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波顿和他的哥特童话
2020-04-23李木子
李木子
摘 要:蒂姆·波顿是一名出生在伯克班的著名迪斯尼电影导演,他的影片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哥特风的成人童话。他的影片黑暗中夹杂着温暖,并非哥特式的恐怖,而是童话的温情。他的童年生活经历与其电影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蒂姆·波顿个人成长与创作经历,其次将从创作心理定势方面来讲述他的童年体验导致电影风格的成因,最后分析创作主体内倾型的超现实叙事所导致的三方面显著风格特征。
关键词:电影;哥特;创作心理
1 蒂姆·波顿个人经历
蒂姆·波顿1958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班,哥伦比亚、迪士尼等电影公司在此处都有办公场所,浓厚的电影气氛或多或少影响到了他今后的电影创作。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他的童年被恐怖书籍和录像带环绕,这一因素造就了今后的著名导演。
18岁时他被老师赏识进入了加利福尼亚艺术研究院开始学习电影,学习期间,他使用铅笔创作出动画实验短片《芹菜怪物的茎》,此时美国动画进入繁盛时期,迪斯尼公司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他被迪斯尼公司所录用。
1982年他导演了第一部黑白动画短片《文森特》,这是一部向大牌恐怖演员文森特致敬的片子,这部短片中已经可以看出他的个人风格,但因其过于恐怖阴森,当时并未与世人见面。
1989年是他的人生分水岭,他导演的《蝙蝠侠》荣获奥斯卡金像奖等多个奖项,他也因此成名。1990年《剪刀手爱德华》2005年《僵尸新娘》、2007年《理发师陶德》、2010年《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电影使得他的风格日益成熟。
2 哥特风的成人童话——创作心理定势
哥特风的成人童话是蒂姆·波顿电影独具的特色。哥特电影是指以中世纪时期哥特文化为背景,借以黑暗的色调表达死亡与痛苦等主题。在波顿的哥特世界里没有中世纪的影子,现世与哥特风紧密结合,为原本的哥特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艺术心理定势是指创作主体在受到社会生活体验影响后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艺术创作心理态势。[1]黑暗与阴森的气氛、墓地、潮湿的天气、身穿黑色长袍的不明身份的人物、毫无血色的面孔、荒废的城堡这些都构成了他鲜明的哥特风格。他的作品倾向于这一风格是受他习惯意识和习惯无意识共同影响的产物。
1)孤独的童年体验。蒂姆·波顿童年时期与祖母生活在一起,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与呵护,终日独处的他唯一的“朋友”便是恐怖书籍和B级恐怖电影。他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个性变得敏感与孤独。因缺乏与他人交流,外在的孤独让他的内心更加丰满。记忆被埋在了他的意识深层,在他进行创作之时,这些记忆会不断地浮现于他的脑海,潜在的影响着他的创作,驱动着创作走向特定的方向,从而形成了无意识的创作心理定势。[1]
童年的体验会对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他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内心更渴求一份温暖,内在情绪成为他创作的内在动机,也成为他多数电影的创作来源。观看的恐怖电影致使了他的影片被黑暗、恐怖的气氛所笼罩着,他通过黑暗的气氛来展现自己所经历的孤独生活,丰富的影片内在展现着他对于生活无尽的遐想与期待。孤独的童年体验使其一生的作品都要经过这个结构定势的过滤和折光,成为哥特风格的基调渗透到所有的作品之中。
2)黑暗中的温情——成熟的创作观。每一个影视创作者都有自己独特而成熟的创作观念,这得益于创作者丰富的创作经验,创作经验越丰富,艺术观就越成熟,个性风格就越明显。他的第一个黑白短片《文森特》中已展露出独特的艺术风格。[1]之后《蝙蝠侠》、《断头谷》的创作,使得波顿的创作经验和人生感悟日益丰富。他也谈到随着年龄增长和创作经验的丰富,他的感官变得更敏锐,创作影片时可以更好地展现情感。他在1990年拍摄《剪刀手爱德华》时树立了鲜明的个人风格,从此之后的影片都延续着这一风格。
他的电影展现的是黑暗中的温情。[2]虽然影片的基调是黑暗与压抑的哥特风格,19世纪的街道、恐怖阴森的画风,丑陋古怪的人物形象,但是这些符号都只是电影的外在元素,内在表达的是黑暗之下的温情。正如电影中刻画的一样,真正黑暗与恐怖的是现实社会,而温情存在于他的幻想中和影片所传达的感情之中。无论他的电影多么黑暗,角色多么古怪,依旧在电影中可以找到希望的曙光,丑陋的外表与温情的对比不会让观众感到压抑和绝望,反而会感受世界的温暖与阳光。
3 内倾型的超现实叙事
荣格将人格理论与艺术创作主体相联系而进行研究,他认为,艺术家大多是内倾型的。[1]他们性格孤僻内向,对现实生活不满足、不能适应外部世界,因而返回无意识中去寻求精神创作的需要。内倾型的创作,淡化了周围的客观环境,不在意现实世界的周遭环境,将创作转移到主体的内心之中进行深度挖掘,着重表现创作者内心的幻想与渴望。
他电影中出现的超现实叙事正是艺术创作者内倾型创作的表现。波顿的父亲是职业棒球运动员,有无法实现的棒球梦想;波顿的母亲在工厂上班,是部门经理,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无趣使得他的母亲变得脆弱多疑且敏感。生硬呆板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没有给他童年应得的关爱,他对现实的社会愈发的丧失希望,生活的不满足让他逃离到内心世界展开丰富的超现实创作。
1)大量的童年回忆。在他的许多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童年回忆,有的痛苦有的欢乐,痛苦的童年是对波顿童年留下阴影的真实写照,快乐的童年是波顿一生所期待的却无法实现的美好心愿。这样的叙事正是导演本人内心的渴求,因个人童年温暖的缺失而转移至影视作品创作中弥补内心的幻想和渴望。
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旺卡对于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大鱼》中威力回忆爸爸讲述给自己的故事,这些都反映出了他由于缺失关爱而对自己的童年生活不满足继而转向内倾型着重内心的创作。[3]
2)恐怖镜头的集聚。恐怖镜头是他从童年期就埋藏于记忆深处的恐惧。这样的镜头在他的电影中随处可见。《理发師陶德》是他恐怖镜头集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大量的血腥画面充斥着荧幕,这些恐怖镜头正是波顿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感的宣泄。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形象的设置也是源自波顿内心,他们大多孤僻、苍白、身穿黑衣,让人畏惧的同时联想到波顿的童年经历又心生怜悯。
3)成人童话的营造。童话的意义是将儿童心中潜存的压力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以达到发泄压力的作用。成人的世界对童话也有着无尽的期待和向往,波顿的童话世界满足了观众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童年的向往和怀念。他的内心无意识将其童年的缺失潜意识的展现于影片之中,为观众营造着唯美的成人童话。
《大鱼》将幻想与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成年观众经历一场奇幻的旅行,传达着乐观向上的人生真谛,教导观众用丰富的内心情感想象来克服生活中的诸多困难。《僵尸新娘》可以从影片中压抑的氛围和诡异的画风同样看出是一部成人童话。此片通过对比黑暗的人间与热闹的阴间揭示出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恐惧。僵尸新娘最后的离场,成全了男女主角后幻化成蝴蝶飞走,这一场景颇有几分梁祝的凄美,同时也为这一未果的童话画上了句号。哥特的外在,温情的内在,《僵尸新娘》同样传递了波顿风格。
从本文的影视创作心理研究中可以看出,艺术创作者的个人生活体验和社会经历对他们的艺术创作有着深刻且不可磨灭的影响。这位孤独的“大男孩”在他的影视创作之路上固执的坚守着自己不变的梦想,无人能够拒绝他影片中传达的温暖情怀。
参考文献
[1]秦俊香.影视创作心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时硕.蒂姆·波顿电影艺术特色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14.
[3]宋钰颖.幻想、现实及其梦境的营造——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蒂姆波顿的电影[期刊论文].电影评介,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