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术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30例*
2020-04-22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本研究对混合痔改良术式术后患者采用中药坐浴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各有3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2.73±11.4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8±1.47年。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8~77岁,平均年龄42.59±11.7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4.40±1.53年。两组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我国2006年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1]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依据《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订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诊断标准,主症:大便带血、肛门坠胀或异物感;次症:便血鲜红色、量多,肛门处肿痛灼热、肿物外脱;舌红,脉弦数。具备上述主症,另外1项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首次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患者;②年龄在18~70岁;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治疗方法无法耐受者;②合并其他肛肠科疾病患者;③合并严重心肝脑肾等功能障碍者;④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⑤依从性较差者。
1.4 治疗方法:分述如下。
1.4.1 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与中药坐浴联合治疗措施。改良外剥内扎术:患者行腰俞穴麻醉或局部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并扩肛后,先以3、7及11点位母痔区为主结扎内痔,夹起并向外牵拉内痔痔核,夹起痔核上部1.5cm处的痔上黏膜,夹持并距齿线上约0.3cm处结扎,结扎痔核数量≤4个,痔核间保留>0.5cm的黏膜桥,以免术后发生肛管及直肠下段狭窄。然后行断桥缝合术,提起并切除两个自然凹陷之间较大的外痔,外痔切口间保留至少0.5cm以上的皮桥宽度,外翻皮缘,向两侧潜行剥离皮桥下静脉团块及痔组织,将皮桥横向切断,将游离皮瓣牵入肛内,对合断口处皮桥,间断缝合。检查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及皮瓣内翻,肛门内塞入吲哚美辛栓,创面上覆盖生肌玉红膏纱条,塔形纱布加压包扎。中药坐浴:药方主要包括生大黄、苦参、五倍子、蒲公英各20g,黄柏、地榆炭、槐花各15g,冰片10g,芒硝30g,水煎取汁500ml,加适量温水,术后坐浴,每次约10min,连续治疗7天。
1.4.2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麻醉、体位同观察组,以组织剪在较大外痔皮瓣做放射状梭形切口,剥离曲张的静脉团,直至齿线上0.5cm处,结扎并剪除残端,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其他的痔,适当延长切口以利引流,术后处理同观察组。术后温水坐浴,每次10min,连续7天。
1.5 观察指标:分述如下。
1.5.1 疗效指标:参照《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进行评价:①痊愈为无便血,无肛门异物脱垂,痔核结扎线自然脱落,肛门外观光滑、平坦且形态正常;②好转为无便血,无肛门异物脱垂,痔核大部分坏死脱落,痔明显缩小,肛门外观及形态基本恢复正常;③无效为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未见明显改变。
1.5.2 术后水肿与疼痛评价:分别于术后1天、3天、7天,对两组患者创面水肿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创面水肿评分标准:创面无水肿,积分为0分;水肿体积<1cm3,积分为1分;水肿体积1~2cm3,积分为2分;水肿体积>2cm3,积分为3分。疼痛分为4级:0级为基本无痛,记为0分;1级为疼痛程度可以忍受,不必服用止痛药物,记为1分;2级为疼痛程度比较严重,需服用止痛药物,记为2分;3级为疼痛程度比较剧烈,需注射强痛定等药物,记为3分。
1.5.3 肛门功能: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天的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收缩压。
1.6 统计学分析:研究得到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的χ2检验、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93.33%VS 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水肿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天的创面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7天的创面水肿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天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7天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水肿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水肿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后1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例数30 30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术后1d 2.77±0.37 2.82±0.34术后3d 1.32±0.24▲△1.87±0.27▲术后7d 0.53±0.14▲△0.82±0.18▲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术后1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术后7d 0.68±0.26▲△1.09±0.32▲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0 30术后1d 2.43±0.56 2.39±0.52术后3d 1.45±0.37▲△2.01±0.42▲
2.4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肛管直径明显缩小,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124.46±20.87▲△116.35±17.46▲30 30肛管直径(cm)治疗前2.56±0.44 2.57±0.43治疗后2.09±0.35▲△2.34±0.37▲肛管静息压(mmHg)治疗前45.83±5.57 46.24±5.63治疗后54.45±6.63▲△50.21±6.38▲肛管最大收缩压(mmHg)治疗前103.68±14.87 105.40±13.58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混合痔术后因各种因素导致经络损伤,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湿热之邪更易聚集于患处,导致局部水肿,不通则痛,进而引发疼痛症状。故而临床应以清热解毒、祛湿活血为治法。中药坐浴是中医治疗痔疾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应用于混合痔术后,不仅可以清洁创面,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还可以显著缓解术后水肿、疼痛,利于切口愈合。本研究中采取的自拟中药洗剂方中,苦参、黄柏、蒲公英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痈散结;芒硝、大黄性味苦寒,加强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之功;地榆炭、槐花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五倍子涩肠止血,收敛固脱;冰片清热解毒生肌。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通络活血、消肿止痛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天、7天,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水肿、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提示改良术式联合中药坐浴可明显促进创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情况,进而提高临床疗效。肛管直径、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能够反映肛门功能及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患者肛管直径明显缩小,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提示改良术式联合中药坐浴对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总之,改良术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创面水肿以及疼痛显著改善,肛门功能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样本量有限、随访时间短,缺乏药效学试验及动物实验研究进一步说明药物作用机理,这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研究。