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教育中美术心理学的重要性分析

2020-04-22钟景华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重要性

钟景华

[摘  要]在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趋势下,创建开放式的美术教育观念,是高校艺术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美术心理学是通过心理学观点与方法对美术与规律进行深入探究的一门科学,主要基于思维、想象、情感等角度,探索美術创作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寻求个体身心健康与美术创作间的有机互动,并对社会文化、人类情感精神与美术活动间彼此影响作用进行详细研究。美术心理学能够使混乱的美术创作实现结构化与清晰化,从而为培养美术人才提供有力帮助。就当前高校美术创新形势来讲,开设美术心理学,对于提升高校美术教育科学性与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主要对高校美术教育中美术心理学的重要性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心理学;重要性

引  言

美术心理学,即针对美术创作时作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对于作品观赏者心理活动与作品反映的社会心理活动进行深入探究的学科。此探究对象是情绪、认知、意志等情绪活动规律。美术教育,则是指教师详细阐述美术作品,促使学生切实感受美术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与作者间接性深层交流。此交流不需学生面对作者,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美术学理论知识与基础能力,可领悟作者在作品中潜藏的心理活动,可欣赏作者创作的整个心路过程[1]。

高校美术教育中美术心理学的重要性

1.利于提高学生美术专业认知能力

(1)感知能力

美术作品创作者的感知能力就是直接性感受并切实反映现实的能力。首先,色彩感觉能力是切实反映现实的直接形式,即学生对光的感觉能力,光是美的物质源泉,在感觉到光时,才能发现、表现并创造美。学生对颜色的感受能力,尤其是对色彩与灰色的感受力,就视觉生成来讲,人类的视觉现象都是通过色彩与明度创造的,物体形体与控件位置也是通过光色层次加以展现的。认知与表现能力,美术活动就是使用光色为其赋予一定意义。其次,整体知觉能力是基于感觉综合认知对象与现象的能力,即正确知觉能力。认识与利用错觉能力,错觉就是对于客观事物形成的切实反映,可表征造型艺术本质特性,基于二维平面的美术作品需表现出三维或多维空间,本身就属于错觉,其中造型活动便属于视错觉。幻觉能力,由于幻觉属于自我投射的基础条件,不加以幻想,便无法在作品中投射情感,也就难以通过作品全面展现。对人的知觉能力,即模特外部特征形象知觉,以及内心世界动态变化。最后,观察能力,即善于全方位、明确认知事物的能力。学生在目的明确的基础上,不仅要储备知识与创作形式,还需具备一定的眼睛感受力与通透力。

(2)记忆与默写表象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再现表象的能力与表现表象的能力。其中前者为学生借助记忆再现表现的创作形式,突出特性在于真实再现模特特征与控件位置;后者也称之为表象画法,即任何客体根据空间位置通过画纸展现表象。此方法主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实现创作,主要是为构成艺术思维审美意象。

(3)联想与想象能力

学生艺术联想内容十分丰富,总之就是思想与方式的联想,以及情绪情感与技能的联想。学生美术创作属于积极性想象,即再现与创造想象。其中,再现想象是再现学生记忆表象,再造想象是创造形象形似与审美对象。创造想象则是学生就创作需求,在大脑中创造性构建新形象。实质是从无到有,形成全新的形象。

(4)形成意象能力

意象是美术创作与表现的重要前提,审美意象是具象与抽象、思维与感受、生活与创作结合体。学生的艺术思维主要是为了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审美意象的形成需要通过系统的、复杂的认知过程。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并未注重表象画法与意象形成的锻炼,而且现代化科技技术存在明显不足,再加上学生情感投入欠缺等,导致美术作品缺乏严谨性与情绪情感。所以,强化艺术思维锻炼,将隐喻功能与情感融化等相关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切实提高思想境界,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象能力的显著提升[2]。

2.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美术创作情感

学生创作美术作品需要形成艺术情感,而亲身体验是生成艺术情感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艺术感情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与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亲身体验到的情绪情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学生的心境直接决定了作品创作的最终成败。而激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客观现象认知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深层构建、体现人物内心活动与情感。热情则是学生所具备的创造与成就的主要动力。此外,学生理性情感就是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学生艺术情感属于感性与理性的辩证性统一,也是学生对于客体的情感感受与认知体验。

3.利于学生构成突出的美术创作个性

学生个性就是学生心理特征的综合,即学生审美需求、兴趣、动机、性格等等,学生个性心理是构成创作个性的重要基础,直接决定了创作个性的更新发展。

(1)学生个性是展现美术个性的动力。学生个性心理活动体现的基本状态,是气质与性格。所谓气质是天生品质,也是学生心理动力,促进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与学生美术创作内容、形式息息相关。学生性格则是学生个性心理与行为体现的风格,具备稳定的心理特性,是学生认识与情感意志的切实反映。而美术作品则是学生气质与性格的真实体现。

(2)学生知识结构与美术个性的有机关联。在学生知识框架中,最具优势的知识是学生乐于接受的部分,因此,在接受新知识时,学生势必会逐渐趋向基础性最佳与兴趣性最好的认知。热爱美术,且人文素养良好的学生,极易表现出独具人文情怀的美术风格。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优化是一项系统重构过程,新知识结构是基于既有知识结构的创新与扩展,是处于新水平、新状态重建既有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的新体系。

(3)学生自身才能是个性特征体现的先决条件。所谓才能实际上是所有能力的整合,其中带有创新性,是通过活动得以体现的。学生想要创作美术作品,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等。能力是才能的关键要素,概括了思想材料加工活动过程。在美术创作时,学生能力与素养、知识等息息相关,只有充分掌握知识,才可形成能力,有能力才会快速熟练掌握知识[3]。

高校美术教育与美术心理学的关系

1.创作者内心素养与美术教育

就创作者而言,通常使用擅长的方式方法表述情绪情感,创作者的人品、素养与情绪情感直接影响着美术作品。良好的美术作品是创作者心理情绪情感活动的再现,情感的不断变化通过美术作品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而且也可以通过绘画艺术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学生必须充分了解作品深层内涵。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其可促使学生以美学角度认知并改造世界,构建美术创作者与欣赏者交流的平台。

美术创作属于情感色彩十分丰富的一种活动,而不具备情感要素根本无法生成美好的美术作品,学生想要深层了解美术作品,必须先学会与创作者沟通,解读创作者心理动态、心理反映想法,根据创作者想法循序渐进,深入体会创作者的情绪情感,形成一定共鸣。对于美术心理学而言,美好的美术作品形成,势必会带走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而太过深奥的问题需要美术作品欣赏者进行详细分析,认真欣赏品味,基于创作者内心活动,了解其内心思想与情感。此外,高校学生通过反复品味创作者的美术作品,可更深层次地明白创作者的作品创作意图,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自身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丰富基础知识与技能,与作者产生精神共鸣。

2.作品社会心理与美术教育

需要重视主观情绪情感的改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分析美术作品。通过熟练掌握鉴赏角度与方式,以自身积累的美术素养学习美术语言,了解美学深层内涵。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吸收美学、陶冶情操,提高自身境界。从艺术创作者创作到欣赏者鉴赏,全面展现崇高的情怀与情操。就《清明上河图》来讲,学生欣赏时,先观察到的是表层的花与树,其次是百姓生活真实体现,即北宋社会发展状况。因此,美术作品与历史文化密切关联,对此可基于美术作品充分了解吸收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知识与美感形象。心理学家曾明确指出,画家创作美术作品时,注重虚拟手法使用,以假乱真,而想要画出一幅满头密发的人物形象,画家会在不太明显的位置稍微画一些头发,在显眼或者人们容易想象到的位置认真描绘更具真实性的头发,这样一来,观赏者便可以通过不清晰的部分想象出细微的头发。一般情况下,观赏者应不会对于并不实际的头发产生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其能够深层体会到真实存在的头发,但是人们对于美术作品具有辨别能力,并不在乎其中的虚实差异。这样的观赏者在鉴赏作品的时候,需要具备见一说三的良好能力[4]。

3.学生心理感受与美术教育

换言之,各学科教育并非只有一个目的。首先,就表面来讲,是为传授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其次,就本质而言,是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但传统高校美术教育过于重视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美术心理教育的重要性。美术在审美教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有效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鉴赏、创造、感知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美术作品全面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创作者意图,了解创作时创作者的思想动态,领悟创作者的思想根源,从而提高自身鉴赏水平与艺术魅力。例如,清代的《荷花水鸟图》使用的手法简洁明确、概括全面、虚实结合,从而表现出事物的真实形态,在作品中,主要事物是荷花的残枝与站立在危石之上,蜷缩身体,并翻着眼睛的水鸟。学生可通过此美术作品,深层体验创作者当时的孤寂心理状态。回想创作者生前,可帮助学生切实体会作者当时作為已灭亡明后代,与统治者相对抗的孤独悲切意境得以涌现[5]。

结  语

总而言之,传统高校美术教育过于重视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所学知识太过单调,缺乏全面性与整体性。然而,在人们愈发重视美术教育的良好趋势下,美术市场不断扩展,大多数高校开始进行美术教学创新改革,将美术教育与美术心理学有机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切实结合,其中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而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鉴赏方式方法,以实现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专业技能与心理素养,推动学生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乌日汗:《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角度探讨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关系》,《才智》2018年第27期,第156页。

[2]钟业区:《美术心理学在中职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作用》,《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第21期,第118-119页。

[3]李秀鹏:《浅谈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辽宁高职学报》2015年第2期,第43-45页。

[4]李莉:《美术心理学在美术课堂中运用的有效性》,《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年第4期。

[5]谢楠:《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角度探讨美术心理学与美术教育的关系——以新疆高校美术教育专业为例》,硕士论文,新疆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教孩子画画——放手,让孩子获得精彩
浅析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结合
浅论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