆溜溜的柱子上方有六个翘脚,它们好像吹起的鼓号,在欢迎你们的到来。”
第二、四组用普通话介绍,第一、三、五组用壮族语言——壮文介绍,特别是第一组的代表,方言讲得很流利,赢得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阵阵掌声。
7.注重课堂检测,提高学习效果。(直击中考)
(选文)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的河水变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1)关于选段的说明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作比较 B.举例子 C.下定义 D.打比方
(2)选段中“旅行”一词是什么意思?若换成“到远方去”行吗?为什么?
由于是室外课,笔者课前用A4纸打印好,这个环节一开始,马上分发给学生练习,第一、三组有几位同学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完成,其他组都能在两分钟时间内完成。第1题有48位同学选对,准确率达94.1%;第2题有8位同学只知道换成“到远方去”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行,占15.69%。
8.课堂小结。教师归纳:“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作者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记录时间的特异功能,并说明地球上还有更丰富的记录,号召读者去探求。”
9.教学反思。《时间的脚印》是一篇说明文,内容不难,比较通俗易懂,所以教学目标定为:(1)能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设计本课时,结合学校的优美环境,笔者大胆地把课堂搬到了室外,让学生能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给他们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学习空间,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学习本课知识要点,笔者侧重训练学生的口语及写作,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会说明文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地观察测量树的年龄时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口语训练中体会到不同民族语言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连平常不喜欢学习的11位同学都能参与到生态课堂的学习中。
不足之处:时间有点紧,而且在让学生测量树的年龄时,没有用实物展示如何观察树的年轮,有点抽象,科普知识没有普及到位。
【参考文献】
[1] 靳绍铎,曹淑梅.语文生态阅读课堂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9):69-70.
[2] 张建红.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策略[J] .时代教育,2009(10):210.
[3] 施天鸿.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汉字文化,2018(21):75-76.
[4] 李爱.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