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演唱中技法把握探究
2020-04-22胡利环
【摘要】在通俗演唱中,技法与风格虽然是两个不同的音乐名词,但也是两个相辅相成交融的领域。技法指的是技巧及方法,风格指的是创作者或表演者在创作或演唱中所产生的艺术特色及个性特征。技巧更强调演唱的科学共性,而风格更强调艺术的个性。在声乐领域中,对于声乐的学习许多老师主张先立后破,“立”指的就是对演唱技法的掌握,而“破”指的是在掌握了基本的演唱技法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及演唱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演唱风格。
【关键词】通俗演唱;演唱技法;演唱风格;声乐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1-0074-01
【本文著录格式】胡利环.通俗演唱中技法把握探究——以张惠妹《也许明天》为例[J].北方音乐,2020,01(02):74,85.
一、通俗演唱中的基本技法
在通俗演唱中,最重要也是必须掌握的三点就是发声位置、发声技巧以及话筒的运用。演唱时,通俗唱法的发声位置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发声位置是有很大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主张“低音高唱”,而通俗唱法主张“高音低唱”。演唱中,美声及民族歌者使用假声和混声居多,将低音、中音和高音位置统一,这使得声音更空灵、更统一、更和谐;而通俗歌者通常在中音区、低音区使用自然声,也就是俗话说的“大白嗓”,将气息结合起来,越高的音越往下面唱,这使得唱出来的声音更加真实也更具穿透力。
通俗演唱中,气声唱法、柔声唱法、喊声唱法和直声唱法是最基本的发声技巧,其中气声唱法和柔声唱法是使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发声技巧。气声唱法的漏气感使得歌声中带有忧郁及伤感,歌唱的情绪也因此被加强,整首歌的情绪被奠定,这也是为什么说气声唱法和柔声唱法是流行演唱中最重要的发声技巧。除此之外,还有沙声唱法、哑声唱法、哭声唱法等,这些唱法在演唱过程中的出现不仅使得歌声内容更丰富,还使歌曲情绪更加充沛、更加真实、更接地气,这些都是通俗唱法在当今时代受欢迎的原因。
话筒的运用在通俗演唱中是极其重要的。都说一个好的通俗歌者必须得用好话筒,这是因为话筒能将声音修饰化妆、润色。因为演唱中气声唱法和柔声唱法需要以轻吟的方式来表达,尤其是气声唱法。话筒作为流行歌者的“第二张嘴”,能将声音扩大,使之呈现出来。演唱中,使用柔声唱法时要将话筒贴近嘴唇,这才能使演唱者在歌声变大的同时情绪不变,声音柔润悦耳。而使用喊声唱法及直声唱法时,因为人声音量大,为避免产生噪音而变难听,需要把话筒调整远一些。在舞台上通俗歌者不仅仅是站着唱歌,有的歌曲还要求歌者有表演,这时的话筒就不只是一个扩大声音的工具了,还是歌者的舞台道具。通俗演唱中话筒的运用不可小觑,所以,通俗歌者必须灵活掌握话筒的使用技巧。
二、以演绎《也许明天》为例
《也许明天》这首歌发行于2004年9月,发行后因其包含的演唱技巧既多又难,一直传唱度不高,知道的人不多。直到2013年7月,歌手姚贝娜在为“中国好声音”的综艺节目舞台上翻唱,这首高难度的歌随着姚贝娜扎实的唱功一炮而红,直到现在也广受人们关注及翻唱。如何唱好《也许明天》这首歌,也成了许多通俗歌者研究的方向。
《也许明天》这首歌里包含了气声唱法、柔声唱法、沙声唱法、直声唱法以及喊声唱法。整首歌表达的情绪是忧郁、孤独、寂寞,从对现状的不甘到挣扎,最后又无可奈何地接受,情绪随着旋律的起伏从弱到强又到弱。这首歌对歌者的唱功有着很高的要求。《也许明天》的前奏很柔和,所以在演唱A段时演唱者应使用柔声唱法、沙声唱法及气声唱法,将孤独、寂寞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时的情绪是弱的,声音要求轻而不浮。很多人在唱开头这几句时,认为只要轻就好了,这就造成听觉上声音是轻飘飘的、浮起来的,没有根。歌者在处理前面这几句时,应在轻的同时稳住气息,喉头位置保持,不能松动。演唱A段时,话筒到嘴的距离要控制得很近,因为这一段气声和柔声居多,若话筒隔远了,气声所处理的地方的情感就会随之削弱。从A段结束后,伴奏开始加入了鼓点。
从“曾经我放纵享受”这一句开始进入歌曲的B段。B段开始前一小节的三连音的鼓点,使得情绪相对A段来说得到了加强,这也奠定了B段整段的情绪,B段演唱的处理方式与A段也随之有了区别。演唱B段“曾经我放纵享受,到最后无处解脱,越心痛就越快乐”这三句时使用自然的声音,将气息放下来唱,直到B段最后“越想快乐越寂寞,oh yeah”这一句时才使用直声唱法和喊声唱法。B段整段是对之前及现状的反省与不甘,想要与之抗衡,这也为高潮旋律及情绪的到来做了铺垫。若歌者在B段演唱时一开始的气息没有放下来,没放出自然的声音,B段的最后一句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情绪推不上去,二是与高潮衔接不自然。B段推到最高潮的情绪决定了整首歌高潮的力度,所以歌者对B段的演唱技巧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演唱B段时,话筒可根据个人习惯,拿远一点或者是不变。有的歌者真实的声音音量偏大,这类歌者演唱时话筒就得拿远一些,不然不仅会与A段情绪差别太大、衔接不自然,还会造成B段情绪偏强,到了高潮情绪推不动、声音区分不开的情况。
B段结束后紧接着进入整首歌的高潮部分。《也许明天》的高潮部分以直声和喊声唱法为主,气声和柔声唱法为主,高潮最后一句结合气声唱法、柔声唱法和沙声唱法。高潮部分刚开始的“也许明天,没有谁陪我走过潮起潮落;也许明天,我还有你陪我开始直到最后”这两句歌词分成了八句来唱,这是因为这两句歌词是演唱这整首歌的难点所在:音高的同时要求声音实。若这两句演唱的声音不够实,歌词情绪不仅表达不出来,歌曲情绪也不能被演绎。歌者演唱这两句时,每一句开口之前都应做好呼吸,气息拉稳,向下唱。演唱时如果气息没处理好,腰部肌肉的对抗力量不够,就很容易破音。所以唱的音越高,气息就要越向下,形成一股对抗力量,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才具有穿透力且不易破音。高潮的最后两句情绪减弱,演唱时可配合柔声唱法和气声唱法将真声和混声结合。高潮处演唱时需将话筒拉远一些,不然容易产生杂音噪音。高潮结束后的伴奏很柔和,又回到歌曲前奏的状态,所以高潮的最后两句音高从高处落到低处、情绪从强回到弱的处理非常重要。很多人在唱了高潮的前两句之后对这后两句的演唱处理不好,原因是高潮地方情绪很强,音很高,腰部肌肉处于高度紧绷状态,突然回到弱的情绪,许多歌者很容易就将腰部力量放松了,这就出现了声音“拉不住”的情况。在最后这两句的处理上,反而更应该小心,肌肉力量不能放松。最后这两句因使用的气声唱法、沙声唱法和柔声唱法,声音音量变小,所以话筒得贴近嘴唇。
演唱这首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潮结束后接了一段间奏后,又开始重复A段。此时的A段相对第一次演唱的A段,情绪要强,故演唱时的音量要比第一次的A段大,气声、沙声和柔声唱法的比例也随之产生了变化。第一次唱的A段柔声与气声比例差不多大,沙声为辅,而这次的柔声比例要比气声大,情绪才能产生对比,演唱出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对张惠妹版《也许明天》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自身的演唱经验加以研究,对演唱《剪爱》《说散就散》《听海》《氧气》《眼淚》《我用所有报答爱》等作品会有更深的理解与提高。当前,国内的相关院校并没有对如何培养演唱风格及演唱技法设置相应的课程,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能为光大音乐专业学生及音乐爱好者提供经验分享,并呼吁相关院校完善教育体系,也希望以后中国流行音乐的市场越发繁荣。
参考文献
[1]韩勋国,韩晓彤.歌唱的技法与风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辛雅靖.大学音乐专业声乐演唱技法分析[J].戏剧之家,299(35):54-55.
作者简介:胡利环(1997—),女,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市人,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