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遥县源神庙剧场及演剧活动考述

2020-04-22雷桂萍

史志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遥县重修神庙

雷桂萍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境内东南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平川广袤,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有惠济河、柳根河、婴涧河和汾河四条季节性河流,年均降水455毫米,水资源总量1.1亿立方米。总体上,水资源非常贫瘠,人均、亩均占有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相传帝尧初封于此,称古陶地。西周始筑城。秦汉始称平陶。北魏始光元年(424),因避太武帝拓跋焘名讳,改为平遥,之后沿用未变。平遥县城历史悠久,明清以后又因晋商崛起,票号发达而闻名。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源神庙位于平遥县东南岳壁乡梁村与西源祠村之间,由二村共有共管,平孟线经源神庙从两村之间穿过。梁村距县城6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约5000人,由东和堡、西宁堡、昌泰堡、南乾堡和天顺堡五个古堡组成,其中南乾堡和天顺堡保存完整,有多处晋商大院。村中有始建于唐代的积福寺,还有其他多处庙宇。西源祠村距县城7公里,现有耕地5000余亩,人口约5000人,由东堡、西堡、南堡、西河堡、前新堡、后新堡六个古堡组成,其中南堡、西堡、东堡三处清代建筑群保存相对完整。村中有始建于宋代的寿圣寺,还有多处古庙宇。两村均为堡寨式古村落,在清代晋商发展的高峰期,涌现出较多商界英才,成为晋商重要力量。因农商业发达,遗存丰厚,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当地民谣称:“平遥四百零八村,数了源祠数梁村。”考察源神庙创建、祭祀及演剧活动的历史,为后人深入了解古代农耕社会戏曲文化及宗教信仰、民俗活动和乡村治理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一、庙貌、神池及其沿革

源神庙建于古神池旁,坐北朝南,三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侧建山门)、二进院门、正殿、后殿。现因平孟公路穿过,将庙区截为两部分。前院为戏院,现存建筑有戏台、山门。山门紧靠戏台西山墙而建,砖砌拱券,额匾题“源神庙”,现仅留上半部分露出地面。中院现存院门、正殿、东西配殿。院门牌楼式,悬山顶,灰脊灰瓦,由三下昂五踩斗栱五攒直承前后出坡顶,密集排布,繁复华丽。正殿顶部塌毁严重,从仅留木架看,硬山顶三间,前后檐柱,前金柱均圆木柱,鼓镜础。前檐柱上设阑额与平板枋,截面为“丁”字型,上施斗栱七攒,均单下昂三踩。前建月台,三级踏道。东西配殿各砖券窑洞三孔。后院为寝宫院,正窑为内殿寝宫,“枕头窑”三孔加木构前廊,门窗已失,神像不存。上建硬山顶神阁一间,左右各建碑廊三间,塌毁严重。

源神庙始创于金大定三年(1163)。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平遥县志》载:“源神庙,在县东南永泉里,金大定三年建。”[1]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王夷典录疏.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P186)乾隆《汾州府志》也有同样记载,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初创的具体情况未见记载。庙俗称“源祠”,志载:“以源上有祠,故俗名源祠。”[2]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地舆志卷之一.(P10)源祠村名也应由此而来。元、明沿革情况不详。清康熙志载“源池”“源祠”图考,略见形胜。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源祠重修清源美济圣王老爷戏台神池墙垣碑志》载述庙貌:“创建正殿三间,前有供厅,后有厨房,更建立戏台。”[3]清乾隆五十七年.源祠重修清源美济圣王老爷戏台神池墙垣碑志.转载于《平遥古戏台》.郝汝春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P132)但只重点记载了对戏台神池墙垣重修。之后沿革情况记载不详。现供厅、厨房不存。山门额题“源神庙”并署“清光绪三十二年”。是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有过重修,碑碣无考。

现存神池遗址,位于庙区西约百余米的农田中。砖石砌成的圆形墙垣部分坍塌、开裂。池中辟拱券门,额题“迎春池”。大门基本保存完好,上题“忠”字,并砖雕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横批“只争朝夕”,有较明显的时代印记,当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砌筑。现因地下水走向改变,泉水断流,池废不用。

神池创建年代不详。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碑载,神池“方圆砖石砌墁,经营八卦形象,内外皆有栏墙,出入皆有门户”。此次重修,未改变原貌,只是“照前旧规,重为振兴”,使“泉之□塞秽污者,今已焕然维新”[4]乾隆五十七年.源祠重修清源美济圣王老爷戏台神池墙垣碑志.。

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修。碑载,此次重修在其旧址上增建砖栏和门,“墙高八尺,周三十丈,内增砖栏,压以石条二十六丈,水口上修门二,外而扃之”[5]清道光十二年.《重修神池碑记》碑.高225厘米,宽86厘米,侧宽20厘米,现存于梁村神宫戏院内乡村碑刻记忆展室.。通过设门,既不妨碍游人临渊兴羡,又防止了狡童抛砖掷石。

神泉出于源祠地境,而处于泉水下游的梁村多得其惠。对于神泉、神庙及祭祀活动的使用和管理自然成为两村共同的权利和义务。据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碑载:“陶邑之东南乡,离城十五里名曰源祠、曰梁村,神泉出于源祠地境焉。春秋二祭,志书所载,昭然二村公修”。对于泉水的分配,“二村使水龙口公分,一在西南角开渠引水灌地,一在东北角开渠引水灌地,千载盛事,美不堪言。”对于神池、神庙和戏台的修缮就由二村共同筹资和组织,“所费银两,二村均摊”,并“将各村地亩、姓名、摊派银两,勒碑刻石”[6]清乾隆五十七年.源祠重修清源美济圣王老爷戏台神池墙垣碑志.。遗憾的是,关于功德记载的碑刻不存,其他文献也未见载录。

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修泉池,仍是基于“水之自坤、艮二口流者。两村均分,引溉田亩,约数十顷”的共享水利基础,由“两村人相公议,各计亩捐钱”重修神池。此次重修捐资人姓名及金额均列于碑文。据初步统计,源寺(祠)村约有234人参与,捐资约174193文;梁村约有93人参与,捐资约146298文,共计约320491文,是较大的一笔钱[1]清道光十二年.《重修神池碑记》碑.。道光年间,正值晋商发展高峰,尤其是平遥票号业兴盛,源祠、梁村又是晋商大贾云集的村庄,除了享神泉灌溉之利,农业发达以外,商业的繁荣带动村人致富当在情理之中,也为捐建神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

二、神泉与泉神祭祀

源神庙及源池之创建,皆因泉涌长流,惠泽村民。志载:“源池水在县东南十五里,平地涌泉,其清可鉴,分流灌溉民田,北注中都,西入汾水。”[2]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王夷典录疏.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P58)中都,指中都河,亦称惠济河,是平遥县境内较大河流之一,上游分为东西两源,东源发源于宝塔山与狐爷山之间的东沟、西沟,流经黄仓村、源神庙村、辛村、喜村至尹回村;西源发源于东泉镇城墙岭,流经东泉、源祠等村至尹回村与东支流汇合。神泉何以形成,无准确考证。民间相传,禹王治水空出晋阳湖后,该村东沟泉水涌流,古人视为神水,遂建起源神大庙。

明代曹武《源池润民》[3]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27.乾隆汾州府志(二).凤凰出版社,上海出版社,巴蜀书社影印本.(P516)诗描绘了神泉美景和丰收景象:

寒泉漱玉彻清流,曲转余波两岸秋。

浪卷平原黄种熟,云迷沃野绿阴稠。

池心带雨千洨碧,水面凝烟一镜幽。

试问村墟勤岁叟,膏泥深处出珍馐。

曹武,平遥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年岁贡生,曾任卫辉府推官,升泸州府同治[2](P155)。

清代,“源池泉涌”列入平遥“古八景”之一。碑载:“当夫春夏之际,水色潋滟,倒映天光,荇藻交橫,游鱼泳躍。而西北一带,麦因风以摇绿,稻不雨而送青,莲叶荷花红碧相间,诚一县之佳景。”[1]于康熙年间曾任平遥县知县的王绶赋诗赞曰:

水经不注讶天工,郁气山川泄此中。

暗浸海波源自远,全浮地轴脉能通。

鸥猜孤影徐徐下,日射重轮晃晃同。

鉴我须眉尤古澹,新莎堤柳共春风[4]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王夷典录疏.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P342)。

王绶,字诫亭,举人,兰州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平遥知县。在任期间,于康熙四十六年主持纂修《平遥县志》。

泉水之惠,乡民视为神泉,以为泉神默佑,因而立庙祀之。

源神庙主祀泉神为清源美济圣王老爷。“清源美济圣王老爷”之封号由来,不可考证。古之雩祭必以山川百源为祷祈之始,泉神不仅主管神泉,也成为春祈秋报、雩祭祈祷的神灵。志载:“源池泉涌,在县东南源祠村,旱祷辄应。”[1]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古迹志卷之十.(P2)神泉灌溉农田,造福百姓,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而水资源相当缺乏的平遥县境,雨水和泉水都相当珍贵,因而泉神受到官民的敬奉。志载:“我……尤严祭典……凡有功于民社及捍灾御患者,皆得以时致祭。平邑偏小,亦有事焉。”同时在“庙制”中单列源神庙之祭“旧春秋上巳日致祭,嘉靖终废。万历四十五年,邑侯杨廷谟复其祀,用羊一”[2]清康熙四十六年.平遥县志.王夷典录疏.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P175,186)。源神祭祀,除明嘉靖年间中止以外,一直由官方参与。

源池泉神的祭祀,其本质上是古人水崇拜的体现。以神之名义对泉水加以保护、利用和管理,也是古代水利管理的鲜明特色。如,与平遥相邻,同为清代汾州府管辖的介休县源神庙的创建,即是因为庙旁的鸑鷟泉很早就是介休全境水利之源。正殿供奉尧舜禹,以孔子、老子及历史上几位著名的水利专家孙叔敖、西门豹、郑国、李冰等配享。平遥源池泉水流量虽不及鸑鷟泉水,但泉神祭祀的信仰和水利意义是一致的。

三、戏台及演剧活动

源神庙戏台创建年代无考。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修。这也是唯一有明确记载的一次。碑载,因“戏楼损坏”,“照前旧规,重为振兴”,使“台之土崩瓦解者,今已鸟革翚飞矣”[3]清乾隆五十七年.源祠重修清源美济圣王老爷戏台神池墙垣碑志.。

戏台与中院门之间构成观剧空间,东西宽约25米,南北长约33米,场地较为开阔,能容纳较多观众。戏房及附属设施现已不存。

源神庙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是农历三月初二古庙会期间,碑载:“每年三月二日设会献戏,以表二村敬神报恩之心。”[3]现存戏台榱桷摧残,风雨侵蚀,使留有的大量题记泥流覆盖。从能辨识的题记看,确如碑文所言,每年庙会献戏基本成为民俗定规。现摘录如下:

1.宣统元年三月初三日 平邑西坡村 同顺园

2.宣统二年三月初三日此地一荣也平邑全盛园三月初三日立班主任保树介邑霍材德

2.宣统三年三月初三日 介邑 六梨园

4.中华民国二年三月三日

5.民国三年三月初三日

6.民国八年三月初一日其昌,双仪园合班平安,承事人刘贵班主六十则 提笔人祁邑申□高□□流(留)下

7.民国十二年三月初三日,汾邑廉园班

8.民国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吉立 天成合义班平邑庄则村新盛园在此一乐也班主有忠儿 承事人财喜则太谷北六门村刘玉虎

9.新胜园 外家坤角六个文水县石永镇□□□□□流下

10.新胜园班主张有中儿

11.平邑新胜园班

12.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初一二三日庄则村班主张有忠

13.民国十五年三月初一二三四日在此一乐呼也 祁县小韩村小聚霓园

首日:富贵图忠报国连营塞祭江 晒鞋花亭

正日:八义图 伐子都 风台关沙陀国九龙杯 截江 金亭碑 放牛

正日:金沙滩白门楼金台将空城计白草山断乔骂曹 戏风

末日:乾坤带 □□带 血照□芦花 草坟教子金□□遗镯

提笔人交城县人氏流(留)下

14.民国十七年三月初二□正祁邑人秃则留下

15.民国十八年三月初三日汾邑福盛园庆记,提笔人王毓荣留下

16.民国二十二年三月初三日一乐乎也 汾邑福盛园献戏,提笔人吴南社王治顺留下

17.福盛园福如东海水长流 盛似松柏万古秋 园林虎卧□□□

18.民国□□三年三月 福盛园汾邑吴南社王治顺留下

19.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初一日□□留下 汾离邑同意园在此亦乐

20.民国二十□□□□□□□□园

大报国 下河东满床笏 芦花□梁山白草山打城皇丑配 拣柴 香山□ □马门 悬送 游寺 迎亲

21.□意园

首日:上午:刘□□ 夜:遗翠花 三搜府 教子 翠屏山

正日:早:满床笏一本 忠报国 午:白门楼 夜:沙佗国 拣柴 放牛 牧羊圈

末日:早:三上轿明公断一本午:姣蛸帕莫虎关夜:少华山卒:断桥连二丑配戏叔

后日:早:春秋配 午:□□□ 夜:□□□ □□□ 光武兴卒:□功连二 祭江

□□□南社王治顺留下

汾邑城内名角 坤角 宫多

22.民国□年三月初□□□ 同□□ 汾邑□□□□□□杨寿立流下

23.天成园合班平太 班主田生成 六八则 六□大人

24.平邑天成园 班主田生成

25.介邑城内胡得胜写下 未登龙虎地 □□□□□

26.平邑同春园班

27.□□□守金生 太原□□

28.汾府乐意园 班主刘锡书

29.汾府王治顺合班人□□

30.汾邑三庄□同梨园在此一乐也 班主□□□ 提笔人□□

31.谷邑程佩□□□

32.汾邑大相村 刘元俊保□流(留)下

33.文水人民晋剧团 平遥人民剧团 孝义县

34.拉场人 三良武留下

35.铙卜西□一盆雪 二度梅 三搜府 四郎探母五月图六月雪七星庙八蜡庙九件衣十万金

源神庙戏台现存题记时间主要集中于清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22年(1932)的清末民初时期,虽然此时社会动荡,但山西相对遭受战乱较少,农村社会较为安定,源神庙戏台的演出基本不曾中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戏曲班社众多,且不乏著名班社和名角。题记中提到的班社:清代平遥有同顺园、全盛园、新胜园、天成园、同春园5个;汾阳有福盛园、廉园班、乐意园、同梨园4个;介休有六梨园1个;离石有同意园1个;祁县有小锦霓园1个,以及双仪园班共13个戏班。其中,较著名的班社,如平遥同春园,创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班主侯殿元,曾任平遥大票号“日昇昌”掌柜。因其家资富有,曾建造了平遥城内首屈一指的深宅大院“七间七檩”院,并在院内建有戏台。除了他本人酷爱戏曲外,为防子孙沾染恶习,经常组班供戏。每年拿出重金犒赏“名角”,演员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使班社保持较强的活力和较高的艺术水平,有“子孙班”“娃娃班”之称[1]参考内部资料《平遥览要》中辑录梁培卿文《清代平遥戏曲班社》.319;郝汝春著.平遥古戏台.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245.。新胜园则是平遥有名的破锣班,由庄则村张有忠创办,承事人财喜则。据说,班主张有忠身体肥胖,不修边幅,善待演员。剧目多有创新,戏价不高。演员流动大,有坤角6人,时有名角参与。虽服装道具简陋,但广有市场。据平遥古戏台留存的题记资料可发现,新胜园演出题记至少有7条,时间从民国4年(1915)到民国23年,至少有20年时间活跃在平遥各地戏台。汾阳福盛园是当时汾州府有名的戏班之一,汾阳吴南社村王治顺多次作为提笔人留下题记。民国年间在平遥各地戏台演出记录多达16次,仅源神庙戏台至少演出3次。班主叶应元、承事罗头红、掌班来顺生[2]汾阳贾家庄镇小罗城村龙天庙戏台民国十六年舞台题记.。该戏班行当齐全,艺术力量强,先后出名的客籍艺人有王林山、高文翰、史立世等,本籍艺人有张万顺、路大富、王云山、任恩等。民国26年停演,后由其子叶志刚重振创建“集星楼戏院”,1948年汾阳解放后,整编为“古风剧团”,1951年更名为“汾阳鼓锋剧团”[3]汾阳鼓锋晋剧团精彩展现传统文化.2019年5月30日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转自《吕梁日报》.。平遥戏曲班社最早形成于何时,没有确切记载。但在晋商繁荣的清代,特别是道光年间票号崛起,有实力的商家开始承办戏曲班社,如同春园、自成园、祝丰园等都是富商大贾创办。甚至一些乡村纷纷创立班社,如以上题记中提到的西坡村同顺园、庄则村新胜园等。清末晋剧艺术臻于成熟,和丰厚的经济实力结合,清末汾州府辖及祁太各县,戏曲班社创立和演出达到高峰。

二是演出剧目丰富。仅题记记载的可辨认的剧目就有58种:《富贵图》《忠报国》《连营塞》《祭江》《晒鞋》《花亭》《八义图》《伐子都》《风台关》《沙陀国》《九龙杯》《截江》《金亭碑》《放牛》《金沙滩》《金台将》《白门楼》《空城计》《白草山》《骂曹》《戏风》《乾坤带》《芦花》《草坟》《教子》《遗镯》《大报国》《下河东》《打城皇》《丑配》《拣柴》《悬送》《游寺》《迎亲》《遗翠花》《翠屏山》《满床笏》《沙佗国》《牧羊圈》《三上轿》《明公断》《姣蛸帕》《莫虎关》《少华山》《断桥》《戏叔》《春秋配》《光武兴》《一盆雪》《二度梅》《三搜府》《四郎探母》《五月图》《六月雪》《七星庙》《八蜡庙》《九件衣》《十万金》。剧目多涉及忠义思想、家庭伦理及与水崇拜有关的内容,且与山西地域文化相关,突出教化色彩和山西故事。一些剧目如《忠报国》《满床笏》《教子》《芦花》《断桥》《祭江》《白草山》等多次演出,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每次献戏一般为3-4天,可想而知,每年三月,源池泉涌,乡民云集,集市热闹,弦歌四起,酬谢泉神的护佑之恩,也是春耕开始的一个民间仪式。

三是戏曲班社交流演出频繁。就现存题记看,涉及到汾州府辖及周边的多个县邑,如汾阳、介休、离石、孝义、祁县、太谷、文水等地,甚至有太原。有的班社还多次演出,各路班社献艺于此,极大地促进了戏曲艺术发展。结合笔者所见古戏台留存题记观察,清末汾州府所辖各县及处于山西中部的祁县、太谷等县,戏班演出交流十分频繁,特别是平遥、汾阳、介休、祁县、太谷各大著名班社,如平遥祝丰园、汾阳福盛园、介休同盛园、太谷锦艺园等,在山西中部各县各村巡回演出尤多,足见当时戏曲文化的繁荣。

源神庙剧场的演戏活动是清末民初平遥乃至汾州府戏曲演出活动的一个缩影。源祠、梁村曾以泉水利益共享为基础,以神庙祭祀和献戏活动为纽带,形成的乡村合作模式,成为推动源神庙建设及演戏活动的重要社会动因。而今,随着泉水断流,两村共同利益的消失和农村管理模式的变革,源神庙及其剧场成为路边被废弃的建筑遗迹。但愿随着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使源神庙及其剧场这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能得到有效保护。

猜你喜欢

平遥县重修神庙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书之帕特农神庙
神庙剧场演进的动因分析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乡村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分析——以平遥县中都学区小学生为例
牛河梁神庙漫议
平遥县酥梨产业发展研究
心情
神圣的古埃及卡纳克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