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0-04-25贾晓慧周晓丽张丽丽
贾晓慧,周晓丽,张丽丽
(郑州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450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为临床常见妇科病,不仅可造成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痛等,亦有较高不孕风险,且EMS存在类似肿瘤侵袭及转移的恶性行为,严重威胁广大女性生育及身心健康[1,2]。因此,早期诊断、准确掌握疾病进展情况,使患者接受及时、有效治疗,是促使预后改善的关键。目前,EM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内膜碎片需经黏附、侵袭及血管形成过程发生异位种植、生长,最终引起病变,且此过程始终伴随着相关因子异常表达[3,4]。金属基质酶-9(MMP-9)、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HLA-G)及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等因子在炎症、肿瘤生长与侵袭过程有着重要参与作用,监测其水平变化有望为临床早期发现疾病、正确诊断提供客观依据[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47例EMS患者,探讨其不同临床分期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47例EMS患者设为观察组,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指南》中EMS临床诊断标准[6],未合并心血管疾病、肝肾系统病变,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排除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或合并急慢性炎症者;年龄 25~49 岁,平均(36.71±5.02)岁,参照 r-AFS标准[7]临床分期:Ⅰ~Ⅱ期26例,Ⅲ~Ⅳ期21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4~48岁,平均(35.69±5.11)岁。两组入组前 3个月内均未有激素类药物使用史,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且年龄均衡可比(P>0.05),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⑴检测方法:抽取受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1 h后3000 r/min离心20 min,取血清送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仪器为美国BIO-TEK公司Elx800型酶标仪,试剂盒购自美国R&D Systems公司,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⑵阳性判定标准:根据ROC曲线确定MMP-9、sHLA-G、SDC-1诊断截断值,以其截断值为阳性、阴性判定标准,MMP-9、sHLA-G、SDC-1诊断截断值分别取 10.56 μg/L,6.87 μg/L,1685.45 μg/L[8]。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间及EMS不同临床分期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分析血清因子水平与临床分期相关性及在EMS诊断中的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 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 观察组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1;EMS 临床分期Ⅲ~Ⅳ期者血清MMP-9、sHLA-G、SDC-1 水平高于Ⅰ~Ⅱ期者 (P<0.05),见表 2。
表 1 两组血清 MMP-9、sHLA-G、SDC-1 水平比较(x±s,μg/L)
表2 EMS不同临床分期血清MMP-9、sHLA-G、SDC-1 水平比较(x±s,μg/L)
2.2 相关性 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与EMS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与EMS临床分期相关性(n=47)
2.3 诊断价值 联合诊断敏感度95.74%、特异度95.35%及准确度95.56%高于各项单独诊断 (P<0.05),见表 4。
表4 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联合检测诊断价值(n=90)
3 讨论
EMS是妇科常见与多发良性病变,由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宫腔外引起,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盆腔痛、腹痛、痛经,且多有盆腔粘连体征,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此外,EMS是导致育龄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之一,数据显示,EMS患者中不孕症高达50%左右,而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最终确诊为EMS[9]。因此,早期发现EMS,予以正确诊断与分期判断,是保证患者接受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亦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异位内膜细胞种植、侵袭及转移是导致EMS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而随近年细胞分子生物学发展及临床对EMS研究深入,发现相关因子异常表达在EMS病理生理改变过程有着重要参与作用[10,11]。 本研究试分析血清 MMP-9、sHLA-G、SDC-1水平在EMS发生、进展过程中表达变化,发现EMS患者上述血清因子水平高于健康者,且其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升高,二者呈正相关(P<0.05),证实MM P-9、sHLA-G、SDC-1参与了EMS发生与疾病进展。细胞外基质降解为异位内膜细胞种植、侵袭的重要途径,而MMP-9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有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作用。且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经MMP-9降解致使基底膜穿透,促进和整合素相互活化,增强细胞间黏附作用,并促使新生血管形成,故利于异位内膜生长[12]。sHLA-G属人类非典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与NK细胞活性,促使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庄文珂[13]研究指出,sHLA-G可使异位内膜逃避免疫监视,进而促进其在宫腔外种植、生长。SDC-1作为跨膜黏蛋白聚糖家族中经典趋化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及生长因子,可结合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细胞外基质及相关酶,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黏附与迁移过程中发挥作用。王平等[14]研究证实,EMS发病后,SDC-1可促进异位细胞增殖、迁移,并通过新血管形成为其提供营养,增强异位细胞侵袭性,促使EMS病情发展。此外,MMP-9、sHLA-G、SDC-1之间亦有关联,SDC-1可促使MMP-9表达上调,而在MMP-9影响下,不仅可上调sHLA-G水平,亦会蛋白水解sHLA-G,获取sHLA-G不同亚型,在三者相互作用下共同促进了EMS 发生、进展。因此,MMP-9、sHLA-G、SDC-1 高表达状态,提示异位细胞成功黏附、种植与生长,并对周围组织造成侵袭性破坏,促进病变发生、扩散,可作为EMS病变严重程度评估重要指标。
此外,本研究联合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检测用以EMS临床诊断,结果显示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各项单独诊断(P<0.05),提示上述因子联合诊断EMS具有较高临床价值。MMP-9、sHLA-G、SDC-1水平变化预示着疾病发生、进展,但单独用于疾病诊断,受个体差异及其他因素影响,仍有较高漏诊、误诊可能,无法取得理想诊断效果,而联合诊断可弥补单项诊断不足,故有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帮助临床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
综上,EMS 患者血清 MMP-9、sHLA-G、SDC-1呈高表达状态,且临床分期越高其水平越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联合血清MMP-9、sHLA-G、SDC-1水平检测亦有利于提高EMS诊断准确度,减少漏诊、误诊,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