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2020-04-26刘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

刘畅

【摘 要】目的:研究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用腹部与浅表探头检查的作用。方法:纳入3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于2018.01~2018.12在我院开展研究。所有病人均行常规腹部超声(研究1组)與腹部联合浅表探头超声检查(研究2组)并进行手术及术后病理诊断,统计两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研究2组诊断准确率为99.13%,相较于研究1组的85.84%更好(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用腹部与浅表探头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部探头;浅表探头;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68-01

急性阑尾炎作为临床急诊最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是由于肠道梗阻、细菌入侵阑尾腔导致感染进而引发的炎症,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麦氏点按压反跳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大部分患者可见白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1]。其一般可分为急性单纯性、急性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四种类型,针对各种类型阑尾炎的处理方法也不相同[2]。因此,选择最佳的检查方式对急性阑尾炎进行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是保证急性阑尾炎病人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前提,我院对此进行研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案

1.1 基线资料

纳入3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于2018.01~2018.12在我院开展研究,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男女比例为178:168,年龄为8~45岁,均值为(26.39±1.26)岁。病人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急性单纯性122例,坏疽穿孔性52例,急性化脓性114例,阑尾周围脓肿58例。

1.2 方案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ALOKAα10、三星RS80)对病人进行检查。将腹部探头频率设置为3MHz左右。受检者取仰卧位,将腹部探头置于其下腹区域进行施压,扫描探查范围:沿右侧腹部自上而下以横纵切三面在升结肠及盲肠末端的位置查找阑尾,重点扫查麦氏点周围。扫查手法:纵切面、横切面及斜切面等多个方位,操作人员仔细观察阑尾大小、走向、管腔、管壁及管径具体情况;检查过程中注意施压力度应根据病人实际腹部脂肪厚度进行调节,以避免超声检查受到腹部肠管内多余气体的干扰,从而影响检查结果。再将浅表探头频率设置为7MHz左右进行扫查。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检出情况。

1.4 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出情况

两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84%、99.13%,研究2组相较于研究1组更好(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急剧,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进行准确诊断有可能造成阑尾穿孔,或穿孔性阑尾炎未能及时发现,延误疾病治疗,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由于阑尾位置较为特殊,既往实施的常规超声检查存在超声影像清晰度及辨识度较低等问题,给临床医师针对急性阑尾炎的具体分型及相应治疗方案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故采取科学有效的腹部探头联合浅表探头的检查方式尤为必要。

3.1 浅表探头的优缺点

浅表探头的扫描分辨率极高,特别是针对近场位的作用更加明显,其可以对阑尾壁的各个层次进行全面探查,能够清晰显现阑尾腔内存在的粪石、肠系膜淋巴结等物质[3]。此外,浅表探头射频所建立的超声影像具有高辨识度、高清晰度的优势,可以将急性阑尾炎在不同病灶处发展的影像表现完整呈现出来。但是其也存在一定弊端,由于浅表探头扫描不具备较强的穿透性,导致部分腹部胀气或过度肥胖的病人无法对阑尾进行完全探测。此外,浅表探头的探测范围较为局限也是造成其无法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原因。

3.2 腹部探头的优缺点

腹部探头相较于浅表探头分辨率低,近场位效果较为欠缺,难以显现阑尾壁的多层结构,导致其容易漏诊部分阑尾炎发生位置相对表浅、炎性反应较小的病人。但是腹部探头的优势在于穿透性较强、扫描范围广泛且能够准确测量出阑尾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4]。针对临床肥胖或阑尾处于特殊区域(如盲肠后位)的病人,腹部疼探头的检出情况极佳。

3.3 腹部与浅表探头

根据焦莉利、马丽等人[5]报告显示,其选择94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腹部超声及浅表探头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结果发现采用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扫描方式诊断急性阑尾炎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超声,与本文结果相似。本研究中,研究2组诊断准确率为99.13%,相较于研究1组的85.84%更好(P<0.05),充分说明腹部超声与浅表探头两种方式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不足,有效避免由于肥胖、腹腔胀气等因素导致漏诊情况的出现;同时还能反映阑尾组织周围是否有渗出、脓肿或发生粘连等重要情况,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手段。

3.4 结论

综上所述,腹部及浅表探头的联合运用,能够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于航,熊颖.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0(1):97-100.

[2]舒俊,黄河.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5):113-114.

[3]朱文.分析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16-417.

[4]吴文彬.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6):132-133.

[5]焦莉利,马丽.分析腹部及浅表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18):183-185.

猜你喜欢

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